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面土样采取方法
实验一 土壤剖面的采样及分析z

碎块状 核状
粒状 团粒状
结构类型 柱状
团 聚体 类型
结构形状 裂面和棱角不 明显
裂面和棱角明 显
直径mm 表面不平滑,棱 角圆浑,形状不 规则
形状规则,表面 平滑,棱角尖锐 形状规则,侧面 光滑,顶底面平 行
结构名称 拟柱状
大拟柱状 棱柱状
30—50
大于50 30—50
大于50
30—50 大于50
6 粘性
无:不能搓成球状、棒状或片状 弱:可搓成球,不易搓成棒状,或勉强搓成棒状也一碰即碎 中:可搓成条,但提起时易断 强:可搓成细长条,并能弯成环状,但有裂缝 极强:可搓成很细的长条,弯成环状无裂痕
7.水湿状况:指土壤剖面中各土层的干湿程度。
湿度分级: 干:触感无凉意,无湿润感,捏之则散 稍润:有凉润感,捏不成团,吹之无尘土飞扬 润:有明显湿润感觉,能捏成团,扔之散碎 潮:有明显湿痕,能捏成团 扔之不碎,手压无水流出 湿:土壤水分过饱和,手压挤出水
(二)土壤剖面分析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 依据土壤颜色分层,手感目测法对剖面进行分析。 1.颜色:用颜色的三属性即色调(hue)、亮度(value)、彩度 (chroma)来表示,完整的命名为“颜色名称(色调 亮度/ 彩度)”如“淡棕(7.5 YR5/6)”。 2.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 黑色胶体物质。 多,较多,有,无 3 石砾 小:1-0.2cm 中:1-5cm 大:5-10cm 4 斑纹结核:不是成土母质的原有物质,而是指土壤形成 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如石灰结核、盐霜、铁锰结核、 铁锈斑等 5 根茎分布 多,较多,有,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棱柱状
柱状 大柱状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泥土样品的收集与处理泥土样品的收集是泥土剖析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关系到剖析成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精确的一个先决前提.因为泥土特别是农业泥土的差别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剖析误差大若干倍,是以必须十分看重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依据剖析目标和请求采取不合的采样办法和处理办法.一.泥土样品的收集(一)采样时光泥土中有用营养的含量随季候的转变而有很大变更.剖析泥土营养供给情形时,一般都在晚秋或初春采样.统一时光内采纳的土样,其剖析成果才干互相比较.(二)采样办法采样办法因剖析目标和请求的不合而有所不同:1.泥土剖面样品研讨泥土根本理化性质,必须按泥土产生层次采样.2.泥土物理性质样品假如是进行泥土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3.泥土盐分动态样品研讨盐分在剖面中的散布和变动时,不必按产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或20cm收集一个样品.4.耕层泥土混杂样品为了评定泥土耕层肥力或研讨植物发展期内泥土耕层中营养供求情形,采取这种办法.(1)采样请求在采样时,请求土样有代表性,是以需多点取样,充分混杂,布点平均,混杂样品的取样数目应依据实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平均而定,平日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垦植层泥土0~20cm,最多采到犁底层的泥土,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恰当增长采样深度.(2)采样办法依据地形.样点数目和地力平均程度安插采样点.面积不大,比较朴直,可采取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外形朴直,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取棋盘式采样办法(方格取样法);面积较大,外形长条或庞杂,肥力不匀的地块多采取蛇形取样法(折线取样法)见图1所示,,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垦植层泥土20 cm 阁下,最多采到犁底层的泥土,对作物根系较深的泥土,可恰当增长采样深度.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用土钻时必定要垂直拔出土内.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泥土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分散起来混杂平均.量多时可用四分法弃去,取土样1kg 装入布袋或塑料袋,袋表里各放一标签,上面用铅笔写明编号.收集地点.地形.泥土名称.时光.深度.作物.收集人等,采完后将坑或钻眼填平.图2 小土铲采样图(3)采样数目假如采来的泥土样品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过剩的泥土弃去,一般1kg 阁下的土样即够化学.物理剖析之用.四分法的办法是:将收集的泥土样品弄碎混归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假如所得的样品仍然许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目为止.见图3所示二.泥土样品的处理样品处理的目标是:(1)挑出植物残茬.石块.砖块等,以除去非土样的构成部分;(2)恰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剖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削减称样误差;(3)全量剖析项目,样品须要磨细,以使剖析样品的反响可以或许完整和一致;(4)使样品可以长期保管,不致因微生物运动而霉坏,引起性质的转变.土块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图3 四分法取样泥土样品的处理包含风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管和登记操纵.(一)风干和去杂从田间采回的土样,应实时进行风干.其办法是将泥土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清洁的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放期近阴凉湿润通风,又无特别的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尘土污染的室内风干,经常翻动,加快湿润.