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尺度规范
无障碍卫生间卫浴五金常用规范尺度

器具、配件造型及安装要求:1)坐便器(1)坐便器采用挂墙式,可使卫生间空间大一些,且易于清洁卫生。
(2)坐便器的高度宜为450mm,这主要是考虑方便乘轮椅者由轮椅到座便器之间的转换和平移。
该尺度与目前市场上的轮椅高度相近。
(3)清洗阀的安装高度宜离地800mm高,是为了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操作。
(4)考虑到残疾人和老年人行动迟缓,轮椅、拐杖会撞击管道,因此,给水排水管道应暗敷,明敷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2)洗面盆(1)洗面盆宜采用挂墙式,或台盆式下部净空高度不宜小于600mm,主要是考虑给残疾人留有膝盖伸入的空间。
(2)洗面盆的冷、热水龙头宜采用光电控制的感应式自动水龙头,或采用杠杆式、揿压式水龙头,这主要是考虑残疾人、老年人握力差,动作迟缓等因素。
如采用自动关闭阀的,则保持开通的时间室大于10s。
(3)洗面盆下的冷、热水管和排水管宜暗敷。
3)浴缸(1)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因此,宜采用平底防滑式浅浴缸。
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进出浴缸方便,浴缸离地不宜太高,一般宜为450mm。
(2)浴缸冷、热水龙头使用时易忽冷忽热,难以调节,故宜采用红外感应恒温龙头。
(3)与喷淋头相连的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太短,太短使用不方便。
喷淋头既要有固定的,又要有手持的,这对残疾人来说更适合。
无障碍淋浴间应有下列设施:1 更衣台:高度宜为450mm,深度不应小于450mm;2 座椅:高度宜为450mm,深度不应小于450mm;3 安全抓杆:更衣坐台和淋浴座椅两侧的墙面上各设离地高900mm、水平长度为600~800mm 的安全抓杆,并在淋浴座椅一侧设与水平抓杆垂直、高1400~1600mm的垂直抓杆;4 呼叫按钮:距地面高400~500mm处设置无障碍盆浴间应有下列设施:1 更衣台: 高度宜为450mm深度不应小于450mm;2 洗浴坐台:浴盆一端设置,其深度不应小于400mm;3 安全抓杆:1) 浴盆内侧应设高600mm和900mm的两层安全抓杆,水平长为1200mm;2) 洗浴坐台一侧的墙上设高900mm、水平长度为600mm的安全抓杆。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规范要求建筑尺度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尺度规范要求,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结构、比例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进而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规范要求,并分析其影响和应用。
一、尺度规范的定义与作用建筑设计中的尺度规范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用途、风格等因素,对建筑的尺寸、比例、比率等进行规范和要求的一系列标准。
这些尺度规范通常包括建筑物的整体比例、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室内空间的比例等方面。
尺度规范在建筑设计中起到指导作用,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确保空间布局合理:尺度规范要求能够帮助设计师合理安排空间,保证不同功能区域的比例和尺寸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2. 统一建筑外观:尺度规范要求能够保持建筑外观的整体统一性和一致性,使建筑物在整体形象上具有辨识度,符合城市规划和风格要求。
3. 提高建筑质量:通过尺度规范要求,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提高建筑质量。
4. 支持可持续发展:尺度规范要求还能够指导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建设。
二、尺度规范的具体要求建筑尺度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与具体项目有关,下面将从建筑物的整体比例、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室内空间的比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建筑物的整体比例要求:建筑物的整体比例要求是指建筑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比例关系。
通常要求建筑物的整体形状与几何图形的形状相互协调,尽可能避免过于复杂或不协调的形式。
此外,还要考虑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建筑物在整体上看起来和谐统一。
2. 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求: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求是指建筑物在建筑场地上的布局和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一般要求建筑物在形式、高度、色彩和材料等方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突兀和矛盾。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连续性和和谐性,确保整个建筑群体的一致性。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尺度规范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
以下是对各个尺度的规范整理。
一、宏观尺度规范:1.城市景观规划尺度要求: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师需要遵循城市层面的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范。
2.场地选址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项目需求,在城市规划中选择合适的场地。
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等因素。
3.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尺度要求:景观设计需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设计师需要根据生态保护的原则进行设计,并符合相关环保规范。
4.地形地貌尺度要求:设计师需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进行场地平整、填土、挖掘等处理,以适应设计需求。
二、中观尺度规范:1.建筑物与景观之间的尺度要求:景观设计应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建筑物的高度、形态、布局应与景观设计相适应,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2.道路参数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宽度、速度限制、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等参数。
3.绿地系统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城市的绿地规划,合理设计公共绿地、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绿地系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4.水体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场地的特点,合理设计水体,包括湖泊、河流、水塘等。
需考虑水源、水质、水循环等因素。
三、微观尺度规范:1.植物配置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景观设计的需求,合理选择植物的品种、数量和布局,以达到美观和生态效益的目标。
2.道路与人行道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考虑道路与人行道的宽度、坡度、材料选择等因素,以保证道路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3.车辆停车区域尺度要求:设计师需合理规划车辆停车区域的尺度,包括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以满足停车需求和交通流畅。
4.障碍物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应考虑到行人的通行安全性,合理设计障碍物的高度、坡度等参数。
5.照明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考虑到景观的夜间效果,合理配置照明设施,以增加景观的美观和安全性。
常用尺度规范

