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全)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全)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培养环保行为。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4.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环保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我国的环境现状,环保法律法规简介,环保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2. 教学难点:环保法律法规的应用,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环境现状。
3. 采用讲解法,传授环保知识和技能。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1. 准备相关环保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
2. 准备环保法律法规文本。
3. 准备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操作材料。
4. 准备实践活动场地。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
3. 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做起,做到环保。
七、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 环保责任意识。
3. 日常生活环保实践。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环保责任意识,日常生活环保实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做到环保。
九、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3. 采用讲解法,传授日常生活环保实践的方法。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
1. 准备相关环境问题的案例资料。
2. 准备环保责任意识的相关讨论话题。
3. 准备日常生活环保实践的操作指南。
4. 准备实践活动场地及材料。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全)

大地的呻吟——动物与植物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问题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知识讲解:2. 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保护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意义,以及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解释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节约能源、减少垃圾、保护水资源等。
实践活动:4.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种植树木、节约用水等。
学生可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环境保护项目。
5.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和记录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总结反思:6.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7.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评价与延伸:8.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包括对他们的观察记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评价。
9. 鼓励学生继续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并提供一些延伸学习的资源和建议,如阅读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参观环境保护展览等。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素材- 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展示和分享是否能够清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经验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环境保护展览或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环境保护项目- 设计更复杂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手工品或设计环保宣传海报等。
通过以上教案步骤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将通过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方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1.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对环境保护的资料。
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
教学步骤: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认识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听教师介绍(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四、让学生谈谈感受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总结延伸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
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2.白色污染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全)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行动。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行动。
四、教学难点1.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2. 学生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实影响。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利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环保行为。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5. 总结:强调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
七、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环保行为,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实际表现。
九、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案例资料。
2. 环保知识相关书籍。
3. 网络资源:环保新闻、环保知识等。
十、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
2.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家庭、社区的环保活动,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3.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保护。
2.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重点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保护。
2.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八、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全)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3.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3.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3.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环保习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以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现状,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以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日记。
2. 调查身边的环保行为,总结自己的环保习惯。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环保知识,以及是否养成了环保习惯。
九、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课时。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环保行为的实践情况。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
六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3.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4. 环保科学与技术5. 环保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环保法律法规简介,环保科学与技术。
2. 难点:环保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环保法律法规简介,环保科学与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境问题案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环保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
2. 学生能够运用环保知识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环保意识明显提升,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得到培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环境教育下册》2. 课件:环境问题案例、环保法律法规、环保实践活动等。
3. 视频资料:环保宣传片、环境问题新闻报道等。
4. 实践活动材料:环保手工制作、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第二课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3. 第三课时:环保法律法规简介4. 第四课时:环保科学与技术5. 第五课时:环保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一)6. 第六课时:环保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二)7. 第七课时:环保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三)8. 第八课时:环保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四)9. 第九课时:环保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五)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科学与技术等知识点。
青岛版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贺六创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1、农药带给我们什么活动目标:1、反思过度使用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惯。
2、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农药对环境与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并掌握避免农药危害的方法。
3、能够自觉笔迷昂农药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宣传,提出解决农药污染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活动准备:搜集使用农药给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调查当地农药的使用情况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农药伤害的方法。
活动过程:导入:学生阅读课本P1页的材料——除草剂杀死稻苗师:既然农药给我们造成了危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农药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农药的使用价值。
一、农药使用价值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用农药?学生分小组探究,根据课本P1页的“追根求源”的两组图片,进行讨论。
活动中可让学生通过本人搜集的资料与查询拜访的情况,罗列农药可以提高粮食果品的产量,可以大量减轻农夫捕捉害虫的劳动强度等相干的实例,认识使用农药的好处。
二、农药的危害学生分小组探究,按照课本P1页的“追根求源”的两组图片,并通过课本P2页的有关农药特性性和酿成的危害举行讨论。
教师可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利用农药会给环境与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知道人们起初利用农药只考虑到它对人们有利的一方面,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及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三、解决办法前面我们已经对农药的作用和危害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怎样解决农药对我们的危害呢?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组织学生讨论,调查。
寻求解决办法。
要解决农药对我们的危害,就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
那么,如果正确使用农药呢?(结合P2页图片)具体办法是第一,使用农药是为了杀灭损害农作物的害虫,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是,害虫在生态系统中起到毗连食物链的作用,大批害虫存在不影响作物的生长,作为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具有赫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