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泥土),以免完整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样品风干后,应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等.若泥土中有铁锰结核.石灰结核或石子过多,应细心拣出称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二)磨细和过筛物理剖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木板或胶板上用胶塞或圆木棍碾碎,放在有盖底的18号筛(孔径1mm)中,使之经由过程lmm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木板上从新碾碎,如斯重复多次,直到全体经由过程为止.不得摈弃或漏掉,但石砾切勿压碎.留在筛上的石砾称重后须保管,以备石砾称重盘算之用.用时将过筛的土样称重,以盘算石砾重量百分数,然后将土样充分混杂平均后盛于广口瓶中,作为泥土颗粒剖析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之用.化学剖析时,取风干样品一份,细心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类新生体和侵入体,再用圆木棍将土样辗碎,使全体经由过程18号筛(1mm)这种土样可供速效性营养及交流机能.pH等项目标测定.测定泥土全氮.有机质等项目标样品,可用经由过程lmm筛孔的土样,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掏出样品约50g,放入瓷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其全体经由过程60号筛(孔径0.25mm)为止.假如须要测定全磷.全钾,还需从lmm土样中同样掏出约20g,磨细并使之全体经由过程100号筛(孔径0.15mm),分离混匀后,装入广口瓶中.(三)保管和登记样品装入广口瓶后,应贴上标签,记明土样号码.土类名称.采样地点.深度.日期.孔径.收集人等.瓶内的样品应保管在样品架上,尽量防止日光.高温.潮湿或酸碱气体等的影响,不然影响剖析成果的精确性.三.器具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思虑题1.泥土样品的收集与处理在剖析工作中有何意义?2.处理土样时为什么<lmm.<0.25mm和<0.l5mm的细土必须重复研磨,使其全体过筛?3.处理经由过程lmm及0.25mm土筛的两种土样,可否将两种筛套在一路过筛,分离收集两种筛下的土样进行剖析测定?为什么?1.附注:(一)依据土样处理成果,盘算泥土石砾的百分率.(二)土筛号数即为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目)数,如100号(目)即为每一英寸长度内有100孔(目).筛号与筛孔直径对比见附表.附表尺度筛孔对比表。
02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采样时间和频率 )
一般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一般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在同一时期所采土样的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在同一时期所采土样的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6)避免特殊点: )避免特殊点:
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 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
(7)采样量 )
§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三、特殊土样的采集
2. 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 段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段取”
不必按照发生层次, 不必按照发生层次,人为地从地表 向下进行等段或不等段划分。 向下进行等段或不等段划分。同一 段中,自上而下整层地均匀采样。 段中,自上而下整层地均匀采样。 整层地均匀采样 可用于储盐量的计算。 可用于储盐量的计算。
代表性 典型性 对应性 适时性 防止污染
二、混合土样的采集
§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混合土样的采集
(1)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量均匀一致 )
调查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差异情况 →把土壤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单元 把土壤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单元 →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 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 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
§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混合土样的采集
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 、 、 等形 随机布点。 等形) 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S、N、W等形)随机布点。 每一点所采的厚度、深浅、宽窄应大体一致。 每一点所采的厚度、深浅、宽窄应大体一致。 一般采集耕层土壤( 耕层土壤 一般采集耕层土壤(0~15或0~20cm)。 或 )。
5. 结果计算: 结果计算:
水分 m1 − m 2 水分( %) = × 100% = × 100% 烘干土 m2 − m0
第二章
土壤剖面采集顺序是从上至下吗,为什么

土壤剖面采集顺序是从上至下吗,为什么一.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是为了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
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上而下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10cm的土壤,但耕作层(0-20CM)或腐殖层(A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1千克;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中。
