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类土相对密度记录

合集下载

表观相对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

土的烘干法:是标准方法,实用于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

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土50g,放入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2.打开盒盖,放入105~110 OC恒温下烘干,细粒土不少于8h,砂类土不少于6h,对于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OC.3.烘干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1h).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

3.结果整理,计算至0.1%.4.允许平行差:含水量5%以下为0.3、含水量40%≤1、含水量40以上≤2。

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

酒精:纯度95%,粘质土5~10g,砂类土20~30g,注入酒精至出现自由液面,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轻轻敲击。

烧3遍立即称质量其他测试方法:红外线照射法;比重法;微波加热法;碳化钙气压法:适用于路基土盒稳定土的快速测定特殊土的含水量测定:含石膏土和有机质土:110 OC时含石膏土会失去结晶水,对有机质土其有机成分会燃烧,适宜用真空干燥箱在近乎1个大气压力作用下,或温度在60 OC~70OC干燥8h以上;对无机结合料宜先将烘箱提前升温到110℃在放入水泥结合料烘干。

密度试验: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灌水法土的命名H-高 L-低 W-良好级配 P-不良级配 C-粘土M-粉土 S-砂土Y-黄土 O-有机质土 B-漂石 G砾石 Cb-卵石 E-膨胀土 R-红粘土 St-盐渍土土从液体状态向塑性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土由塑性体状态向脆性固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当土达到塑限后继续变干,土的体积随含水量的减少而收缩,但达某一含水量后,体积不再收缩,这个界限含水量称为缩限。

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范围即液限与塑限之差值称为塑性指数,反映了土中粘泥含量的大小;液性指数反映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的关系,反映土的状态。

最大孔隙比的测定:取代表性试样约1.5kg,充分风干(或烘干),碾散拌匀,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体积 1000 立方厘米量筒中,使其下端与量筒底相接 (3)称取试样700克,准确至1 克,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 厘米,使试样缓缓且均匀分布地落入量筒中 (4)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开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勿使量筒振动,然后测读砂样体积,估 5立方厘米 (5)以手掌或橡皮塞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缓慢地转动量筒内的试样,并回到原来位置,如此重复几次,记下体积的最大值,估读 5立方厘米 (6)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大体积值,计算最大孔隙比影响压实的因素(1)含水量对压实过程的影响:土的塑性指数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也愈大,同时其最大干密度愈小。

砂相对密度检验记录表 - 模板

砂相对密度检验记录表 - 模板
校 核:检 验:
相对密度仪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量筒
电子计重天平
样品制备
样品过5 筛制备量(g)
过2 筛筛余量(g)
过2 筛筛余(%)
是否符合检测要求(粒径2 ~5 的试样量不大于试样总量的15%):□符合 □不符合
最小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量筒漏斗法
振动锤击法
试验次数
1
2
试验次数
1
2
试样质量(g)
圆筒和试样的总质量(g)
量筒读数( )
读数1
读数2
读数1
读数2
圆筒质量(g)
试样质量 (g)
(较大体积值)
试样体积V(cm3)
试样体积V(cm3)
最小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
0.03
0.03
平均干密度
平均干密度
设计密实度(%)
填土的干密度
相对密度
备 注
1、计算公式(1)最小干密度: (2)最大干密度:
(3)砂相对密度:
2、检验依据、仪器设备编号前□中打“√”的代表选中。
某某
砂相对密度检验记录表
一、检验项目:□砂最小干密度□砂最大干密度□砂相对密度委托(记录)编号:
检验依据:□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共页第 页
检验编号
土样类别
检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土壤筛

