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教学设计完美版

[教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顺义区教研中心谢立平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周业虹朝阳区教研中心兰俊耀密云县教研中心任连俊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崔建福團一、教学内容概述本章属于热化学基础知识。
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现象的科学,曾为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反过来,它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
它主要解决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问题。
教材立足于学生有一定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化学反应中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安排顺序上,第一节先从微观的角度介绍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概念、表示的方法,因此第一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化学键(键能)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第二节学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热(反应热)和日益危机的能源问题,从反应热的种类着手,引出反应热中的一个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热”,特别突出强调其中的“ 1摩尔物质”和“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燃烧热是一定的。
另外,资源、能源、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教材为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学生关心能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社会问题作了良好的铺垫或开端,为教师的拓展发挥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节学习反应热的有关计算,这实际上是对热反应方程式的一个深化,一个再认识。
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包括盖斯定律的学习,都是将热化学方程式与反应热联系在一起的,另外,在化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通过一些实验来测定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
但是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直接测定,只能够通过间接的方法获得,这就涉及到盖斯定律运用问题,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章内容层次鲜明,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要会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而且与生活联系密切,强调以人为本,体现新课标精神。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掌握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2 化学平衡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学习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2.1 化学反应速率掌握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达式学习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了解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2.2 化学反应机理学习化学反应机理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简单反应机理的计算了解复杂反应机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第三章:化学反应的热力学3.1 热力学基本概念理解能量、热量和焓的概念学习热量的计算和热化学方程式3.2 化学反应的焓变掌握焓变的计算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习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物的能量关系第四章: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4.1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表达式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和意义学习平衡常数的计算和表达式4.2 平衡常数与反应热的关系掌握平衡常数与反应热的关系学习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第五章: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5.1 速率控制步骤的概念和意义理解速率控制步骤的定义和作用学习速率控制步骤的判断方法5.2 速率控制步骤的计算掌握速率控制步骤的计算方法学习速率控制步骤的调控方法第六章:化学反应的催化剂6.1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了解催化剂的定义、特征和作用掌握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6.2 催化剂的机理学习催化剂的吸附作用和催化机理了解催化剂的再生和活化第七章: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7.1 电子转移的基本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学习电子转移的类型和机制7.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学习标准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的计算第八章:化学反应的化学键变化8.1 化学键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键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学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8.2 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类型掌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反应特点学习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第九章:化学反应的立体化学9.1 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手性碳原子、立体异构体的概念学习立体化学的表示方法和规则9.2 立体化学与反应类型掌握立体化学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学习立体化学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第十章:化学反应的应用10.1 化学反应在合成材料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反应在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中的应用学习化学反应在材料合成中的重要性10.2 化学反应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掌握化学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学习化学反应在药物制备中的关键步骤10.3 化学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理解化学反应在废水处理和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学习化学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方法第十一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与反应速率控制11.1 动力学参数与反应速率学习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掌握阿伦尼乌斯方程及其应用11.2 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实际应用探讨工业反应过程中速率控制步骤的选择和优化分析实际反应体系中速率控制步骤对反应效率的影响第十二章:化学平衡与反应热力学12.1 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反应条件学习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探讨温度、压力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2.2 反应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掌握吉布斯自由能、熵和焓变的计算方法分析反应热力学参数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意义第十三章:化学反应与能源转换13.1 化学反应与燃烧反应学习燃烧反应的原理和类型探讨燃烧反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13.2 化学反应与电化学反应掌握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分析电化学反应在能源转换和化学电源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反应与材料科学14.1 化学反应与金属冶炼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14.2 化学反应与材料合成学习材料合成中常用的化学反应方法分析化学反应在新型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和前景第十五章:化学反应与生物化学15.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了解生物体内重要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探讨酶在生物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15.2 化学反应与生物催化学习生物催化剂的性质和应用分析化学反应在生物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化学反应的化学键变化、化学反应的立体化学、化学反应的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与反应速率控制、化学平衡与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与能源转换、化学反应与材料科学、化学反应与生物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1 化学反应的定义与特征解释化学反应的概念讨论化学反应的特征(如可逆性、放热性、吸热性等)1.2 化学反应的类型介绍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举例说明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实例1.3 化学反应的平衡解释化学平衡的概念探讨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动力学2.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与计算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介绍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单位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讨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释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2.3 化学反应动力学介绍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概念解释阿伦尼乌斯方程和反应速率理论第三章:化学平衡与反应的转化率3.1 化学平衡的计算介绍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探讨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物浓度的关系3.2 反应的转化率与效率解释反应转化率和效率的概念探讨影响反应转化率和效率的因素3.3 化学平衡的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来验证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差异第四章: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学4.1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规则解释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物质的量关系4.2 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与化学计量学计算探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介绍化学计量学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4.3 化学反应的限制因素与过量计算解释反应的限制因素和过量计算的概念探讨如何确定反应物的最佳比例和产物的最大产量第五章:化学反应的催化与催化作用5.1 催化剂的定义与特征解释催化剂的概念讨论催化剂的特征(如选择性、活性、稳定性等)5.2 催化作用的原理与机制介绍催化作用的原理和机制探讨催化剂的作用过程和催化循环5.3 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讨论催化剂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举例介绍催化剂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效果第六章:电化学反应与电池6.