带内外应附有一是两样的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剖面号,采集地点,层次,深度,采集人,采集时间等。
二.土壤物理分析样品的采集:测定土壤的某些无力性质,如土壤重量和空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于研究土壤性的样品,采集时必须注意湿度,最好在不黏铲子的情况下采取。
此外,在采样过程中,须保持土样不受挤压而变形。
三.苗圃,耕作土样的采集为了了解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采用混合土样,即在一采样地块上多采土,混合均匀后取出一部分,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土样的代表性。
采用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应考虑地形一致,近期更肥措施,支取生长表现基本相同。
采样点5-20个,其分布应尽量找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避开路边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用蛇形取样法采集混合样品(即S型),混合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各个样品的平均值相当。
2.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用小土铲去掉表层3cm左右的土壤,然后倾斜向下去一片片的土壤。
将各采样点土壤集中在一起混合均匀,按需要量装入袋子中带回。
3.采样时间:定期采样时才一年一熟的农田的的采样期放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后茬作物种植前为宜。
一年多熟的农田放在一年作物收获后。
不少情况下放在秋季为宜。
4.土样数量:一般1千克的土样即够物理化学分析只用。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1 土壤样品的采集2.1.1概述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影响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高度、坡度)、母质等;人为因素有耕作、施肥等等,特别是耕作施肥导致土壤养分分布的不均匀,例如条施和穴施、起垄种植、深耕等措施,均能造成局部差异。
这些都说明了土壤不均一性的普遍存在,因而给土壤样品的采集带来了很大困难。
采取1kg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面积的土壤,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困难些。
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送来样品的分析结果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
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分析测定,只能是样品,但要求通过样品的分析,而达到以样品论“总体”的目的。
因此,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必须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所谓总体,是指一个从特定来源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大量个体事物或现象的全体。
所谓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一些个体所组成的。
因为个体之间是有变异的。
因此,样品也必然存在着变异。
由此看来,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着同质的“亲缘”联系,因而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非异性的差异,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大;反之亦然。
为了达到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要贯彻“随机”化原则,即样品应当随机地取自所代表的总体,而不是凭主观因素决定的。
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诸样品(即样品1、样品2……样品n),应当有同样的个体数组成。
2.1.2混合土样的采集2.1.2.1采样误差土壤样品的代表性与采样误差的控制直接相关。
例如:在一块不到2/3公顷的同一种土类的土壤上取9个样点,分别采9个土样,分析其速效磷的含量。
每个土样称取两个分析样品作为重复。
土壤中的速效磷用浸提液提取,吸取两分滤液作为重复进行磷的比色分析,测定结果和统计分析列于表2-1和表2-2。
-1表2-2 土壤速效磷分析结果方差分析从表2-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采样(即样品间)的误差非常显著(达到1%显著水准)。
土壤剖面模型制作过程

土壤剖面模型制作过程一、前期准备在制作土壤剖面模型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土壤剖面的挖掘,确保土壤样本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土壤、石膏、水、搅拌器、模具、刀具、颜料等。
同时,还需要设计好模型的尺寸和比例,以便制作出合适的土壤剖面模型。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与修整在挖掘土壤剖面时,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确保剖面的垂直性和完整性。
挖掘完成后,需要对剖面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杂物和不规则的土壤颗粒,使剖面表面平整光滑。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石膏或其他材料对剖面进行填补和修整,以确保模型制作的质量。
三、石膏浆的制作与涂抹制作土壤剖面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是石膏浆的制作和涂抹。
将石膏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制成石膏浆。
在涂抹石膏浆之前,需要先在模具底部放置一层油纸或涂上一层油,以防止石膏粘连。
然后,将石膏浆均匀涂抹在土壤剖面上,确保涂抹厚度适中且无气泡。
涂抹完成后,需要将模具固定好,防止石膏变形或移位。
四、模型干燥与定型在石膏浆涂抹完成后,需要等待石膏干燥并定型。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石膏的厚度和天气情况。
在石膏干燥期间,需要保持模型稳定,避免受到外力碰撞或干扰。