砂、岩石类土的相对密度验记录

砂、岩石类土的相对密度验记录

e max =ρ s /ρ dmin -1=
emin=ρs/ρdmax-1=
相对密度
Dr=[ρdmax-(ρd-ρdmin)]/[ρd(ρdmax-ρdmin)]= Dr=(emax-e0)/(emax-emin)=
压实度
密度指数 附注:
emax=ρs/ρdmin-1= emax=ρs/ρdmin-1=
%
天然干密度ρd 试验项目
g/cm3 天然孔隙比e0 最小干密度
颗粒密度ρs
g/cm3
最大干密度
试验方法
固定体积法
干法
湿法
干试样+容器质量(g)
容器质量(g)
干试样质量(g)
干试样松散、紧密体积(cm3)
最小、最大干密度(g/cm3)
#DIV/0!#DIV/来自!#DIV/0!#DIV/0!
最大、最小孔隙比
emin=ρs/ρdmax-1= emin=ρs/ρdmax-1=
校核
计算
检测
HX/C5.2-45-2
样品编 号
委托编 号
取样地 点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碎石类土相对密度试验记录
记录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编号 示值范围 分辨力 温度(℃) 相对湿度(%)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粗颗粒中小于0.075mm颗粒质量
g
试样说明 粗颗粒中小于0.075mm颗粒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百分比

QCR9205-2015铁路工程试验表格

QCR9205-2015铁路工程试验表格

Q/CR 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Q/CR 9205-2015铁路工程试验表格Test Table for Railway Engineering2015- 03 - 28 发布2015- 06 - 25 实施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铁路工程试验表格Test Table for Railway EngineeringQ/CR 9205-2015主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施行日期:2015年06月24日2015年·北京前言本试验表格是根据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在原铁道部《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简称“原试验表格”,下同)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试验表格在编制过程中,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总公司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调整了原试验表格中不符合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和要求的有关内容;吸纳了原试验表格发布后,在总公司铁路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配套修改了标准动态管理工作中对相关标准已作的局部修订内容,为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本试验表格主要内容包括:水泥、粗细骨料、掺和料、外加剂、拌和用水、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无损检测、混凝土构件性能、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验、岩石和土工试验、原位测试、填土密度、钢材、道砟、锚杆、防水材料、石灰等的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本试验表格主要增加了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和施工部位等信息,统一了相关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和表达方式等内容,调整了表格中日常试验项目的排序。

在执行本试验表格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试验表格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试验表格主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碎(砂)石桩资料

碎(砂)石桩资料
设计桩长:2m,桩径:0.2m,每根桩承担荷载10kN,加固后,实 际沉降量为加固前的1/4,此后该工程被遗忘。
1937年
德国用振冲器,采用振动水冲法加固 砂土地基(不设桩体)。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德国凯勒公司在Nurembreg的一项 地基工程中用振冲器在粘性土中制造了2m深的孔,填入块石, 再用振冲器使块石密实,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有很大提高。
N0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可查表得到) d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ρ0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均采用3 dw ——地下水位深度(m)
设计计算
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N0
烈度
设计地震分组
7
8
9
第一组 6(8) 10(13)
16
第二、三组 8(10) 12(15)
沉管法成桩,填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桩孔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估算时: q h AP
充盈系数。1.2—1.4 材料挤密程度、施工中的损失
设计计算
7、垫层
砂、石桩施工完毕后,应铺设0.3—0.5m厚碎(砂)石 垫层。分层铺设,用平板振动器振实。
作用: 水平向排水通道。 调整桩、土应力比。 软弱土层上铺设,保证施工机械正常行驶、操作。
设计计算
5、间距
振冲桩的间距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和场地土 层情况,并结合所采用的振冲器功率大小综合考 虑。
30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3—2.0m;
55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4—2.5m;
75kW振冲器布桩问距可采用1.5—3.0m。
荷载大或对粘性土宜采用较小的间距,荷载小或 对砂土宜采用较大的间距
桩周土体在受到挤密、振密两种作用时,有效的密实 范围可达6d

路基填料及试验方法

路基填料及试验方法

路基填料要求及试验方法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

不同填料的压实厚度与碾压工艺应通过试验段工艺试验确定。

施工允许含水率控制范围应根据填料的性质、要求的压实标准和机械的压实能力综合确定。

压实含水率应由重型击实试验的最佳含水率和碾压工艺试验段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综合确定。

当含水率过高时,应采取疏干、松土、晾晒或其它措施;当含水率过低时,应加水润湿,加水量m w(kg)可按下式估算:m w=【m s/(1+w)】×(w opt-w)式中:m s——所取填料的湿重(kg);w、w opt——填料的天然含水率、最佳含水率。

