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体系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1.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在新课改下,教学的理念和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实现学生研究三大语文能力: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关注人的发展也是重要的。
2.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高中语文必修共5册,每册都由4个模块构成。
这四个模块分别是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
这些模块的内容涵盖了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知识积淀,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等方面。
3.各模块结构体系具体内容:阅读鉴赏模块分为五册。
每册都包括若干个单元,如小说一、现代诗歌、抒情散文等。
不同单元侧重于不同的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或者情感与意象、情趣与理趣、人物与环境等方面。
此外,还包括性格与冲突、情节与语言等内容。
表达交流模块分为五册,涵盖了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方面。
其中,写作部分包括心音共鸣、亲近自然写景、人性光辉、黄河九曲、直面挫折等不同主题,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
口语交际部分则包括演讲、讨论、辩论、访谈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和交际技巧。
梳理探究模块分为五册,涵盖了优美的汉字、成语、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文言词语和句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文化和文学知识。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内容和研究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瓦尔登湖是XXX的著名作品,记录了他在湖边度过的日子。
这本书是一本说理议论的书,表达了XXX对社会现状的看法。
在必修4的第三单元中,我们研究了拿来主义,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想,与XXX的思想有所不同。
在必修5的第三和第四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关于“木叶”的内容,这是一种日本动漫中的元素。
2.古典散文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秦汉时期的史传篇和魏晋唐宋时期的序跋抒怀记游篇。
这些经典作品包括《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史记·鸿门宴》、《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和《过秦论》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知识点包括:必修一:1. 古代文学知识:古代文学的概念、古代文学的特点、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等;2. 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等;3. 现代文学知识:现代文学的特点、现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等;4. 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郁达夫的《简爱》等;5. 诗歌的形式与鉴赏: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形式、诗歌鉴赏常用方法等;6. 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语法、搭配、修辞手法等。
必修二:1. 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文言文的基本特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作品的理解与鉴赏等;2. 古诗文的鉴赏与欣赏:唐诗宋词的欣赏、古文选读等;3. 现代诗歌的鉴赏与欣赏: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名家及其作品等;4. 散文的鉴赏与欣赏: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名家及其作品等;5. 文学常识: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著名作品及其作者、文学批评方法等;6. 阅读与写作:阅读的方法、写作的基本要素、写作技巧等。
必修三:1. 古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的发展史、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等;2. 古代散文的鉴赏:古代散文的发展史、古代散文的特点、古代散文的名家及其作品等;3. 古代戏剧的鉴赏:古代戏剧的发展史、古代戏剧的特点、古代戏剧的名家及其作品等;4. 现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现代戏剧的阅读与鉴赏等;5. 文言文翻译与写作: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文言文写作的基本要素等。
必修四:1. 古代诗词的鉴赏: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的名家及其作品、古代诗词鉴赏的常用方法等;2. 古代散文的鉴赏:古代散文的特点、古代散文的名家及其作品、古代散文鉴赏的常用方法等;3. 古代戏剧的鉴赏:古代戏剧的特点、古代戏剧的名家及其作品、古代戏剧鉴赏的常用方法等;4. 现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现代戏剧的阅读与鉴赏等;5. 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的背景、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文学批评方法等。
重点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

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
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
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
4、名着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
三、模块化结构体系
(一)阅读鉴赏
(三)梳理探究
(四)名着导读
(三)坚持阅读和写作
(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
(一)诗词
现代诗歌文体意识
文学常识
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
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
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
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
2、散文课程教学
现代散文
写景抒情
荷塘月色朱自清(流淌的诗情)
故都的秋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囚绿记陆蠡(不屈灵魂的象征)瓦尔登湖梭罗(智者的闲情偶记)
说理议论
现代戏剧《雷雨》《长亭送别》主题
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戏剧戏剧冲突中国与外国
外国戏剧《哈姆莱特》运用语言塑造
人物形象
2、运用文体进行实用文写作。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
一、古文阅读
1. 古文基础知识
- 古文语法
- 古文修辞手法
- 古文常见字词
2. 古文阅读技巧
- 构词法分析
- 字词引申义
- 上下文推测
- 句子结构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1. 现代文基础知识
- 现代文的特点
- 现代文的表达方式
- 现代文的文体与体裁
2. 现代文阅读技巧
- 认识文章结构
- 抓住关键词语
- 理解段落主题
- 掌握归纳总结方法
三、诗歌鉴赏
1. 诗歌基础知识
-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 诗歌的意象与表达
- 诗歌的修辞手法
2. 诗歌鉴赏技巧
- 阅读诗歌的音乐性
- 把握诗歌的意境
-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解读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 文言文的常用词句
-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2. 文言文阅读技巧
- 对文言文进行翻译
- 熟悉文言文的典故和典型用法
- 理解古代人物和事件
-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以上是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卒起不意。 四、 古今异义
通“猝”,cù,仓促,突然。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也看到了无私奉献的母爱的伟大。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
第 4 课 烛之武退秦师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
必修二 第一单元................................................................... 11 第二单元................................................................... 14 第三单元................................................................... 20 第四单元................................................................... 24
