微观粒子(专题)
专题2.2 微粒-2021年中考科学知识点总结

专题02微粒模块一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模型:(1)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2)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3)事物的复制品、一副图、一张表、计算机图像、复杂过程的示意(比如公式),复杂对象的示意都可以是模型。
2.符号:(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
(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运动学:s、v、t 电学:U、I、R 单位:V、A、Ω、m、s,另外还有:天气符号、停车场符号、禁止吸烟符号等3.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他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4)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金属铝有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的。
10-m数4.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量级。
10-千克。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数量级是27(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3)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
如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明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
模块二 原子结构模型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 卢瑟福实验(1)大部分粒子顺利通过,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2)少数粒子发生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3)极少数粒子原路返回,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
3. 原子的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带正电原子核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1)原子成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
微观粒子知识点总汇

微观粒子知识点总汇一、分子和原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 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特征:①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②分子间有间隔;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应用:①解释物质的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②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子间有间隔③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挥发性、溶解、蒸发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能。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状态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现象,单个分子无法表现出来。
(3).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特征:跟分子的特征相似。
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核电荷数。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分子中的原子没有改变,这些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2、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 3+:一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三、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中考化学题型解读与技巧点拨 专题七 微观粒子推断类题解题技巧

专题七微观粒子推断类题解题技巧微观粒子推断类题主要考查选择题、简答题。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处理能力,此类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目前常考的类型有:(1)选择题—可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图,(2)选择题—不可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图,(3)简答题—微观粒子图。
类型一:选择题—可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图1、明确图示的意义,如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据此判断微粒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2、注意反应物是否过量(即反应前后是否存在相同的分子);3注意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已是否配平,如果没配平,应该先进行配平,再确定。
4、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 或图表信息) 等各种信息,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解决此类题,结合上几点,一般思路:将图示的粒子转化为化学式;写出化学方程式,再依次分析即可。
【例题展示】例题1(2018·湖北咸宁)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计算、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正确;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是2:1.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B。
【跟踪训练】1.(2018•深圳)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完整版)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组基础练1. 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微粒有大小B. 微粒有质量C. 微粒间有间隔D. 微粒不运动2. 电解水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3. 1991年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可用下列模型表示的是( )4. (2018·柳州)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C.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 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5. 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6.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 氧原子的内部结构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B. 空气里的氧气分子与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硫原子和氧分子结合生成了二氧化硫分子D. 蔗糖放入水中很快就不见了,这是由于蔗糖分子不断运动8. (2018·昆明)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C.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9. 在电解水时,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可见同种分子化学性质______,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______。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课件 19张ppt)

在下面的模型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 直接由原子或者离子构成的。
金属
石墨
铜
食盐晶体
二氧化碳
水
模型
金刚石
水由__水_分_子__组成 金刚石由_碳_原_子___构成 铜由__铜_原_子__构成 二氧化碳由二_氧_化_碳_分_子_组成 盐酸由_氢_离_子和氯_离_子_构成
这些信息告诉了你什么?
分子、原子、离子 是三种构成物质的 微粒。
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
1、水 2、气体(氧气、氢气、氮气等除稀有气体外) 3、 有机物(蔗糖、甲烷) 4、碘 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1、金属(如铁、铜、铝等) 2、石墨等非金属单质(除碘外) 3、稀有气体 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1、酸(盐酸、硫酸、硝酸等) 2、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盐(食盐、硫酸铜等)
甲醛分子 苯分子
水分子 甲烷分子 C60分子
水电解过程的模型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通电
重新组合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
氢
分
分
子
子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 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 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
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 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 变,可以是分子间的距离 变化。
化学变化
2024中考化学重难点考点专题 微观示意图及微观粒子(含解析)

2024中考化学重难点考点专题微观示意图及微观粒子(原卷版)考点剖析:一:此类考点通常考查两个知识: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进行判定。
2:对初中化学中的化学用语进行考查,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的含义进行正确叙述。
二: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型1:正确识别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含义,正确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判定物质的构成、微粒的个数及质量关系。
2:对一些常见的符号必须掌握它的宏观及微观含义。
3:对于一些离子应掌握它们是否可以形成新物质,相互结合成新物质的特征,在溶液中是否可以共存等。
考点典例例1:.(2023年贵州安顺中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值是________。
②碳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______。
②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_______(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例2:(2023年北京中考)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例3:(2023年河北中考)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例4:(2022广东深圳中考)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例5:(2018河北中考试题)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PPT课件(初中科学)20张)