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条件:1.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复查、核对,发现地基范围内有局部松软、坑穴、泉眼等,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

2.使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

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面应设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3.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或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15/d85≤4(D15为颗粒较粗填料中颗粒含量占15%的粒径;d85为颗粒较细填料中,颗粒含量占85 %的粒径)(两层渗水土间)或D15≤0.5mm(非渗水土与渗水土间)的要求。

否则,两层之间应铺设隔离作用的土工合成材料或厚度不小于30cm的填层。

改良土施工拌和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严格控制填料含水率和掺合料的配合比。

场拌时,土料和各种掺合料应分堆存放;路拌时,应先摊铺土料、再均匀散布掺合料,充分拌合均匀后,方可进行碾压。

改良土施工设备和工艺应体现先进的原则,満足拌和施工质量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基床以下部位填料采用A、B、C组填料(有A、B组填料地段优先采用A、B组填料),压实标准如下:基床以下部位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但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基床底层采用B组填料或水泥改良土(水泥的掺量为干土质量的5%)。

砂土的相对密度Drrelativedensity

砂土的相对密度Drrelativedensity

土的三相图 Three phase diagram
一、土的质量和重量
ma(0)
A
Va
1 土粒的比重
(specific gravity) m
mw
Vv
W
Vw V
Gs
ms
Vs w4C
ms
S
Vs
土粒质量与同体积 4°C水的质量之比
[无量纲]
质量 mass
体积 volume
土的三相图 Three phase diagram
土名
砾砂,粗砂, e <0.6 0.6e0.75 0.75<e0.85 e>0.85 中砂
细砂,粉砂 e<0.70 0.7e0.85 0.85<e0.95 e>0.95
粉土
e<0.75 0.75e0.9 e>0.90
砂土的密实度分类
砂土按相对密度Dr分类(p17)
Dr 1Dr>0.67 0.67Dr>0.33 0.33Dr>0
Va Vw 100% V
2、孔隙比(void ratio)
A
Va
Vv
W
Vw V
S
Vs
e Vv VS
体积 volume
土的三相图 Three phase diagram
孔隙比与孔隙度换算
e n 1 n
n e 100% 1 e
3、砂土的相对密度Dr (relative density)
砂土密实程度 密实的 中密的 疏松的
四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及指 标之间的换算
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土的物质组 成、结构的关系 2、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3、各指标间的换算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

一.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有哪几种?标准测定方法是哪种?请说出该种方法测试步骤?1烘干法---适用于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类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无粘性土和一般粘性土不适用于含有机质土,含盐量较多的土和重粘土 3 红外线照射法4比重法-----砂类土 5微波加热法6碳化钙气压法----适用于路基土和稳定土。

标准测定方法是烘干法。

烘干法步骤: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质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量时,可在天平一端放入与该称量盒等质量的砝码,移动天平游码,平衡后称量结果即为湿土质量。

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 ℃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小时,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

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气内冷却(一般只需0.5~1小时即可)。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 g。

结果整理。

含水量公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 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

酒精燃烧法步骤:取代表性试样(粘质土5~10 g,砂类土20~ 30 g),放入称量盒内,称湿土质量。

用滴管将酒精注入放有试样的称量盒中,直至盒中出现自由液面为止。

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点燃盒中酒精,燃至火焰熄灭。

将试样冷却数分钟,按本试验方法重新燃烧两次。

待第三次火焰熄灭后,盖好盒盖,立即称干土质量,精确至0.01 g。

碳化钙气压法:取有代表性试样。

对HKC---200型,称试样200 g,对HKC—30型,称取试样30 g。

夏天在野外操作时,称样时间要短,往往因气温和光照的影响,大大超过试样多称1~2 g的误差。

把称好的试样倒入罐内。

为防止试样倒在外面,应自备一个装料漏斗。

同时将两个粉碎球放入主体罐内。

将定量吸水剂放入仪器盖中,HKC—200型放6平勺,HKC—30型放入2平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