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2.人能较好的观赏景物的最佳水平视野范围在60°以内,观赏建筑的最短距离应等于建筑物的宽度,即相应的最佳视区是54°左右,大于54°便进入细部审视区。
3.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作用,与其高度及相对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外部空间时,还要考虑建筑的高度(H),与围合空间的间距(D)之间的比例关系。
以人站在建筑围合空间的正中央为例。
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最为紧凑。
在苏州园林中经常见到此类型空间D/H=2时,中心垂直视角45°,可观察到界面全貌,视线仍集中于界面西部,具有较好的封闭感。
D/H=4时,中心垂直视角为27°,是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为空间封闭感的上限。
故欲在广场和庭院营造围合感,其空间D/H不宜大于4。
此点时界定围合与开敞的分界点。
D/H大于4时,两界面间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没有围合之感。
4.广场空间适宜尺度6m左右可看清花瓣,20~25m可看到人的面部表情,这一范围通常组织为近景,作为框景,导景,增加广场景深层次。
常用尺寸规范

常用尺寸规范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资料--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资料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
各类图书、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提调出来使用的。
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
这些重要的。
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
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
家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
重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
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了建筑设计尺度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
门的尺寸--------------------------------------------------------------------------------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
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
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
室外工程设计尺度相关规定

景观设计尺度相关规范整理(参考).以下图文源于网络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 小于10m;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单车道: 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园林景观常规尺⼨(消防车道、⼈⾏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景观设计要掌握得数据⼀、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于4m。
转弯半径不应⼩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不应⼩于4m,供消防车操作得场地坡度不宜⼤于3%。
0o1S2uG。
2、⾼层建筑得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层建筑外墙宜⼤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于120m,应设置不⼩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便,及景观效果⼀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cLbw2s0。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积不应⼩于12m*12m,⾼层建筑回车场⾯积不宜⼩于15m*15m,供⼤型消防车得回车场不宜⼩于18m*18m。
IPIhCyf。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于⼩汽车(车长5m,最⼩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于⼤汽车(车长8~9m,最⼩转弯半径10m)tXk838A。
⼆、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纵坡最⼤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步⾏道≥0、2≤8、0≤4、0注:1、摘⾃《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得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于11%,其坡长不⼤于80m,路⾯应由防滑措施。
VsvN3nE。
2、道路纵坡机动车、⾮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于20m。
3、2 ⼩区级道路:路⾯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得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得不宜⼩于14m;⽆供热管线得不宜⼩于10m;wT8KVUr。
人体工程学——人体尺度, 人体行为区域,常用家具设备尺,建筑尺度规范,视觉心理和空间(完整版)