子 模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型 粒子的大小。
}
粒子的质量。
及时巩固
1.金秋十月,人们站在桂花树旁,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 这一现象说明( B ) A.分子分裂成原子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一种微粒 D.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水的汽化
水电解
水的汽化 —— 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水分子本身没有产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水电解实验——当给水通直流电时,水变成两种不同 的气体。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不同物质的分子模型:
水分子
甲烷分子
氮气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硫分子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 构成的。
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 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乒乓球就要放大 到地球那么大。
放大n倍
放大n倍
原子
乒乓球
地球
你知道吗?
1.一滴水的分子个数:1021个水分子构成,1mL水需 要约20滴水组成。
3.氧化汞受热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 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D )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课下作业
上网查阅常用物质的分子模型,例如氨气分子、臭氧分 子、三氧化硫分子、苯分子、C60等。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巩固复习——微观粒子常考题目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巩固复习——微观粒子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 微观粒子:物质都是由人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观粒子所构成,通常微观粒子可分为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
2. 微观粒子的性质:①体积小、质量小;②处于不断运动之中;③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3. 规律: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观粒子所构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通常来讲,像O2、H2O、有机物等都是由分子构成;像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而像NaCl等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
二、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例题1 (黑龙江·龙东)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 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解析:“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A正确;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的缘故,B错误;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错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错误;故正确选项是A。
答案:A点拨:生活中有很多宏观现象都与微观粒子的性质有关,如分子不断地运动,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等,学会运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宏观现象,学以致用,是学习化学的目的。
例题2 (潍坊)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解析:A.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只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B.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C.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直接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D.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答案:B建构微观模型,破译解题密码以微观图示的形式来呈现试题,将解题的相关信息巧妙蕴藏于物质的微观模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具有不 同的性质其原因是什么?
金刚石 石墨 C60
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 原子,图中表示:混合物_____化合 物____单质_______可能是氧化物 _______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举例 说明: 1、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2、混合物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3、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分子 原子 离子
例NaCl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 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微观粒子的特征有: 体积很小,质量很轻
不断运动,还有间隔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墙内开花墙外香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水银温度计工作原理
电解水
从反应前后看变化:
用原子-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变化:
4、纯净物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5、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6、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7、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请你从微观的 角度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区别:
构成 构 成 物 质 的 三 种 微 粒
分子
分 结 解 合
构成
原子
得 或 失 电 子 失 或 得 电 子
物质
常见的化学用语 原子、分子、离子 质子、中子、电子 元素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用语的意义:
元素符号:
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 有的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
N
宏观上:表示氮元素;
微观上:表示1个氮原子;
如果是Cu呢?
Ca2+
3H
2SO42-
化学用语的意义: 化学式:
H2O
宏观上:表示水这种物质; 还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上:表示1个水分子; 还表示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 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用语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中分子的个数比; (3)表示各物质的质量比。
⑴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⑵表示分子的个数比为H2:O2:H2O=2:1:2; ⑶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 成36份质量的水。 (还知道一些其它信息吗)
构成
离子
说说Ca2+、Ca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Cl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Cl
说说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2H
2+ 2Mg
2H2O
-2
4H2CO3
2S
-2
O
三个决定: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核内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 的差决定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分子结构 如下 图所示。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2H4O3 B.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应用二】由图示写化学用语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 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氢原子 + A B 请回答下列问题: 氧原子 氮原子
+
C
D
NH3、O2 (1)写出A、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A、C (2)在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化学用语中数字的意义
说出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 ①H2 ⑤Fe2+ ②2H ⑥ Ca
+2
③2OH
④2O2
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应用
(1)给出下列六种元素,根据给定这 些元素的信息单独或组合写出客观存在 的物质的化学式并加以分类:
写出两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应用一】 由元素及化合价写化学式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 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 高的顺序排列的: NH3N2NOXN2O5,根据规 律,X不可能是 A、NO2 B、NaNO2 C、N2O3 D、 N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