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粒子专题练习
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培优练习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培优练习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为了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的是()A. B. C. D.2.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 铝B. 硫酸铜C. 氢气D. 氦气3.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氧气B. 铁C. 甲烷D. 水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 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5.若用“空心圆”表示碳原子,用“实心圆”表示氧原子,则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A. B. C. D.6.“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A. 分子很小B. 分子可以再分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7.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微粒有大小B. 微粒有质量C. 微粒间有间隔D. 微粒不运动8.下列各图是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空心圆”和“实心圆”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同种分子的是( )A. B. C. D.9.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分子构成→物质构成→原子 B. 分子构成→原子构成→物质C. 原子构成→物质构成→分子 D. 原子构成→分子构成→物质10.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过氧化氢12.如果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B. C. D.13.有①氮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磷8种物质。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巩固复习——微观粒子常考题目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巩固复习——微观粒子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 微观粒子:物质都是由人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观粒子所构成,通常微观粒子可分为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
2. 微观粒子的性质:①体积小、质量小;②处于不断运动之中;③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3. 规律: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观粒子所构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通常来讲,像O2、H2O、有机物等都是由分子构成;像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而像NaCl等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
二、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例题1 (黑龙江·龙东)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 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解析:“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A正确;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的缘故,B错误;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错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错误;故正确选项是A。
答案:A点拨:生活中有很多宏观现象都与微观粒子的性质有关,如分子不断地运动,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等,学会运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宏观现象,学以致用,是学习化学的目的。
例题2 (潍坊)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解析:A.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只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B.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C.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直接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D. 该示意图表示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答案:B建构微观模型,破译解题密码以微观图示的形式来呈现试题,将解题的相关信息巧妙蕴藏于物质的微观模型中。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教师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同步练习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2)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四、原子的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无轨运动。
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无中子)。
(1)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五、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
公式表示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 ”,需省略。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
六、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第一层最多排 2 个电子,第2层最多排 8 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 8 个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排布2个电子)。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七、离子的形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阳离子的形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使得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一般电子层数减1。
(2)阴离子的形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得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电子层数不变。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同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一般化学性质相似。
2023年微观粒子专练北京近年真题及模拟

北京近年真题及模拟微观粒子专练1.(11北京中考)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旳结论中, 对旳旳是A. 甲旳化学式为CH2B. 反应中甲、乙、丙旳分子个数比为2:1:1C.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 丙中C、H、O元素旳质量比为12:3:82.(11石景山二模)根据下面某反应旳微观示意图得出旳结论中, 对旳旳是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生成旳C和D均为氧化物C.参与反应旳A和B分子个数比为2:1D.生成C和D旳质量比为22:93.(11西城一模)下图是某反应旳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A. 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原子B. A中氮元素旳化合价为+3C. A中各元素旳质量比为14∶1D. 该反应中B和C旳质量比为12∶74.(11海淀一模)“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达反应中旳多种分子, 其中不一样旳球表达不一样种元素旳原子。
下列说法中, 不对旳旳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 此反应是置换反应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 此反应中旳乙和丁旳分子个数比为4:15.(11东城二模)甲物质是一种重要旳有机化工原料。
一定质量旳甲和48g乙按下图所示充足反应, 当乙完全反应时, 可生成44 g 丙和36g 丁, 则甲中所含各元素旳质量比为A. C:H=12:1B. C:H=3: 1C. C:H:O=6:1:8D. C:H:O=3:1:46.(10宣武二模)把一定质量旳纯净物E和40 g旳纯净物F, 按下图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 可生成44g G物质和9 g H物质。
下列有关该反应旳说法对旳旳是反应前反应后A. H中氢元素旳质量为2克B. E为含氧化合物C. G和H旳分子个数比为1:2D. E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17.(11丰台二模)汽车尾气中旳重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旳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旳无毒成分。
【初中化学】微观粒子(含答案)

D. 氯化钠、氯化氢
C. 某粒子示意图为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 构成金刚石、石墨、 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
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D. 分子大小
5.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指 摩尔物质的质量
B.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 ,单位为摩尔
A. B. C. D. 26.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 分子质量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27.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38.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中子数
B. 电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
3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数量很多
B.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受力变小
