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专题方法练习(详细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五年级语文下册修改病句

(完整)五年级语文下册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一、分类练习缺少部分:1.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2.光荣的成了中国共产党。

3.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

4.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5.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6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

7.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8.老师和我们在操场做老鹰捉小鸡。

(二)词语搭配不当1.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2.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4.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5. 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

6.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7.上课时,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8.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9.小明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10.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声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11.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12.锯是鲁班发现的。

(三)重复1.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3.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4.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5 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6.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

7.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四)词序错误1.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2.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3.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

4.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5.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6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五)不合事理.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2.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3.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4.参加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5.老师表扬了我,我的脸顿时红了,我就像一个大苹果。

7.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

8.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二、综合练习:在原句上修改1、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心情比以往都高。

2、扬杨说他已把握了拼图的技巧。

3、我记录并观看了教育电视台的心理知识讲座。

专题09病句辨析与修改-解析版-2023年五年级语文暑假专项(统编版)

专题09病句辨析与修改-解析版-2023年五年级语文暑假专项(统编版)

专题09 病句辨析与修改一、病句辨析(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1.缺主语例1: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分析:这句话缺少主语,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可以补充为:班长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例2: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分析:“通过”、“使”引导句子,使得该句缺少主语,因而句子不完整。

应删去“通过”或“使”。

2.缺谓语例1: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

分析:本句缺少谓语,应是“吃夜宵”。

例2: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分析:这句话缺少谓语,提出了话题,却没有回答“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在春天“怎样”了,修改的时候要加上谓语,可以补充为: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

3.缺宾语例: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分析:这句话主语是“少先队员们”,谓语是“响应”。

这句话缺少与谓语“响应”搭配的宾语,也属成分残缺的病句。

应该改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

(二)语序不当: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1: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分析:“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

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例2: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分析:新出土的和两千多年前的调换,改为: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例3: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分析:这句话中有很明显的标志——“并”字,先发现,才能去克服。

应改为: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

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1.主谓搭配不当例1: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分析:主语“同学们”和谓语“驰骋”不搭配。

专题4 句式变换、病句修改(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4  句式变换、病句修改(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4 句式变换、病句修改一、学问盘点。

(一)句式变换。

1.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句式特点】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方法解析】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如:小明做完了作业。

(1)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小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小明把作业做完了”。

(2)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小明)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作业被小明做完了”。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句式特点】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颜色。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方法解析】1.把陈述句中表示确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确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莫非”、“怎么”等语气助词。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确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确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莫非..这不.是真理吗.?.(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相比,添加了语气助词“莫非”“吗”,加原句中需变换部分没有否定词,所以还添加了否定词“不”。

3.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句式特点】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

如:陈果说:“我再也不要吃那么多了!”(直接叙述)陈果说,他再也不要吃那么多了。

(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

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颜色。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复习资料

修改病句专题方法与训练(答案)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试卷上常出现的问题。

也是试卷上出错率较高的类型。

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我们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错误的句子。

这样,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为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步骤: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一、读仔细地阅读句子,读懂句意,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二、找认真分析,寻找“病因”。

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成分残缺例: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教育。

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应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

缺少了主语,是谁“深受教育”没作交待,如果在“看”或“深”前加上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2、搭配不当例: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应将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3、用词不当例: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用“狐狸”形容李老师显然是不恰当的,可改为“诸葛亮”。

4、词序颠倒例:展览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展出”的“文物”是现在出土的,而不是“两千年前”出土的。

所以,这一句应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位置对调一下。

5、重复啰嗦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禁”与“忍不住”意思大致相同,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6、指代不明例:小刚和小军约好星期天去他家玩。

句中使用代词或量词如果指代不明确,就会造成句意含糊不清。

修改的方法是使人或事物具体化。

例句中的“他”不知是指小刚还是小军,应将“他”改为“小刚”或“小军”。

7、前后矛盾例:我估计那人一定是坏蛋。

例句中“估计”与“一定”矛盾,可将“一定”删去。

8、分类不当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苹果等蔬菜。

把所属或种类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就造成了分类不当的毛病。

例句中的“西瓜”、“苹果”是水果,“蔬菜”不能包括他们,应把“西瓜”、“苹果”删去,或者在“蔬菜”前加上“瓜果”,或将“蔬菜”删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病句修改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病句修改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病句修改专项专题训练1.改病句。

①教室里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我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万里长城。

③山川、河流把朝霞染得一片通红。

→山川和河流将XXX染成了一片通红。

④妈妈买了XXX、梨子、茄子、苦瓜等水果。

→妈妈买了XXX、梨子、茄子、苦瓜等各种水果。

2.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心境变得有声有色。

(改成反问句)→我的心境难道没有变得有声有色吗?2)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学好语文。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就能学好语文。

3)天河很宽,波涛汹涌。

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天河很宽,波涛汹涌,因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4)例: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仿照例句写句子)→阳光一样,是温暖的拥抱。

3.句子练练坊。

(按要求改写句子)1)活泼机灵的XXX从南方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缩句)→从南方赶来的XXX加入了百花争艳的盛会。

2)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改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正是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3)充气雨衣是XXX发现的。