干燥完成后,即可将模具打开,取出土壤剖面模型。
五、细节处理与上色在制作土壤剖面模型时,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处理,如去除多余的石膏、修补石膏裂缝等。
这些处理可以使模型表面更加光滑,提高模型的逼真度和美观度。
处理完细节后,可以给模型上色。
上色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真实颜色和分布情况,采用合适的颜料和技巧,使模型更加逼真。
同时还需要注意色彩搭配和过渡,使模型整体看起来更加自然和谐。
总之,制作土壤剖面模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需要认真对待每个步骤和细节。
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可以逐步提高制作水平,制作出更加精美和逼真的土壤剖面模型。
这些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教学和科研,还可以用于展示和宣传,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土壤。
剖面土样采取方法

剖面土样采取方法
1、剖面规格:
剖面土样采样方法可采用挖长1.5-2米,宽1米,深约1-2米土坑,具体深度按现地情况而定。
剖面坑的一端要求向阳,要垂直削平作为观察面。
2、观察剖面:
一般要先在远处看,这样容易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然后走近仔细观察,并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根系分布等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以厘米计)。
3、确定采样地点:
采样地点确定在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
采用GPS定位,并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秒)。
投影设置为UTM,WGS84,ups(公里网)。
4、划分土层
根据剖面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根系分布等变化来划分土层,森林土壤常见的土层:
枯枝落叶层-----主要是未分解或未半分解的有机物质
腐殖质蓄积层-----腐殖质与矿物质结合,颜色深暗,团粒结构,疏松多孔
淀积层-----干旱地区淀积层有碳酸盐类、石膏等,颜色较浅
母质层-----成土作用不明显,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
5、土样的采集
土样的采集应在土壤剖面挖好后,按土壤发生层自下而上采集每一层的样品,注意取样时取土层中央的土壤。
或是每隔20cm取个样。
每个土样取500g。
所有采集的样品装袋,并在袋子内外各备一张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编号和采样人等。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

2、磨细过筛
风干后的土样平铺在平整木板或塑料板上,
用木棍或塑以用四分法分取,
并用1mm孔径的筛子过筛。未通过筛子的土 粒,必须重新压碎过筛,直至全部通过筛 孔为止;但石子切勿碾碎,应并入砾石中 处理
四分法对角取样
3、贮存
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匀,然后装入玻璃塞广
诊断土样的采集
蓝色区域表示采样区域, 红色点表示采样点。
(3)养分动态土样的采集
为研究土壤养分的动态而进行土壤采样时,可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要求进行相应同位采样。例 如,为研究过磷酸钙在某种土壤中的移动性, 前述土壤混合样品的采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如 果过磷酸钙是以条状集中施肥的,为研究其水 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则应以施肥沟为中心,在 沟的一侧或左右两侧按水平方向每隔一定距离, 将同一深度所取的相应同位土样进行多点混合。 同样,在研究其垂直方向的移动时,应以施肥 层为起点,向下每隔一定距离作为样点,以相 同深度者组成混合土样。
盐分样品段取取样
0~10 cm 10~20 cm
地面
20~30 cm
30~40 cm 土壤 深度 40~60 cm 60~80 cm 80~100cm
土钻取样
(二)、土样的制备和贮存
1、风干
2、磨细过筛
3、贮存
1、风干
风干应在通风的室内进行自然风干,严 禁曝晒。防止污染,尤其是供微量元素 分析用的土样,绝对不能用旧报纸衬 垫 。当土样达到半干状态时,须将植 物残根、侵入体和新生体进一步剔除干 净 ; 大土块捏碎,以免干后结成硬块, 不易压碎,这对粘性土壤尤为重要。风 干场所要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 染。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面土样采取方法
1、剖面规格:
剖面土样采样方法可采用挖长1.5-2米,宽1米,深约1-2米土坑,具体深度按现地情况而定。
剖面坑的一端要求向阳,要垂直削平作为观察面。
2、观察剖面:
一般要先在远处看,这样容易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然后走近仔细观察,并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根系分布等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以厘米计)。
3、确定采样地点:
采样地点确定在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
采用GPS定位,并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秒)。
投影设置为UTM,WGS84,ups(公里网)。
4、划分土层
根据剖面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根系分布等变化来划分土层,森林土壤常见的土层:
枯枝落叶层-----主要是未分解或未半分解的有机物质
腐殖质蓄积层-----腐殖质与矿物质结合,颜色深暗,团粒结构,疏松多孔
淀积层-----干旱地区淀积层有碳酸盐类、石膏等,颜色较浅
母质层-----成土作用不明显,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
5、土样的采集
土样的采集应在土壤剖面挖好后,按土壤发生层自下而上采集每一层的样品,注意取样时取土层中央的土壤。
或是每隔20cm取个样。
每个土样取500g。
所有采集的样品装袋,并在袋子内外各备一张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编号和采样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