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下载

合集下载

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word精品文档66页

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word精品文档6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l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Roadbases(JTJ 034-93)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单位:交通部实行日期:1993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工发[1993]761号现批准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34—93),自1993年12月1日起实行。

1985年我部发布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3年7月29日目次1. 总则2. 水泥稳定土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3 混合料组成设计2.4 路拌法施工2.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6 养生及交通管制2.7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2.8 其他3. 石灰稳定土第 1 页3.1 一般规定3.2 材料3.3 混合料组成设计3.4 路拌法施工3.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3.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3.7 养生及交通管制3.8 其他4.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4.1 一般规定4.2 材料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路拌法施工4.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4.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4.7 养生及交通管制4.8 其他5.级配碎石5.1 一般规定5.2 材料5.3 路拌法施工5.4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 一般规定6.2 材料6.3 施工7.填隙碎石7.1 一般规定7.2 材料7.3 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1 一般规定8.2 材料的标准试验8.3 铺筑试验段8.4 质量管理8.5 检查验收附录A 回弹弯沉值的计算和检验附录B 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附加说明l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 8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 8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 8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l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Roadbases(JTJ 034-93)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单位:交通部实行日期:1993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工发[1993]761号现批准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34—93),自1993年12月1日起实行。

1985年我部发布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3年7月29日目次1. 总则2. 水泥稳定土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3 混合料组成设计2.4 路拌法施工2.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2.6 养生及交通管制2.7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2.8 其他3. 石灰稳定土3.1 一般规定3.2 材料3.3 混合料组成设计3.4 路拌法施工3.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3.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3.7 养生及交通管制3.8 其他4.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4.1 一般规定4.2 材料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路拌法施工4.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4.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4.7 养生及交通管制4.8 其他5.级配碎石5.1 一般规定5.2 材料5.3 路拌法施工5.4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 一般规定6.2 材料6.3 施工7.填隙碎石7.1 一般规定7.2 材料7.3 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1 一般规定8.2 材料的标准试验8.3 铺筑试验段8.4 质量管理8.5 检查验收附录A 回弹弯沉值的计算和检验附录B 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附加说明l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2006)

1 总则1.0.1为提高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的新建和改(扩)建路基工程施工。

1.0.3公路路基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1.0.4 公路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

1.0.5公路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健全职工健康安全保障体系,改善职业健康安全条件。

1.0.6公路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地貌,防止噪音和粉尘污染,对于施工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1.0.7公路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遇有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保护好现场,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1.0.8公路路基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1.0.9公路路基施工,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1.0.10 特殊路段路基,宜进行动态施工。

1.0.11公路路基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路床 Roadbed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0.80m)。

2.1.2路堤 Embankment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2.1.3 路堑 Cutting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2.1.4填石路堤 Rock-fill embankment用粒径大于40mm且含量超过总质量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

2.1.5 土石路堤 Earth-rock embankment石料含量占总质量30%~70%的土石混合材料修筑的路堤称为土石路堤。

2.1.6 CBR(加州承载比)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008-04-2516:33分类:施工技术规范字号:大大?中中?小小9?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9.1?一般规定9.1.1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工程应按本章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内容和要求执行,其他等级公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9.1.2质量管理包括所用材料的标准试验、铺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工序间)。

9.1.3必须建立、健全工地试验,质量检查及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等项制度。

试验、检验应做到原始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可靠。

9.1.4工地试验室应能进行所用基层材料的各项试验,还应具备进行现场压实度和平整度检查的能力,应配备弯沉测量的仪具和路面钻机。

9.1.5各个工序完结后,均应进行检查验收。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工序。

凡经检验不合格的段落,必须进行补救,使其达到要求。

9.2?材料的标准试验9.2.1在组织现场施工以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包括土)或混合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拟采用的材料进行规定的基本性质试验,评定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9.2.2对用做底基层和基层的原材料,应进行表9.2.2所列的试验。

9.2.3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包括掺配后不用结合料稳定的材料,应进行表9.2.3所列的试验。

表9.2.2底基层和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材料名称目?的频?度仪器和试验方法含水量土、砂砾、碎石等集料确定原始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含水量快速测定仪颗粒分析砂砾、碎石等集料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筛分法液限、塑限土、级配砾石或级配碎石中0.5mm以下的细土求塑性指数,审定是否符合规定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测液限;滚搓法塑限试验测塑限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砂砾、碎石等评定粒料质量,计算固体体积率使用前测2个样品,砂砾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品网篮法或容积1000ml以上的比重瓶法压碎值砂砾、碎石等评定石料的抗压碎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同上集料压碎值试验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土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石灰或水泥稳定对土有怀疑时做此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易溶盐试验有效钙、氧化镁石灰确定石灰质量做材料组成设计和生产使用时分别测2个样品,以后每月测2个样品石灰的化学分析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水泥确定水泥的质量是否适宜应用做材料组成设计时测1个样品,料源或标号变化时重测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烧失量粉煤灰确定粉煤灰是否适用做材料组成设计前测2个样品烧失量试验表9.2.3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目的重型击实试验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所应该用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确定制备承载比试件的材料含水量承载比求工地预期干密度下的承载比,确定材料是否适宜做基层或底基层抗压强度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或石灰稳定的土(包括粒料);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延迟时间对已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 ?9.3?铺筑试验段9.3.1在底基层和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

