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地理

合集下载

从生活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_

从生活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_

从生活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_一、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周围的生活现象,并适时地引入课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从而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学习难度比较大,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更是抽象难懂,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大受打击,所以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厌学、畏惧的心态,是我们上好地理课关键的一步。

现实生活中哪怕是身边的一些小事,都为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规律、认识人地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例如,我在讲授“地球的公转”的时候,我便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这的房屋大多是坐北朝南的?为什么我们的教室有的时候阳光会被挡住?什么时候会被挡住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的,但又没有去思考过的。

所以,问题提出后大家都在积极的思考,有好几个同学甚至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有的说:“因为太阳在南边,南边阳光好。

”有的说:“教室被挡住是因为前面的楼房太高了。

”看到大家都在积极的思考,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这儿太阳在南边,而不是在北边?”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热情很高,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时候老师只要适时地给予积极的评价即可。

在这一过程中,尽量把机会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学生会看的、能讲的,老师就可以不讲,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通过这样的导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好准备,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而且,这样也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就可以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根据社会焦点、热点,掌握“生活中的地理”由于我们的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无法推测今后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变化的一切,所以我们所用的教材与现实生活是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并及时引入课堂,为地理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如何 引导学生学 习生活 中有用的地理
6 06 成都 市 高新 区大 源 学校 郭 月琴 1{ 1 )
“ 湘教 版”教材主编朱 翔教 授 曾说 过 : “ 过去 的地理教 材 内容 ,大约有三分之一 的内容和知识 ,学 生学过 以后 ,在 以 后的一辈子当中从来就 用不到 。”所 以地理新课标提出了最基 本的理念 “ 习对 生活有用 的地理 ,学 习对终身发展 有用的地 学 理” 。而作为地理教师 ,在教学 中必须引导学生将地理 知识 融 入生产生活 ,在生产生活中学 习地理 知识 ,这样才 能激发学 生 学 习地理 的强烈愿望 ,将教 学的 目的要求转化为学 生的内在需 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 习,在 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如何 引导学 生学 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从现实生活中 ,提炼地理知识 ,创设 问题情景 ,激发学 习
2 、运 用地 理 知识理 有关 , 引导 学生用地 理知识 来 解决一些问题 ,体 验解决 问题 的过程 。提高他 们分析问题解 决
( 上页 ) 接 阅读理解主 要考 查学生要 求大 家不 光有速度 , 还得要有很 高 的准确 率 ,能够迅速 准确地 找到 自己所需 的信 息。大家在做题时首先应该把文章快速浏览一遍,把握文章整体 的大意,重点捕捉与题 目有关的文章的细节 ,这样就能提高做题 的准确率 。
三、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索、求真
教 师要加强教 学的实践性 ,创设一切条件 ,引导学生把课 堂 中学 习的知识和方法 ,应用到实践中去 ,引导 学生运用地理 知识 的眼光 ,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 。通过地理 知识在实 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 学生用地理 眼光看问题, 用地理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增强 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的 能力 的意识 。利用地 理课外 活动 ,参观气 象站 ,进 行天气预 测、物 候观测 ;组织 学生看星空 ,找星座 ,观月相等。让学 生 在 自然环境 中去提 出问题 ,解决问题 ,进行独立思考 ,大胆求 真 求新 ,主动探索科学知识 。从课题研究实践活 动中看出 ,学 生发表 自己的见解 ,初步形成主动参与决策意识 。其活动的过 程 ,可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 生学科学、用科 学 的思想 品德 。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环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 树立了学生正确 的价值观 ,通过乡土地理 的调查 ,使 学生了解 自己家 乡的变化 和发展 ,看 到家家乡 美丽 山山水水 、一草一 木 ,经济 的变化就能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 ,热爱祖 国的爱 国主 义情操 。可见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 ,亲身体验 ,不仅能丰富见 闻,扩大视野 ,培养 了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还培养 了学生观 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精神 ,让学生去欣赏体会 自 然及人文景观 的美和美育价值 ,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 的 教 育,培养 学生的环境和 生态意识 。培养学生 自觉 去保 护和美 化 生活 环境 的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 样不仅能发展 了智育 ,而且能发展 了德 育、美育、体育 。 总之, 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中, 不仅 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 学 生学 习的兴趣 和学 习效 率, 更有利于学 生的全 面发展 , 高学 提 生素质 。同时能够体现 出地理知识 的价值 。在教学 中只有这样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教育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教育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培养地理素养以及提高地理学科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地理学科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可能对地理学乏味或难以理解。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教育,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一、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1. 利用生活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分享有趣的地理事例和案例,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例如,讲述有关自然灾害、环境问题或者文化差异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现实应用。

