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饲养管理的四大要求
雏鸭饲养五要点

定期检查
定期观察雏鸭的生长情况、食欲、排泄物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病理学检查
对病死雏鸭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预防性用药
在疾病高发季节,可适当使用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疫措施
1 2
卫生消毒
定期对鸭舍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隔离措施
发现疾病时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雏鸭饲养五要点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饲养环境控制 • 饮食管理 • 疫病预防 • 饲养密度控制 • 日常管理
01
饲养环境控制
温度控制
适宜温度
雏鸭的适宜温度通常在30-32℃ 左右,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降
低温度。
温度控制范围
在28-30℃之间,以保持鸭舍内温 度稳定。
避免温度波动
避免温度忽高忽低,以免对雏鸭造 成应激反应。
通风时间
每天应至少通风2-3次,每 次约10-15分钟。
注意通风强度
通风强度应适中,避免因 风速过大而使雏鸭感冒或 受到应激。
02
饮食管理
饮水管理
保持饮水清洁
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确保雏 鸭饮水需求得到满足。
定期检查饮水器
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运行, 确保雏鸭能够及时获得饮水。
调整饮水器高度
随着雏鸭的生长,调整饮水器的 高度以适应其需求。
饲料选择
选择合适饲料
根据雏鸭的年龄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
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选择营养均衡的饲料,以满足雏鸭的生长发育需 求。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
确保饲料新鲜、无变质、无污染。
喂食方法
定时喂食
制定合理的喂食时间表,使雏鸭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鸭饲养标准

鸭饲养标准
不同日龄的雏鸭有不同的饲养标准。
以日龄在1~3日龄、4~7日龄和8~14日龄的雏鸭为例:
1. 温度要求:1~3日龄舍温保持30~31℃,4~7日龄舍温保持28~30℃,8~14日龄舍温保持25~28℃,15日龄以上舍温保持20~25℃。
2. 湿度要求:保持地面干燥,可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
3. 密度要求:1~10日龄每平方米养雏鸭35~40只,11~20日龄每平方米养雏鸭30只,21~30日龄每平方米养雏鸭25只。
4. 光照要求:1~10日龄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光照强度为8瓦/平方米。
5. 通风要求:加强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清新、饲料新鲜、饮水清洁。
6. 垫草要求:垫草要勤换勤垫,雏鸭期垫草要勤换勤垫。
7. 补光要求:夜间补光。
每平方米养雏鸭35~40只,成鸭10~15只。
8. 饲料要求:采用配合饲料,坚持定时定喂,日喂3
次,并随体重逐步增加喂量(日投料量为其体重的5%)。
如果是作为后备种鸭,应酌情增加青绿多汁的饲料,用量约占总喂料量的15%,以适当控制体重。
9. 水质要求:水栏竹竿或金属网要深及河底,以防潜逃。
水栏周围要设置防逃网以防野鸭飞逃。
幼鸭的饲养方法

幼鸭的饲养方法
1. 饲料:幼鸭的饮食以鸭料或糠饼为主,再加上少量的麸皮、鱼粉、食盐、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每日喂饲3-4次,每次需用清水供给饮水,水要清洁。
2. 环境:幼鸭对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故应将幼鸭舍选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不受冷风吹袭、遮阴、干爽、无积水、不受病菌侵袭、易于清洁的地方。
3. 温度控制:幼鸭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刚开始饲养时的温度应在28℃左右,后期应逐渐调低至22℃左右,避免温差变化过大,影响幼鸭健康。
4. 饲养密度:幼鸭的饲养密度应适当,不宜过于拥挤,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空间让幼鸭活动,避免产生踩踏现象。
5. 疾病防治: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腹泻等,应采取早期调理,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对幼鸭进行疾病排查和隔离,防止疫病传播。
总的来说,幼鸭饲养时需要关注饲料、环境、温度、密度和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以保证幼鸭能够健康成长。
养小鸭子注意事项

养小鸭子注意事项
1. 提供足够的水和食物:小鸭子需要时刻有水可饮,并提供饲料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2. 保持干燥和温暖的环境:小鸭子需要保持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中生活,并在雨天保持干燥,防止感冒和生病。
3. 提供适当的雏鸭饲料:小鸭子需要特定的饲料以支持其成长和发育,可以咨询兽医或宠物店关于适合小鸭子的饲料。
4. 定期清洁鸭舍:保持鸭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鸭粪并更换鸭屎。
5. 防止害虫和外来病菌:保持鸭舍的干燥和清洁可以减少害虫和外来病菌的滋生,定期检查和清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6. 提供适当的运动和空间:小鸭子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伸展自己的翅膀,也需要适当的运动来保持健康。
7. 监控鸭子的健康:定期观察小鸭子的行为和食欲,注意是否有不正常的症状或行为,如呕吐、拉肚子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8. 防止鸭子走失或受伤:给小鸭子提供一个安全的饲养环境,防止其走失或受
到其他动物的伤害。
9. 准备适当的鸭舍和饲养设施:根据需要准备适当大小的鸭舍和饲养设施,以确保小鸭子的安全和舒适。
10. 接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如果对养鸭子不熟悉,建议咨询养殖专家或兽医,以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鸭子喂养方法

