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精心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精选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精选
一、古诗词默写:
1、,春江水暖鸭先知。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志在千里。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7、,君子好逑。
8、,在水一方。
9、,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晓战随金鼓,。
11、愿将腰下剑,。
12、先天下之忧而忧,。
13、业精于勤,。
14、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15、衣带渐宽终不悔,。
16、黄河远上白云间,。
17、月黑雁飞高,。
18、,正是河豚欲上时。
19、,愁云惨淡万里凝。
20、,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按情境默写:
1、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以春景写冬景,联想美妙的写出边塞奇丽风光的千古名句:,
2、《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
3、《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起来的句子(被誉为千古偶句):,
4、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高唱人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5、《惠崇春江晚景》运用联想手法的句子:
6、写出关于物候现象的两句连续的古诗句:,。
7、当我们遭遇困境时,要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相信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从而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精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行路难》(其一)1、欲渡黄河冰塞川,。
2、,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4、《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5、《行路难》(其一)表现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6、《行路难》中写出作者内心愁苦的语句是:,。
7、《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
8、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今日听君歌一曲,。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7、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水调歌头》1、我欲乘风归去,,。
2、,何似在人间?3、,,此事古难全。
4、但愿人长久,。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6、《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月夜忆舍弟》1、戍鼓断人行,。
2、,月是故乡明。
3、有弟皆分散,。
4、《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5、《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九年级上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二、现代诗背诵篇目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三、古文背诵篇目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行路难》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5.《行路难》诗中以””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九年级上册古诗默写复习材料(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古诗默写复习材料(含答案) 1. 白日依山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 杜甫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 孟浩然
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 李白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 王之涣
5.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岸,秋色满蓬瀛。
望古淮阴侧,斜阳正萦回。
答案: 杨万里
6.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 李白
7.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答案: 张志和
8.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案: 杜牧
9.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 杜甫
10.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答案: 李白。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汇总,收藏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汇总,收藏11.《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2.《行路难》诗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3.《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14.《行路难》可反映李白诗浪漫主义特点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句子,或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也是最能表现诗人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
也是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
15.《行路难》写洒宴时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情绪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6.《行路难》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7.《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现,他们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7.摆脱现实处境。
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背诵)篇目1.沁园春·雪_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_作者: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5.我看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九年级上册语文背诵默写

九年级上册语文背诵默写一、古诗词背诵默写。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文言文背诵默写。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一、背诵默写1.《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课外)1.舒铭豪123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兄弟皆散,无一家可打听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舒明浩123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寄生落在山路上,橙花明岗墙上。
因为凌渡的梦,严复回到了池塘。
5.《咸阳城东楼》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1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6.《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蜡烛都会把灯芯抽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江山如此多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俱往矣,,。
2、一个篱笆三个桩,。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4、大漠孤烟直,。
与《渔家傲》中异曲同工。
5、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史记•陈涉世家》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7、诚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9、过尽千帆皆不是,,。
10、《渔家傲•秋思》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衡阳去无留意。
抒发征夫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是,。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12、老夫聊发少年狂,,。
,
13、《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的诗句是:,
,!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4、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1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词人喝酒后的一个细节的诗
句:,。
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写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
16、夜来南风起,。
三百石,曾不事农桑
17、六月是我国生产小麦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
表现农民矛盾的心理的诗句是,。
18、更深月色半人家,。
20、《月夜》写春气萌动,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句子是:今夜偏知春气暖,。
21、温庭筠在《商山早行》点明出行之“早”的句子是:,。
描写深秋清晨景色,表达游子早行孤独凄凉情感的千古名句是:,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因思杜陵梦,。
22、驿外断桥边,。
已是黄昏独自愁,。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23、薄雾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
24、,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25、巧笑东邻女伴,。
疑怪昨春梦好,。
26、,满眼风光北固楼。
,悠悠。
27、,坐断东南战未休。
?曹刘。
28、只见草,。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输,!
29、喇叭,唢呐,。
官船往来乱如麻,。
30、哪里去,眼见,,。
31、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
根据你的理解,填在横线上。
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拭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32、初三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
这时,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情别意)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抱负)
33、当我们想念远方的亲人,又不能团聚时,可以引用古代诗词。
任意写两句,标明作者和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4、陆游有感于《出师表》作者的耿耿忠心,写的诗句是:
35、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3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佳句:
3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三条建议是(自己的话)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①②
③(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38、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现诸葛阳隐居耕种而过宁静淡泊的生活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
39、领导任命小王为即将倒闭的工厂厂长,小王调侃地说:“我真是
40、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
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1、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原因的句是:,,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2
军,,,。
43、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两个含“雪”字的诗句。
(要求出自不同的诗篇,课内外均可。
)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