(修改病句)→XXX发现了充气雨衣。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具体。

_茂密_草地上盛开着_五颜六色_的野花。

5)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翠鸟锐利的眼睛让小鱼难以逃脱。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皂荚不正好用来洗手吗?(改为陈述句)→这皂荚正好可以用来洗手。

2)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改为“被”字句)→尖头绿蚂蚱被河北人叫作“挂大扁儿”。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爸爸送了我美丽的一条裙子。

→爸爸送给我一条美丽的裙子。

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用划线词语仿写句子)→飞在空中的,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气球:有的像动物,有的像食物,有的像人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常见病句修改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常见病句修改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常见病句修改练习题(附答案)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

5、在“文明小天使”活动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员。

9、老人和年青的青年都爱看体育节目。

10、队会上,队员们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

11、儿童商店玩具真多,有小汽车、布娃娃、《娃娃画报》等。

12、同学们要校园环境的整洁。

13、你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完全赞成。

14、漫山遍野到处开满了花。

15、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和各科作业。

16、我们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17、当我遇到困难时,同学们总是虚心地帮助我。

18、奶奶从集市上买来猪肉、鱼和虾等水产品。

19、小刚成了光荣的少先队。

20、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增加了。

21、少先队员们十分爱惜大自然。

22、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发展了。

23、他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24、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25、妈妈带我去参加蝴蝶展览。

26、我海岸炮兵击落了敌人许多飞机和坦克。

27、他的学习成绩比过去增加了。

28、锯是鲁班发现的。

29、我们应该爱护时间。

30、学语文要养成天天诵读的行为。

31、小周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32、小红家培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33、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34、老师带领我们去参与少儿书法比赛。

35、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加少儿船模展览。

36、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37、在联欢会上,同学们热情地欢乐。

38、虽然天气这么冷,所以他仍然坚持长跑。

39、上课了,教室里非常宁静,同学们正在专心地听讲。

40、“六一”那天,我班演出了大合唱和文娱节目。

41、亮亮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42、气象小组的同学们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强烈推荐】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及错别字练习(有答案)

【强烈推荐】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及错别字练习(有答案)

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及错别字练习(有答案) 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语义(词意)重复、归类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指代不明、不合事理。

你知道病句常常会用到哪些修改符号吗?一、类型一:(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一)成分残缺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方法:补。

即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

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

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

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例: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

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

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例: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二、类型二:(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二)用词不当1、用词不当。

也就是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五年级语文下册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改:我对语文特别感兴趣。

2.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改:我们听了老红军的报告并进行了讨论。

3.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经学会的成语。

改:我们要理解和运用已经学会的成语。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改:黄继光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改: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3.“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改: “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戴着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4.经常阅读书籍,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改:经常阅读书籍,可以丰富知识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改: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 赢了齐威王。

改:他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改: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的故事。

4.通过学习,使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改:通过学习,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5.通过主题班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改:主题班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6.经过普法教育,使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改:经过普法教育,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改: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王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改: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小丽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改:老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我断定小明这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可能是100分。

改:我断定小明这次数学考试的成绩是100分。

3.小明感冒了,昨天发了一夜晚高烧。

改:小明感冒了,昨晚发了一夜晚高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找”。认真分析,寻找“病因”。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一:成分残缺(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修改此种类型的方法是“补”。即补充成分法。它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如:
1、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2、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
词序颠倒: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修改此种类型的方法是“调”。即调整词序法。修改时给词序混乱的病句理顺词序,从而使句子变通顺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话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语病。因此,给词语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意颠倒。
例2:“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这个句子前半句讲明是“全班同学”都去,但后半句又说“张军”留在教室里。一前一后,显然产生了矛盾。句子可以改正为:全班其他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或,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没有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类型六:词序颠倒(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类型三:语义(词意)重复啰嗦(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1、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2、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3、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讲。
语义重复: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修改此种类型的方法是“删”。即繁就简法。“删”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重复,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如:
例1:“我第一个首先发言。”——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改为“我第一个发言。”或“我首先发言。”
例2:“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显得意思重复了。这个句子可改为:我不禁笑出声来。或: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例3:“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试卷上常出现的题型。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我们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的错误句子。这样,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为自己修改作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常用的修改符号:
二、修改步骤(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一)、“读”。仔细地阅读句子,读懂句意,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类型四:归类不当(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
归类不当: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例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曲”等就可以了。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例1:“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句中“两辆新旧电动车”是指两辆新的两辆旧的还是一辆新的一辆旧的电动车。所以句子可以调整为“新旧两辆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例2:“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读这个句子,我们感到意思不清。如果是“歌声”做主语,说歌声被他陶醉了显然不通。那么,“陶醉”的应该是谁?从句意分析看,应该是“他”。什么东西使他陶醉了呢?当然就是“小鸟动听的歌声”了。因此,全句改为:他被小鸟动听的歌声陶醉了。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类型五:前后矛盾(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1、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前后矛盾: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句子前面说是“今天上午”,后面又说是“一天”,这样前后矛盾。应该删掉“上午”,或将“一天”改为“半天”。句子改为:我今天看了一天的书。或我今天上午看了半天的书
类型二:用词不当(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用词不当:即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修改此种类型的方法是“换”。即换词搭配法。它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某些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成病句。经常出现的病句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修改时,一般只要换一处词语就可以了。具体换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