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与标准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及发展趋势(二篇)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及发展趋势(二篇)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及发展趋势引言由于我国煤炭分布范围广泛,埋藏地形复杂,煤炭生产一直受到瓦斯、水害、火灾、煤尘及顶板等灾害的威胁,虽然采用各种措施抑止事故的发生,百万吨死亡率正逐年下降,但我国目前煤矿安全生产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均远高于其他主要产煤国家。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展的重要手段。

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调整和改造系统;优化通风设计,准确编制应急预案,指导通风安全管理。

因此,准确地对矿井通风系统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发现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及时处理以抑止事故的发生成为防范的关键。

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和专家打分法。

安全检查表属于定性评价,不能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给出确定的结果,专家打分法虽然属于定量评价,但专家各自的权重很难确定,操作起来也较为困难。

该类方法作为安全管理的手段之一是可行的,但是作为对系统危险程度的评价,以各指标的得分值作为评价依据,主观性比较强,多人评价时结论难收敛,评价结果不统一,其结果缺乏说服力。

随着矿业的发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安全评价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国内学者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笔者在总结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常用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1.1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汪培庄教授提出的,是指对多个涉及模糊相关因素影响的事物或方案进行总评决策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内涵和外延都不明确的模糊概念,并用定量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定性评价的客观性。

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中常常采用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多因素、多层次的较复杂问题进行模型的建立和评价,实现指标定性和定量有效结合,解决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克服传统数学方法中“惟一解”的弊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适应性广。

通风系统评价

通风系统评价

通风系统自评提纲一、概况1、矿井盘区划分简介,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2、2011年计划产量、掘进量,本月产量计划,掘进量计划;3、本月矿井接续计划,变化情况。

二、矿井通风1、矿井通风系统(1)矿井通风方式、方法;(2)进、回风井数量、名称及风量;(3)矿井所需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矿井最大进风量;(4)风流的控制与分配情况,存在哪些角联风路;(5)工作面控风方法、控风措施及风路阻力分布情况;(6)局部通风管理,掘进工作面风量、风速情况2、通风设备(1)主要通风设备及运行参数、风压、风量、负压(正压)、等积孔;(2)主要通风机运行工况点范围,最大排风量;(3)矿井主要通风机附属装置及管理情况,主扇供电保障、供电情况。

3、通风设施(1)通风设施计划、设计、施工流程;(2)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与分布情况,管理办法;4、通风系统自评5、存在主要问题及整改办法三、通风能力核定情况四、瓦斯治理1、矿井瓦斯等级、瓦斯及二氧化碳的绝对、相对涌出量2、掘进工作面及综采(放)面瓦斯治理情况3、瓦斯抽放系统(1)地面永久抽放系统(2)井下移动抽放系统(3)工作面预抽状况(4)钻孔施工4、瓦斯管理5、瓦斯管理自评矿井是否采取大断面、低负压通风。

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回风隅角和回风流是否设置瓦斯检查排版,工作面是否装有瓦斯电闭锁装置。

掘进工作面是否采用全风压与大功率局扇结合通风,缩短独头通风距离,局部通风机是否采用“三专”供电,是否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是否基本杜绝无计划停风现象,是否装有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各瓦斯检查布点及检查次数是否符合《规程》规定。

每周是否至少对与采空区相连的密闭完好及闭前有害气体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是否及时处理。

高瓦斯矿井是否按《规程》规定布置专用排瓦斯巷,是否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是否及时处理。

有瓦斯抽放的矿井,是否采取煤层预抽瓦斯、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高位裂隙抽放瓦斯等抽放措施。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办法说明(试行)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办法说明(试行)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办法说明(试行)第一条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考核期内未发生“一通三防”2人及以上责任死亡事故。

(二)考核期内未发生因“一通三防”责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如因自燃事故造成封头、封面等)。

第二条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总分在90分及以上;二级:总分在80分及以上;三级:总分在70分及以上。

