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游隙讲义选用指南

合集下载

轴承游隙实用规范标准

轴承游隙实用规范标准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怎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左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貞•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除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我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晾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单位um表5四列恻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啦(閲柱孔)单位um我3恻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啦<1>圆柱孔轴承单位um单位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脚柱孔轴承单位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啦<2)H1锥孔轴承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而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日:。

c3轴承的游隙范围

c3轴承的游隙范围

c3轴承的游隙范围【最新版】目录1.游隙的定义与分类2.C3 轴承的游隙范围3.游隙的选择与影响因素4.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正文一、游隙的定义与分类游隙是指轴承在正常运转时,轴承内圈与外圈、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间隙。

根据游隙的大小,轴承可分为 C1、C2、C0、C3、C4、C5 等组别。

其中,C3 组为大游隙组,其游隙范围较大,适用于高速运转和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场合。

二、C3 轴承的游隙范围C3 轴承的游隙范围根据标准规定(GB/T 4604),其原始径向游隙为0.013mm~0.028mm。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轴承,即使公称内径一样、游隙代号一样,其原始径向游隙也是不一样的。

三、游隙的选择与影响因素选择轴承游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轴承的使用场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负荷条件,对轴承游隙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轻载和中高速的场合,可选择 C3 游隙;重载和低速的场合,可选择 C4 或 C5 游隙。

2.轴和轴承座的加工精度:较高的加工精度可减小轴承游隙,提高轴和轴承座的配合精度。

3.轴承的安装和调整:合理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可确保轴承游隙符合要求,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四、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高速性能:由于 C3 轴承的游隙较大,在高速运转时,轴承的转速可以更高,且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2.轴向承载能力:C3 轴承的游隙较大,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

3.适用于轻载和中高速场合:C3 轴承适合用于轻载和中高速的场合,如电机、风扇等。

综上所述,C3 轴承的游隙范围为 0.013mm~0.028mm,适用于高速运转和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场合。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轴承内部游隙(初始间隙)是指轴承安装在轴或壳体上之前的内部间隙量。

如下图所示,当内圈或外圈中的一个固定,另一个可以自由移动时,位移可以在轴向或径向发生,该位移量(径向或轴向)称为内部间隙,根据方向,称为径向游隙或轴向游隙。

当测量轴承的内部间隙时,向滚道施加轻微的测量负载,以便可以准确测量内部间隙,然而,此时,轴承在测量载荷下发生轻微弹性变形,间隙测量值(测量间隙)略大于真实间隙,必须补偿真实轴承间隙与弹性变形导致的增加量之间的差异,这些补偿值如下表所示。

一、游隙选择。

运行条件下轴承的内部间隙(有效间隙)通常小于安装和运行前相同轴承的初始间隙,这是由包括轴承配合、内外环之间的温差等因素造成的。

由于轴承的工作间隙会影响轴承寿命、发热、振动、噪声等,因此在选择最合适的轴承游隙时必须慎之又慎。

初始间隙和工作(有效)间隙之间的内部间隙差(过盈配合引起的间隙减少量,或由于内外环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间隙变化)可以通过公式δff=δ-(δf+δ)计算,其中:δff代表有效内部间隙,单位毫米;δ代表轴承内部间隙,单位毫米;δf代表因干涉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δ代表内外环温差引起的间隙减少量,单位毫米。

当轴承以过盈配合安装在轴和壳体上时,内圈将膨胀,外圈将收缩,从而减少轴承的内部间隙,膨胀或收缩量取决于轴承的形状、轴或壳体的形状、各个零件的尺寸以及所用材料的类型。

差分的范围约为有效干扰的70%-90%,可以通过公式δf=(0.70~0.90)·Δdeff计算,其中:δf代表因干涉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Δdeff代表有效干扰,单位毫米。

在操作过程中,通常外圈比内圈或旋转部件的温度低5到10C,然而,如果壳体的冷却效果大,则轴连接到热源,或加热物质通过空心轴传导,内外圈之间的温差可能更大,因此,由于内外圈的胀差,内部间隙量进一步减少,可以通过公式δ=α·Δ·D计算,其中:δ代表由于热差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α代表轴承钢线膨胀系数12.5x10/°C;Δ代表内外环温差,单位°C;D代表外圈滚道直径,单位毫米。

nu轴承标准游隙

nu轴承标准游隙

nu轴承标准游隙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旋转轴并减少摩擦。

而游隙则是轴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在无载荷和无动力的情况下,轴承内部滚动体和滚道之间的间隙。

NU轴承是一种常见的圆柱滚子轴承,其标准游隙对于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NU轴承的结构和特点NU轴承是一种分离型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内圈和外圈之间有滚道,滚动体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滚动,保持架则用于保持滚动体的位置。

NU轴承的特点是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和一定的轴向载荷,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旋转精度。

二、NU轴承标准游隙的定义和分类NU轴承的标准游隙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轴承内部滚动体和滚道之间的间隙。

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要求,NU轴承的标准游隙可以分为基本组游隙和辅助组游隙。

1.基本组游隙:是指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轴承内部滚动体和滚道之间的间隙。

这种游隙能够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调整。

基本组游隙的大小通常是根据轴承的型号、尺寸和使用条件来确定的。

2.辅助组游隙:是指在某些特殊的使用条件下,为了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而设置的游隙。

例如,在高温、高速或高载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需要设置较大的游隙。

辅助组游隙的大小也是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的。

三、NU轴承标准游隙的影响因素NU轴承标准游隙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轴承的型号和尺寸:不同型号和尺寸的轴承具有不同的滚道直径和滚动体直径,从而影响游隙的大小。

2.滚动体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滚动体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也会影响游隙的大小。

一般来说,滚动体数量越多,游隙越小;而排列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游隙的差异。

3.滚道和滚动体的精度:滚道和滚动体的精度对于游隙的大小具有重要影响。

精度越高,游隙越小。

4.使用条件和要求:不同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对于游隙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高温、高速或高载荷的情况下,需要设置较大的游隙以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

轴承游隙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选择!

