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疟疾课件ppt

疟疾课件ppt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疟疾挑战,推动科研成
果的共享和应用。
THANK YOU
预防性药物
药物种类
预防性药物主要包括氯喹、甲氟喹、磺胺多辛等。这些药物可以在疟疾流行区 服用,以降低感染风险。
使用方法
预防性药物需要在出发前咨询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一般需要在出发前 一周开始服用,持续到离开疟疾流行区后一段时间。
个人防护措施
穿着防护服
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群可以穿着长袖长裤,减少暴露部位,降低被蚊子叮咬的风 险。
使用驱蚊剂
使用驱蚊剂可以有效防止蚊子叮咬,可以使用驱蚊喷雾、驱蚊液等产品。在使用 驱蚊剂时,需要将其涂抹在暴露部位,并定期补涂。
03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 痛、呕吐等症状,结合流 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 髓进行涂片检查,寻找疟 原虫,是确诊疟疾的可靠 方法。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治疗、监测和评估等 。
目标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疾病负担,最终实现 消除疟疾。
重点措施
加强疫苗研发、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国际 合作等。
国际合作与援助
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美国总统疟疾倡议等。
国际援助
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推动全球疟疾控制工作。
国际合作
蚊子在水中繁殖,因此清除蚊子滋生 地可以有效降低蚊子数量。定期清理 家中的水缸、水盆、废弃轮胎等可能 积水的地方,以减少蚊子的繁殖。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疟疾疫苗上市,如RTS,S/AS01E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疟疾课件 ppt

疟疾课件 ppt
影像学检查
部分疟疾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可通过X光、CT等影像 学检查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疟疾,应尽早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和 降低并发症风险。
联合用药
采用多种抗疟药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耐 药性。
全程治疗
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以彻底治愈疟疾并预防 复发。
治疗方案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争等。
医疗设施不足
在一些疟疾流行区,医疗设施不 足,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 和治疗,从而加剧了疟疾的传播

03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可初步诊断疟疾。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髓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或抗原检测,可 确诊疟疾。
流行地区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 也可在温带地区流行。
02 疟疾的流行病学
分布与流行情况
全球分布
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东 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欠发 达地区。
季节性流行
疟疾的流行与气温、降雨 量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通常在雨季和热季高发。
地区性流行
在某些地区,如非洲的某 些国家,疟疾已经成为地 方性流行病,对当地居民 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0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杀死疟原虫。常用的青
蒿素类药物包括青蒿琥酯、蒿甲醚等。
奎宁类药物治疗
02
奎宁是传统的抗疟药,可有效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但奎
宁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抗疟药
03
如甲氟喹、氯喹等,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防治培训 课件(共25张PPT)

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防治培训 课件(共25张PPT)

疟疾的治疗
疟疾是—种可治愈的传染病,在 治疗上已经有很多高效的抗疟药, 只要病人积极配合,做到早就诊、 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早康复。
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导致重症和死亡 病例的发生。另外患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治 愈后,第二年3-4月份还要进行抗复发治疗, 彻底杀灭肝内期疟原虫休眠子,防止复发。
01
02
03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 卫生组织统计,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 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 为1.5亿,死于疟疾者约200万人。
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 解放后,全国建立了
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 疟疾防治机构,广泛
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 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
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治疗, 科研工作,疟疾的发
疟疾病死率也很高。
病率已显著下降。
04
05
近几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 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 响,疟疾发病在局部地区尤 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 上升趋势,加强疟疾防治、 每年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 防止其卷土重来具重要意义。 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
南纬30°之间的热 等地区疟疾流行严重, 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
带、亚热带和温带 且主要为恶性疟。
湖北等中部地区。
地区。
典型发作 周期性发作 冷(1-2h)—热(4-6h)—汗 “三步曲”
突发,持续20~60分钟。 全身颤抖、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暖。
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面色绯红、皮肤灼热;可伴全身酸痛乏力,头痛,但神智清楚。 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持续26小时。
疟疾的预防