鸭子喂养方法一、雏鸭(0 2周龄)喂养1. 饲料选择雏鸭出壳后的前几天,可喂以“开食料”。
开食料通常采用全价小颗粒饲料,营养成分要全面,包含适量的蛋白质(一般粗蛋白含量在19% 22%)、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例如,可以选择专门的雏鸭饲料品牌。
也可以自己配制开食料,如将小米等谷物煮至八成熟,然后加入适量的蛋黄(每10只雏鸭用1个蛋黄),搅拌均匀后喂给雏鸭。
2. 饮水雏鸭出壳后应先饮水后开食。
饮水要用清洁的温水,水温在20 25℃为宜。
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一般为5%的浓度)和维生素C(每升水加入0.2克),以补充雏鸭出壳后的能量和提高其抵抗力。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每天更换1 2次水,防止雏鸭饮用脏水而感染疾病。
3. 喂养频率出壳后的1 3日龄,每天喂6 8次,每次喂食量不宜过多,以雏鸭吃到七八成饱为宜。
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喂食次数,到2周龄时,每天喂4 5次。
4. 饲养环境雏鸭的饲养环境要保持温暖、干燥和通风良好。
育雏室的温度在1 3日龄时应保持在30 32℃,之后每周降低2 3℃,直到2周龄时温度降至20 22℃。
湿度保持在60% 70%,可以通过在育雏室内放置湿度计来监测湿度。
如果湿度过高,可以加强通风;湿度过低,可以适当喷水增加湿度。
育雏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排除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等),但要避免贼风直接吹到雏鸭身上。
二、中鸭(3 7周龄)喂养1. 饲料调整中鸭阶段可以逐渐将饲料转换为中鸭料,其粗蛋白含量可降低至16% 18%。
饲料应以谷物类(如玉米、小麦等)为主,搭配适量的豆粕、鱼粉等蛋白质饲料。
例如,玉米可占饲料总量的50% 60%,豆粕占15% 20%,鱼粉占3% 5%。
可以适量添加青绿饲料,如青菜叶、苜蓿草等,青绿饲料可占饲料总量的20% 30%。
青绿饲料要新鲜、干净,切碎后投喂。
2. 喂养方式每天喂3 4次,采用定时定量的喂养方式。
每次喂食量要根据鸭子的生长情况和采食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鸭子吃饱且不浪费饲料。
养小鸭子的正确方法

养小鸭子的正确方法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鸭子品种:常见的鸭子品种有北京鸭、草鸭、鹅掌鸭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造合适的鸭舍:鸭舍应该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鸭子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二、饲养管理1.提供充足的饮水:鸭子喜欢在水中觅食,因此要保证饮水器中随时有清洁的水源供应。
同时,可以在鸭舍周围设置水池,供鸭子游泳和清洁羽毛。
2.提供均衡的饲料:鸭子的饲料应包括粮食、鱼粉、骨粉等,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饲料的种类和比例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3.定期清洁鸭舍:鸭舍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鸭舍内的鸭粪和杂物,防止疾病的传播。
4.注意防疫工作:定期给鸭子进行疫苗接种,控制疾病的发生。
同时,鸭舍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防止病菌滋生。
三、适当的养殖环境1.保持适宜的温度:鸭子对温度的要求较低,但在寒冷的冬季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使用保温设备,如加热灯等。
2.保持适宜的湿度:鸭子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活,但湿度过高容易导致鸭子患上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控制好鸭舍内的湿度。
3.合理的光照:鸭子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利用人工光源来补充不足的自然光。
四、注意鸭子的生长发育1.合理的喂养量:鸭子的喂养量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2.适当的运动:鸭子需要适度的运动来保持健康,可以在鸭舍周围设置合适的活动空间,让鸭子自由活动。
3.及时发现问题:定期观察鸭子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蔓延。
五、合理的销售安排1.选择合适的销售时机:根据市场需求和鸭子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时机,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可以选择直接销售给个人或餐饮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农贸市场或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养小鸭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只有做好了饲养管理,才能让鸭子健康成长。
希望以上的养殖技巧能够对准备养小鸭子的人有所帮助,祝愿鸭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雏鸭饲养管理把“四关”