2.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地理游戏、地理应用软件和虚拟实验室等,来帮助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实地考察与户外活动组织实地考察和户外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场所,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

举办地理俱乐部或者地理相关的社区活动,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二、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1. 设计启发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些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强调地理观察与分析地理学科注重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和提供分析能力。

例如,通过观察气象现象、地形变化或者城市规划等,让学生学会发现、分析和理解地理现象。

3. 进行实践性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究是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地理模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并将地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1. 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讲解、讨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问题解决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时事热点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时事热点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时事热点一、引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时事热点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地理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时事热点的具体方法。

二、教学方法1.结合教材内容,引入时事热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与时事热点相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相关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气候变化时,可以引入当前全球变暖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

2.组织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当前地理时事热点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通过讲座,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与地理时事热点相关的知识,拓宽视野。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与地理时事热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者、地质考察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时事热点,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时事热点的信息,如新闻、网络、电视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在关注地理时事热点方面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提交时事热点的总结报告,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关注的时事热点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了解学生在关注地理时事热点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时事热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引入时事热点、组织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时事热点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

如何在小学寒假作业中培养孩子的地理常识

如何在小学寒假作业中培养孩子的地理常识

如何在小学寒假作业中培养孩子的地理常识寒假是小学生休息和放松的时候,同时也是他们巩固知识、培养兴趣的黄金时期。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家长在小学寒假作业中培养孩子的地理常识。

1. 亲近自然,探索身边环境寒假期间,带孩子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探索是培养地理常识的好方法。

可以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或自然景点,了解当地的地理特点、生态系统和地貌。

鼓励孩子观察并记录自然界中的事物,比如观察不同树木的特征、记录动植物的名称和习性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环境的敏感性,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阅读地理类书籍寒假是孩子阅读的好时机。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地理类书籍给孩子阅读,比如地理百科、地理图书、旅行、探险类的故事等。

通过阅读书籍,孩子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地理特点,拓宽视野,丰富地理常识。

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阅读内容,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孩子的思考和好奇心。

3. 制定地理任务为了有效培养孩子的地理常识,家长可以制定一些有趣的地理任务作为寒假作业。

比如,让孩子利用地图找到自己所在城市的特点、主要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并要求孩子写下相关信息。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通过互联网等资源,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地理特点,编写小报告或制作展板等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

4. 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多媒体资源可以为培养孩子地理常识提供很好的帮助。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与地理相关的纪录片、视频或在线教学资源,让孩子观看学习。

此外,互联网上还有各种地理类游戏和互动学习平台,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5. 实地考察和旅行如果条件允许,家长还可以组织一次地理类实地考察或旅行。

可以选择一座附近的城市,带孩子参观当地的一些名胜古迹、地理标志性建筑或地理公园。

通过实地考察,孩子可以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要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经验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学知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用,还要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生活中地理是活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地理是真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中地理是广阔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该注重学习向生活渗透,学习空间向生活拓展,学习形式向生活贴近。

一、联系实际,探索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就蕴含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观光旅游、社会热点等,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要仅仅拘泥于教材,要大胆利用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同学们表现出的热情让我难以言表,不乏有学生在课堂间利用世界地图寻找它的位置。

通过新闻视频,我们看到酷似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小王子不仅身着阿拉伯服饰、讲阿拉伯语,还超级富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中东地区的人种、语言和服饰等,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人种是白色人种,人们讲阿拉伯语,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所以习惯戴头巾穿长袍。

除了小王子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身影,那就是卡塔尔王妃莫扎,卡塔尔位于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波斯湾沿岸,莫扎深知石油、天燃气等资源将来很有可能枯竭,所以带领本国人民进行跨国投资,走向全民富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矿产资源与工业、国际经济合作。

卡塔尔卢赛尔体育场、客车地铁、集装箱宿舍、光伏发电及世界杯纪念品等无不彰显着中国力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大到比赛场,小到纪念品,中国的制造业服务于卡塔尔世界杯的方方面面。

这些生活中的例子足以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生产。

这样的教学例子因为源于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基础上理解地理知识,学会用探究的思维方法感悟周围的世界。

中学生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中学生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中学生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地理知识是中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紧密,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地理知识来理解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具体而言,地理知识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学生可以通过地理知识了解城市规划原理和方法,分析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地理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交通网络的结构与发展,分析交通拥堵问题以及提出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

2.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分析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地理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自然现象,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的发生。

