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温度与内能练习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一、单选题1. 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 0℃的冰块有内能,因为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2. 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娜发表了下面的看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B. 液面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液体的沸点也降低C.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D.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一定是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引起的3. 两个物块如图,甲、乙接触,甲传递热量给乙,则( )A. 乙物体的温度一定低B. 甲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多C. 甲物体分子运动更剧烈,其内能也更大D. 乙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上升4.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据此判断( )A. 物质甲的比热容为8.4×103J/(kg·℃)B. 加热20min时间内,水所吸收的热量是甲的两倍C. 甲在前10min内吸收的热量是5.04×104JD. 每个电加热器每秒放出42J的热量5.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八月桂花盛开,芳香四溢B. 扫地时尘土飞扬C. 泡茶时,茶叶在水中浮动D. 汽车在大街上奔驰6. 下图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A. 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B. 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高,比热容大C.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D.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低,比热容大7. 甲、丙两物体质量都为2kg,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练习(含解析)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一、单选题1.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A. 热量从甲传到乙B. 热量从乙传到甲 C. 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 D. 温度由甲传到乙2.下列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 冰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内能不变B. 水烧开时,水蒸气顶起壶盖,使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 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D. 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3.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
A. 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B. 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 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 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0℃的冰也具有内能B.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C.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 0℃的物体没有内能D. 温度高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 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0℃的冰块,可能向外放出热量C.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可能会发生热传递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 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10.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D. 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11.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C.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1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就增加B. 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C. 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 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上1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 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D. 物体放热,温度一定下降二、多选题14.下列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不一定增加C.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D. 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15.有关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1kg0℃的冰熔化成1kg0℃的水,内能增大1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 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和 D. 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7.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B.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C.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会增加D. 把﹣8℃的冰放在0℃的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冰块内能会增加1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三、填空题20.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____增加.21.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以下“热”的含义分别是指:摩擦生热________;冰块熔化要吸热________;一杯热水________。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2.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就一定越高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就一定会升高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升高得多6.如图甲、乙所示,相同容器中装了相同的纯净水,用不同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B.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中水的末温比乙杯的高C.升高相同温度,甲杯中水吸热比乙杯的少D.相同时间内,甲杯中加热器放热比乙杯中的多7.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8.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9.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瓶内有雾产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专题 温度、内能与热量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专题温度、内能与热量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指的是“热量”的是()A.热膨胀B.摩擦生热C.天热极了D.熔化吸热2.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的温度升高了,是因为()A.把温度传递给了铁钉B对铁钉做了功C.把内能传递给了铁钉D.把热量传递给了铁钉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就会下降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6.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小企鹅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地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D小企鹅:粑粑,我们要去哪里呀!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企鹅爸爸:我摸摸。
这么凉!你身上的热量比我少多了C.小企鹅:麻麻,被粑粑一说,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我感觉现在我没内能了D.企鹅妈妈:宝贝,你这么任性,老师知道吗?你虽然体温很低,但你仍然有内能7.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得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8.关于热量、功和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功和内能的国际单位都者的物理意义是相同的B.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C.克服摩擦做功可使物体的热量增加D.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9.对于一块温度很低的冰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定具有内能B.其中的分子可能静止不动C.吸热后内能增加D.温度升高内能增加10.(多选)冰在熔化的过程中()A.可能没有内能B.温度一定是0℃C.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内能不变11.(多选)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说明()A.这个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B.外界一定对这个物体做了功C.这个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这个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一定加剧12.-10℃的冰比5℃的水______低,将一小块10℃的冰投入5℃的水中,5℃的水放出______,-10℃的冰将吸收______,______升高温度升高直到0℃时,若能继续吸收______,冰将熔化,且______保持不变。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精选文档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例题精选】例1:在下面的三句话中,“热”字的含义各指的是什么?(填“温度”、“热量”或“内能”)(1)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3)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分析:生活用语中的同一个“热”字,表示了物理学中不同的物理量。
今天天气很热,说的是天气的冷热程度,这里的“热”字,表示的是温度。
摩擦生热,说的是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热”表示的是内能;物体吸热升温,说的是热传递过程的吸热问题,“热”表示的是“热量”。
答案:(1)温度;(2)内能;(3)热量。
例2:下面的事例中,利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休内能增加的是:A.夏天,太阳底下晒的石头会烫手B.把烧红的铁块放进冷水中,水温升高C.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D.在古代,人类用钻木取火分析:选项A和B中的石头和水温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
