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处理指南.ppt
肺结节处理指南.精选PPT

肺癌实性结节
低剂量CT扫描(LDCT)
• X线胸片常可漏诊直径<20 mm的小结节; • 肺部低剂量CT扫描用于肺癌筛查由Naidich
等在1990年首先提出; • 常用方法有:降低管电流(mA)和增加螺距 • 研究表明直径≥10 mm的肺部病灶,低剂量
螺旋CT有100%的敏感性。而直径<10 mm 的肺癌病灶大部分也可被发现。低剂量CT 扫描肺癌检出率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当, 但是剂量降低75% ~90%。
如为低风险患者,在6-12个月时随访;若 无变化,下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如为 高风险患者,在3-6个月时随访;若无变 化,下次分别在9-12个月、和24个月时随 访。
无论高、低风险患者均于3、9、及24个 可以考虑进行对比增强CT,
月时随访。
PET CT和/或活检。
无随访建议。
在12个月时随访。
在6-12个月时随访,然后在18和24个月时 随访。
在6和12个月时随访,然后在18-24个月时 随访。
在3-6个月时随访,然后在9-12个月时随 访;如果无变化,最后1次在24个月时随 访。
有或无癌症的危险因素§。 如果无癌症危险因素。 如果有癌症危险因素。
如果无癌症危险因素。
如果有癌症危险因素。
1.低风险因素包括很小的吸烟史 或无吸烟史,以及其他危险因素。 2.高风险因素包括吸烟或有其他 危险因素史。 3.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和 既往的肺癌史。
CT 筛查的结果,该结果显示:直径小 于 5 毫米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低于 1%; 而 5-9 毫米大小实性肺结节的恶性概率 为 2.3%-6 %。恶性肺结节的上限体积倍 增时间大约为 400 天,所以,影像学表 现稳定 2 年以上的肺结节为恶性结节的 可能性很小。
最新肺结节分类诊断及治疗指南课件

2021/4/26
续: 高度怀疑为恶性者且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 者, 首选外科治疗。 对肺癌可能性较小的病例可抗炎治疗5天-7 天,休息1个月后复查, 结节增大或无变化者,由多学科会诊,决定是否进入临床治疗; 结节缩小可在2年内进行随访
2的部分实性结节定义为中危结节,建议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持续薄层CT扫描,并作结节的薄层三维重建。 有生长性建议手术, 无变化或缩小建议继续长期CT随访,随访时间不小于3年。
2021/4/26
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风险评估及处理策略
2021/4/26
(二)小细胞肺癌 治疗
早期(I期和II期)小细胞肺癌有外科手术治疗指征者,应施行外科治疗。IIIa期小细胞肺癌可以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化疗后病变缓解,重新分期,定为II期者可行外科治疗,IIIb期和IV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为化疗和放疗。
2021/4/26
初次扫描实性肺结节处理流程
2021/4/26
肺部结节的肺癌风险评估处理策略
(一)肺实性结节(1)肺癌高危结节 1.直径≥15 mm2.介于8 mm-15 mm之间的肺实性结节 且表现出恶性CT征像(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的直径处理策略:胸外科、肿瘤内科、呼吸科和影像医学科医师集体会诊检查(包括支气管镜、CT增强扫描、正电子发射(positron emission, PET)-CT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
5 mm-15 mm且无明显恶性CT征象的非实性结节。
直径<5mm的实性结节
2021/4/26
肺结节的评估方法
(一)临床评估(二)影像学技术(三)肺部结节恶性病变预测模型6种预测肺恶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吸烟(目前或曾吸烟)、结节发现前的胸腔恶性肿瘤史>5年、结节直径及毛刺、位于上叶恶性概率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精选课件)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2015年首部"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1]发表以后,各个国家与地区相继对肺结节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这些指南与共识的更新完善了肺结节的诊治与管理策略。
在此背景下,为了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在总结我国首部肺结节诊治共识[1]的经验和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广泛听取了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参考了"肺结节评估:亚洲临床实践指南”[2]及其他学科共识或指南[3,4,5,6,7]后,对原有共识进行了修订。
更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细化了肺结节的分类,对肺结节、微小结节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定义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推荐进行低剂量CT筛查;强调了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注重准时随访并观察肺结节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特征等,旨在提高我国各级医院医生对肺结节的诊治水平。
一、肺结节的定义和分类(一)肺结节的定义[1,2,3,4,5]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孤立性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
