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性能等级
玻璃幕墙性能和检测要求

玻璃幕墙性能和检测要求1、玻璃幕墙的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体型以及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等条件进行。
2、玻璃幕墙的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声等性能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的规定。
3、幕墙抗风压性能应满足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其变形不超过规定值,并且不发生任何损坏。
4、有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要求时,玻璃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3级。
5、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能可按下列方法设计:(1)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的地区,水密性设计取值可按下式计算,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小于1000Pa;(2)其他地区,水密性可按第1款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3)可开启部分水密性等级宜与固定部分相同。
6、玻璃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非抗震设计时,应按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设计;抗震设计时,应按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3倍进行设计。
玻璃与铝框的配合尺寸尚应符合本规范第9.5.2条和9.5.3条的要求。
7、有保温要求的玻璃幕墙应采用中空玻璃,必要时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有隔热要求的玻璃幕墙宜设计适宜的遮阳装置或采用遮阳型玻璃。
8、玻璃幕墙的隔声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进行。
9、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对有采光功能要求的玻璃幕墙,其采光折减系数不宜低于0.20。
10、玻璃幕墙性能检测项目,应包括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必要时可增加平面内变形性能及其他性能检测。
11、玻璃幕墙的性能检测,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实施。
检测试件的材质、构造、安装施工方法应与实际工程相同。
12、幕墙性能检测中,由于安装缺陷使某项性能未达到规定要求时,允许在改进安装工艺、修补缺陷后重新检测。
检测报告中应叙述改进的内容,幕墙工程施工时应按改进后的安装工艺实施;由于设计或材料缺陷导致幕墙性能检测未达到规定值域时,应停止检测,修改设计或更换材料后,重新制作试件,另行检测。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计算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计算书一、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等级的计算工程所在地区:兖州地区风荷载标准值为:1.05KPa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是指建筑幕墙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该低于Wk,且不应小于1.0KPa,Wk的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5.1.1.1[《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的规定,并符合该规范表12的要求!表12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按如上规定,在本工程中:1.5KPa>wk = 1.05KPa≥1.0KPa所以为1级幕墙!二、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指标计算一、基本参数:工程所在地区:兖州计算高度为:52.7m建筑物地面类型分类:C类地形是否为热带风暴及台风袭击地区:否基本风压为:1KPa二、规范条文:幕墙水密性能系指在风雨同时作用下,幕墙透过雨水的性能,等级分类按5.1.2[《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执行。
表13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 1 │ 2 │ 3 │ 4 │ 5 │├───┬───┼────┼────┼─────┼─────┼─────┤│分级│固定│500≤ΔP│700≤ΔP│1000≤ΔP │1500≤ΔP ││││部分│<700 │ <1000 │ <1500 │ <2000 │ΔP≥2000 ││指标值├───┼────┼────┼─────┼─────┼─────┤│ΔP │可开启│250≤ΔP│350≤ΔP│ 500≤ΔP │ 700≤ΔP │││ (Pa) │部分│ <350 │ <500 │ <700 │ <1000 │ΔP≥1000 │├───┴───┴────┴────┴─────┴─────┴─────┤│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ΔP的测试值│└───────────────────────────────────┘幕墙的雨水渗透性能以发生严重渗漏现象的前级压力差值P作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指标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建筑幕墙的物理性能(四性)

建筑幕墙的物理性能(四性)幕墙的物理性能等级是依据最新《建筑幕墙》GB/T21086-2007按照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物高度、体型和环境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等选定的,性能测试样板:按照中国G B/T 21086-2007、GB/T15226、GB/T15227、GB/T15228、 GB/T18250及国际A S TME283、ASTME 331、AAMA501.1、ASTME 330测试方法标准执行。
1.风压变形性能本工程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等级3级按GB/T21086-2007的规定,风压变形性能分9级,如下表: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中P3为风荷载标准值,其含义是在P 3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铝型材)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 /180(L —杆件长度)及20mm 中的小值。