第三条考核评分办法(一)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满分100分。

标准分为共性和个性两大部分,共性标准占70分,个性标准占30分。

1、共性标准共分为7大项,均为通风安全规范化要求,具体见《淮南矿业集团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细则(共性标准)》。

2、个性标准实行一矿一策,适时进行修订,重点考核矿井瓦斯治理指标、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情况,瓦斯超限控制以及矿井瓦斯治理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具体见《淮南矿业集团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细则(个性标准)》。

(二)以矿井为单位对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考核评级,检查评分执行《淮南矿业集团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细则》。

采用扣分方法,本项分数扣完为止。

(三)专业扣分项目及扣分标准:1、每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或“一通三防”责任事故死亡1人,扣20分。

2、每发生一起责任瓦斯高值超限事故或“一通三防”责任重大非人身事故扣10分。

3、每发生一起“一通三防”责任重伤事故或严重“三违”扣3分。

(四)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计算方法:1、共性标准得分,记作a,a=考核期内矿井共性实际得分。

2、个性标准得分,记作b,b=考核期内矿井个性实际得分。

3、专业扣分,记作c。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记作w,w=a+b-c(五)检查方式实行季度动态监管,半年统一检查、验收、考核。

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动态抽查得分*50%)+(统一检查得分*50%)。

淮南矿业集团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细则(共性标准)单位:得分:评定等级:检查时间:年月日生产单位: 检查负责人:参加人员:淮南矿业集团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检查评分细则(个性标准)单位: 得分: 评定等级: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与确保通风安全的方法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与确保通风安全的方法
为了促进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 , 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安全i  ̄d - , i , 运 尘 的飞扬 , 其风速要满足煤矿作业施工的要求。通过计算评价各用风 通过测风 , 要计 用一系列的定性 与定量 的方法 , 进行煤矿作业 的安全监督 , 确保对其 地点 的风量是 否满足需要。漏风是矿井的必然现象 , 内 部漏风 , 以实现煤矿作业 的安全性 。 不合理的煤矿作业环节进行优化 , 以有效避免煤矿安全事故, 通过对 算矿井外部漏风 、 煤矿通风安全 的评估及其通风安全方法的规范 ,以实现我 国煤炭工 1 . 4根据上述 兀 . 个环节 , 进行矿井通风矿井灾害因素 的分析 , 确保 业的稳定发展 , 有利于煤矿矿井建设的顺利开展 , 有利于保证相关人 对井下各个用风地点与矿井通信系统之间关系的 了解 ,以有利于矿 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 从而保证煤矿工程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 井通风工作的顺利开展。说 明矿井低风速区域 、 高风速区域 。对矿井 1 关 于 煤矿 通 风 安 全 系统 的 分析 漏风地点 、 大小 、 危害性 质作 出说明。