多发性肺结节常表现为单一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结节,一般认为〉10个的弥漫性肺结节多为恶性肿瘤转移或良性病变(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所致;局部病灶直径>3 cm者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不在本共识讨论的范围内...(二)分类[1,2,3,4,5]1.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
2.病灶大小分类:为便于更好地指导分级诊疗工作,对肺结节患者进行精准管理,特别将肺结节中直径<5mm者定义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 mm者定义为小结节.微小结节可在基层医院管理;小结节可在有诊治经验的医院,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10~30 mm的肺结节则应尽早请有经验的专家诊治。
肺结节病诊断治疗指南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制定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计 划,以满足机体康复需求。
注意食物烹饪方式
食物应以炖、煮、蒸等烹饪方式为主 ,避免油炸、煎烤等油腻和刺激性食 物。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因疾病和治 疗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康复信心 。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是发现肺结节病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后前位和侧位胸片。对于疑似病 例,可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以进一步确认。
表现
肺结节病的X线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双侧肺 门淋巴结肿大、肺部弥漫性小结节影等典型表现。
CT扫描技术及优势分析
技术
CT扫描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可清晰显示肺部结节、淋巴结肿大等病变。
临床应用
PET-CT在肺结节病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多,但由于其费用昂贵且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 ,因此通常仅用于疑似恶性肿瘤病例的进一步评估。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 术
血液学指标异常与临床意义
01
02
03
血常规指标
肺结节病患者可能出现白 细胞计数增高,尤其是嗜 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存 在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治疗适应证和副作用防范
适应证
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不能 耐受的肺结节病患者,可考虑使用免 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副作用防范
免疫抑制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感染、 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在使用 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 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 停药。
抗生素在感染性结节中合理应用
发病机制
肺结节诊治指南

床处理路径指南,根据肺结节的大小和性质,将该指 南要点分述如下。 1. 直径≥8mm 实性肺结节: 如图1所示,对于直径≥ 8mm 的实性肺结节,首先需 要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手术风险、肺结节的恶性概率 及 PET 扫描评估。
尽管部分医生仍以临床经验判断,现有的方法中以
Mayo Clinic 模型估算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基于 6 个 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史、胸外肿瘤病史、结节 直径、毛刺征及结节定位)根据公式计算出肺结节的 恶性概率:
所有 CT 监测随访观察均应选择薄层低剂量非增强 CT
扫描。 与外科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活检相比,CT 监测的优势在 于对于良性病变避免了不必要的侵人性检査,却存在 延误诊断和治疗的风险。 2013 年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最新发表 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 CT 筛查可以降低长期 吸烟患者肺癌的死亡率,提示对于肺癌危险人群 CT 筛查尤为重要。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呼吸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3):202-205
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
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3cm、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 包绕的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 大和胸腔积液[1]。 依据在 CT 下肺结节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 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 结节)。