在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设计计算中,还需考虑与风压标准值对应的设计值,并考虑与地震(温度)等作用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最大应力不得大于材料的设计强度值。
所以,确定幕墙风压变形指标的关键数值是风荷载标准值。
其计算如下:本项目转角墙面的最大风荷载标准值为2.33KN/㎡,该值对应的风压变形性能等级,我司所设计的幕墙均完全能满足。
2、雨水渗漏性能本工程幕墙的雨水渗漏性能等级为3级根据GB/T21086-2007的规定,雨水渗漏性能按下表分5级。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在《建筑幕墙》GB –T21086-2007中5.1.2.1条规定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设计值P =1000μz μcW0。
本工程所在的城市的基本风压为0.55 kN/㎡,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1.67,风力系数可取1.2,最后得P=1100P a 。
3、空气渗透性能本工程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等级为3级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 的空气渗透量q 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幕墙四性性能

幕墙四性性能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等级的计算工程所在地区:北京地区风荷载标准值为:2.5KPa幕墙抗风压性能是指该结构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其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该低于Wk,且不应小于1.0KPa,Wk的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对幕墙结构,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5.1.1.1[《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的规定,并符合该规范表12的要求!表12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幕墙抗风压性能是指该结构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其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该低于Wk,且不应小于1.0KPa,Wk的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对幕墙结构,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5.1.1.1[《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的规定,并符合该规范表12的要求!按如上规定,在本例中:3.0KPa>wk= 2.5KPa≥2.5KPa所以抗风压性能为:4级关于幕墙抗风压《建筑幕墙》GB/T21086-2007规定如下:5.1.1抗风压性能5.1.1.1幕墙的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低于Wk ,且不应小于1.0kPa。
Wk的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5.1.1.2在抗风压性能指标值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应大于表11的要求。
表11幕墙的支承结构、板面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要求支承结构类型相对挠度(L跨度)绝对挠度(mm)构件式玻璃幕墙单元式幕墙铝合金型材L/18020(30)a 钢型材L/25020(30)a 玻璃板面短边距/60—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人造板材幕墙铝合金型材L/180—钢型材L/250—点支承玻璃幕墙钢结构L/250—索杆结构L/200—玻璃板面长边孔距/60—全玻璃幕墙玻璃肋L/200—玻璃板面跨距/60—a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跨距超过4500mm的建筑幕墙产品。
玻璃幕墙的性能试验(示范文本)

玻璃幕墙的性能试验(示范文本)(一)玻璃幕墙的性能试验内容及检测方法(1)玻璃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94性能等级:Ⅱ级(必做项目)(2)玻璃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8—94性能等级:Ⅱ级(必做项目)(3)玻璃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6—94性能等级:Ⅱ级(必做项目)(4)玻璃幕墙保温性能检测方法——GB8484(5)玻璃幕墙隔声性能检测方法——GB8485(二)玻璃幕墙性能试验方案(1)性能试验在试验场进行,试验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大型幕墙试验设备应能进行实际幕墙单元的实际试验,试验条件应近似自然条件。
②应能进行高度为6m—8m,宽度为6 m—9m的大型试件试验。
③试验箱为钢板制成的密封箱,其中一个大面开口安装试件,将空气压入箱内可模拟风压,由水管向幕墙喷水可模拟下雨,完成各项试验。
④应能提供稳定风压,脉动风压和正反风压,风量不小于200m3/分,风压可达±10KN/㎡。
⑤洒水喷头不少于10个/㎡,洒水范围不小于6m×7m,供水量不少于5L/㎡分。
⑥抗震性能试验装置应能使幕墙产生平面内的左右摆动,可用两个千斤顶或一个拉压千斤顶作用在幕墙顶部。
作用力可达±200KN,千斤顶行程为±200mm;最大速度达50mm/秒。
⑦试验系统应有以下仪器:气压计:流量计(空气、水):电子千分表: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分析的微型计算机:(2)试验方法①风压试验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根据“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检测方法”所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
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系指幕墙在与其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风压性能等级表所列数值是对应试件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挠度值为L/180时(L为主要受力杆件的长度)的瞬时作用风压。
此风压作用时间为3秒,以正负风压中绝对值较小的为定级值。
该风压指的是瞬间风压的最大值。
并不是十种平均风压的最大值。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1.玻璃幕墙物理性能分级(JG 3035—1996,GB/T15225-94)表1.1风压变形性分级分级指标等级ⅠⅡⅢⅣⅤP3,KPa ≥5.05.0>P3≥4.04.0>P3≥3.03.0>P3≥2.02.0>P3≥1.0注:表中分级值表示在此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构件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180,其绝对挠度值在20mm以内。