选项C,烧火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选项D,在古代,人类用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正确选项为D。
例3: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B.内能大的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多少的量度分析: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看,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转移到低温的物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得到或失去的内能的多少。
当物体之间不存在热传递时,就没有内能的转移,也就不存在“热量”的问题,因此选项A和B 说“物体含有热量多少”的提法是不对的。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不一定吸收热量,这是因为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种,向物体传递或对物体做功,因此选项C的说法也是不对的。
热量的实质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多少或传递能量多少的量度。
答案:正确选项为D。
例4: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的倍。
温度、热量和内能练习题

热学练习一、选择题: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2、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液体很难被压缩。
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分子间是有间隙的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3、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化的情况是( )A.温度降低,内能减小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D、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6.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7.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B.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C.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D.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8.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不减少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D、和平号空间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内能9.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0.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全部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全部都是有毒气体 D.蒸气机是用蒸汽作燃料的热机11.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热机所产生的噪音,可以被热机上的消音器完全吸收D.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性12.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13.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则()A、不发生热传递B、热量由铜块传给铁块C、热量由铁块传给铜块D、无法判断14.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有关的是( )A.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20℃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C.体积相等的煤油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D.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1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A.a的比热大,是水B.a的比热大,是酒精C.b的比热大,是水D.b的比热大,是酒精二、填空题1. 某种燃料的热值是4.6×107J/㎏.燃烧这种燃料要放出4.6×107J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这种燃料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2.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但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内能选择题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答案】C【解析】【解答】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错误,因为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都有关.故A不正确.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不正确.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错误,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和体积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C.【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有关.(2)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c水>c煤油、ρ水>ρ煤油)(不计热量损失)A. 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B. 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C. 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D. 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答案】 B【解析】【解答】AC、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由公式m= 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AC不符合题意;BD、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由公式V= 知,水的体积小于煤油.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力,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在吸热和质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较小.若吸热和温度变化相同,则质量不同.3.下列关于“从粒子到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空间处处膨胀【答案】 D【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A不符合题意;B、扫地时尘土飞舞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C、在探索更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的是电子,C不符合题意;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处处膨胀,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束缚电子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2)分子是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通过扩散现象表现的,灰尘属于宏观的颗粒;(3)人们发现了电子后,才发现原子仍能够再分;(4)宇宙是有层次的,“大爆炸”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B. 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C. 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D. 空气中灰尘飞舞【答案】 A【解析】【解答】解:A、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属于扩散现象;B、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属于扩散现象;C、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D、空气中灰尘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初三物理 温度与内能试题

初三物理温度与内能试题1.如图是用来测的仪器,当前的示数是℃.【答案】体温 38.3【解析】如图是体温计,它的量程是0.1℃.,读数是38.3℃.。
思路分析:读数时认清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读数。
2.如图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答案】甲:-20℃~110℃ 1℃乙:35℃~42℃ 0.1℃丙:-30℃~50℃ 1℃因为它们的用途不同【解析】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用途不同,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也就不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是-20℃~110℃分度值1℃。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
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分度值是1℃。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常用温度计的认识。
3.图中,不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答案】C【解析】选项ABD中的都是利用做功改变内能,C选项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思路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方式。
4.图所示的各种现象,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答案】C【解析】选项A说明说明液体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选项B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图所示的各种现象,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选项C。
选项D说明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分子间的作用力。
5.若要使一块冰融化,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锤子不停地砸这块冰块B.把这块冰放在手心里C.把这块冰与地面不停地摩擦D.以上方法都不对【答案】ABC【解析】若要使一块冰融化,必须使它的内能增大。
用锤子不停地砸这块冰块和把这块冰与地面不停地摩擦都是对冰做功增大它的内能,可以使冰融化。
把这块冰放在手心里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它的内能,也可以使它融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内能练习
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单位: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
(2)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方法:A、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B、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
2.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而具有的,以及分子之间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3.热量及热传递
(1)热量: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内能由向传递。
二.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吸收的。
(2)单位:,符号:。
2.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需吸收的热量.