必修三 第一单元................................................................... 27 第二单元................................................................... 31 第三单元................................................................... 35 第四单元................................................................... 46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哪些知识?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哪些知识?高中语文学习是学生人生有用的阶段,不单要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培养提升语文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高中语文学习应该积累哪些知识呢?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语拼音、汉字: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规则,并能熟练应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理解字形演变和字义演变规律,并能正确书写。
2. 词语:能够掌握词语的含义、词性、用法,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特殊修辞手法,培养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句子:能够掌握句子的结构、成分,理解某些句式和语法的规则,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4. 文体:认识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不同文体写作练习的基本技巧,并能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最合适的文体。
二、文学作品阅读及鉴赏知识1. 文学常识: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知识体系,了解各个文学时期、主要作家和作品,并能对作品进行基本的分析和鉴赏。
2.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能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并能分析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
3.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能够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结构特点、人物塑造等,并能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
4.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掌握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并能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进行鉴赏和评价。
三、文化积累1.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并能将其应用于生活,培养提升道德修养。
2. 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并能理解历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社会文化:了解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4. 外国文化: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发展历史和现状,并能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开拓视野,提升自身素养。
四、写作能力1. 写作基础:能够掌握写作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表达等。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相关知识,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一、古代文学史】1.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盛产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作,代表性人物有杜牧、王之涣等,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登鹳雀楼》等。
2. 宋代文学:在唐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貌,代表性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等,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3. 元代文学:以戏剧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性作品有《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特点是自由散漫、抒发个人情感,代表性的作家有鲁迅、茅盾等。
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现代诗歌:注重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代表性的作家有徐志摩、胡适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构造:文白、多音字、义项的选择等。
例如:“感君王化龙,使我得为凤。
”(《木兰辞》)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典、比、夸、讽。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四、现代修辞方法】1. 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描绘,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你是我的太阳。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生命和思想,以达到表现目的。
例如:“大海在呼唤着我。
”3. 排比:通过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结构进行并列,以增强修辞效果。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过对以上四个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努力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高中

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高中篇一: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高中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大全集:1. 文言文阅读:学习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点之一。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包括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2.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
重要的现代文知识点包括文章的主题、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3. 作文写作:高中语文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多种类型的写作,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学生需要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如论点的提出、论证的方法和语言的运用等。
4. 古代文学史:学习古代文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背景。
重要的古代文学史知识点包括文学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5. 现代文学史:学习现代文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背景。
重要的现代文学史知识点包括文学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6. 口头表达与演讲:高中语文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语言的运用技巧,如修辞手法、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等。
7. 阅读理解与批判:高中语文要求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批判。
学生需要学习分析文本的方法,如提取主题、解读隐喻和判断作者意图等。
8. 文学评论与鉴赏:学习文学评论和鉴赏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等。
9. 修辞学与写作技巧:学习修辞学和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需要学习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夸张和对仗等。
10. 论述文写作:学习论述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清晰的论点和恰当的论证方式,如因果推理、举例和引用权威意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整理第一部分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整理一、新课改下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实现学生学习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高中语文必修共5册,每册都由4个模块构成,分别为:1、阅读鉴赏(侧重于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侧重于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侧重于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知识积淀)4、名著导读(侧重于开阔视野及丰富阅读经历)三、各模块结构体系具体内容:1、阅读鉴赏2、表达交流——写作表达交流——口语交际3、梳理探究4、名著导读四、高中语文四大教学重点:(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2.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句子1.单句:(1)从结构角度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2)从语气角度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构成单句的主要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2.复句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3.病句修改(1)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3)成分多余(4)语序不当(5)结构混乱(6)不合事理(7)用词不当四.标点符号标号:指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点号:句内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五、修辞1.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特征或说明道理。