如绝对挠度超过20mm时,以20mm所对应的压力值作为分级值。
表1.2 雨水渗漏性能分级分级指标部位区别等级ⅠⅡⅢⅣⅤP,Pa固定部位≥25002500>P ≥16001600>P≥10001000>P≥700700>P≥500可开启部位≥500500>P≥350350>P≥250250>P≥150150>P≥100和固定部分相对应。
表 1.3 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分级指标部位区别等级ⅠⅡⅢⅣⅤ,m3/m·h固定部位≤0.010.01<q≤0.050.05<q≤0.100.10<q≤0.200.20<q≤0.50可开启部位≤0.50.5<q≤1.51.5<q≤2.52.5<q≤4.04.0<q≤6.0表 1.4 保温性能分级分级指标ⅠⅡⅢⅣK,W/m2·h≤0.70.7<K≤1.251.25<K≤2.02.0<K≤3.3注:表中K值为幕墙中固定部分和可开启部分各占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表 1.5 隔声性能分级注:按不同构造单元分类进行隔声测量,然后通过传声量的计算求的整体幕墙的隔声量值。
表 1.6 耐撞击性能分级表 1.7 平面内变形性能在《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中,只列表1~表5,数据与JG3035—1996相同,无表6、表7。
2.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表2.1 幕墙玻璃的光学性能参数2.反射比:被物体表面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的物体表面的光通量之比,符号ρ。
表2.2紫外线相对含量2.对于博物馆,光源透过幕墙玻璃后的紫外线含量应小于75μW/1m。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风压变形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保温性能/隔声性能(以上由国家标准GB/T15225-94规定)/平面变形性能/耐冲击性能;另外补充说明:互换性设计/防火设计/防雷设计/耐腐蚀性设计/节能设计/环保设计一、风压变形性能风压变形系指建筑幕墙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性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表1.建筑幕墙性能分级值(Kpa)本工程严格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风荷载标准值进行了计算,依据风荷载标准值确定本工程的幕墙性能等级,基本风压:W0=0.55KN/m2(50年一遇),地区粗糙度为:C类。
主楼标高168米处最大风载荷标准值WK=3.6KN/m2,按其计算值将幕墙性能分级应在6级。
W k=βgZ·μs1·μz·W o=1.521×2×2.132×.55=3.567KN/m2风洞试验结论负风压为0.9 +2.7=3.6 KN/m2取最不利风压3.6 KN/m2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我们对所有玻璃铝板幕墙使用的铝合金龙骨,均使其满足相对挠度1/180,对钢龙骨,使其满足相对挠度1/250,并对所有幕墙中的其它受力构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以保证本工程幕墙在阵风袭击下不受损坏,保证安全。
二、雨水渗漏性能(水密性)雨水渗漏性能系指在风雨同时作用下,幕墙透过雨水的能力。
幕墙水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GB50178中ⅢA和ⅣA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按下式计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P=1000μZμC w0式中:P——水密性能指标;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μC——风力系数,可取1.2;W0——基本风压(kN/m2),应按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其它地区可按a)条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幕墙性能新标准

四、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幕墙的物理性能等级是依据GB/T15225按照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物高度、体型和环境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等选定的,其分级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的规定。
1、抗风压性能按GB/T21086-2007的规定,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中P 3为风荷载标准值,其含义是在P 3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180(L —杆件长度),其绝对挠度值应在20mm 以下。
在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设计计算中,还需考虑与风压标准值对应的设计值,并考虑与地震(温度)等作用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最大应力不得大于材料的设计强度值。
所以,确定幕墙风压变形指标的关键数值是风荷载标准值。
根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计算得风荷载标准值为1.175 KN/m2。
本工程幕墙风压变形性能等级为1级 2、水密性能幕墙的雨水渗透性能系指建筑幕墙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透过的性能。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表玻璃幕墙的水密性关系到幕墙的使用功能和寿命。
水密性能要求与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功能以及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有关。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规定了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能设计值 的计算方法:可开启部分水密性等级与固定部分相同。
P=1000*Uz*Us*W0式中:P---水密性设计取值(Pa ) W0 ---基本风压,取0.45(kN/m2 ) U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2.09 Us ---体型系数,取1.2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固定部分P=1128 Pa ;对应可开启部分P=560Pa本幕墙的雨水渗透性能设计为:3级。
