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物理试卷(第一章 声现象)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A .B .C .D .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 .紧闭室内的门窗 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 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 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含答案详解)1.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左右B.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C.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8km/h左右D.一辆小汽车的宽度大约为1000cm2.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二、多选题3.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C.“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响度大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B.在-265℃时氮呈固态C.灯丝用钨丝材料是因为钨的熔点高D.金是晶体,固态水银不是晶体三.填空题5.小明用塑料软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91cm,则小明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mm,若小明在测量的过程中将塑料软刻度尺拉长,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
6.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7.在“我是歌手”的比赛中,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若琴弦在2s内振动了490次,则声音的频率是Hz;美妙的歌声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8.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氦的沸点-℃,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可提取氧气、氮气和氦气,使空气液化的方法是和压缩体积;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该物态变化叫,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刻度尺分度值1cm)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板的作用是_____,斜面的作用是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AC s =_____cm ;BC t =_____s ;AB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C 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填“大”或“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根据图所给信息,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A.1 cm B.0.2 m C.1.7 m D.4.5 m2.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3.《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4.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
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5.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6.短跑运动员5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
假设后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在这0.5 s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A.3 m B.7 m C.12 m D.25 m8.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9.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 m金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B.地面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4、下列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A.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C.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B.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D.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 时甲在乙的前方8、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9、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10、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 50m 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 50m 测试的成绩是 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6.25m/sD.0m 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 时,乙在甲前方5m 处D.5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3、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 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 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52.5 g B.47.5 g C.50 g D.55 g14、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15、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 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A.密度小B.弹性小C.体积小D.硬度小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产生,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甲、乙两球的体积相同,材料不同,当在天平的左盘放2个甲球,右盘放3个乙球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球()A、质量之比2:3B、 B.体积之比2:3C、密度之比2:3D、密度之比3:2正确答案: D2、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正确答案: D3、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讨论它如何保真,音响高保真主要是指()A、音调和响度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D.音调、响度和音色正确答案: C4、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正确答案: B5、甲、乙两同学沿平面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正确答案: D6、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正确答案: D7、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正确答案: B8、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正确答案: B9、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正确答案: C10、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 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 AB=_____ m/s; v BC=_____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是在做_____运动.(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v= 小 0.2 0.5 大变速直线大【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s/t进行速度计算的;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行的时间较长;AB的速度是:0.4m==0.2/2ABABABsv m st s=;BC的速度是:0.5m==0.5/1BCBCBCsv m st s=;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路程不变,时间变小,所以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考点: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单位的统一,知道测量速度的原理:stυ=.3.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1)测平均速度时需要用______测量路程,用______ 测量时间,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如图所示,斜面长,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现已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请你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保留两位小数);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s1=1.6t1=5v1=0.32s2=0.8t2=2.8v2=____(3)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________;(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来源】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便于测量时间较小 25 小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2)[3]小车运动距离:s AB=80.0cm−40.0cm=40.0cm,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ABst=40.0cm1.6s=25.0cm/s;(3)[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v=st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4)[5]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增大后,小车的运动变快,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大。