TTNB 适用于靠近胸壁或更深部位的肺结节,要求周
围无肺气肿, 支气管镜技术则适用于部位更接近支气管的肺结节。 一项基于 39 个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EBUS、 ENB 和 VBN 对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均达到 70% 左右 ,其中直径>2cm 的肺结节为 82%,直径≤2cm 的肺 结节为 61%。
(医学PPT课件)肺结节诊治指南

9
• TTNB 适用于靠近胸壁或更深部位的肺结节, 要求周围无肺气肿,
• 支气管镜技术则适用于部位更接近支气管 的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 — ACCP 最新肺结节诊疗指南简介
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3):202-205
• 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 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3cm、 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发或多发 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 腔积液[1]。
• 然而 2013 年 ACCP 第 3 版肺结节临床处理路径指 南根据既往的大部分研究结果,总结 CT 监测对 肺结节患者生存率并无明确影响。
• CT 监测的适应证主要包括: • (1)恶性概率很低(<5%)或者偏低
(30%~40%)的肺结节; • (2)具有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活检的禁忌证;
(3)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活检。
•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 开胸以及纵隔镜。
• 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诊断高度恶性肺结节的首选 方法,
• 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ATS 下肺段或肺叶 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26%)显著低于开胸手术 治疗(35%)
8
• 非手术活检作为有创检查,常被用来明确 良恶性诊断,具有潜在的风险,适用于中 度恶性概率(10%~60%)肺结节明确诊断, 或者患者要求术前获得明确的恶性证据, 尤其是预期手术并发症较高的患者。
• 一项基于 39 个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EBUS、ENB 和 VBN 对肺结节诊断的敏感 度均达到 70% 左右,其中直径>2cm 的肺 结节为 82%,直径≤2cm 的肺结节为 61%。
2020年肺结节处理指南(PPT课件)

实性 >6~8 如为低风险患者,在6-12个
月时随访;若无变化,下次 在18-24个月时随访。如为高 风险患者,在3-6个月时随访; 若无变化,下次分别在9-12 个月、和24个月时随访。
实性 >8 无论高、低风险患者均于3、 可以考虑进行对比增
肺结节处理指南
Dr.Feng
1
什么是肺小结节
• 肺部病灶直径<3CM的实体瘤 • 肺部病灶直径<1CM的实体瘤叫微小结节
肺结节处理指南
2
什么是GGO • GGO即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是指高分辨率
CT(high—resolution CT,HR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但其内的支气管 血管束仍可显示,见于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及肿瘤等病变
访的方法;然而,为了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将其用作一种随访方法也是可以 考虑的。
肺结节处理指南
18
大小(毫米)
CT随访
补充说明
Fleischner协会指南
纯毛玻璃样 ≤5 无随访建议。 结节
纯毛玻璃样 >5 结节
在3个月时随 访。然后进行 3-5年的年度 随访。
部分实性结 节
≤5 (实 性部 分)
未特别提及。
<10 mm的肺癌病灶大部分也可被发现。低剂量CT扫描肺癌检出率与常规剂量 CT扫描相当,但是剂量降低75% ~90%。
肺结节处理指南
7
实性结节
肺结节处理指南
8
CT随访 大小(毫米 )
补充说明
Fleischner协会指南2005
实性 ≤4
肺结节临床指南

次。
影像学评估——磨玻璃结节
首次发现有必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5 mm 根据患者的意愿和临床判断,每年行 CT
检查。 5 ~10mm ,列入常规CT 检查、评估。之后根据
患者意愿和临床判断,决定是否年 检。 >10mm,3个月复查CT,仍然存在或增大,
+(1.0407×毛刺征)
+(0.7838×定位)
危险因素
如果既往有吸烟史、胸外肿瘤史、边缘有毛 刺为1,否则为0
如果结节定位在上叶为1,否则为0
恶性概率分级
<5%
极低度
5%~65% 低~中度
>65% 高度
影像学评估——大于 8 mm 实性结节
极低 (<5%): 列入CT常规随访 低至中等(5-65%): 概率 (> 65%):推荐PET+胸 腔镜下亚肺叶切除
肺结节的分类
依据CT表现(以是否遮盖肺实质)分类:
实性结节 亚实性结节
纯磨玻璃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
<8mm:亚厘米结节
危险因素
恶性概率=ex/(1+ ex),
x=-6.8272+(0.0391×年龄)
+(0.7917×吸烟史)
+ (1.3388×肿瘤病史)
+(0.1274×结节直径)
2.磨玻璃结节、部分实质性结节建议抗感染治疗后 评估
3.以8mm为界,大于8mm恶性程度明显增大,应当全 面、认真评估,积极处理;小于8mm应当推荐病人积 极接受CT随访
谢谢
影像学评估——CT常规随访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低风险因素包括很小的吸烟史 或无吸烟史,以及其他危险因素。 2.高风险因素包括吸烟或有其他 危险因素史。 3.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和 既往的肺癌史。