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解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和应用6.2 电极反应与电极电势探讨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机制介绍电极电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6.3 电池的性能与应用讨论电池的性能指标(如电动势、容量、能量密度等)举例介绍电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实例第七章:化学动力学与反应机理7.1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动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解释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速率方程的概念7.2 反应机理的探讨与确定介绍反应机理的概念和探究方法举例说明不同反应机理的特点和确定方法7.3 动力学控制的化学反应讨论动力学控制的概念和条件分析动力学控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实例第八章:光化学反应与光催化8.1 光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介绍光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解释光子能量和光化学当量的概念8.2 光合作用与光化学反应的应用探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举例介绍光化学反应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转换中的应用8.3 光催化的原理与应用介绍光催化的概念和原理讨论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领域第九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热力学9.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解释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概念探讨热效应的测量方法和意义9.2 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介绍热力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如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解释热力学函数(如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等)的概念和应用9.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讨论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可逆性和限制条件分析热力学参数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和预测第十章:化学反应实验技术10.1 化学反应实验的基本操作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如称量、溶解、过滤等)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10.2 化学反应实验的设计与实践讨论化学反应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举例说明化学反应实验的实践案例和实验结果分析10.3 现代化学反应实验技术介绍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探讨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在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特别是化学反应的特征,如可逆性、放热性、吸热性等,这对于理解后续的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等概念至关重要。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案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2课时 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3)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难点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预 设教学生成核心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必修相关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反应?能作图吗?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复习回忆,总结归纳,分析作图做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H 为“-” 为放热反应∆H 为“+”讨论、思考、提问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环节三盖斯定律的应用讲评练习: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738.5 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最新化学反应原理说课稿(精选3篇)

最新化学反应原理说课稿(精选3篇)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篇一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本节重点: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思考与交流】请大家填表或回答问题:1.填表氢气与其它物质反应反应条件难易程度H2 + O2H2 + CuOH2 + N2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的难易程度,是由决定的,同时也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
2.将H2 、O2混合,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数百年,但点燃后会发生剧烈反应,而且只要配比相当,可以完全转化成生成物,这又说明了什么?3.将3lH2 和1l N2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最终能否得到2l的NH3?这说明什么?化学研究的核心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为人所用?这些都是化学反应原理所要涉及到的内容。
合理简化的概念模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
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反应物分子能够发生碰撞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如果每次碰撞都是有效的话任何反应都会在瞬间完成,而事实不是这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有效碰撞和投篮的比拟图: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活化分子和活化能活化分子活化能普通分子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结论: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关;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的多少有关;活化分子的多少又与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有关。
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的,而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又与分子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可以说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
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外部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
催化剂【练习】某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为X+=Z,第二步为+Z =M+N+X。
此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活动:实验演示,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反应热的计算练习。
1.2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原因,掌握热量变化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热量变化的概念,热量计的使用,热量变化的计算。
教学活动:热量变化的实验观察,热量计的操作练习,热量变化的计算练习。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反应速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测量和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影响反应速率的讨论。
2.2 化学平衡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平衡现象,平衡常数的计算练习,平衡移动原理的解释。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电子转移的计算。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练习,电子转移的计算练习。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学习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方法。
教学活动:氧化还原反应应用实例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调控方法的讨论。
第四章:酸碱反应4.1 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酸碱反应的概念,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酸碱反应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pH值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酸碱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练习,pH值的测量和计算练习。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2.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3. 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4.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定义及其特征;2.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式;3.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四、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定义及其特征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物质的性状、质量、颜色等发生了变化,是由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过程。
2.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度,通常用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表示。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v = ΔC/Δt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3.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反应物的消失或产物的生成来确定反应速率。
(2)滴定法:通过滴定法可以测定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反应速率。
(3)电导法:通过测量电导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4)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或透过率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5)比色法:通过比较溶液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或离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物的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4)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光照:某些反应需要光照才能进行,光照的强弱会影响反应速率。
五、教学方法1.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重要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3. 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化学反应的概念,例如铁锈的生成过程。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 学会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1.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破坏3.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意义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能量与热量2. 热化学方程式与热效应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第五章: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1.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2. 化学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3. 化学反应与环境污染及防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化学反应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2. 辅助教材:《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指导》3.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复杂概念和示例分析。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文章和实际应用案例。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
2. 实验试剂:配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3. 教学挂图:用于展示化学反应原理的结构和过程。
4.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课时,每课时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