(技术规范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SubgradesJTJ 033-95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6年10月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北京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公路发[1995」 1141号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5年 11月 30日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施工前的准备3.1 施工准备3.2 施工测量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3.4 场地清理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4.1 基本要求4.2 路基施工排水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4.4 土方机械化施工5 填方路堤的施工5.1 一般规定5.2 土方路堤的填筑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5.4 填石路堤5.5 土石路堤5.6 高填方路堤6 挖方路堑的施工6.1 一般规定6.2 土方路堑的开挖6.3 石方的开挖6.4 深挖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7.1 一般规定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7.4 填方路堤的压实7.5 路堑路基的压实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7.7 填石路堤的压实7.8 土石路堤的压实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8 路基排水8.1 一般规定8.2 地面水的排除8.3 地下水的排除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3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10 季节性路基施工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11 路基防护与加固11.1 一般规定11.2 坡面防护11.3 路基冲刷防护11.4 其他加固工程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12.1 公路绿化工程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13.1 路基整修13.2 检查及验收13.3 路基维修13.4 质量标准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附件: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修订说明1 总则3 施工前的准备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5 填方路堤的施工5 挖方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8 路基排水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10 季节性路基施工11 路基防护与加固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与维修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F02 JTJ 034-2000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的需要,建设符合质量要求的路面基层,避免基层质量差造成面层过早破坏,本规范特专门配制的。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间)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各级。

1.0.3 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及质量管理要求。

1.0.4 以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渗透型碎石为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

1.0.5 以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为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 中间路面可以改建等级提高的,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础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采用砾石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

作为耐磨层。

1.0.7 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本规范对类似材料底基层的规定。

1.0.8 本规范采用重型压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 本规范涉及的测试方法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相关测试规定。

2 条款2.0.1 基础沥青面层正下方并采用优质材料铺设的主要承重层或水泥混凝土板正下方采用优质材料铺设的主要承重层称为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也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 底基沥青路面基层下用劣质材料铺设的二次承重层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劣质材料铺设的辅助层称为底基层。

子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或更多层,并且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 细粒土颗粒最大粒径小于9.5mm,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低于90%(如各种粘性土、粉质土、砂土、不同塑性指数的砂石屑) .2.0.4 中粒土颗粒最大粒径小于26.5mm,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低于90%(如各种粘土、粉质土、砂土、不同塑性指数的砂石屑)。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5)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6)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
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2021/10/10
16
土质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填挖类型
3、 中线放样
3.1 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
桩。
3.2 中线放样时,应注意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
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3 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4、 路基放样
4.1 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
4、 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作 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经批 准后方可使用。
压实度检测:灌砂法,灌水法,环刀法
2021/10/10
11
一般路基施工
2021/10/10
12
1 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 为填料。
1.2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 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 滿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4.2 垫层宜分层摊铺压实,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 垫层采用砂砾料时,应避免粒料离析。
4.3 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500~1000mm,两侧 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
2021/10/10
25
路基检测
2021/10/10
26
路基检测标准
序 号 检查项目
1

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word精品文档66页

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word精品文档6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l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Roadbases(JTJ 034-93)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单位:交通部实行日期:1993年12月1日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工发[1993]761号现批准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34—93),自1993年12月1日起实行。

1985年我部发布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3年7月29日目次1. 总则2. 水泥稳定土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3 混合料组成设计2.4 路拌法施工2.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6 养生及交通管制2.7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2.8 其他3. 石灰稳定土第 1 页3.1 一般规定3.2 材料3.3 混合料组成设计3.4 路拌法施工3.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3.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3.7 养生及交通管制3.8 其他4.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4.1 一般规定4.2 材料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路拌法施工4.5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4.6 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4.7 养生及交通管制4.8 其他5.级配碎石5.1 一般规定5.2 材料5.3 路拌法施工5.4 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 一般规定6.2 材料6.3 施工7.填隙碎石7.1 一般规定7.2 材料7.3 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1 一般规定8.2 材料的标准试验8.3 铺筑试验段8.4 质量管理8.5 检查验收附录A 回弹弯沉值的计算和检验附录B 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附加说明l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下载篇一: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xx-6-1413:44:27阅读:11654次F02jtj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0.3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和质量管理要求。