疟疾的防治PPT课件

疟疾的防治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疟疾的防治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1
疟疾的概念
2
疟疾的传播
3
疟疾的症状
4
疟疾的治疗
5
疟疾的预防
1 疟疾的概念
疟疾,俗称“打摆子”, 是 疟原虫经蚊子叮咬而传播的 寄生虫病,夏秋季节常见, 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也是WHO优先关注的全球危害 最重的传染病之一。
到 2020 年要
在全国范围内消除 疟疾。
5 疟疾的预防
5 疟疾的预防
每年的4月26日为 “全国疟疾日”
5 疟疾的预防
感谢观看
②复方青蒿素片:口服总剂量4片(每片含青蒿素62.5mg,哌喹375mg), 首剂2片,24小时后2片。
(注:治疗、预防药物剂量均为成人量。)
4 疟疾的治疗
药物治疗 :
(3)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
①蒿甲醚每天肌注1次, 每次8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若原虫密度大于 15万/μl,首剂给药后4~6小时,再给予80mg肌注;
疟疾是经带疟原虫子孢子的雌性按 蚊叮咬人的皮肤而感染的一种虫媒 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 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有100多 个国家或地区有疟疾流行,约32亿 人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每年有 3.5-5亿疟疾病例,直接导致100多 万人死亡。
1 疟疾的概念
疟疾裂殖子
1 疟疾的概念
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 :
①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②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 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③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 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 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 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

疟疾ppt幻灯片课件

疟疾ppt幻灯片课件
目标设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各国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疟疾消除目标。例如,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可以设定降 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具体目标;在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则可以设定实现零本土病例或零死亡的具体目标。
国际合作验、技术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疟疾挑战
疟疾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 、无尿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 利尿等。
肝损害
神经系统并发症
疟疾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导 致肝衰竭。治疗方法包括保肝、降酶等。
疟疾可引起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治 疗方法包括抗感染、降颅压等。
康复期评估指标和随访计划制定
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疟疾疫情监测
02
通过定期调查和抽样检测,了解疟疾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
制定和调整消除策略提供依据。
完善监测网络
03
建立省、市、县三级疟疾监测网络,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
中心的协作与沟通,确保监测数据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消除策略制定背景和目标设定
背景分析
全球疟疾疫情依然严峻,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疟疾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制定有效的消 除策略对于控制疟疾传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 疟疾挑战,是未来防控疟疾的重要趋 势。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疟疾的金标准。
核酸检测
采用PCR等核酸扩增技术检测血液 或其他体液中的疟原虫核酸片段,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 或荧光免疫等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疟 原虫特异性抗体,有助于疟疾的诊 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疟疾防治措施》PPT课件

《疟疾防治措施》PPT课件

疟疾的病原体有四种,即恶性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 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疟疾的传播途径
01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传播,这些按 蚊在叮咬疟疾病人后,将带有疟 原虫的血液注入健康人体内,导 致感染。
02
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和活动季节 决定了疟疾的流行地区和流行季 节。
疟疾的症状和体征
疟疾的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出 汗、头痛、乏力等,通常在感染
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未来防治方向
继续加强监测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疟疾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防止 疟疾的反弹。
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提高疟疾的治愈率 和生存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防治经验和资源,共同推进全球疟疾 防治事业的发展。
对公众的呼吁和倡议
1 2 3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疟疾防治的 认识和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防治工作。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在 蚊子活跃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等,降低感染风险 。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受 灾害影响的人群,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和预防 服务。
食疗调理
中医认为食疗对于疟疾的康复也有一 定的帮助,因此会建议患者进行相应 的食疗调理。
04
疟疾的全球防治现状与挑战
全球疟疾防治进展
全球疟疾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显著下降
01
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病例数下降了30%,死亡人数下降了
60%。
成功实施大规模控制和消除疟疾计划
02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大规模控制和消除疟疾计划,有效减