矿井 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影响 1 . 1 为了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 , 我们要进行矿井通风系统 的 程 度 。 安全评估 , 实现其煤矿作业过程中的各用风地点风流的稳定性。煤矿 2导致煤矿通风安全 问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 施 目前来说 , 我国的煤矿通风系统是不完善的 , 这是 由于其通风方 的通风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分 区式 、 对角式及其 中央并 列式 , 通 过对通风系统相关特点的应用 , 实现对 岩柱 、 煤柱环节 的有效 应用 , 式 的不合理导致 的, 不合理 的通风系统会导致 系统风量的缺乏 , 导致 确保满足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 。 通过对诸多通风设备 的优化 , 来满足 采掘面的通风质量的低 下 , 从而导致瓦斯量的增多 , 容易发生安全事 为此我们要进行煤矿通风设施的健全 , 确保其煤矿事故发生率的 煤矿作业 的要求 , 比如对其风窗 、 风桥 、 风 门等环节的规划 , 以实现煤 故 。 矿作业的安全 陛。在此环节中 , 我们要确保矿井负压的科学性 , 使其 降低。 很多煤矿企业 的通风设备存在一定的问题 , 有 的甚至还会出现 满足煤矿施工规范 。通过对矿井 的反风设施 、 风机设施 的有效规范 , 漏风的现象 , 这样使得矿井环境处于微风的状态下 , 很容易使瓦斯积 甚至会发生爆 炸。例如 : 山西大同发生 的瓦斯爆炸事故 的主要原 实现煤矿通风系统各个环节 的有效协调 ,以促进煤矿 内部通风系统 聚, 因就是由于煤矿的通风设施不可靠 , 使设施破坏 , 出现严重 的漏风现 的 稳定 。 我们要进行采区通风系统 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 ,确保 其各个 象 , 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煤矿安全管理秩序的混乱 问题也是煤矿作业 比较常见的问题 , 有 用风地点的独立通风 的实现, 确保其通风环节的稳定 。比如对回风巷 的设置 , 以有效应对容易 自燃的煤层 , 对 于应用联合布置的分层开采 些煤矿事故 的发生都是 由局部的不合理通风导致的 ,为此我们要进 实现对 出风 口及其串联风机的有效封 闭, 确 的采区 , 要进行专用 回风巷的应用 , 确保 其回采工作面的通风系统 的 行相关通 风设置的串联 , 这样就有利于井下通风质量的提 高 , 从 而有 稳定运行 , 该 系统分为两部分 , 上行通风 、 下行通风 , 我们要针对这两 保负压风机 的稳定运行 , 个环节 的区别 , 进行具体应用。在煤矿作业 中, 瓦斯的密度 比空气 的 利于矿井作业 中的相关有害气体的排除 ,避免出现人身财产安全事 煤矿企业对盲巷的管理不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 密度小 ,因此我们要保证上行通风风流和瓦斯 自然流动状态的一致 故。盲巷管理不严格 , 性, 以有利于瓦斯的 日常流动。我们要根据相关煤矿安全规范进行具 进行管理 , 很容易发生煤矿事故 。 对于盲巷工作区域没有进行封闭工 体操作 , 实现对上行通风系环节的有效应用 , 下行通风环节的应用对 作 , 工作人员可能会违章误人 , 导致死亡 。对于需要修复 的盲巷 , 更应 及时发现问题 , 及时处理 , 防止密闭瓦斯的渗入 , 留下爆 于工作面的风速是具备一定要求的 , 其风速必须大于每秒一米。 在此 该引起重视 , 过程中 , 我们要进行煤矿总 回风巷 的有效设置 , 以确保二氧化碳及其 炸的安全隐患。 我们要完善通风系统 , 实现其内部各个 环节 的有效协调 , 煤矿企 瓦斯的及 时处理 , 实现对总 回风巷瓦斯 的有效测定记 录 , 通过相关措 业要根据 自身 的煤矿作业情况 , 进行相关通风 系统方案的设计 , 确保 施解决通风系统 中存在的问题 。 1 . 2我们要确保矿井通风管理评价环节的稳定运行 , 通过对矿井 通风系统 的不断改进 , 以满足实际矿井作业的安全。