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万有特性

合集下载

发动机原理实验关于万有特性的

发动机原理实验关于万有特性的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内燃机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1 年 月 日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非上机实验):3.1.1实验方案设计与选择(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需写该项内容) 3.1.2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实验工作原理或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 3.1.3实验记录(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3.2 上机实验:3.2.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 3.2.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3.2.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2.4 程序运行的结果注解:理工科实验需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图表、计算、现象观察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它如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记录程序核心代码以及程序在调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4、实验总结4.1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 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注解:实验总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和类型实验要求不一样,一般理工科类的实验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实验过程中问题进行讨论;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要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其它实验应总结实验过程写出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说明:各门实验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要求,请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手工书写。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进一步掌握万有特性曲线意义2、掌握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的测定和绘制方法3、了解万有特性曲线的用途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只能表示某一油量控制机构位置固定或某一转速时,发动机参数间的变化规律,而对于工况变化范围大的发动机要分析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就需要在一张图上全面表示出发动机性能的特性曲线,这种能够表达发动机多参数的特性称为万有特性。

广泛应用的万有特性用n为横坐标,用平均有效压力Pme为纵坐标,在图上画出许多等油耗率曲线和等功率曲线。

根据需要,还可以在万有特性曲线上绘出等节气门开度线、等排放线、等过量空气系数线等。

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特性

第9章发动机特性内容提要1 .发动机特性与特性曲线的含义、分类与意义2 .发动机调整特性的含义、分类与曲线3 .发动机负荷特性4 .发动机速度特性5 .发动机方有特性6 .发动机调速特性7 .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校正9.1基本概念全面了解发动机在全部工况下的性能指标的变化,对合理使用、检查与修理发动机,都有很强的适用价值。

10.LI发动机特性与特性曲线1 .发动机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状况及运转状况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性能指标主要有功率、转矩、燃料消耗率、排气温度、排气烟度等;调整状况主要指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发动机燃料等可调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运转状况一般指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等。

2 .特性曲线为了直观显示发动机的特性,常以曲线形式表示,称为发动机特性曲i线。

图97为AUdi(奥迪)2.4L四缸5气式门汽油机的外特性曲线。

3 .发动机特性分类发动机特性分调整特性和性能特性两大类。

(1)调整特性指发动机的性能指标随调整状况而变化的关系。

如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调整特性、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调整特图9T发动机特性曲线性、汽油机的燃料调整特性等。

(Audi2.4L5气门V6汽油机外特性)(2)性能特性指内燃机的性能指标随运行工况而变化的关系。

如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螺旋桨特性等。

9.1.2 发动机特性的制取发动机特性需在特地的试验台(俗称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图9-2显示了带水力测功器的试验台的基本组成。

它可以模拟发动机的实际工况,使其在要求的转速和负荷下工作,并可以同步测量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功率、燃料消耗、废气排放、气缸压力等性能参数。

发动机特性试验,我国已有标准,需按有关标准,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9-水温传感器Io-油压传感器11-排温传感器12-气缸压力传感器13-油压传感器14-针阀升程仪15-电 荷放大器16-电荷放大器17-霍尔针阀传感器18-示 波器19-水力测功器20-转角信号发生器21-电荷放 大器22-A/D 转换板23-微机24-打印机25-显示器它是指在发动机转速肯定和油量掌握机构条件下,其功率、燃料消耗率等性能指标随供油提前角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MATLAB的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绘制方法程序

