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内能

合集下载

温度、内能、热量

温度、内能、热量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温度很低的物体没有内能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 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 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 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 保持不变。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D)。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 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 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 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 物体吸热或放热,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 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表示它的内 能减少了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则内 能增加了50J,实际上就是50J的内能从高温物 另外要注意的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 因此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例6、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那么( D) 、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那么( A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B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它的内能一定减小 D它的内能可能增大 它的内能一定减小 它的内能可能增大
1. 温度高的物体,它的内能一定大 温度高的物体, 2. 温度高的物体,它含有的热量多 温度高的物体,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热量是执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温度是一状态量,能说“高低”,但不能“传递”和“转移”,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热量是一过程量,物体不具有热量,要用“吸收”、“放出”来表达,不能用“含有”、“具有”来表述;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就增加,放出了热量,内能就减少;只有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才有“热量”概念。

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

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而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就是“热量”。

题目解释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量是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3、同一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晶体的熔化4、同一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收热量()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6、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7、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8、0℃的冰块内能为0J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9、温度越高,分子内能越大()内能是物体的内能,分子没有内能10、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温度、质量等因素都影响内能11、内能较大的物体,温度一定较高()温度、质量等因素都影响内能1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物体不含热量13、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热量越多()物体不含热量14、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温度差是热传递的唯一条件16、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标志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16、物体内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才是标志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17、温度从高温的物体向低温的物体传递()温度是状态量,不能传递18、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一定升高()提起物体,对物体做功,温度不升高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热量是执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温度越高,赋予分子的能量就越大,分子的运动就越激烈,他的动能和势能就越大,从而该物体的内能就越大,而温度升高一般是由外界赋予它能量,分别为热传递和做功,所以物质本身能量只会散失使温度降低,而不会自己由于分子运动使温度升高。

所以说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1、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上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同一种简单机械,即斜面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省力但不能省功考点: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功的原理.专题:简答题.分析:盘山公路、用木板搭斜坡,都是要使物体向高处运动,所以我们可以从斜面模型上分析.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越费距离;不仅不省功,还要多做额外功(克服摩擦做功).解答:解:斜面模型加长了运动距离,但可以省力,故盘山公路修成了斜面形;在使用斜面时,要多做额外功(克服摩擦做功),所以不省功.故答案为:斜面,省力,省功.2、月槐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用寒暑表测沸水的温度,不合适的原因是沸水的温度超过寒暑表的量程分析: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被测温度一定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时,不能准确测量温度,如果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大值时,会把温度计涨破.解答:解: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20℃~5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高于寒暑表的最大测量值,会把温度计涨破.故答案为:沸水的温度超过寒暑表的量程.点评:一定要根据测量需要选择量程合适的测量工具,否则不能准确测量或损坏测量工具.4、(2005•上海)如图所示,常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此时它的示数为25℃.解答:解: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0+5=25℃;5、(2004•贵阳)物质之间存在空隙;物质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答:解:分子动理论中提到三点:1、物质之间存在空隙;2、物质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6、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食品放进电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减少了食品的内能;电冰箱里的压缩机,在压缩液体的蒸气时,蒸气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了蒸气的内能.分析:要做本题需要掌握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是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解答: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食品放进冰箱里,食品温度高,冰箱内温度低,有温度差,发生能的转移,所以食品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减少食品的内能.压缩机在压缩液体的蒸气时,是压缩气体对蒸气做功,发生能的转化,所以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了蒸气的内能.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热传递,做功.7、图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解答:解:活塞迅速向下压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8、内能有不同的用途,图1和图2的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燃烧酒精获得内能,不同之处在于图1中烧杯中的水获得的内能用来对试管加热.图2试管中的水获得了内能变为水蒸气用来对活塞做功.解答:解:图1中烧杯中的水获得的内能用来对试管加热,使其内能增大;图2试管中的水9、如图所示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1)观察到的现象:瓶口有雾生成;(2)产生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原因:用打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水蒸气对瓶塞做功,使水蒸气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减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飘散在空中,就是看到的雾.10、2004年4月22~26日,天琴座流星以49 km/s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天琴流星雨”.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这个过程中使流星发光的能量是由机械能(填“化学能”、“机械能”或“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流星”进入大气层后,流星和空气之间有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因此流星发光的能量来自流星的机械能.故答案为机械能.点评:不计阻力时,机械能守恒,考虑阻力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答题:fhp826老师隐藏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试题。