我们要进行通风 确保通风方案的优化 , 确保其 通风稳定 性的实现 , 的通风管理系统 的评 价 , 进行相关通风管理制度的健全 , 实现反风演 系统的积极改善 , 习制度 、 日常管理机制 的健全 , 满足通风管理评价 的要求 , 以有利于 实现对 串联通风环节的有效控制 ,确保煤矿生产作业环节的稳定运 还要加强监控管理 , 不断提高矿 保证煤矿的通风稳定性。通过对煤矿的通风管理的有效评价 , 可以有 行。在注重通风管理方 面的问题时 , 避免 出现瓦斯超 限工作 , 甚至发生爆炸 。矿井企业要 效避免矿井通风的不安全现象 ,有利于深入 了解各个通风地点对于 井装备的水平 , 通风系统的影响。 对煤矿通风基础材料 的评价 , 煤矿比较容易出现瓦 安排专业 的瓦斯检测人 , 对 矿井下的瓦斯 随时进行检测 , 及时发现 问 斯和氧化物质。 煤矿通风的基础材料包括对瓦斯、 氧化物浓度检测 以 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处理 。每周 或者是每个月都要对全体职工进 提高全体人员 的素质和安全意识 , 不断完善矿 及煤层 自然发火性和爆炸性的检测结果 。 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 , 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 矿井每年都要对瓦斯 、 氧化物浓度进行鉴定 , 具体包括二者的涌出量 井安全制度。 结 束语 和绝对涌出量 , 再经有关部门审核 、 批准 , 在煤矿管理机构备案 。同时 我国法律对 自然发火性和爆炸性也做 出了相应 的规定。 煤矿作业工程的安全运行 , 离不开其对煤矿通风 的评价 , 通过对 进行相关措施应用 , 来提高煤矿作业的通风质量。 1 . 3为了促进煤矿测风工作 的顺利进行 , 我们要实现对煤矿测风 煤矿作业 的不足, 参考文献 的有效评价。 确保测风数据 的真实性 、 正确性 、 安全性 。 通过对测风地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安全规程【 s ] . 2 0 0 5 . 点的有效应用 , 实现对通风状况的有效掌握 。一般来说 , 测风地点包 … 2 1 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 管理局 . 安 全评价[ M 匕 京: 煤炭 工业 出版社 , 括采区的回风巷 、 主要进风巷 、 回风井等 , 一些常见的漏风 区域有 , 风 『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可 靠性 分 析 ( ) 井 通风 系统 可靠 性 主要 自然影 响 因素 一 矿 1通风 方 式 . 矿井进 、 回风 井 的相 对 位 置 的 布 置 方 式 即为 矿 井 通 风 方 式 。 矿 井 通 风 方 式 包 括 中 央 式 、 角 式 、 区 式 、 合 式 4种 ; 井 通 对 分 混 矿 风 方 法 有 抽 出 式 、 人 式 、 合 式 。通 风 方 法 的 选 择 直 接 影 响 矿 压 混 井 通 风 的漏 风 率 大 小 。
空气 在 进 行 生 产 或 通 风 及 其 它 特 殊 用 途 而 掘 出 的井 巷 中 流 动 , 足 生产 和安 全 的 需 要 。空气 流过 的井 巷 与 通 风 构筑 物就 组 满 成 了矿 井 通 风 系统 的通 风 网络 。通 风 巷 道 按 其 位 置 在 网络 中 的 相 互 关 系可 分 为并 联巷 道 、 联 巷道 和角 联 巷 道 。 串 矿井 通 风 网络 属 于大 型 复 杂 网络 .对 于这 样 一 个 具 有 上 百 条分 支 的大 型 复 杂 网络 , 在许 多角 联 分 支 。 仅 风 网 中 的角 联 存 不 网络 存 在 着 风 流 稳 定 性 问题 ,而 且 其 它 风 路 中也 不 同程 度 地 存 在着 风 流 稳 定 性 问题 。 见 , 风 网络 中风 流 流 动方 向及 风 量 大 可 通 小持 续 稳 定 地 满 足 用 风 点 的 需 要 对 于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的 可 靠 性 起 着 决 定 性 作用 。
影 响 到 井 下 风 流 的稳 定 性 。 l . 风 巷 道 维护 状 况 ( 5 。通 风 巷 道 是 构成 通 风 网络 的基 3通 S) 础 , 道 的 畅通 保 证 了井 下 风 流 正 常流 动 ; 道 的 障 碍 则 可 能 阻 巷 巷 断 、 弱风流 , 减 降低 用 风 点 的风 质 等 。

