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精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参考答案.doc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A春参考答紊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让.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2、幼儿科学教育本质在于对幼儿实施科学启蒙教育,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科学教育以萌发幼儿的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幼儿具有初步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3、观察是人的感官在脑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是一种由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4、幼儿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物质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的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5、适用于幼儿早期科学阅读的种类一般有谜语、科学诗歌、科学童话。
6、在组织幼儿的科学游戏活动时,教师首先必须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7、测量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方法,其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
8、专门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按照教师指导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正规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非正规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和偶发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9、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10、幼儿科学教育评价是以幼儿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目标,采用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幼儿肯学教育的现象和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判断题(共1。
分,每小题1分)注:请使用“广'或“X”符号1、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
(J)2、多元智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斯坦伯格、赛西、维果茨基、加德纳,该理论认为人具有多种智力,且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
(X )3、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是幼儿科学教育的载体与媒介,是决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X)4、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而非单纯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
(")5、一般而言,小班幼儿主要采取观察测量;中班以后,主要以非正式测量为主;大班以后,开始尝试利用正式量具进行测量。
10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 00390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知识的来源是 ()A. 探究的过程B.前人的经验C.科学家的论断D.自己的思考2.关于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3.一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A. 一岁左右B.一岁半C.两岁以后D.三岁以后4.儿童科学教育要把培养独特个性的儿童作为教育目标,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A. 连续性B.整体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就其概括水平来说,处于()A. 动作经验水平B.表象水平C.抽象水平D.符号水平6.“激发和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这一目标适合于幼儿园的()A. 小班、中班B.中班、大班C.小班、中班或大班D.小班、中班和大班7.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是()A. 观察自然角中的动植物生长B.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C.观察露珠D.观察落叶树8.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1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9.儿童科学活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A. 对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B.有严密的逻辑性C.有较强的程序性D.有明确的目的性10.所谓间接指导,就是指()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B.教师通过操作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D.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11.儿童在科学活动“玩水”中,发现积木漂在水面上,然后他就不停地将积木往下按,还自言自语地说:“下去!下去!”但是积木总是会漂在水面上。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儿童的科学知识B. 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C. 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D. 增加儿童的课堂纪律答案:B2.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A. 知识传授者B. 学习引导者C. 纪律维持者D. 家长代理人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A. 观察自然现象B. 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C. 记忆科学术语D.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答案:C二、判断题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
(错误)2.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正确)3. 学前儿童不需要了解科学知识,因为他们还太小。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 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 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儿童建立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促进儿童的感官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 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描述一下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活动。
答: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进行有效的观察活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兴趣的观察对象,如植物生长、小动物等。
- 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工具和材料,鼓励他们亲自参与观察。
- 引导儿童记录观察结果,可以是图画、文字或口头描述。
- 与儿童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假设。
- 鼓励儿童进行反复观察,以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在幼儿园的科学角发现了一个蚂蚁窝,他非常好奇,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蚂蚁的知识。
问题: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你会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科学教育?答:作为小明的老师,我会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科学教育:- 首先,我会鼓励小明分享他的发现,并询问他对蚂蚁有哪些了解和疑问。
- 然后,我会组织一次班级讨论,让其他小朋友也参与进来,分享他们对蚂蚁的认识。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总分:80分题量:24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A.加涅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布鲁姆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A.季节B.常见动物C.风土人情D.常见植物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确定材料选择的原则是()A.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B.生活性、活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C.生活性、探索性、启发性、丰富性、层次性D.安全性、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A.制作玩具B.制作昆虫标本C.观察蚂蚁搬家D.观察大雾天气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下列环节中,不属于”做中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A.设置情境B.采集样本C.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二、填空题(共12题,共20分)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能够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____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自考真题(2015年10月至2006年1月)

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881)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1.教育性原则2.定量统计分析3.事件取样观察法4.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5.非结构性访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科学研究是一种过程,它是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性活动。
7.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假设具有假设性、根据性、和接轨性。
8.在执行研究方案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主要有、被试流失和环境干扰。
9.事件取样观察法的早期经典研究是达维对的研究。
10.根据研究的方式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纵向研究和。
11.教育实验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和因变量。
12.积累文献的方法主要有抄录式、标记与批语式、、和综述式13.裴斯泰洛齐最早采用法,写成《一个父亲的日记》;我国儿童心理学之父也用此法,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14.勒温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包括的循环圈。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5.当孩子在摸白鼠时立即呈现铜棒尖锐的敲击声音,这种行为不符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A.客观性B.教育性C.系统性D.理论与实际相结合16.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陈鹤琴对他的儿子一鸣从出生开始连续观察808天,这种在较长的时间内研究儿童的方式属于【】A.纵向研究B.常规研究C.成组研究D.横向研究17.采用等距抽样,从某幼儿中班30人抽取l0名被试,应间隔人抽取一个样本。
【】A.1 B.3 C.2D.418.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下研究教育规律,这种发展趋势表明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A.跨文化B.现代化C.数学化D.生态化19.由实验者主动加以控制的实验条件,并呈现给被试的刺激物,叫做【】A.因变量B.效度C.自变量D.无关变量20.误差最大,被有些人称为“非实验设计”的是【】A.假实验B.前实验C.准实验D.真实验21.评定问卷研究是一种测试。
2006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1.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的赞扬都集中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这三篇小说上。
2.《红灯记》中李玉和"狱警传,似狼嚎"的唱段,李铁梅"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的唱段等,都是个性化的,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心态。