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3.夸张作用:突出特征,启发联想,表达强烈的情感。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文章的条理性,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5.反复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6.对偶作用:使相对应的意思互相补充,互相映衬。
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六.表达方式1.议论:举例论证(通过事实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引用论证(增强说理的科学性,权威性,从而提高说服力)对比论证(两个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不同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突出论点)2.记叙:(1)记叙方式:顺序: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脉络分明,线索清晰插叙:丰富作品内容,深化主题,调整叙述节奏,使得文章跌宕多姿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使情节更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补叙:补充说明,使文章更严密。
(2)人称手法:第一人称: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亲切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地反映客观生活(3)叙述线索:明线暗线:以时间、事物,人物,情感或者某句话,某个行为为线索,使文章更有条理,结构更完整,主旨更鲜明。
3.描写:(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直接或间接为表达主题服务(2)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以形传神,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以突出表现主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有衬托,烘托的效果)4.说明:(1)分类别(把复杂事物各方面的特征有条理地揭示清楚)(2)举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3)作比较(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更加明显)(4)大比方(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5)下定义(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6)作诠释(对事物的概念,性质,特征,成因等作解说,深入细致地理解说明对象)(7)列数字(科学,精确地认识事物的特征)(8) 列图表(具体,直观地表现事物的特点)5.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刻画抒发感情,含蓄隽永)七、表现手法1.衬托(包括正衬,反衬。
与对比的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或所要表达的情感。
2.象征:(含蓄而形象地显示对象的特点)3.托物言志(比兴):借“物”抒发感情,含蓄地表现主旨4.渲染(烘托):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进行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地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特点,表现主题。
5.想象(联想):深入表现主题,丰富主题内容6.情景交融:深入表现主题7.动静结合:;以动衬竟,以静衬动,深入表现主题8.远近结合9.虚实结合10.借古讽今:含蓄表现主题11.正侧结合12.点面结合:点具有典型性,面具有概括性,深入表现主题。
八.文章结构手法1.开头:统领全文;伏笔铺垫;渲染,奠定基调。
2.过渡: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呼应;点题;升华主旨;卒章显志4.伏笔:前后呼应。
5.铺垫6. 照应7.悬念:引起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8.抑扬:突出强调9.详略:重点详写,次要略写,以突出表现文章主旨10.线索11.总分九.语言特点1.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
2.长短结合:有气势3.变式句: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4.修辞手法5.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严谨等十.语言风格1.清新自然冲淡平和2.朴实易懂3.含蓄,委婉细腻4.豪放雄浑气势磅礴想象奇丽5.典雅 6.幽默十一.常见的古诗词题材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2.边塞诗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3.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爱情诗(闺怨诗)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蒹葭》5.讽喻诗硕鼠6.哲理诗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7.行旅诗杜甫《旅夜抒怀》;马致远《秋思》8.咏史诗左思《咏史》;李商隐《贾生》;杜牧《题乌江亭》9.怀古诗刘禹锡《乌衣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苏轼《赤壁怀古》10.咏物诗王维《相思》;陆游《卜算子·咏梅》11.咏怀诗李白《将进酒》;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陆游《书愤》第三部分高中语文学科能力发展框架高中语文学习,旨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从理解性阅读向探究性阅读”发展:高中必修阶段的学习重点为“阅读与鉴赏”,“鉴赏”应是在“阅读”基础上的能力提升。
其主要内容为:①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提出“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②在阅读能力中,明确提出“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要求,并提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③在鉴赏能力中,明确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品。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综上所述,对阅读者主体即高中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要求呼之欲出;体现出“探究性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方向。
二、“从训练性写作向创造性写作”发展:“写作”在高中称为“表达与交流”,从名称可看出高中突出了自主性、应用性要求。
主要体现在:①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②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③书面表达……发展创造性思维。
④……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综合起来看,高中不再把具体技能比如“描写”、“记叙”作为要求,而突出“自我表达”,突显“理性思考”,突出对语言精确的要求。
三、“从封闭性探究向开放性探究”发展:高中阶段“阅读与鉴赏”最显著特征,就是阅读范围的扩大,阅读内容的可选择,尤其是选修阶段。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不同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可以不一样。
四、“从单一性写作向多样化写作”发展:初中阶段的“单一性”不难理解,基本上所有同学是在老师统一要求下进行写作学习,文体相对单一,局限于议论文、记叙文,要求比较“固定”,常以考试作文为学习“模板”。
而高中阶段的“多样化”首先体现在文体上,不仅有“考试体”,也可以是应用性文体如演讲稿、辩论稿、新闻报导等,还可以是文学作品,还可以是学术论文;其次还体现在对学生写作个性的宽容和倡导上,比如不同语言风格、艺术表达方式等,学生可以比较接近于“自由写作”。
第四部分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概说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虽然高中语文教师一般都不直接分析课文章法,只是在时代背景,作者思路,文章意境上大做文章,总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加之一种文学批评和欣赏的眼光来熏陶学生,引领学生认识文学,提高修养。
但无论以哪种方式教学,课本永远是学习的载体,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会脱离教材进行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各个一线教师经过多方面方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悟、读、动、讲、练”为中心的语文教材处理方法,简称高中语文教学五字处理法,具体内容如下:一、悟所谓“悟”,即“情感感悟”,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讲述、日记等方式谈学生自己的情感体会,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在学生感悟过程中起顺水推舟的作用,对健康情感予以肯定和拔高,对模糊情感予以理清,对不良情感予以纠正。
二、读所谓“读”,即“广泛阅读”,(1)强化语文诵读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情感;(2)指导学生语文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所注意的问题;(3)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并相互交换阅读心得;(4)开放阅览室让学生自由阅读;(5)及时印发课文相关内容,强化情感教育;(6)随时印发与时政相关的思想深刻或描写生动的文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语文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