2.某同学为了研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来源】聚焦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一:机械运动【答案】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 4、7(或5、8或6、9).【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时,比较路程,路程越大,运动越快;相同路程时,比较时间,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详解】(1)比较实验数据1与4(或2与5、3与6)可知,运动路程相同,时间不同,且运动时间越短的小轿车运动的越快,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2)要得出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控制变量法的基本要求,控制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表中数据符合要求的是4、7(或5、8或6、9)3.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计时的电子秒表后,为了方便测时间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该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同时应_________斜面倾斜程度(选填“增大”或“减小”);(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则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_ (选填“v1”、“v2”或“v3”);(4)小明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_________(选填“A”或“B”)A.可行,实验原理相同 B.不可行,路程测不准确【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v=st金属片减小 0.2 v2 B【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2)[2]为了方便测量,实验器材可以添加一块金属片,先后竖立在斜面的中点和最下端,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记下时间;[3]减缓斜面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4]小车全程运动的距离s=1m,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m5sst=0.2m/s;[5]前半程:s1=0.5m,t1=3s,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1=110.5m 3sst=≈0.17m/s,后半程:s2=0.5m,t2=2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220.5m 2sst==0.25m/s,v2>v3>v1,所以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4)[6]如果确定时间t,然后测量小车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小车运动的时间刚好是t时,到达的位置不易确定,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容易测量,导致平均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础营中学2014-2015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小明上完长度的测量这一章节后,就想试试自己是否会估算日常生活中常见
物体的长度,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他估算正确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7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2.做作业时,小红有道单位换算题做错了,请你帮她找出来()
A.13Km=1.3×10 m
B.5h=300min
C.20m/s=72Km/h
D.20Km/h=72m/s
3.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
长度为()
A.9.8cm
B.9.80cm
C.3.8cm
D.3.80cm
4.每到星期一都有隆重的升旗仪式,当国歌奏响红旗升起时,每个同学都要庄严
肃穆,行注目礼。
选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红旗是静止的()
A.学生
B.老师
C.教学楼
D.红旗上的五角星
5.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把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为参照物
C.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6.对比以下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0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10Km/h的速度在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一物体从40m高空落下用了2s
7.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下面的现象中哪些属于机械运动()
A.飞奔的猎豹
B.心花怒放
C.电磁运动
D.五四运动
8.传说孙悟空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约1s)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
×104Km),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105Km,估算孙悟空大约需要翻几个筋斗就可以到达月球()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段路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则所
用时间之比为()
A.4:3
B.3:4
C.8:6
D.6:8
10.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它的运动的v-t图像应该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
11.(1)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为。
(2)如图3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秒。
12.单位换算:
(1)太阳的半径约为7×108m= μm;
(2)人头发的直径约为7×10-5m= mm ;
(3)早读时间约为0.5h= s;
13.小明乘电梯在上升的过程中,若选取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若
选取为参照物,则小明是运动的。
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m/s,合计 Km/h。
14.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偷懒之前我们觉得兔子运动的快,而最终
裁判判乌龟赢。
我们和裁判判断不一的原因是:
(1)我们:相同时间比较,(2)裁判:相同路程比较。
(3)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5.课外活动时,小明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运动。
在
某次训练中,他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坐标系如图4所
示。
则小明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三、实验题(每题2分,共22分)
16.如下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实验中测得路程s
1上的平均速度为v
1
,路程s
2
上的平均速度为v
2
,路程s
3
上的平均速度为v
3.那么,v
1
、v
2
、v
3
的大小关系是(选填
>、<、=)。
17.如下图所示,某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请你指出这位同学测量方
法有错误的三处:
(1);(2)。
(3);
(4)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小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吗?请你说出两点:
;。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解答过程应包括必要的文字表达和公式)
18.十一国庆放长假,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回家去,小明的家距离学校有10公里,
放学后他从学校出发,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遇到路边一家小卖铺,于是买了一瓶水解渴,在小卖铺耽误了5分钟,此时距离学校6公里,接着又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家。
(其中1公里=1Km)问:
(1)从学校到小卖铺,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分)
(2)小明从学校到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分)
19.喜洋洋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
洋洋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
问:喜洋洋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D 5.B 6.D 7.A 8.C 9.B 10.C
二、填空题
11.(1)0.1cm (或1mm )、1.85cm 。
(2)217.5 12. 7⨯1014 、7⨯10-2 、1800 13. 电梯、地面、2.1、7.56 14. 路程、时间、速度 15. 4
三、实验题
16.(1)刻度尺、停表 (2)t
s
v =
(3)小 (4)变速 (5)v2>v1>v3 17.(1)没从零刻度线位置开始测量(2)刻度尺没放正(3)读书时,视线没对正 (4)使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解答题 18.解:(1)小明从学校到小卖铺的距离:s=6Km ,所用时间:t=1.5h 。
则,从学校到小卖铺,小明的平均速度:h
Km
t s v 5.16==
=4Km/h (2)小明从学校到家的路程:s 总=10Km ,总时间:t 总=1.5h+5min+1.5h=
12
37
h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总=
37
120
h
1237m 10总总==k t s Km/h 答:小明从学校到小卖铺的平均速度是4Km/h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7
120
km/h 。
19.解:灰太狼到达羊村所经路程:s 狼=200m+100m=300m ,速度:v 羊=15m/h
则,灰太狼到达羊村所用时间:t 狼=
s
/m 15m
300狼
v 狼
=
s =20s
喜洋洋到达羊村所用时间:t 羊=t 狼=20s ,所经路程:s 羊=200m
则,喜洋洋跑往羊村的速度:v 羊=
s
20m
200羊
t 羊
=
s =10m/s 答:喜洋洋至少要以10m/s 的速度才能安全跑回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