C.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D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24.下列古诗蕴藏着分子运动的是( )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福州中考真题)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A.有引力B.有斥力C.有间隙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据此结合题目所给出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人们能闻到洒香是扩散现象,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酒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感觉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所以ABC错误,D正确.2.(丽水模拟)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铝B.硫酸铜C.氢气D.氦气【答案】C【解析】A、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A选项错误;B、硫酸铜属于盐,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B选项错误;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C选项正确;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D选项错误。
故选:C。
3.(浙江一模)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答本题要根据分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以及题目给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回答本题。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A错误;B、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D正确。
(完整版)八年级的科学下册的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练习题.docx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有些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直接由原子构成。
3.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4.一种分子能构成多少种物质 ?一种水分子构成_水_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_甲烷分子构成_甲烷_5. 一种原子是否也只能构成一种物质?粒子的大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 × 10-10米。
6.【数字的启示】(1)1ml 水约由 20滴水组成,一滴水约由1021个水分子构成。
(2)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么大。
(3) 铅笔留下的黑色的笔迹是碳原子的堆积,一个句号竟有1018个碳原子。
【启示】分子很小,原子更小7. 读课本图1-14 可知,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相同(B)A. 氧原子个数B.碳原子个数C.原子总数D.以上都不对8.你能画出一个氮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氮分子模型吗?氧原氮原二氧化氮9.从课本图 1-14 可知,水和过氧化氢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是因为( A )A.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B.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构成时原子种类不同C.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所含氢原子个数不同D.以上都不对10. 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D )A 氧气B水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C )A 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D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而原子不会运动12.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B)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变成别的分子,而原子没有变成别的原子。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2019衢州初二期中)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A. 图中有两种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混合物;故A不正确;B. 图中有1种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所示物质是化合物;故B正确;C. 图中4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所示物质是单质;故C不正确;D. 图中有两种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B2、(2019杭州中考)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H原子和O 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 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 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答案】C【解析】A.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水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错误;B. 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故错误;C. 原子是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氢原子的质量小于氧原子的质量,所以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故正确;D.O原子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也能转化为O2分子,故错误。
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是10−9mB. 固体不易拉伸,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 借助光束,可看到空气中灰尘“乱舞”,这是分子运动的证据之一【答案】B【解析】A.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故A错误;B. 固体不易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故B正确;C.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还可以再分,故C错误;D. 在空中飞动的灰尘不是分子而是众多分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因此不能看作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故选B4、(2019杭州期末综合)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粒子专题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 2 B .H 2O C .CO 2 D .SO 2 2.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原子的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H
B . H 2O
C .H 2
D .2H
4.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
B .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原子和氧分子
C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二氧化碳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
比是1:2
5. 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微粒是 A .阳离子 B .分子
C .原子
D .阴离子
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 .④属于金属元素
C .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7. 偏二甲肼(C 2H 8N 2)是“嫦娥一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之一。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 B.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 D. 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8.下列化学可以用右边的微观示意图表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2H 2O 2H 2↑+ O 2↑
B .2HI + Cl 2 2HCl + I 2
C .CO 2 + C
2CO
D .CuO + 2HCl
CuCl 2 +H 2O
9.某种核能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原子属于氢元素
B .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
C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0.铁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30
B .26
C .56
D .82
11.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通常要发生化学变化,其变化的微观过程如下图表示:
则下列有关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中无单质 B .该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C .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2.(6分)以下描述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
的示意图。
反应前 反应后 ⑴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⑵ 1个 A 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的物质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图注:
氮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⑶该图代表的微观含义是。
⑷反应物中缺少某种物质,方框内应补充的微粒是(填序号)。
⑸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13.(6分)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A B C D E
①图中共有种原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内不同。
②D图可表示5个(填“分子”或“原子”)。
③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
⑵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14.(6分)物质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由石油炼制得到。
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1)1个C分子中含个原子。
(2)D物质的化学式为。
(3)4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图中字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A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5)若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24 g的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发生如上反应,当B
物质完全反应时,可生成22g C物质和9g D物质。
则: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