AQ2013.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

AQ2013.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

AQ2013.5⾦属⾮⾦属地下矿⼭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前⾔本标准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中华⼈民共和国矿⼭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政法规及参照有关⾏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

⽤于规范⾦属⾮⾦属地下矿⼭通风系统效果评定及通风管理,保障⼈民⽣命财产安全。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马鞍⼭矿⼭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安全⽣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项宏海、陈宜华、张兴凯、程厉⽣、吴冷峻、王云海、贾安民。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属⾮⾦属(含伴⽣氡及其⼦体)在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井下通风系统的测评和鉴定标准。

本标准适⽤于⾦属⾮⾦属地下矿⼭(含伴⽣氡及其⼦体矿⼭)在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

亦适⽤于深凹露天矿采⽤地下井巷开拓的部分。

本标准不适⽤于放射性矿、煤矿、煤系硫铁矿及其他与煤共⽣矿藏的开采。

本标准也不适⽤于⽯油、天然⽓、矿泉⽔等液态或⽓态矿藏的开采。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

然⽽,⿎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GB 16423 ⾦属⾮⾦属矿⼭安全规程GB 5748 作业场所空⽓中粉尘测定⽅法GB 4792 放射卫⽣防护基本标准GB 87 ⼯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 2 ⼯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 159 ⼯作场所空⽓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作场所空⽓有毒物质测定技术GB 50215 煤炭⼯业矿井设计规范YSJ 019 有⾊⾦属矿⼭采矿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

3.1⾦属⾮⾦属地下矿⼭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深⼊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业或加⼯业⽤的⾦属或⾮⾦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S ra . 8 ei lNo 4 8



பைடு நூலகம்

总 第 4 8期 8
De e e . 0 9 e mb r 2 0
M 0RDEN I NG M NI
20 年 1 0 9 2月 第 1 2期
矿 井通风系 统安全 可靠 性 的模 糊 综合评 价方 法
李 燕
( 炭 科 学研 究 总院 重 庆研 究 院 ) 煤
lh d aduigaa t i acypoes( H , e h fn e a d t mi d C m iigpat i e , n s nl i he rh rcs A P) w i t dxw s e r n . o bnn r i s n yc r g oi e e c—
c le p re c a x e i n e,me e s i u c in fv ro side e r mb r hp f n t so a u n x swe e ̄u d d b h o fr a in me h d o o — o i n e y t e c no m t t o fn r o e la d smp ef zy s tme e s i u cin.Th o ua t ac l t n e r td s o e o n e tl- ra n i l u z e mb r hp f n to e fr l o c lu ae it ga e c r fmi ev nia m t n s se s ft n eibi t n r d n tn a d fs ft n eibi t r r u h owad.T e i y tm aey a d rla l y a d g a i g sa d r so a ey a d rla l ywee b o g tfr r o i i h a o e mo e s a p id t v l a e s ft a d r la lt fmi e v n iain y tm n h d a he e b v d lwa p le o e au t ae y n eibi y o n e tlt s se a d a c iv d i o