31 .饲喂 1 周龄 内雏鸭 可以 自由采 食 , 少给 勤添 。2周龄
雏 鸭 日喂饲 料量 占雏鸭体 重的 1%, 8 每天喂 4 次 。2 —6 周龄后 雏鸭 日喂饲料量 占雏鸭体 重的 1%, 4 每天喂 3—4 。 次 雏鸭 3目
4雏鸭卫生防疫 关 .
41 . 卫生消毒 车辆 、 员进入雏鸭舍 ( 应消毒。雏鸭舍 人 室) ( ) 室 周围环境每 2周消毒 1 。雏鸭舍 ( ) 次 室 使用 前后都应彻 底 清扫 、 消毒 。定期对喂 料器 、 饮水器等用具进行清洗 、 消毒 。 及时淘汰无经济价值的雏鸭 。 病鸭应隔离饲养。 病死雏鸭要进
3 . 境 条 件 3环
4 . 2防病用 药 要选择 2 —3种不 同的药物交替使用 , 防止 病菌产生抗药性 。 4 . 3疫苗接种 雏鸭阶段 主要做好鸭瘟 、 鸭病毒性肝 炎、 鸭 传染性 浆膜炎 、 鸭大肠 杆菌病 等病害 的免疫工作 。如果母体没 有鸭病 毒性肝炎抗体 ,雏鸭 出生后就要进行鸭病 毒性 肝炎疫 苗的接种 。 鸭 5日龄时进行 鸭瘟疫苗首次接种 ,0E龄时进 雏 1 t 行鸭 传染性浆 膜炎疫苗接 种 ,5日龄时进 行鸭大肠杆 菌病疫 1 苗接种 ,5日龄时进行鸭 瘟疫 苗二次接种 。 鸭接 种疫苗前后 2 雏
周龄时逐渐降低至 5 %~5 %。 0 5 3. .3通风换气 要随时 保持育雏舍 ( ) 3 室 空气 的流通 , 保持
室 内空 气清新 , 排除 室 内多余水分 , 持鸭舍 干燥 清洁 , 保 改善
44防兽害 主要防I 、 鼠、 . 吠 j 苗、 蛇埋鹦 物对雏鸭的伤 害。
古稿 业 皿 瞄 3 /
3. .8光照 刚出生 的雏鸭宜采用连续光照 , 3 以便雏鸭尽快 熟悉环境 , 速学 会饮水和 采食 。一般 3日龄 以内要全天光照 迅 或者连续光照 2 小时 。 3 以后每周逐渐减少 3 小时 , 4周龄后 自 然光 照即可 。 光照强度 1 周龄时 , —5瓦 / , 周龄后可降至 3 1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种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雏鸭的饲养管理1、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并在饮水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补充营养,以增强雏鸭的抵抗力。
另外,将雏鸭放在1-2厘米深的水盆中进行点水。
天气暖和时,点水可在室外进行,一般用竹筐装好抓到清水塘边,将竹筐轻轻侵入水面少许,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以后逐日延长嬉水时间。
2、开食时一定要在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进行,可用少量的碎米、碎玉米和细麦糠,并适当补充些洗净的青饲料。
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热高温而中暑,站不起来或昏迷的雏鸭,可将其放于阴凉地面,用风扇吹其身,并饲喂些解暑药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
3、地面平养时,应注意雏鸭群密度,第一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三周之后不应多于10只。
密度过高,易堆积,密度过低,不保暖。
4、雏鸭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灯泡或红外线灯取暖。
通常可根据雏鸭的数量用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里面点灯泡1-2个,做成保温室,采取自温育雏。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时光照。
一方面,保证雏鸭能充分的进行饮水和采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6、为防止肠道病的发生,可在雏鸭饮水或饲料中加入西力欣、福星或奥服欣,并注意搅拌均匀。
7、在饲养前,应注意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儿,以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
8、雏鸭2-4日龄时,应及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
20日龄左右注射鸭瘟疫苗,预防疫病的发生。
9、在运输鸭苗时,夏季应避开高温高热天气,以减少鸭苗的损伤。
二、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1)适当放牧。
雏鸭饲养到30日龄以后,便开始适当放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雏鸭饲养管理的四大要求
一、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一般是指0周龄~4周龄的小鸭。
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且全面的饲料。
雏鸭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
二、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4克高锰酸钾和28毫升福尔马林熏蒸)。
接着,要准备足够的饲料、药品,地面饲养的还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干燥清洁的垫料,如刨花、木屑或切短的稻草等。
雏鸭进入雏舍前还要调试好加温设备,做好加热试温工作,一般要提前1天将育雏舍的温度升高到30℃左右。
三、采用合适的育雏方式
育雏方式一般分3种,即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
地面育雏是在育雏舍的地面铺上5厘米~10厘米厚的松软垫料,将雏鸭直接饲养在垫料上,缺点是雏鸭直接与粪便接触,羽毛较脏,易感染疾病。
网上育雏是指在育雏舍内设置离地面30厘米~80厘米高的金属网、塑料网或竹木栅条,将雏鸭饲养在网上,这种方式雏鸭不与地面接触,感染疾病的机会减少了,房舍的利用率比地面饲养增加1倍以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垫料。
立体笼育是指将雏鸭饲养在特制的多层金属笼或毛竹笼内,既有网上育雏的优点,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缺点是投资较大。
四、及时给雏鸭“开水”和“开食”
刚孵出的雏鸭第一次饮水称“开水”,第一次喂食称“开食”。
饲养雏鸭要做到“早饮水、早开食”,且要先“开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原则上应在12小时~24小时内“开水”,运输路途较远的,待雏鸭到达育雏舍休息半小时左右,应立即供给添加多维素和1%葡萄糖的水供其饮用。
饮水时要防止雏鸭嬉水,以免弄湿羽毛而感冒。
饮水15分钟~30分钟后即可开食。
雏鸭开始贪吃,要注意少喂多餐。
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