1.0.4用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贯入式碎石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

1.0.5用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凡有可能改建提高等级的中级路面,都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层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用砂砾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做磨耗层。

1.0.7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本规范对同类材料的底基层的规定。

1.0.8本规范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本规范涉及的试验方法应符合交通部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规定。

2术语2.0.1基层base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底基层subbase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做底基层。

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细粒土finegrained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屑等)。

2.0.4中粒土mediumgrained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2.0.5粗粒土coarsegrained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土、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0.6水泥稳定土cementstabilizedsoil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

在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

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的土类而定,可简称为水泥土、水泥砂或水泥石屑等。

用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可简称为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0.7综合稳定土compositestabilizedsoil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简称为综合稳定土。

2.0.8水泥改善土cementimprovedsoil仅使用少量水泥改善级配砾石的塑性指数或提高级配砾石的强度,使其能适合做轻交通道路上沥青面层的基层,而达不到表3.3.1规定的强度要求时,这种材料称做水泥改善土。

2.0.9土的均匀系数coefficientofuniformityofsoil筛分土的颗粒组成时,通过量为60%的筛孔尺寸与通过量为10%的筛孔尺寸之比值,称做土的均匀系数。

2.0.10集料aggregate由碎石(或砾石)、砂粒和粉粒(有时还可能有粘料)组成的,并以碎石(或砾石)和砂粒为主的矿料混合料,统称其为集料。

粒径大于2.36mm的集料,称粗集料;粒径小于2.36mm 的集料,称细集料。

2.0.11石灰稳定土limestabilizedsoil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称为石灰土。

用石灰稳定中料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或级配砂砾时,称为石灰砂砾土;原材料为碎石土或级配碎石时,称为石灰碎石土。

用石灰稳定原中级路面,使其适应做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时,属于石灰砂砾土或石灰碎石土。

2.0.12石灰改善土limeimprovedsoil仅使用少量石灰改善级配砾石的塑性指数或提高级配砾石的强度,使其能适应做轻交通道路上沥青面层的基层,但达不到表4.3.1规定的强度要求时,这种材料称做石灰改善土。

2.0.1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limeindustrialwastestabilizedsoil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为石灰工业废渣)。

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一定数量的石灰、粉煤灰和土以及一定数量的石灰、粉煤灰和砂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分别简称为二灰、二灰土、二灰砂。

用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得到的混合料,当其强度符合要求时,分别称为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和石灰、粉煤灰级配砾石。

这两种混合料又统称为石灰、粉煤灰级配集料,或分别简称二灰级配碎石、二灰级配砾石、二灰级配集料。

用石灰、煤渣和土以及石灰、煤渣和集料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分别称为石灰煤渣土和石灰煤渣集料。

2.0.14级配碎石gradedcrushedrock粗、中、小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级配要求时,称做级配碎石。

2.0.15级配砾石gradedgravel粗、中、小砾石和砂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缘配要求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均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级配砾石。

2.0.16未筛分碎石crushedrunrock轧石机轧出来的粒径大小不一的碎石混合料,仅用一个筛孔尺寸与规定最大粒径相符的筛筛去超尺寸颗粒后得到的碎石混合料,称做未筛分碎石。

它的理论颗粒组成为1~d (d为最大粒径),并具有较好的级配。

2.0.17石屑screenings轧石场通过筛分设备最小筛孔(通常为5mm或3mm)的细筛余料,称做石屑。

其理论颗粒组成为0~dmm(d为轧石场用最小筛孔的尺寸)。

实际上,石屑中常有部分粒径大于d 的超尺寸颗粒。

2.0.18填隙碎石dryboundmacadam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结构,起承受和传递车轮荷载的作用,用石屑做填隙料,填满碎石间的孔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材料称做填隙碎石。

2.0.19松铺厚度thicknessofuncompactedlayer用各种不同方法摊铺任何一种混合料时,其密实度经常显著小于碾压后达到的规定密实度。

这种未经压实的材料层厚度称为松铺厚度。

2.0.20松铺系数coefficientofloosepavingmaterial材料的松铺厚度与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厚度之比值称为松铺系数,常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水泥稳定土3.1一般规定3.1.1按照土中单个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种。

3.1.2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和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3.1.3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3.1.4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时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3.1.5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3.1.6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应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路拌法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3.1.7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2)配料应准确。

(3)路拌法施工时水泥应摊铺均匀。

(4)洒水、拌和均匀。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最低要求)。

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98%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3%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5%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5%水泥稳定细粒土93%由于当前有多种大能量压路机,宜提高压实度1%~2%。

(7)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

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或对于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振动羊足碾与三轮压路机配合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下层宜稍厚。

对于稳定细粒土,以及用摊铺机摊铺的的混合料,都应彩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8)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

(9)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10)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11)水泥稳定土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