3、气密性能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GB50176、GB50189、JGJ132、JGJ134、JGJ26的有关规定,并满足节能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表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表本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设计为:3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幕墙性能指标及等级的确定周佩杰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产品标准已于2008年2月1日开始执行,其各项性能指标采用了阿拉伯数字进行了重新分级,“1级”性能指标为最低性能指标,与原标准相反,又增加了一些指标,性能指标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建筑幕墙的性能对建筑功能的巨大影响,这就要求建筑幕墙对建筑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热应力、风荷载、气候变化、地震作用等)均有相应抵抗预计环境力量的能力,采用什么样性能的建筑幕墙才能满足其功能要求,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从事建筑幕墙的设计人员正确掌握和确定性能设计值。
做为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的建筑幕墙,做为围护结构,是可以拆换的结构,所以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标准中规定其建筑幕墙结构设计年限不低于25年,而幕墙预埋件属于不容易更换的部件,其设计使用年限应按与主体结构相同的50年考虑,按照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幕墙应能正常使用;在设防地震下,幕墙经过修理,应可以继续使用;在罕遇大地震作用下幕墙骨架不应坠落的三阶段设计要求,正确确定建筑幕墙性能设计值及分级等级,不出现性能设计值过低而导致无效设计,性能设计值过高而导致过剩设计,保证建筑幕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一、抗风压性能确定幕墙抗风压性能系指幕墙可开启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幕墙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损坏(如裂缝、面板破损、局部屈服、、粘接失效等)及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
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1、幕墙属于围护结构,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GB50009-001(2006年版)7.1.1-2的规定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 k=βgzμs1μz W0确定,其指标值不应低于W k,且不应小于1.0kPa。
式中:W k---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l---局部风压体型系数W0---基本风压,2、在抗风压性能指标值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应3【例】:求北京标高为64.0m处风荷载变形性能设计值【解】基本风压W0=0.45 kN/m264.0m高处阵风系数(按B类区计算):βgz=0.89×[1+(Z/10)-0.16]=1.55164.0m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区计算):μz=(Z/10)0.32=(64.0/10)0.32=1.81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墙角区、该处从属面积为:2.70m2):μsl (A)=μsl (1)+[μsl (10)-μsl (1)]×log(A)=-{1.8+[0.8×1.8-1.8]×0.431}=-1.645μsl=-1.645+(-0.2)=-1.845 该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1.845风荷载标准值:W k=βgz×μz×μsl×W0 =1.551×1.811×1.845×0.450 =2.332 kN/m2经计算在3级之间,应选择4级进行设计。
二、水密性能确定幕墙水密性能系指幕墙可开启部分为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防止雨水渗漏的能力。
水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1、根据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规定下列地区属于ⅢA和ⅣA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水密性能指标按P=1000μzμc w0计算设计,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z c0不宜低于7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式中:P —水密性能指标;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μc—风力系数,可取1.2;w0—基本风压(kN/m2),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3、按上述公式计算值,在下面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表中按固定部分选择大于计算的分级,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解】P=1000μzμc w0×75%=1000×1.811×1.2×0.45×0.75=733.455经计算在2级之间,应选择3级进行设计。
三、气密性能确定幕墙气密性能系指幕墙可开启部分在关闭状态时,可开启部分以以及幕墙整体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气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1、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标准的有关规定(门窗气密性能按2003门窗标准规定L A 应符合下表要求。
四、热工性能的确定建筑幕墙的热工性能按幕墙传热系数和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遮阳系数进行分 级。
(一)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建筑幕墙传热系数(K):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 /(m2.K)。
1、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规定: ●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
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
(2)《夏热冬暧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的规定●分为北区(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暧)和南区(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暧)。