《疟疾防治措施》ppt课件

《疟疾防治措施》ppt课件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 战、出汗和贫血等,通常在感染
后10-15天出现。
疟疾的传播途径
雌性按蚊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其 他传播方式包括输血、母婴传播等。
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密切相关,了解 传播途径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
不同种类的按蚊传播不同的疟原虫, 因此传播方式和地区也有所不同。
疟疾的症状
01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 痛、寒战、出汗和贫血 等,但不同阶段症状不 同。
02
潜伏期症状通常不明显 ,但可能出现疲劳、食 欲减退等症状。
03
发作期症状包括突然发 冷、高热、出汗、恶心 、呕吐等,通常持续数 小时至数天。
04
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 但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不等。
02
疟疾的预防措施
防蚊灭蚊
减少暴露在阳光下
避免在户外活动时暴露皮肤,特别是在黄昏和黎明时分。 使用防晒霜、穿着长袖衣物等措施保护皮肤。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有遮荫的地方。
其他预防措施
避免水生生活方式,如游泳、划 船等,尽量减少接触水源。
使用驱蚊剂、避免在户外活动时 暴露皮肤等其他预防措施。
针对特定人群,如前往疟疾流行 区的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宣
监测病例、蚊虫密度、传播媒介等,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和疫 情预警。
疫情报告与处理
报告制度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疫情处理
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对疫区进行消毒和灭蚊等措 施。
控制措施与消除目标
控制措施
采取预防性服药、灭蚊、防蚊、健康 教育等综合措施。
消除目标
传和风险告知。
03
疟疾的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疟疾精简》ppt课件

《疟疾精简》ppt课件
措施解决。
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策略
01
02
03
04
消灭蚊虫孳生地
清理积水、垃圾等蚊虫孳生地 ,减少蚊虫数量。
室内外环境整治
改善居住环境,减少蚊虫藏身 之地。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对室内外环境进行 喷洒,杀灭蚊虫。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微生物制剂等方法 控制蚊虫数量,减少其传播疾
病的风险。
2024/1/30
6
02
疟原虫生物学特性
2024/1/30
7
形态结构与生命周期
形态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呈环状、 月牙状或香蕉状,大小约为红细
胞的1/6。
2024/1/30
结构
疟原虫具有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细胞器,以及鞭毛、胞口、胞质等 结构。
生命周期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包括红 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和无性繁殖 期。其中,红细胞内期是疟疾发作 的主要原因。
耐药性产生机制
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基因突变可 改变疟原虫的药物作用靶点,降低药物敏感性;基因重组则可使疟原虫获得新 的耐药基因,从而增强耐药性。
2024/1/30
10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2024/1/30
11
临床表现识别要点
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寒战、高热 和大量出汗,呈周期性发作。
5
临床表现及危害程度
01
临床表现
02
寒战、高热、出汗:疟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和出 汗,这些症状呈周期性发作。
03
头痛、肌肉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 症状。
2024/1/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疟原虫
• 环状体:环纤细,多环(一个红细胞内有2个 环状体)、多核(一个环状体上有2个细胞核) 和边缘型(环状体沿红细胞边缘分布)。
• 配子体:雄配子体呈腊肠型,细胞质略红, 核疏松,位于虫体中央,疟色素分布在核周; 雌配子体呈新月型,细胞质蓝色,核致密, 核位置及疟色素分布特点同雄配子体 。
红细胞内裂体增殖
• 贫血:贫血是疟疾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 脾肿大:是疟疾患者的主要体征之一
• 凶险型疟疾:主要发生在恶性疟原虫患

• 疟性肾病:为Ⅲ型变态反应所致,以三
日疟患者长期未愈者最多见。
周期性发作为疟疾典型症状之 一
• 发作周期因虫种而异,与疟原虫红细
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一致, 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 虫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时间分别为 48h、72h和36-48h,故分别为隔天、 三日和36-48h发作一次。
疫力,特异性抗体可抑制疟原虫在红 细胞内的发育,使虫数明显减少,临 床症状消失,并对再感染有一定的抵 抗力,无疟原虫,免疫就消失。
二.疟疾诊断
临床遇有下列情况者,可疑为 疟疾
• ①生活在疫区或去过疫区,有感染疟
疾的机会,现有疑似疟疾的症状者;
• ②间歇性发热,每天、隔天或隔两天
定时出现一次;
• ③贫血,红细胞内见粗细不一的嗜碱
全国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
———————————————— —
年 发病人数 发病率 死亡人数 死亡 率
(万) (/万) 万)
(/10
—————————————————— ——
1949 3000.00 60.0000
1960 1023.68 0.951
1980 330.00
600.00 155.39 33.78
入肝细胞的发育时间差异明显。
红细胞内期
• 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进行 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即环状体→滋养体→裂 殖体→裂殖子。
• 疟原虫红内期裂殖时间:Pv、Pf、Pm分别 为48h、36-48h和72h。
• 配子体形成: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几代裂 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行裂体增殖,发育 为雌、雄配子体。
复发与再 燃
复发:由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形成 的休眠体复苏,经裂体增殖产生裂殖 子,侵入红细胞发育,再次引起发作。 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无复发。
再燃: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疟疾停止 发作后,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大量增殖,再次引起发作。感染人的 四种疟原虫均有再燃。
带虫免疫
• 疟原虫感染后,人体可产生获得性免
疟疾的诊断与防治
疟疾流行态势
• 疟疾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