3.江河在1985年创作的"史诗"代表作是《太阳和他的反光》。
4.在赵树理研究中,对赵树理作品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62年召开于大连。
5."样板戏"在整体的写实风格的基础上,也发挥了传统京剧的虚拟特长,如《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中杨子荣的"马舞"等。
6.《福建文艺》编辑部曾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开设专栏,主要围绕着舒婷的诗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
7.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
8.京剧"样板戏"除了两部作品外,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
这两部作品是《海港》和《龙江颂》。
9.公刘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发表于1979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星星》。
10.1958年创作的《"锻炼锻炼"》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
11.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洪常青与(吴)琼花的爱情描写。
12.较早对朦胧诗人的创作进行整体检阅的文章是谢冕的《失去平静之后》。
13.新中国成立前夕,《邪不压正》是赵树理创作中惟一引起争论的一篇作品。
14.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15.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中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过小说《波动》。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习题库及答案

2021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习题库及答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习题及答案1第1章一、填空题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功能,第二是_______ 功能。
2._______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_______ ”与其他四个领域即“社会”、“语言”、“_______ ”、“艺术”列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
4.科学教育是培养 _______人才和提高民族_______ 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 _______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_______ 。
6.“学前儿童的科学”不同于成人的科学,前者是以 _______为基础,后者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二、解释题1.技术: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三、问答题1.科学与技术的有哪些区别?答案: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有哪些意义?答案:一个国家的发达兴旺,除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以外,还需要培养大批的科学技术专门人才。
从小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将有利于培养科技的专门人才。
首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他们将来成长后的科学学习,并为科学素质的早期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龄前阶段的科学教育越普及,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越浓厚,对其潜能的开发也越有效。
在学龄前时期,培养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兴趣,能运用自己的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探究、动手动脑,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交流,并能够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等等,都能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质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一)总分:140分题量:70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A.客观B.准确C.创造D.学术价值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以上的样本。
A.15B.30C.40D.50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学前儿童是指()儿童。
A.0-6;7周岁B.0-6岁C.0-3岁D.0-5岁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基础研究又被称为___,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基本理论研究D.应用研究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A.应用研究B.定量研究C.基础研究D.定性研究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A.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抽样偏差小,则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___。
A.不好B.好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学前教育B.教育科学C.科学D.学前教育科学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保证观察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客观性的基本条件是()A.制定计划B.确定观察对象C.观察报告撰写D.执行计划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对观察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叫()A.突发事件B.不利事件C.典型事D.意外事件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科学表现为___。
A.系统化的知识体系B.系统化的结论C.一般性知识D.一般性结论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___。
A.个体B.总体C.样本D.大样本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下列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能说出“溶解”一词语,表明儿童已形成“溶解”概念
B.儿童不能说出“溶解”这一词语,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水平上
C.儿童能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象,表明儿童已形成了初级科学概念
D.儿童会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明,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
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中班和大班
D.大班
7.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
A.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8.下列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B.知识经验
C.个性
D.情绪
9.下列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10.下列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C.观察和探常见的天气现象:冰、雪、雾、雨等
D.了解雨的成因
12.STS指的是( )。
A.科学、技术和社会
B.科学技术教育
C.现代科学技术
D.科技产品
13.下列不适合农村儿童的科学活动是( )。
A.认识昆虫
B.认识土壤
C.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梯
D.观察玉米
14.下列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不变
C.活动的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D.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15.下列关于儿童科学活动重要性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B.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C.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
D.给予儿童充分的满足,享受科学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16.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
B.科学实验
C.分类
D.测量
17.在为幼儿选择饲养的动物时,错误的要求是( )。
A.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
B.应根据儿童的兴趣选择
C.应选择一些适合室内饲养的动物
D.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
18.儿童用脚步测量两棵树的距离,这属于( )。
A.观察测量
B.非正式量具的测量
C.正式量具的测量
D.目测
19.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中材料数量多少和功能多寡的维度是( )。
A.简单——复杂
B.开放——封闭
C.冷硬——柔和
D.干预——隐退
20.下列动物中,不适合幼儿园饲养的动物为( )。
A.猴
B.鸡
C.兔
D.羊
21.教师在创设科学桌环境时,应注意( )。
A.科学桌的材料要种类齐全,数量多
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
C.及时更换材料
D.不要凭儿童的兴趣放置材料
22.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以优化教育过程的评价称为( )。
A.改进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23.下列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
24.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确定评价目的”这一步骤不涉及的问题是( )。
A.为什么评价
B.由谁评价
C.评价什么
D.怎样评价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________、可重复性的特点。
2.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社会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和________。
3.在科学探索的第三阶段即“________”阶段中,儿童表现为验证性地摆弄物体。
4.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时,我们既要为儿童提供广泛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内容的________。
5.正规性科学活动准备工作包括:知识的准备、情感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和________的准备。
6.教师在设计、组织和领导儿童开展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活动性和________。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大致可分为人力资源、________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8.在学前儿童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中,常用的观察分析法有行为检核、________和事件详录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知识目标有哪些具体要求。
3.什么是间接指导?
4.简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5.散步和采集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6.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应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论述题(10分)
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观察活动。
五、应用题(第1、2题每小题8分,第3题12分,共28分)
1.某园小班的几个孩子正围在一起观察母鸡,只见母鸡扑棱着翅膀跳起来。
一男孩问其他几个孩子:“你们说,这只鸡为什么飞不上天?。
其他孩子都说不知道,该男孩得意地说:“我知道!你们看它多胖啊,怎么能飞上天呢?”这时,老师在一旁纠正说:“真正的原因是因
鸡的翅膀退化了才飞不上天的”。
接着,老师带领几个孩子反复复述了几遍,孩子们都说懂了。
但是,当老师再次提问那个男孩子时,他竟问答说“因为鸡的翅膀化掉了才……”
你认为该教师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这反映了该教师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2.请选定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写出适合某一年龄班儿童学习的具体内容(不必进行活动过程设计),要求说明选择和设计的理由。
3.请设计一个以“影子”为主题的大班正规性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