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试题试卷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 4
【精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基因的本质 检测卷 含解析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和DNAB. 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 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D. 果蝇的1个精原细胞至少产生两种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精子3.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 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和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B. 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互补配对C. 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 在有丝分裂期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5.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分别代表磷酸、核糖和碱基B. ④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C. 连接①、②的化学键为氢健D. ③和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6.下图表示科研人员验证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 烟草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B. 烟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RNA的载体C. 接种RNA后,烟草感染的病毒与TMV相同D. 接种蛋白质后,烟草感染的病毒与TMV相同7.如图是某大肠杆菌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线粒体提供的B. 该过程所需要的解旋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 若①某位点上的碱基为A,则④相应位点上的碱基为TD. 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8.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如下图所示的物质,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A. B. C. D.9.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占40%,一条链中A占10%,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DNA的一条链中G占40%B. 该DNA如有400个碱基,则可含有560个氢键C. 该DNA的另一条链中A的含量为5%D. 该DNA嘌呤碱基数多于嘧啶碱基数10.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⑤DNA易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1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 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C. 基因中的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 基因可以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12.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A. 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B. 孟德尔在实验中采取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C. 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导致R型菌转化的“转化因子”D. 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3.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B.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C. 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U、C与C的配对原则D.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14.用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使之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假设32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32P、35SB.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4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2.肺炎双球菌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4.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
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A. 10%B. 20%C. 30%D. 45%5.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6.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链分离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C.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D.配对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7.正常情况下,在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下列哪一个比值不是恒定的()A. A/TB. G/CC. (A+T)/(G+C)D. (A+G)/(T+C)8.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等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DNA结构潜心研究了3年,意识到DNA是一种螺旋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 检测: 第3-4章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3、4章检测试题测控导航表1.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B.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C.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A错误;R型活细菌没有毒性,将其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存活,加热会导致S型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再将其注射进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B正确;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以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C错误;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到了该技术,D错误。
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水稻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其遗传物质是RNA,A项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B项错误;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项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3.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该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该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C)/(G+T)的比例上D.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DNA分子中都含15N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中A=T,G=C,所以(A+C)/(G+T)的比例是1,因此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把DNA放在含有15N培养液中复制两代,由于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DNA分子中都含有15N,D正确。
人教版试题试卷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教案及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C)若一条链上的 A ∶T ∶ G∶ C= 1∶ 2∶3∶ 4,则另一条链上也是 A ∶ T∶ G∶ C=
1∶ 2∶ 3∶ 4
( D)若一条链的 G∶ T=1 ∶ 2,则另一条链的 C∶A=1 ∶2
例 2 在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
误的是(
)
代表磷酸基 代表碱基 代表脱氧核糖
实验
T2 噬菌体
实验过程
第一组 35S 标记蛋白质 与细菌混合培养; 在搅拌器中搅拌; 然后离
第二组 32P 标记 DNA 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 3)结论: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典型例题解析】
检测结果(噬菌体上) 无放射性物质存在
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处
例 1(多选 )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出 DNA 、蛋白质和多糖物质, 然后把它们分别加入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结果发现加入了 DNA 的培养基中, R 型
DNA 分子的复制
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 分子独
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 地进行。
DNA 分子通过复制,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 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 具有 100 个碱基对的一个 DNA 分子区段,内含 40 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
A+G
7、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
=0.5,那么它的互补链中碱基的比数是
T+C
()
( A ) 0.5
(B) 1
( C) 1.5
(D)2
8、构成 DNA 分子的碱基种类是固定不变的,但各种碱基的数目却因生物种类而异。下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单元测评单元测评基因的本质(有答案)

单元测评(三)基因的本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C.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解析A项说明了核酸的元素组成;C项是核酸的功能;D项是核酸的分布;B项说法错误,DNA和RNA是两种核酸,而不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答案 B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其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解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思路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答案 C3.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外壳中解析该题考查蛋白质和DNA的组成元素。
DNA和蛋白质都含有H元素,所以以3H为原料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都含3H。
答案 B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
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适中。
QβRNA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单链相同的子代RNA,所以A错误,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QβRNA模板翻译出的肽链至少三条,C错误;由题意可知:有QβRNA复制酶,QβRNA的复制才能进行,QβRNA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QβRNA的复制之前,D 错误。
2020届人教版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4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②它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的③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④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序代表遗传信息,故①正确。
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发现DNA空间结构,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故②错。
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故③正确。
由于某种由于(环境或内部因素),基因结构可能改变,故④错。
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下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
若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B.图甲未体现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可看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C.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5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D.图乙所产生的①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1/(n-2m)【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甲显示DNA上的基因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原核生物无染色体,A错误;图甲未体现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没有逆转录等,可看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B正确;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8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C错误;图乙所产生的①是RNA,其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0.5(m/n-2m),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
