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监控系统框图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04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稳定性
稳定系统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或 内部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不出现振荡、失控等现象。
稳定性分析
通过系统稳定性分析,确定系统是否 稳定,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系统的稳 定性。
快速性
响应速度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输入信号后,能够快速响应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以满足控制要求。
可靠性设计
通过可靠性设计,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故障恢复 能力,确保系统可靠运行。
05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控制,如 机械臂、传送带、包装机等设备的协同工作,提高生 产效率。
工业机器人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为工业机器人提供精确的运动控制, 实现复杂动作的快速、准确执行。
简化控制系统设计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相对容易。通过合理选择控制算法和 参数,可以快速构建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控制系统。
03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控制,有效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在能
源、环保等领域,开环控制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
展。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执行机构的动作与控制
总结词
执行机构的动作是开环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 环节,主要任务是根据控制信号调节被控对 象的参数。
详细描述
执行机构通常由电动机、电磁阀、调节阀等 组成,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被控对象 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执行机构 的动作直接影响被控对象的性能,因此需要
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执行部分
总结词
驱动与调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video monitoring systemGB 50395-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8 月1 日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II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7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95-2007,自2007 年8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3.0.3、5.0.4(3)、5.0.5、5.0.7(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III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 号文件《关于印发“二○○○年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规范,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
第三讲监控系统的总体框架、监控模式、监控策略

第 13
监控中心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信息汇集功能 监控中心应及时掌握道路状况、交通流状况、气象状况、设备 运行状况以及事故告警等信息,要求各监控分中心应向监控中心传 送下列信息:
●路段交通数据:交通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车平均间距等; ●高速公路各出入口数据(收费站):交通流量、交通组成、OD统计信息; ●气象数据:特殊路段的湿度、温度、风力、风向、降雨量、路面结冰 状况、能见度等; ●交通信号灯与车道指示标志的显示状态、可变信息标志与可变限速标 志的显示内容; ●各外场设备工作状况信息,包括车辆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气象检 测器、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遥控摄像机等; ●监控分中心的告警信息,包括交通拥堵、交通故障、设备与系统故障 等告警信息; ●紧急电话报警信息。
第 24 页
2.匝道控制 . 匝道控制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控制形式。 (1) 匝道控制目标
匝道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控制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它以高 速公路主线交通流为控制对象,以匝道入口流量为系统的输入 控制量,通过计算匝道上游交通需求与下游道路容量差额来寻 求最佳入口匝道流量控制,从而使高速公路本身的交通需求不 超过它的容量,使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处于最佳状态。
第 18 页
(2)监控中心监控的重点 ) 应能对全省的路网及运行实现全面的监控,通常监控 中心重点监控的地点如下: ●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处; ● 特大桥、长隧道、特长隧道的出入口处或相邻的互通立 交处; ●省界主线站出入口处; ●与大城市连接的互通或环城路出入口处; ●交通量特别大的重点路段或事故多发路段; ●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
第 20 页
(4)监控中心与分中心控制的优先级 )