论述矿井通风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论述矿井通风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1 概 述
评价矿井 通风状况时会涉及 许多非确定性 的因素 ,即模糊性 的因 素, 如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 、 瓦斯抽放等 , 因此 , 从多方 面对矿 井通 风状况 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 。 若用传 统的评价方法如总分法和加 权平均法 , 虽然评价分级界 限分 明, 但结果单一并绝对化 , 易掩 盖一些 容 重要 的信息 ; 而采 用模 糊数学 的方法进行 评价其结果则较 为客观 , 从而 取得更好 的实 际效果 。 矿井 的通风系统是运用 通风动力 , 以最 经济的方式 , 向井下各 用风 地点提供质优 量足的新鲜空气 , 以保证井下作业人 员的生存 、 安全 和改
2 矿 井通风 状况 综合 评价 方法
21 建 立 评判 对 象 因素 集 U .
因素是对象 的各种属性或性 能, 在不 同场合 , 也称为参数 指标或质 量指标 , 它们能综合地 反映出对象 的质量 , 因而可 由这些 因素来评价对 象, 建立评判对象 因素集 : (1 b … b , , ) b , 2, j … b u=u, 2… , 。 u} 12 … ,) n O fI1 I, U 。 ( , , n (> ) , 矿井通风质 量标准评判 的因素很 多 , 根据 《 井通风质 量标准及检 矿 如果评判结果 b≠1j12…, )就对其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 。 j ( ,, m , = J= I 查评定 办法》 所规定 的检查 内容 , 以将矿 井通风质量标准 检查评 定内 可 根据 最大隶属度原 则, B中最大 的数为 b, 应于 i说 明通风状 况评 若 j 对 , 容 的九个方 面作 为评判 对象 的因 素 (= ) 即通 风系 统 (. 局 部通 风 n 9, u、 ) 价为 V。 i (2、 u 瓦斯 管理 (3 瓦斯抽放 ( ) 防治 自燃发火 (5 防治煤 尘 ( ) 永 ) u、 ) u 、 4 u、 ) u 、 6 久性通风设施 ( ) 临时性通风设施 ( ) u 、 7 u 和管 理制度 (9 矿井通风评判 3 模糊 综合 评判在 矿 井通 风状 况综 合评 价 中的应用 8 u, ) 某矿生产能力 9 万 T 。煤质 为不粘 结低灰、 0 / 年 低硫磷优质煤; 瓦斯 对象 因素集为 u : 涌出量为 1 6 / ,~ . m3 属于低瓦斯矿井 ; 4 T 煤层 有 自燃发火倾 向性 , 发火期为 U =u,2… ,9 {1 , u} u 3个月; 煤层有爆炸危险性 , 爆炸指数 为 3 . 75 %。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22 建 立 评 判 集 V . 进行评定, 具体步骤如下 : 评判集是等级的集合, 因此 可以建立评判集如下: () 请 1 通 风 安 全 方面 的专 家 组 成 评 价 小 组 。 1邀 0名 V {,2…, …, q l2…, )m 0 =v v , v} =,, m (>) l , () 过讨论确定矿井通 风评判对 象因素集为 U f 2通 =通风系统 ( 、 u) 局 对于矿井通 风状况一般分 为三个 等级 ( = ) m 3 ,即 甲级通风 等级队 部通风 (2 瓦斯 管理 (3 瓦斯 抽放 ( ) 防治 自 发火 ( 、 u、 ) u、 ) u、 4 燃 u 防治煤尘 ) ( 、 v) 乙级通风等 级队 ( 和 等外级通风等级 队 ( , v ) v 矿井 通风状况 评判 ( ) 永久性通风设施 ( ) 临时性通风设施 (R u、 6 u、 u 和管理制度 ( )。 ) ul 9 集为 V : () 3 建立矿井通风状况评判集为: { V=甲级通风等级队 ( 、 v) 乙级通风 V =v,2V {1 ,3 V } 等级队 (2和等外级通风等级队 (3l v) v)。 2 建立单因素评判 _ 3 () 4 根据 已经制定 的评 判集 V, 备选对象 的各项评价 指标进行评 对 根 据已经制定的评判集 v,对备选对象的各项评价指标 进行评定 , 定, 建立一个从 U到 F( 的模糊映射 , V) 即确定对第 i 个评判指标 u作 出 ; 即建立一个从 u到 F v 的模糊映射 , () 并确定各因素 U对应 于各评判级 第j 个评价等级 v的专家人数 (k , . P 见表 1 ) 。 别 V 的隶属度 r(≤r≤1 ( 12 …, : 12 …, i i0 i ) i , , n j , , m) i _ = 表 1 专家评议意见 所 组成 的模糊变换矩阵 R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与标准杨娟 沈汉年(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通风防尘及环境评价研究所 430081) 摘要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在使用中的利弊,指出了《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中某些指标的缺陷,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根据国内冶金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关键词 矿井通风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Discussion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 and standard for mine ventilation systemYa ng Jua n Shen H a nnia n(Sa 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 each Institute,M M I 430081)Abstract Acco rding to the field inv estiga tio ns a nd theo rectica l a na ly sis,this paper a naly ses the adv antag es a nd disadva nta ges amo ng the main assessment metho ds fo r mine v entilatio n sy stem,points out sev e ral pr oblems o f《Appraisal ta rg et for v entila tio n system in th e metallurgical mines》in th e applica tio n,and pr oposes cor responding modifica tio n view s.At la st,a feasible a ssessment sta ndar d and m etho d fo r v entilatio n sy stem in metallur gica l mines in o ur countr y is presented.Keywords M ine v entila tio n Assessment me tho d Assessme nt ta rg et1 引言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在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才能对系统的调节作出正确的决策。