12[1].1温度与内能

12[1].1温度与内能

二、物体的内能
复习回顾
1.什么是机械能?
2.举例说明.
认识内能
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都在运动
运动着的篮球具有 动 能。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动能。
共同点: 互相吸引
.
自由下落的石块和地球互
相吸引具有
互相吸引的分子
具有
势 能。
势能 。
共同点:互相排斥
.
被压缩的弹簧因各部分 互相排斥具有势
互相排斥的分子 具有 势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规定为0℃,这 是水的冰点。
0℃
冰水混合物
100 ℃是这样规定的:
把一标准大气压 下,沸水的温度 规定为100℃, 这是水的沸点。
100℃
0℃
沸腾的水
100℃
0度和100度之间分 成100等分,每一等 分为摄氏温度的一 个单位,叫做1摄 氏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改变物体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想想做做
这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 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B、在石头上摩擦
E、用锤子敲 G、用力反复弯折 A、放在太阳下晒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热传递 做功
11℃ 甲为_____________ 16℃ 乙为_____________ 9℃ 丙为_____________
6.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用开水煮.
[ D ]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4.-20℃的正确读法是 [ A D ]
A.负20摄氏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5.在4-1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为_____________ 11℃ 乙为_____________ 16℃ 丙为_____________ 9℃
6.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D )
体温计
1、体温计———测体温用的医用温度计 2、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水银 。
3、测量范围是 35ºC到42ºC 。分度值是 0.1ºC 。
1.温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 物体冷热程度
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 液体热胀冷缩
计上的单位℃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温度,它把1标准 摄氏 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0℃,把1标准 冰水混合物 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沸水 2.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大约是_____, 37℃ 读作_________. 37摄氏度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 0.1℃ 35℃~42℃
冰冷的冰块 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 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 也具有内能。
结论: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
内能是与微观运动有关的能量,与温度的变化有关; 机械能是与宏观运动有关的能量,与运动的速度、高 度有关。
思考:
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内能会有什么变化?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物体的内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1、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若体积变化不大,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减小,内能减小 2、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有关:当温度相同时, 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质量越小,内能越小 3、物体的内能与是否发生物态变化有关 例:物体从00c的冰化为00c的水内能如何变化? 物体从00c的水结为00c的冰内能如何变化?

12.1温度与内能ppt

12.1温度与内能ppt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第一节
内能与热机 温度与内能
一、温度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冷 水 温 水 热 水来自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值
加油站:
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 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4、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 暖和; 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 感到暖和。
做功 前者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 的内能。
热传递 后者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 的内能。
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 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我在动,也 有动能噢!
想一想?
①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呢?
结论:运动着的 分子也有动能.
石 块 由 于 地 球 吸 引 而 下 落
我是地 球,把 你拉下 来.
② 石 块 和 地 球 互 相 吸 引 具 有 势 能
互 相 吸 引 的 分 子 也 有 势 能 吗
结 论 : 互 相 吸 引 的 分 子 也 具 有 势 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热量是物体内能转移多少的一种量度。
Q 热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
焦耳 热量的单位也是_____,符号是 ___。 J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具有的内能就 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运动的物体有动能但没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 也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三、体温计 1、体温计 医用的温度计 2、特点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温度与内能

温度与内能

温度与内能1. 引言温度和内能是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理解物体的热学行为以及制定热力学定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而内能则是物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能量的总和。

本文将探讨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2. 温度的定义温度是描述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

根据热力学的零th 律,当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它们之间不存在热能的净交换,而只存在微小的热能交换。

由此可得出温度的定义: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它们的温度相等。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

开尔文温标的零点,即绝对零度,是热力学中温度的最低可达点,对应着分子的最低动能状态。

3. 内能的定义内能是指物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能量的总和。

它包括物体的微观能量以及宏观性质所引起的能量,如物体的热能、机械能等。

内能是物质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参量,它与物体的热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内能的单位通常是焦耳(J)。

在热力学中,内能常常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或者在物体上做功来进行转化。

4.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根据热力学的经验性法则,内能与温度有以下关系:$\\Delta U = C_m \\cdot \\Delta T$其中,$\\Delta U$表示内能的变化,C C为物体的摩尔热容量,$\\Delta T$为温度的变化。

这个关系表明,温度的变化将导致物体内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与物体的热容量有关。

对于固体和液体而言,它们的热容量可以近似视为常数。

而对于气体而言,热容量则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而变化。

5. 温度与热平衡温度是热平衡状态的必要条件。

当物体与外界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之间的温度相等,而当它们的温度不相等时,就会存在热能的净交换。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当物体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时,其内能的变化可以表示为:$\\Delta U = Q + W$其中,$\\Delta U$表示内能的变化,C表示从外界传给物体的热量,C表示物体对外界做的功。

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

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

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内能、热量和温度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

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内能
初三1-8物理


§12.1新
认知目标:
了解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增加时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减少时物体温度降低。

了解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方法。

了解热传递,知道热量是热传递传的热的多少。

能力目标:
理解内能的概念,热量的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用内能解释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

内能的概念,热量的概念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演示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讨论法
.烧杯、酒精灯、冷水、热水、红墨水。

.内能演示器、乙醚、棉花、钳子、铁丝。

一、复习上节温度的有关知识
二、提出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三、提出问题:把红墨水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中,哪一杯水最先变红?
通过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分析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进而引出内能的概念,并得出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物质的内能。

内能大小跟温度有关,当一个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该物质的内能增大。

四、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改变内能方法。

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
坐滑滑梯臀部会有灼热的感觉。

冬天手冷时,你会怎样做?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
其国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辐射
五、结合上一章物态变化与本章的内能变化,引入热传递。

分析热传递,归纳总结热传递作为能量转移的一种形式,
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热传递的条件:同一物体的两个部分或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把热量传给温度低的部分。

六、在分析热传递的基础上,引入热量的概念。

热量: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1.课本
完成《同步提速训练》P12-14
板书:
§12.1
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物质的内能。

内能大小跟温度有关,当一个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该物质的内能增大。

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
其国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辐射
四、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同一物体的两个部分或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把热量传给温度低的部分。

五、热量: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