CT 筛查的结果,该结果显示:直径小 于 5 毫米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低于 1%; 而 5-9 毫米大小实性肺结节的恶性概率 为 2.3%-6 %。恶性肺结节的上限体积倍 增时间大约为 400 天,所以,影像学表 现稳定 2 年以上的肺结节为恶性结节的 可能性很小。
• 高风险患者的此类结节,则应分别在其 第 3-6 个月、9-12 个月,及末次的 24 个月 时进行影像学随访;如果患者的结节在此 期间没有发生变化,就不需要再有更多 的 CT 扫描随访。
• 无论低风险和高风险患者如果出现大 于 8 毫米的实性肺结节,均应遵循在 3 个 月,9 个月和 24 个月时进行 CT 扫描随访
如为低风险患者,在6-12个月时随访;若 无变化,下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如为 高风险患者,在3-6个月时随访;若无变 化,下次分别在9-12个月、和24个月时随 访。
无论高、低风险患者均于3、9、及24个 可以考虑进行对比增强CT,
月时随访。
PET CT和/或活检。
无随访建议。
在12个月时随访。
>8(整 于3个月时随访,以证 个结节) 实其持续存在。
如果结节持续存在,需考虑PET,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 切除。如果结节发现时即>15 毫米,直接进行PET,非 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
对于≤5 毫米的孤立性纯 GGN, 不需要进行 CT 随访监测 (IC 级推荐);这是因为相 关数据已证实了此类结节的稳 定性,且不容易由不典型的腺 瘤样增生(AAH)进展为癌。
的间隔。如果在随访期间发现结节增长, 还应考虑对其进行对比增强 CT, PET 和 / 或活检等检查。
• 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达到87%和83%
• 直径小于8-10mm的结节敏感性不佳
• 原位腺癌、类癌和粘液性腺癌可表现假阴 性
• 炎症反应的患者(结节病或类风湿结节) 或感染状态的患者(真菌或分支杆菌感染) 表现假阳性
部分实性结节
部分实性实性结节
CT随访
补充说明
≤5
无随访建议。
>5
在3个月时随访。然后
进行3-5年的年度随访。
≤5(实 未特别提及。 性部分)
>5(实 于3个月时随访,以证 性部分) 实其持续存在。
如结节为肿瘤,考虑其为极低侵袭性的腺癌,手术切除 后的无病生存率接近100%。
除非证实为其他原因,PET/CT测量固体成分大于10毫 米的结节多为恶性结节。如果结节的实性部分持续存在, 且≥5毫米,应行活检或手术切除。
• ACCP 和 Fleischner 协会指南均不提倡将 低剂量 CT 扫描,作为肺结节影像学随访的 方法;然而,为了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 将其用作一种随访方法也是可以考虑的。
大小(毫米) Fleischner协会指南 纯毛玻璃样结节 纯毛玻璃样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
ACCP指南 纯毛玻璃样结节 纯毛玻璃样结节
纯GGO
部分实变磨玻璃结节
肺癌实性结节
低剂量CT扫描(LDCT)
• X线胸片常可漏诊直径<20 mm的小结节; • 肺部低剂量CT扫描用于肺癌筛查由Naidich
等在1990年首先提出; • 常用方法有:降低管电流(mA)和增加螺距 • 研究表明直径≥10 mm的肺部病灶,低剂量
螺旋CT有100%的敏感性。而直径<10 mm 的肺癌病灶大部分也可被发现。低剂量CT 扫描肺癌检出率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当, 但是剂量降低75% ~90%。
≤5
无随访建议。
在3个月随访时,如果超过10毫米,需活检和/或手术。
>5
进行至少3年的年度随 如果随访期间结节增长或出现实性成分,需进行非手术
访。
活检或手术切除。
≤8(整 在3,12,24个月时随 如果随访期间结节增长,需考虑手术切除,而不是非手 个结节) 访,然后进行1-3年的年 术活检。
度随访。
肺部小结节处理指南
什么是肺小结节
• 肺部病灶直径<3CM的实体瘤 • 肺部病灶直径<1CM的实体瘤叫微小结节
什么是GGO
• GGO即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是指高分辨率 CT(high—resolution CT,HRCT)图像上表 现为密度轻度增加,但其内的支气管血管 束仍可显示,见于各种炎症、水肿、纤维 化及肿瘤等病变
实性结节
大小(毫米)
Fleischner协会指南2005
实性 ≤4
如果为低风险患者†,无随访建议。
实性 >4~6
如果为高风险患者‡,在12个月时随访。 如果为低风险患者,在12个月时随访, 如无变化,下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
实性 >6~8
实性 >8 ACCP指南2013 实性 ≤4 实性 >4~6 实性 >4~6 实小实性肺结节, 应该在发现的第 12 个月时,对其进行一次 影像学随访;
• 而发生于高风险患者的此类结节,则应在 其第 6-12 个月时进行影像学随访,并于 第 18-24 个月时再次复查。
• 低风险患者的 6-8 毫米大小实性肺结节, 也应在其第 6-12 个月时进行影像学随访, 并于第 18-24 个月时再次复查。
在6-12个月时随访,然后在18和24个月时 随访。
在6和12个月时随访,然后在18-24个月时 随访。
在3-6个月时随访,然后在9-12个月时随 访;如果无变化,最后1次在24个月时随 访。
有或无癌症的危险因素§。 如果无癌症危险因素。 如果有癌症危险因素。
如果无癌症危险因素。
如果有癌症危险因素。
• 一项涉及 3446 例肺结节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发现,在对<10 毫米大小实性肺结节为 期 2 年的影像随访期间,每 87 例结节患者 可以发现一个原发性肺癌。
• 对于低风险患者≤4 毫米的实性肺结节,不 需进行影像学随访。
• 而同样大小的实性肺结节,如果发生于高 风险的患者,则应在第 12 个月时,对其进 行一次影像学随访;如随访结果显示结节 稳定,就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影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