轴承游隙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选择!

轴承游隙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选择!视频资料,建议WiFi观看什么是轴承游隙?简单来说,轴承游隙就是单个轴承内部、或者⼏个轴承组成的系统内部的间隙(或⼲涉)。

游隙可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这取决于轴承类型及测量⽅法。

为什么要调整轴承游隙?打个⽐⽅,煮饭的时候⽔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饭的⼝感。

同理,轴承游隙过⼤或过⼩,轴承的⼯作寿命乃⾄整个设备运⾏的稳定性都会降低。

轴承结构及其轴承游隙的那点事!(附轴承游隙表格)适⽤不同调整⽅法的轴承种类游隙调整的⽅法由轴承类型决定,⼀般可以分为游隙不可调轴承和可调轴承。

游隙不可调轴承是指轴承出⼚后,轴承的游隙就确定了,我们熟知的深沟球轴承、调⼼轴承、圆柱轴承都属于这⼀类。

▲圆柱滚⼦轴承▲调⼼滚⼦轴承▲深沟球轴承游隙可调轴承是指可以移动轴承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来获得所需要的游隙,属于这类的有圆锥轴承和⾓接触球轴承及⼀些⽌推轴承。

▲圆锥滚⼦轴承▲⾓接触轴承轴承游隙调整分类对于不可调轴承的游隙,⾏业有相应的标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游隙范围。

当轴、轴承座尺⼨已知,相应的内、外圈配合量就确定了,安装后的游隙就不能改变。

由于在设计阶段配合量是⼀个范围,最后的游隙也存在⼀个范围,在对游隙精度有要求的应⽤就不适⽤。

可调轴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改变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个确定的游隙值。

如下图,当移动内圈的位置,我们⼤致可以得到正、负两种游隙。

影响轴承游隙的因素最佳⼯作游隙的选择是由应⽤⼯况(载荷、速度、设计参数)和期望得到的⼯作状态(最⼤寿命、最好的刚度、低的热量产⽣、维护的便利等等)决定的。

然⽽,在⼤多数应⽤中,我们⽆法直接调整⼯作游隙,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对应⽤的分析和经验,计算出相应的安装后游隙值。

轴承游隙标准查询C3——向⼼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MC3——⼩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

详细如下:C1——向⼼轴承径向游隙,⽐C2游隙⼩。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发布时间:2013/7/18轴承游隙的选择原则一、游隙的选择原则:1、采用较紧配合,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1、轴承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胀。

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1):配合的影响1、轴承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2、轴承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F(d) = d/h * [(d/d1)2 -1]/[(d/d1)2 - (d/h)2]3、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4、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F(D) = H/D * [(F/D)2 - 1]/[(F/D)2 - (H/D)2]5、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6、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注:△j --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径公称尺寸(mm)。

h --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

d1 --空心轴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c3轴承的游隙范围

c3轴承的游隙范围

c3轴承的游隙范围摘要:一、轴承游隙的定义与作用1.轴承游隙的定义2.轴承游隙的作用二、c3轴承的游隙范围1.c3轴承的游隙分类2.c3轴承游隙范围的具体数值三、游隙范围选择的影响因素1.轴承的工作条件2.轴承的安装与拆卸四、游隙范围选择的方法1.根据轴承工作条件选择2.根据轴承安装与拆卸要求选择五、总结正文: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内部轴向或径向的间隙。

游隙对于轴承的运转性能、寿命和噪音有着重要的影响。

c3轴承是深沟球轴承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高速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c3轴承的游隙范围及其选择方法。

一、轴承游隙的定义与作用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内部轴向或径向的间隙。

它的大小对轴承的运转性能、寿命和噪音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游隙可以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减小摩擦和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1.轴承游隙的定义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内部轴向或径向的间隙。

通常情况下,游隙是指在轴承内外圈之间,处于最大载荷时的径向间隙。

2.轴承游隙的作用适当的游隙可以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减小摩擦和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此外,游隙还可以吸收轴与轴承之间的热膨胀差异,降低轴与轴承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轴承的刚性。

二、c3轴承的游隙范围c3轴承是深沟球轴承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高速性能。

c3轴承的游隙范围通常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分类。

1.c3轴承的游隙分类c3轴承的游隙分为基本游隙、工作游隙和间隙。

基本游隙是指轴承在无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在最大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间隙是指轴承在最小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

2.c3轴承游隙范围的具体数值根据国际标准,c3轴承的游隙范围为:基本游隙为1.5-3.5 μm,工作游隙为0-2 μm,间隙为3-5 μm。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调整。

三、游隙范围选择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游隙范围对于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选择游隙范围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轴承的工作条件轴承的工作条件包括载荷、速度、温度等因素。

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的选择

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的选择

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的选择、测量和使用原则(三泰轴承游隙知识综合汇集)作者:轴承供应商网发布时间:2009-6-22 9:34:01 文字选择:大中小浏览次数:2522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滚动轴承的游隙的概念一、原始游隙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

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