3.热量的计算
(1)物体吸收热量公式:。
(2)物体放出热量公式:。
三.内燃机热机效率
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转化为的装置。
2.内燃机
(1)定义:直接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常见的内燃机有和.
(3)四冲程:是指,,,.
(4)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把转化为,做功冲程把转化成。
3.热机效率
(1)热值: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
(2)热机效率:热机转变为的能量与燃料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一.填空题
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_____________.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___、对流、辐射。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图2 0
20 图1
℃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壶水用去1/3后,剩余的水比热容为原来的倍.
4.冬天,人们常用两手搓擦取暖,这表明通过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可以用热水袋给手取暖,这表明通过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5.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人们认为是伽利略温度计。
如右图2所示,把玻璃泡加热后将细长玻璃管的管口倒插入盛水的容器中而成。
它是用________做为测温物质的。
若不考虑大气压的变化,当气温上升时,细管内的液面将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 6.已知铅和铜的比热容之比为1/3,质量相等的铅块和铜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铅块和铜块升高的温度之比是,若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7.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在_________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稻田不受冻,傍晚时分向稻田里多灌一些水,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____;汽车散热器内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水能吸走_____________热量,冷却效果好。
9.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________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要提高热机的效率,就应该使燃料尽可能的充分燃烧,并尽量减少_____________;
保证良好的机械润滑,减小摩擦.
10.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中的”热”字的含义.(选填“热量”、“温度"或“内能”):(1)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2)杯子里的水很热________;(3)液体沸腾要吸热_______。
11.一台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消耗了10g的汽油(热值为4。
6×107J/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J。
若这台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一个工作循环中输出的有用机械能为___________J。
12.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作用,盛夏时绿地能大大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水的质量为1×107kg,当水温升高2℃时湖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被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2℃。
(填“大于”“小于”“等于”)
二.选择题
13.下列几个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锯条锯木头B.将热水和冷水混合
C.自行车刹车D.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14.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热量就增大;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其内能一定相等;D.物体的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减小。
15.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的比热容()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16.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7.在图3中,哪个是表示热机在对外做功的过程()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现代火箭常用液态氢做
燃料,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
A .较小密度
B .较低的沸点
C .较高的热值
D .较大的比热容 三.简答题
19.拿一个大口的玻璃瓶,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 水上方的空气中有由于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水蒸气,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子里打气,(如图4)过一会儿,可看
到塞子跳起来,容器中出现了。
这是因瓶内的空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时,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过一会,筒壁就会发热,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题
21.某学生在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操作如图5、A 读数时如图B 所示。
其中有三处错误的是:
(1) (2)
(3)
22.某同学分别对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固体用同样条件的热源进行了加热,并记录了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6所示,从这个图象中,可得到的信息是(任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同学用水和煤油做了实验,知道,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需吸收的热量不同,即比热容不同。
随后,他又猜想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所处的状态可能有关。
即,同种
物质,当它处于液态时和处于固态时,比热容可能不同。
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他的猜想,并说出你的方案。
五.计算题:
图3
图6
图4 图5
24.某金属块的质量是100g,加热使它的温度由20℃升高到65℃,共吸收热量3。
96 ×103J,求这种金属的比热容。
25.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取500g水放在烧杯中,测得水的温度为20℃,然后向酒精灯倒入10g酒精,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将温度计插在水中观察水温的变化,当温度计的示数恰为70℃时,酒精灯内的酒精全部消耗完。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请计算该实验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有的同学试图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酒精的热值,请你回答这种做法是否可以,并说明理由.
若酒精的热值为3。
0×107J/kg,该实验酒精灯燃烧效率是多少?
26.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变成内能的装置,为了有效利用太阳能,某兴趣小组对“吸收太阳能与物体表面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黑色和白色的塑料袋内装了质量相同的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每隔相同时间读出温度计示数,数据如记录如下:
(2)由以上研究可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吸热表面颜色以色为宜。
(3)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水量为100㎏的水,集热管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2㎡,若每小时1㎡上接收太阳能约为2。
1×106J,则热水器每小时接收太阳能多少J?装满水后每小时水的温度可升高多少?
(4)若改用效率为70%天然气热水器加热,使100㎏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