近年来,国内矿井通风学者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①单指标法,即用单项指标来评判矿井通风系统的好坏。

如单纯用矿井等积孔来评判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劣;②多指标列举法,是将反映系统的若干因素列举出来,以表明矿井通风系统的好坏;③综合评判法,是目前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的主导方法。

它综合考虑多种指标,从总体上对矿井通风系统作出综合的评判。

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等均属此类方法。

上述的这些评价方法有的过于简单,难以全面地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好坏;有的过于繁琐,无可比性,不能形成综合的、明确的概念,有的计算过程复杂,数据处理量大,现场的通风技术人员难以掌握。

近年来,笔者曾多次与地方劳动部门协作,对一些矿山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测定与评价,采用过多种评价方法。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评价指标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矿井通风系统的状况与技术质量特征;②评价模式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③评价结论能反映出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④评价中所采用的数据易于获取,数据处理工作量小;⑤采用的评价指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综观上述要求,笔者认为:采用由冶金工业部和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6年联合颁布,1987年正式执行的《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对矿井6 结论(1)纤维栅洗涤器用于地下工程掘进凿岩防尘,能使两台凿岩机同时凿岩的工作面的平均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2mg/m3以下。

(2)采用工作面就地净化循环通风的方法,可以解决了长度头地下工程掘进防尘问题,有利于改善地下作业条件、保护工人健康,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3)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独头工作面的稳定浓度仅与产尘量、除尘器的处理风量和净化效率有关,而与本底浓度无关,但达到稳定浓度的时间则与本底浓度有关。

参考文献1 谢象春.紊流射流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75·11·2000年第1期J anuary2000 工业安全与防尘Indus trial Safety and Du st Control通风系统进行综合评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结论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矿井通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与通风系统的管理水平。

2 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简介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由五项基本指标、一项综合指标及四项辅助指标组成。

2.1 基本指标(1)风量(风速)合格率Z 量(速):为风量或风速符合《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要求的需风点数和需风点总数的百分比。

它反映需风点的风量或风速是否满足需要,以及风量的分配是否合理;(2)风质合格率Z质:为风源质量符合《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要求的需风点数与需风点总数的百分比。

它反映风源的质量及其污染状况;(3)有效风量率Z 有:为矿井通风系统中的有效风量与主扇装置风量的百分比。

它反映主扇装置风量供利用的程度;(4)主扇装置效率Z 扇:为该装置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百分比。

它反映主扇装置的工况、性能及其与矿井通风网路的匹配是否得当;(5)风量供需比U :为实测的主扇装置风量与计算的需风量的比值。

它反映风量的供需关系。

2.2 综合指标C :是以上五项基本指标的综合反映,用以直观地衡量矿井通风系统总的技术经济状况,其计算式为 C =5Z 速 Z 质 Z 有 Z 扇U2.3 辅助指标辅助指标共有四项,分别为单位有效风量所需功率W 、单位采掘矿石量的通风费用I 、年产万吨耗风量q 及单位采掘矿石量的通风电耗E 。