在监控中心与分中心中,控制方式的优先级顺序应为:人 工控制高于低级自动控制;低级自动控制高于高级自动控制。 在某种情况下,尤其是发生交通事故时,监控中心与监控 分中心会同时对某地点被控的可变信息标志、可变限速标志、 交通信号灯、遥控摄像机等外场设备进行控制,为了避免竞争, 需要规定控制的优先级顺序来确定谁进行控制更紧迫、更合理。 建议监控中心与分中心交通控制优先级顺序如下: 监控中心应高于监控分中心;监控分中心高于所辖监控所 (如果有监控所)。当监控中心下达的指令到达监控分中心时, 应给分中心值班员有相应的显示与提示,同时闭锁分中心相应 指令的产生避免竞争以确保控制的可靠性。监控分中心给监控 所发控制指令也应同上要求。 对于长隧道、特长隧道、特大桥监控系统的通风、照明、 供电、消防等控制的优先级顺序宜为:本地控制(或站)高于 本路监控所;路监控所高于监控分中心。省监控中心一般不宜 介入对这些设施的控制,但是应进行监视。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举例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举例
微波/红外双鉴探测器的技术参数
• 探测范围:11 x 11 m • 电源要求:25 mA/12 VDC,7.5~16 VDC • 灵敏度:探测范围内正常步速2~4步 • 微波频率:24.125 GHz • 防拆: NC 50 mA,24 VDC • 报警继电器:A型继电器,500mA,30 VDC • 工作温度:-10℃~55℃,5%~95%相对湿度无冷凝 • 抗辐射干扰:30 v/m,100MHz~1000MHz
入侵报警系统
总线制
控制器
2 44 2
2 44 2
2 44 2
入侵报警系统
2 2 44 2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要点
总线制
四总线连接方式。P线给出探测器的电源、地址编码信号;
T为自检信号线,以判断探测部位或传输线是否有故障;S
线为信号线,S线上的信号对探测部位而言是分时的;G线
为公共地线。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要点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要点
(1)分线制(有线方式)
控制器
探测器
2
4
4
2
紧急按钮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要点
多线制
优点:电路简单 缺点:线多,穿线复杂,线路故障查找难。
适用于小型报警系统
图中4线分别为V、T、S、G,其中V为电源线(24V),T为自诊
断线,S为信号线,G为地线。ST1~STn分别为各探测器的选通线。
2、总线制
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编址模块与报 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报警总线(专线)相连 。
入侵报警系统
综合视频监控安保系统

一、综合视频监控安保系统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国移动国际信息中心是中国移动公司建设的融合IT支撑、研发、交流为一体的生产研发基地,基地“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将发展成为IT网络支撑、产品研发、产业集群推进、合作交流“四大中心”,全面服务于中国移动集中化管理和全球化发展两大战略思路。
信息港的安防监控,是指以建筑为平台,以集中监视,集中控制,集中管理为目的,将各种安防设备与系统通过组成或者集成,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而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的主要基础,它保证了信息港内所有活动都在监控中心的可视范围内,同时又保证了出现相关事故后所有视频录像文件可供查证,因此,信息港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信息港内安防的基础和保证。
但是一直以来,普通的安防监控系统都只能起到被动监视的作用,主要用于事后查证,无法起到预防、报警的作用,从而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降低,无法满足移动整个信息港园区智能安保的要求。
因此,建设基于移动信息港的智能安保系统将会大大提高整个园区建筑的维护和日常安全管理效率。
1.2 建设目标中国移动国际信息中心智能综合视频监控安保平台将采用采用全数字系统进行建设,通过专有IP网络系统组成信息港的监控平台。
本项目监控系统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图像摄取范围为在主要出入口、地下车库、公共区域及电梯内设置摄像机。
监控终端设置于信息港监控中心,整个安保系统基于IP网络实现,通过IP网络提供完善的QoS保障手段,完全依托网络本身完成组播实时视频流的分发和IP-SAN存储流的端到端传输,系统并发性能不受传统架构中服务器的限制,扩展方便,时延低,满足高质量实时监控的需求,同时系统组成部分达到简单易扩容、易升级、易维护,在瞬间电源倒换时不死机,设备及板卡允许带电热插拔,监控操作程序应尽可能的简便,可设置网络数字视频录像存储设备,控制中心可任意调看任意画面。
1.3 建设内容信息港综合视频监控项目可以对视频内容提供智能识别及转码,以满足信息港监控和多终端访问需求,实现视频信息实时的转码、多终端监控、内容识别、智能分析、分级管理等需求,最终构建一个多级化分布式的综合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分析

智能小区的系统功能
1
智能小区的系统功能主要包括:
2
小区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住宅设置楼宇对讲和居室报警及紧急呼叫系统);
3
小区周边边界监控系统;
4
电子巡更系统;
5
三表自动抄集系统(包括水、电、气远程抄表系统);
6
地下室车库管理系统;
7
小区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
8
05
04
02
信息管理子系统。
01
远程抄表与管理IC卡;
02
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
03
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
04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05
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06
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
建立有线电视网。
为实现上述功能的科学合理布线系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2
3.办公自动化
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对信息流进行控制管理,通过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得到准确、快捷和优质的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包括文档资料管理、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等。
01
决策支持系统。先进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预定目标提供辅助决策功能,如参与收集信息、拟定方案、分析研究和评价选定等一系列活动。
第4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分析