北区内,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35,塔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40。
●居住建筑的外窗面积不应过大,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应大于0.45;东、西向不应大于0.30;南向不应大于0.50。
居住建筑的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传热系数不应大于4.00W/(m2.K),本身的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5。
●对南区(包括阳台门透明部分)外窗的传热系数不作规定。
●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
●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平开窗。
●外窗宜设置活动外遮阳。
●外窗的传热系数K[W/(m2.K)]应符合下表规定: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要求●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控制在0.30及0.30以下。
● 不同朝向的窗(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墙面积比不应超过:北0.25;东、西 0.30;南0.35。
3、幕墙传热系数应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计算。
4、幕墙在设计环境条件下应无结露现象。
5、对热工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建筑,可进行现场热工性能试验。
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遮阳系数(Sw ):考虑玻璃幕墙本身和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一个系数,其值为玻璃幕墙本身的遮阳系数(SC )与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 )的乘积。
玻璃遮阳系数: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标准3mm 透明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的比值。
1、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遮阳系数应满足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空气声隔声性能以计权隔声量作为分级指标,计权隔声量是将测得的构件空气声隔声量频率特性曲线与GBJ121规定的空气声隔声参考曲线按照规定的方法相比较而得出的单值评价量,用R W 表示,单位为dB ,取整数。
1、建筑幕墙空气声隔声性能应满足室内声环境的需要。
3、建筑幕墙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R W应符合表中的要求。
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是指幕墙在楼层反复变位作用下保持其墙体及连接部位不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破损的平面内变形能力,用平面内层间位移角进行度量。
在地震作用和风力作用下,建筑物相邻两个楼层间的相对水平位移为层间位移;层间位移值和层高之比值为层间位移角。
a)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以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为性能指标。
●在非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在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
●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可按下表的规定执行。
七、耐撞击性能的确定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是指撞击物体以撞击能量E= 9.8mh[E——撞击能量(N.m);m ——撞击物体的质量(kg);h——撞击物体有效下落高度(m)],以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撞击建筑幕墙撞击点,幕墙应能吸收撞击能量,保持原有性能;撞击力消失后,幕墙应能恢复,不应发生永久变形;撞击力不应导致幕墙零部件脱落;幕墙面板应能达到其产品标准规定的耐撞击性能。
1、耐撞击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2、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的公共建筑的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指标不应低于下表中2级。
3、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按撞击能量E和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H进行分级,其指标和表示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要求1、有采光功能要求的幕墙,其透光折减系数(光通过窗框和采光材料与窗相组合的挡光部件后减弱的系数,用符号T r 表示)不应低于0.45。
2、有辨色要求的幕墙,其颜色透视指数(光源(D65)透过过玻璃后的一般颜色指数,用Ra 表示)不宜低于Ra80。
九、承重力性能1、幕墙应能承受自重和设计时规定的各种附件的重量,并能可靠地传递到主体结构。
2、在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水平受力构件在单块面板两端跨距内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该面板两端跨距的1/500,且不应超过3mm 。
十、建筑幕墙抗震性能1、应满足GB50011的要求建筑幕墙应满足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幕墙,其试验样品在设计的试验峰值加速度条件下不应发生破坏。
幕墙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或其他可行的验证试验:a )面板为脆性材料,且单块面板面积或厚度超过现行标准或规范的限制;b )面板为脆性材料,且与后部支承结构的连接体系为首次应用;c )应用高度超过标准或规范规定的高度限制; d) 所在地区为9度以上(含9度)设防烈度。
对开放式建筑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热工性能、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放式建筑幕墙的水密性能可不作要求;开放式建筑幕墙的气密性能不作要求。
以上是对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新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仅供参考。
2008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