人教版必修2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

第3章基因的本质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RNA是遗传物质D.DNA是遗传物质答案 D解析这两个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是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艾弗里细菌转化实验中,为了弄明白什么是遗传物质,他设计了有关实验,下列选项所列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基中有光滑菌落产生的是()A.S型菌的蛋白质+R型菌B.S型菌的多糖+R型菌C.S型菌的DNA+R型菌D.S型菌的多糖+S型菌的蛋白质+R型菌答案 C解析表面光滑的是S型菌落,表面粗糙的是R型菌落。
在A、B、D中所利用的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菌落中只有R型菌落,C项中加入了S型菌的DNA,所以可以使R型菌进行转化,出现S型菌落。
3.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C.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答案 A解析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不能繁殖,故将其分别给小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被35S标记,该物质没有进入被侵染的细菌中,故子代噬菌体中无35S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4.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分开研究D.艾弗里提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答案 B解析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证明该“转化因子”是DNA的科学家是艾弗里,他提取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DNA等与R型细菌混合,证明了只有加入DNA时,才可以实现R型细菌的转化。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题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有关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涉及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来区分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的翻译过程是在核糖体中进行的D.R型细菌被转化的这种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基因重组2.(2011·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的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3.(2011·盐城三模)右图中a、b、c构成了化合物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c为腺嘌呤,则m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禽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m都为4种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m中的一种D.b和c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4.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5.下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③④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⑥在DNA中的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C.如果该片段复制两次,则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6个D.DNA解旋酶作用于①处的化学键6.(改编)已知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在碱基G的比例为20%,那么,由此DNA克隆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A.10% B.20% C.40% D.无法确定7.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于DNA分子中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分子只与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磷酸基团相连C.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DNA分子中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8.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③一个链中A+T的数量为n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9.(2011·连云港第二次质检)2010年1月,复旦大学研究人员进行辨识“曹操”真伪的课题研究——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的亲缘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测试题(A)(100分 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
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它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艾弗里细菌转化实验中,为了弄清什么是遗传物质,他设计如下实验,下列选项所列的为实验过程。
问培养基中菌落光滑的是 ( ) A.S菌的蛋白质+R菌 B.S菌的多糖+R菌C.S菌的DNA+R菌 D.S菌的多糖+S菌的蛋白质+ R菌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DNA分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⑤DNA能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⑥DNA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⑦DNA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⑦ C.④⑤⑥ D.①⑤⑦4.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是( )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B.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C.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D.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5.某一核酸分子中,A占52%,则该核酸分子是 ( ) A.一定是DNA分子 B.单链DNA或RNA分子C.一定是RNA分 D.双链DNA或RNA分子6.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
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7.在一个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则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 ) A.200个和400个 B.400个和510个C.2个和510个 D.2个和400个8.假设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C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为 ( ) A.26%;312 B.24%;288 C.13%;156 D.12%;144 9.DNA的复制不可能发生在 (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10.体外进行DNA复制的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与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一致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C.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不确定,且与酶的来源有一定的关联D.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的体内条件11.用32P标记某生物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在含31P环境中经过三个细胞周期后,含32P 的DNA分子为 (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12.一个标记有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 ( )A.l:1 B.1:3 C.3:1 D.4:l13.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一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C.1/2轻氮型、1/2中间型 D.3/4重氮型、1/4中间型14.某DNA分子含胸腺嘧啶200个,胞嘧啶45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问该DNA分子已经复制到第几代? ( ) A.2 B.3 C.4 D.515.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 A.540个 B.8100个 C.17280个 D.7560个16.对一个基因的正确描述是 ( )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②它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③它决定某一遗传性状或功能④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改变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17.同卵双生的性状几乎完全一样的原因为何? ( ) A.基因组成相同 B.染色体数量相同C.染色体形状大小相同 D.受精卵生长发育的环境相同18.下列关于细胞质基因的存在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存在于细胞质内某些细胞器的染色体 B.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C.存在于细胞质内某些细胞器的DNA上 D.存在于染色体上19.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 A.蛋白质 B.DNA C.RNA D.核苷酸20.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
工作艰巨可见一斑。
科学家应对多少染色体进行分析 ( ) A.46条 B.24条 C.23条 D.22条二、填空与简答题21.(5分)图3—19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
回答:(1)用E去侵染叶片F时,在叶片F上所患病的症状与___________相同。
(2)F上的病毒,所需的氨基酸、酶和ATP均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外壳在____________合成的。
(3)子代噬菌体的各项特性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图3—20是DNA分子片段示意图,依图作答:“(1)写出乙链的框中相应碱基的代号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__,碱基对有________对共有氢键______________。
(3)若这个DNA分子复制一次,能产生_____个DNA分子其中子链占DNA分子的_______%。
23.(8分)图3—21是DNA复制的有关图示。
A→B→C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
D→E→F 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片段。
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
(1)若A中含有48 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速度是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s,而实际上只需约16s,根据A—C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m之长,若按A—C的方式复制,至少8h,而实际上约6h左右,根据D—F图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F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A,F与D相同,C.F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
某科研所做了如下几个科学实验,请仔细阅读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两代,并跟踪检测子代细菌DNA的放射性,见图3—22。
该实验有力证明了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
(2)图3—23所示,科研人员合成了一段含15N的特定DNA片段。
用它作为探针,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检测待测标本中的遗传信息。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这项技术目前可应用到下列哪些方面(填答案序号)_____________。
A.肝炎等疾病诊断 B.遗传病的产前诊断C.修复有缺陷的基因 D.检测饮水中病毒含量25.(8分)右图3—24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
其中图A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请解读图B并依据图B作答。
(1)图B显示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DNA片段中(A+C)/(T+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用35S标记含该片段的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3代,含有35S标记DNA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图3—25为雌果蝇染色体组型图)。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选择果蝇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_____条染色体。
(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_眼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7.(11分)下图3—26示DNA指纹图谱。
请据图回答:(1)据DNA指纹图谱可确定___________号怀疑对象为罪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若要获取怀疑对象的DNA指纹图,一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中提取___________,运用合适的酶将其切成片段,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__________分开,再经一系列步骤才可得。
因为每个人的DNA不完全相同,如果两分样品的______________,则可确认来自同一个人。
(3)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18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在武汉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