3. 社会经济问题: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地理知识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分析农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 收集和整理信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地理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报纸,收集有关实际问题的信息。

同时,互联网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

通过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

2. 运用地理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地理概念和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城市交通问题中,学生可以运用交通网络的概念和原理,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 运用地理工具进行实地调查: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实际问题的相关数据。

例如,在研究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时,学生可以实地考察资源分布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从而更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

4. 运用地理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呈现:学生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通过制作地图、图表等形式,将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更好地展示和解释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作者:王凤玲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地理课程标准》鲜明地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理念的核心和重点。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的实例,教师只要深入挖掘,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产生“我要学好地理”的强烈欲望。

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运用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观察生活,学习地理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多才,可见地理知识的蕴涵丰富。

我们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例如:沙特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宽大的袍子,印度美女喜欢穿漂亮的纱丽,藏族牧民穿肥大的藏袍等等。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服饰差异这么大呢?那是因为世界各地气候不同。

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

欧洲人的这种饮食结构与发达的畜牧业有密切的关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是为什么?因为印度气候湿润,湿气比较重,吃咖喱和辣的食物可以帮助排除湿气;我国北方人冬季喜欢吃火锅、南方人喜欢甜食、新疆人的特色食物馕饼、西藏牧民以糌粑为主食,这与当地的气候和特有的风俗有关。

北极因纽特人居住冰屋,因为当地气候寒冷,冰屋保暖性好;印度尼西亚达雅克人居住高架屋,因为气候潮湿炎热;西亚沙特阿拉伯人传统民居是碉房,因为处于沙漠气候。

我国北京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因为风沙大;山西传统民居的房顶为什么向自家院子倾斜,因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俄罗斯向东欧各国出口天然气用管道运输;世界各国向中东地区进口石油选择远洋航运;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急需的药品选择飞机运输;十万吨大米由哈尔滨运送到北京,采用铁路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地理蕴涵的内容博大精深。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同时,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相关。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也是地理课改的关键所在。

要想轻松跟上新课标的步伐,必须很好的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那么,如何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扩充地理知识
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

初中学生大多好奇、求知欲望强,引导
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

学习完“地图上的三要素”时,要求同学们画一副学校平面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这就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地理知识的有用性,促使其学习地理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

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

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2.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

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应有尽有。

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

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

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幸运52》、《开心辞典》、《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天气预报》、《探索时代》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利用分析热点问题深化地理知识
关注新闻时事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同时让我们了解更丰富
的地理知识。

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村,关心国事、天下事,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通过对当前世界热点的背景、缘由、过程、发展趋势等的解析从而了解发生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状况。

从美伊战争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美国的侵占是为了伊丰富的石油;美军攻打伊很辛苦,他们要经受得起沙漠生活的严峻考验;伊停止出口石油后,只能靠椰枣来维持生活;伊人大多着白色长袍。

由此报道我们可以知道:伊拉克是世界五大产油国和输出国之一,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盛产椰枣;伊拉克属于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

又如通过世界杯足球赛的电视直播来学习时差的换算等等。

4.引导、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应用是学习的目的,是靠实践来完成的,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当把课本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5.引导学生活学地理,理解地理“死知识”中的“活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想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
在学习“美国”时,美国的主要产业部门及主要城市容易混淆。

此时,联系美国的流行文化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美国nba中的一些篮球队的取名与所在城市的著名产业有一定的关系。

像“巨人”姚明所在的休斯顿“火箭队”反映了该城市是美国的宇航工业基地、〖jp3〗芝加哥“公牛队”说明这个城市位于美国的主要农业带───乳畜带,并且该城市是肉类加工基地、西雅图“超音速队”───飞机制造业、〖jp〗底特律“活塞队”───汽车城等。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此除课堂上老师要有机的适时穿插这样的知识外,我们还必须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地理。

诸如订阅各种与地理有关的报刊杂志,用活用好学校图书馆。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地理知识。

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地理资源。

中央台教育频道常播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

还有很多与地理有关的节目,如“人与自然”、“探索与发现”、“动物世界”、“国家地理杂志”等,学生喜爱,老少皆宜。

教师也应收看,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总之,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新教材的成功是因为它特别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服务于生活。

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升学生素质。

地理教学必须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教师应从地理与生活入手,为课堂输入新鲜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

内容活,教法活,教出来的学生活。

清人龚自珍有诗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须知,正是在不拘一格的形式中,才会有大量人才的降生。

这样,课改就会水到渠成,不再是难事。

践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知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以致用的喜悦。

因此,从生活中学习地理是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