但是,笔者在使用此鉴定指标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评价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此鉴定指标只规定了考核的项目而未明确评价标准;②指标中的某些项目的选取不尽合理;③指标中的辅助指标过于繁琐,且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

因此,建议在采用该鉴定指标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评价时,应对某些指标进行必要的修改,摒弃辅助指标并对基本指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3 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的修改及说明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中的第五项基本指标为风量供需比U ,其计算式为: U =∑Q 扇/∑Q 需式中 ∑Q 扇主扇装置风量,m 3/s ;∑Q 需按设计定额计算的同时工作需风点的风量之和,m 3/s 。

而在计算综合指标时,将U 换算为风量供需指数U ′的取值为当1≤U ≤1.67时 U ′=100%当U > 1.67时 U ′=1.67U×100%当U <1时 U ′=U ×100%从U 到U ′的转换中不难发现,0.6≤1U≤1时,U′的取值最高,这实际上是用矿井通风系统中的有效风量率的指标的标准来衡量矿井通风系统的风量供需比,使两指标在使用中产生了混乱。

此外,在风量供需比中的E Q 需是矿井设计中的设计风量,与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实际风量无直接关系,这个指标的优劣不能真实反映出矿井通风系统的好坏。

例在某矿井通风系统中,矿井需风量∑Q 需=50m 3/s ,主扇装置风量∑Q 扇=70m 3/s ,有效风量为∑Q 有=45m 3/s ,根据这些参数,不难看出该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风量率Z 有=64.29%,达到《冶金矿山安全规程》中的要求,而风量供需比U = 1.4,从而U ′也可取得最高值。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尽管有效风量未达到矿井需风量的要求,但鉴定指标中用于反映矿井风量的两项基本指标(有效风量率Z 有和风量供需比U )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由此可见,用鉴定指标得出的评价结论与矿井通风系统的实际状况存在偏差。

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在于鉴定指标中用于评价矿井风量的指标在选用上欠妥。

从鉴定指标中的定义可知,有效风量率反映的是通风网路中通风构筑物及风机对风流的控制水平,而风量供需比只反映了在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中,风量备用系数的选取是否合理,两指标都不能反映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实际风量是否能满足矿山的生产要求。

鉴于上述原因,可将原指标中的风量供需比的定义进行修改,其计算式为 U =∑Q 有/∑Q 需式中 ∑Q 有各需风点的有效风量之和,即到达各需风点的新风量之和,m 3/s 。

经修改后的风量供需比反映的是各需风点的获风量与需风量的吻合程度。

U 值应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比值过高会造成能量的浪费,比值过低则风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因此风量供需指数U ′可按下式计算当1≤U ≤1.2时U ′=100%;当U > 1.2时U ′=·12·粉尘防治改良M PS型抑尘剂在料堆防尘中的试验研究李锦 柳建龙(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通风防尘及环境评价研究所 430081) 摘 要 阐述了改良M P S型系列抑尘剂在料堆防尘中的试验研究。

该类抑尘剂既防尘又具有抗水性能,防尘期长且成本低廉,适合各种露天料堆、料场。

关键词 料堆防尘 防尘机理 抗水性Experiment research of improved dust inhibitor MPSat dust control on material pileLi J in Liu J ianno ng(Sa 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 each Institute,M M I 430081)Abstract This paper ex po unded the ex periment a nd r esea rch o n the refo rm model series o f M PS w hich is used in ma teria l pile dust prev enting.This kind o f M P S no t only ha s the the pr oper ty o f dust pr ev enting,buta lso has the charac ter o f wa ter resistance.It has lo ng period of dustpro of and cheap co st.Ther efo r e,it canbe used in ma ny outdoo r piles a ll ov er th e co unt ry.Keywords M ate rial pile dust prev enting Dust prev enting principle Wa ter r esistance1 前言露天料场是生产原料和副产品贮存、转运的场所,原料占地面积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