人体工程学: 人体尺度, 人体行为区域,常用家具设备尺,建筑尺度规范,视觉心理和空间一、人体尺度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
设计人员要根据人体尺度来确定门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间距、楼梯平台、家内净高等室内心尺寸。
常用的室内尺寸如下:支撑墙体:厚度0.24m室内隔墙断墙体:厚度0.12m大门:门高2.0~2.4m,门宽0.90~0.95m室内门:高1.9~2.0m左右、宽0.8~0.9m门套厚度0.1m厕所、厨房门:宽0.8~0.9m、高1.9~2.0m室内窗:高1.0m 左右窗台距地面高度0.9~1.0m室外窗:高1.5m 窗台距地面高度1.0m玄关:宽1.0m、墙厚0.24m阳台:宽1.4~1.6m、长3.0~4.0m(一般与客厅的长度相同)踏步:高0.15~0.16m、长0.99~1.15m、宽0.25m;扶手宽0.01m、扶手间距0.02m、中间的休息平台宽1.0m。
二、常用家具尺寸;卧室:单人床:宽0.9m、1.05m、1.2m;长1.8m、1.86m、2.0m、2.1m;高0.35m~0.45m。
双人床:宽1.35m、1.5m、1.8m,长、高同上。
圆床:直径1.86m、2.125m 、2.424m。
矮柜:厚度0.35~0.45m、柜门宽度0.3~0.6m、高度0.6m。
衣柜:厚度0.6~0.65m、柜门宽度0.4~0.65m、高度2.0~2.2m。
客厅:沙发:厚度0.8~0.9m、坐位高0.35~0.42m、背高0.7~0.9m。
单人式:长0.8~0.9m双人式:长1.26~1.50m三人式:长1.75~1.96m四人式:长2.32~2.52m茶几:小型长方:长0.6~0.75m、宽0.45~0.6m、高度0.33~0.42m大型长方:长1.5~1.8m、宽0.6~0.8m、高度0.33~0.42m圆型:直径0.75/0.9/1.05/1.2m,高度0.33~0.42m正方型:宽0.75/0.9/1.05/1.20/1.35/1.50m,高度0.33~0.42,但边角茶几有时稍高一些,为0.43~0.5m书房:书桌:厚度0.45~0.7m(0.6m最佳)、高度0.7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H=1:当处于45°仰角时,是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位置,相当于视点距离建筑物等高的位置;
D/H=2:当处于27°仰角时,视点距建筑物有建筑物2倍的距离,这时,及能观察到建筑的细部,又能感觉到对象的整体性,进则观察细部,退则观察整体,乃观察建筑的最佳观察点。
D/H=3:当处于仰角18°时,视距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3倍,能感觉到以周围建筑为背景的十分清楚主体对象。
2.人能较好的观赏景物的最佳水平视野范围在60°以内,观赏建筑的最短距离应等于建筑物的宽度,即相应的最佳视区是54°左右,大于54°便进入细部审视区。
3.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作用,与其高度及相对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外部空间时,还要考虑建筑的高度(H),与围合空间的间距(D)之间的比例关系。
以人站在建筑围合空间的正中央为例。
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最为紧凑。
在苏州园林中经常见到此类型空间
D/H=2时,中心垂直视角45°,可观察到界面全貌,视线仍集中于界面西部,具有较好的封闭感。
D/H=4时,中心垂直视角为27°,是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为空间封闭感的上限。
故欲在广场和庭院营造围合感,其空间D/H不宜大于4。
此点时界定围合与开敞的分界点。
D/H大于4时,两界面间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没有围合之感。
4.广场空间适宜尺度
6m左右可看清花瓣,20~25m可看到人的面部表情,这一范围通常组织为近景,作为框景,导景,增加广场景深层次。
中景约为70~100m,可看清人体活动,一般为主景,要求能看清建筑全貌。
远景150-200m,可看清建筑群体与大轮廓,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
作为人们休闲、活动的文化性广场,尺度是由其共享功能、视觉要求、心理因素和规划人数等综合因素考虑的,其长、宽一般应控制在20~30m左右为宜。
在居住建筑或一般公共场地,尤其应该注意,忌大而空。
十、其他
心理安全距离:L=3.0m
谈话距离:L>0.70m
座椅:高0.35-0.45m;座面倾角6-7°;座面宽0.4-0.6m;靠背与座面夹角98-105°;靠背0.35-0.65。
单人椅: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L=1.80m 左右。
桌:高0.65-0.7m;面宽0.7-0.8(四人用)。
水深:人工水体进岸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否则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儿童泳池水深0.5-1.0m为宜,成人泳池水深
1.2-2m为宜。
养鱼因雨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池深0.8-1.0m,并需保证水质的措施。
水生植物深度视不同植物而异,一般浮水植物(睡莲)水深要求0.5-
2.0m,挺水植物(如荷花)水深要求1.0m左右。
汀步:步距≤0.5m
栏杆: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
栏杆净空不大于0.11米。
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
廊:H=2.20~2.50m,W=1.80~2.50m。
照明灯:庭院灯一般高度为3-4m,间距一般为15-20米左右;草坪灯一般高度为0.3-1m 左右,间距一般为5-8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