• 是重要蚊媒传染病 • WHO最新估计,疟疾流行于90多个国家
和地区
• 约有21亿人受到威胁,是世界三大传染
病之一。
• 每年有3-5亿人感染 • 死亡人数达270万,90%在非洲
全球疟疾的流行态势
东南亚区有8个国家流行疟疾
2001年 全 国 疟 疾 疫 情 分 布 图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性疟原虫)
形态特点
疟原虫生活史复杂,发育阶段多; 在外周血中能见到的红细胞内寄生的阶段 为诊断阶段; 注意掌握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特点(核、细 胞质、疟色素)和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化。
间日疟原虫
• 环状体:环状细胞质上有核一个,呈红色,被寄生的红 细胞无变化。
• 滋养体:细胞质不均匀有伪足和空泡,形态不规则,有 疟色素,核一个,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色淡,有薛氏点
• 裂殖体:细胞核2-24个,排列不规则,成熟裂殖体中细 胞质裂开,包绕细胞核,疟色素成堆,被寄生的红细胞 变化同滋养体。
• 配子体:圆形,充满胀大的红细胞,细胞质均匀规则, 疟色素分散,雄配子体细胞质略带红色,核疏松,位 于虫体中央,雌配子体细胞质蓝色,核致密位于虫体侧 ,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化同滋养体。
• 孟加拉、不丹、印度、印尼、缅甸、
尼泊尔、斯里兰卡和泰国
• 14.15亿总人口中有12.12亿(86%)受疟
疾威胁,报告了337万例镜检确诊疟 疾患者,41%为恶性疟,其中84%来 自印度, 其次为斯里兰卡(8%)
西太区有9个国家存在疟疾传播
• 柬埔寨、中国部分地区、老挝、马来西
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 群岛、瓦努阿图和越南。
• 该地区总人口15.85亿,其中1.12亿
(7.1%)住在疟区, 血检证实49.7万疟疾 病人(67% 为恶性疟),加上临床病例共 有300万例,其中所罗门群岛、柬埔寨、 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病率较高。
疟疾是我国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 流行的历史久远; • 1933年云南省云县疟疾大流行,死3万; • 1904年修滇越铁路,患疟疾死亡6-7万; • 1897年重庆疟疾流行,近半人口患疟; • 1931年新疆疏附县疟疾波及喀什和田地区; • 西藏墨脱、察隅等县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 • 云南热带雨林与边境地区流行严重。
300000 399 64
中国疟疾发病情况(千例)
600
500
1985-2000年
Number of malaria cases reported
400
300
200
100
0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无疟 发病率 < 1/ 万 发病率 >1/万 发病率> 10/万 发病率>100/万
性点彩,白细胞数接近正常或偏低, 单核细胞比率增高,白细胞内查见疟 色素颗粒;
• ④发病数天后触及脾脏,有时在脾肿
在蚊体内的发育
• 包括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
→受精→合子→动合子。 • 孢子生殖:卵囊形成后即开始孢子生殖,
形成大量子孢子。
疟原虫寄生部位:肝细胞和红细胞
休眠体: 原虫有
仅间日疟原虫、卵形疟
感染阶段: 子
雌性按蚊唾腺中的子孢
传播途径:
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致病阶段:
生活史
• 在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及开始有性繁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蚊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及孢子生殖 • 在人体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期 配子体形成
红细胞外期
• 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进行红细胞外裂体增殖, 产生许多裂殖子(不同疟原虫成熟裂殖子数 目不同)。
•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称为红细胞外期。 • 间日疟原虫速发型子孢子和迟发型子孢子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