4.1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类型 4.2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环境 4.3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环境 4.4 综合布线系统的现场勘察 4.5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的确定 4.6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目标 习题
汇报人姓名
4.1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类型
01
采用符合住宅信息集成系统要求的商品化软件,以开发建设企业为主体,在住宅产品供配系统和住宅产品数据库的支撑下完成住宅开发建设从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包括施工组织、质量控制等)、性能认定、房屋销售到物业管理等住宅开发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安全防范系统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安全防范系统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网络模拟混合系统)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5)1.1设计概述 (5)1.2设计依据 (5)1.3设计原则 (6)1.4目前现状分析 (7)1.5改造区域和内容 (7)1.6改造建设目标 (8)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9)2.1设计思想 (9)2.2系统设计规划 (9)2.3系统改造建设思路 (10)2.4系统点位设计 (11)2.5整个安防系统综合管理介绍 (16)2.5.1 运行分析 (16)2.5.2 联动 (16)2.5.3 系统集成 (17)2.6应用软件功能介绍 (17)2.6.1 架构设计 (17)2.6.2 系统框图 (17)2.6.3系统拓扑图 (18)263.1 单域的组网方式 (18)263.2 多域的组网方式 (19)2.6.4平台组成 (20)264.1 中心管理服务器 (20)264.2 存储管理服务器 (20)264.3 流媒体服务器 (20)264.4 报警管理服务器 (21)264.5 电视墙服务器 (21)264.6 接入服务器 (21)2.6.4.7Web服务器 (21)264.8 网管服务器 (21)264.9 移动终端服务器 (21)2.6.4.10 DDNS 服务器 (21)2.6.4.11 SIP 网关 (22)2.6.4.12 电子地图 (22)2.6.4.13 数据库服务器 (22)2.6.4.14C/S 客户端 (22)2.6.4.15B/S 客户端 (22)2.6.4.16 手机客户端 (22)2.6.5 平台功能 (23)265.1 用户管理 (23)2 / 76265.2 权限管理 (23)265.3 设备管理 (23)265.4 实时监控 (23)265.5 PTZ 控制 (24)265.6 ............................................................................................................................. 录像存储24 265.7 检索回放. (24)265.8 报警管理 (25)265.9 日志管理 (27)265.10 电子地图 (27)265.11 电视墙管理 (28)265.12 手机客户端 (28)第三章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29)3.1功能分析 (29)3.2系统组网示意图 (30)3.3系统信令流 (32)3.4系统组成 (33)3.5系统详细设计 (34)3.5.1 前端子系统 (34)3.5.1.1 前端子系统组成部分 (34)3.5.1.2 前端摄像机 (35)3.5.1.2 立杆和基础 (35)3.5.1.3 防雷与接地 (37)3.5.2 传输子系统 (37)3.5.2.1 模拟摄像机部分 (37)3.5.2.2 网络摄像机部分 (38)3.5.3 监控中心设计 (38)3.5.3.1 控制子系统 (38)3.532 显示子系统 (39)3.533 存储子系统 (39)3.534 触发性报警联动子系统 (42)3.534 平台承载服务器 (43)3.6设备选型及参数 (44)3.6.1 200 万日夜型防暴半球网络摄像机 (44)3.6.2 130万红外可调焦防水ICR 日夜型筒型网络摄像机DS-2CD8264F-EI (46)3.6.3 130 万像素网络高清红外智能球机DS-2DF1-77A (47)3.6.4 540TVL 红外防水半球摄像机DS-2CC5172P-IR1 (51)3.6.5 540TVL 红外防水筒型摄像机DS-2CC172P-IR1 (53)3.6.6网络硬盘录像机DS-8116HF-S 543.6.7 IP SAN/NAS 存储产品DS-A1024R (56)3.6.8 以太网交换机S5500-28C-EI (57)第四章改造预算 (65)第五章公司简介 (66)5.1公司概况 (66)5.2公司近年部分典型工程案例 (67)5.3公司资质 (71)第一章系统概述1.1设计概述某总医院是集医院、学术研讨、医学研究、办公于一体综合性场所,面向公众和社会,人流量大,人员复杂,使其对安全防范的要求较高。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教学基本规定: 理解安保系统旳基本概念; 掌握门禁管制、防盗报警、电视监控等系统旳有 关内容; 理解智能楼宇防盗报警系统旳实例。
本章重点:各个系统旳基本构成部分、系统 原理框图、基本功能
8.1 安全技术防备系统概述
❖ 安全防备包括人力防备、实体防备和技术防备三个范围。
❖ 安全防备技术分为三类: ❖ 物理防备技术:重要是实体防备技术,如建筑物和实体
号。
3、按警戒范因分类 按防备警戒区域可分为点型、直线型、面型和空间型入侵 探测器。
4、按报警信号传榆方式分类 分为有线型和无线型。 探测器在检测到非法入侵者后,以导线或无线电两种方
式将报警信号传播给报警控制主机。有线型与无线型旳选 用由报警系统或应用环境决定。所有无线探侧器无任何外 接连线,内置电池均可正常持续上作2—4年。
红外
发 线发
收一
物体
体化 接收
译码
记忆
报警
电路
收
反射式红外防盗报警装置组成框图
被动式红外线报警装置
物体
菲涅耳 透镜
红外线 传感器
放大器
滤波器
电平 比较
驱动 记忆
报警
基准 电压
被动式红外线报警装置组成框图
菲涅尔透镜
❖ 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菲涅尔透镜作 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旳红外信号折射(反射) 在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 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旳移动物体能以温度 变化旳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 产生变化旳电信号。
2.振动入侵探测器 当入侵者进入防备区域实行犯罪时,总会引起地面、
墙壁、门窗、保险柜等发生振动,可以采用压电式传感器、 电磁感应传感器或其他可感受振动信号旳传感器感受入侵 时发生旳振动信号。墙振动探测器及玻璃破碎探测器是经 典旳振动入侵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常使用压电式传感器或 导电簧片开关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