MATLAB的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绘制方法程序

%不同转速下的燃油消耗率与扭矩的曲线拟合clear allbe仁[222.8,220.4,232.4,228.5,227.8,232.6,248.5,245.9,272.4,329.7];Ttq仁[399.8,354.1,318.5,278.1,236.2,203.6,185.3,157.2,117.2,80.8];T1=80:320/9:400;%转换矩阵格式Be仁in terp1(Ttq1,be1,T1,'spli ne');% n=1400r/mi n 时燃油消耗率与扭矩的曲线拟合be2=[222.0,221.7,235.4,226.5,230.5,236.8,249.1,276.1,407.9,487.0];Ttq2=[409.1,365.7,328.3,284.1,243.7,203.2,164.3,123.9,83.5,39.7];T2=39:371/9:410;Be2=i nterp1(Ttq2,be2,T2,'spl in e');be3=[226.0,225.3,226.4,233.9,242.1,283.3,253.9,271.4,323.5,468.6];Ttq3=[408.3,368.3,328.3,289.0,244.4,208.8,167.7,132.1,89.5,46.1];T3=46:363/9:409;Be3=i nterp1(Ttq3,be3,T3,'spl in e');be4=[206.5,231.1,231.1,233.0,242.0,244.9,265.0,299.8,398.0,596.8];Ttq4=[425.6,380.3,332.7,290.9,244.4,205.1,160.2,114.5,68.8,30.7];T4=30:396/9:426;Be4=i nterp1(Ttq4,be4,T4,'spl in e');be5=[234.7,259.8,235.5,237.6,242.8,292.3,277.9,308.7,396.2,605.9];Ttq5=[420.7,379.6,334.6,291.6,244.4,202.8,157.5,116.0,74.1,37.8];T5=37:384/9:421;Be5=i nterp1(Ttq5,be5,T5,'spl in e');be6=[174.2,242.2,252.1,287.4,253.6,263.6,290.6,316.8,378.0,518.8];Ttq6=[404.6,360.5,322.7,283.0,243.3,205.5,162.1,124.7,86.8,52.4];T6=52:353/9:405;Be6=i nterp1(Ttq6,be6,T6,'spl in e');be7=[256.9,253.7,253.5,260.0,303.8,280.7,300.6,346.6,435.6,812.9];Ttq7=[378.0,344.7,310.3,264.3,226.1,186.8,154.2,115.3,76334.1];T7=34:344/9:378;Be7=i nterp1(Ttq7,be7,T7,'spl in e');be8=[257.9,295.3,282.4,288.7,301.9,329.7,357.0,475.4,580.3,1080.1];Ttq8=[315.6,275.5,242.5,210.3,178.5,145.6,118.6,72.6,52.8,22.4];T8=22:294/9:316;Be8=i nterp1(Ttq8,be8,T8,'spl in e');B=[Be1';Be2';Be3';Be4';Be5';Be6';Be7';Be8'];N=[1400*o nes(10,1);1600*o nes(10,1);1800*o nes(10,1);2000*o nes(10,1);2200* on es(10,1);2400*o nes(10,1);2600*o nes(10,1);2800*o nes(10,1)];Ttq n=[T1';T2';T3';T4';T5';T6';T7';T8'];G=[o nes(80,1),N,Ttq n,N.A2,N.*Tt qn ,Ttq n. A2];A=G\B;%A 为6*1 矩阵[n,Ttq]=meshgrid(1400:2800,100:600);% 生成n-Ttq 平面上的自变量“格点”矩阵be=A(1)+n. *A (2)++Ttq*A(3)+n.A2*A(4)+n.*Ttq*A(5)+Ttq.A2*A(6);Pe=Ttq.* n/9550;%外特性实验数据拟合Nw=[1403,1597,1797,1986,2102,2199,2303,2400,2507,2598,2700,2802];Ttqw=[474,497,515,526,528.8,522.8,509.5,492.2,471.2,448.4,408.3,357.4]; n0=1400:2800; Ttqw_N=i nterp1(Nw,Ttqw ,n 0,'spli ne');h=repmat(Ttqw_N,501,1);ii=find(Ttq>h);%确定超出边界的“格点”下标be(ii)=NaN;%强制为非数Pe(ii)=NaN;%强制为非数%绘制等燃油消耗率曲线和等功率曲线三维拟合图subplot(1,2,1);mesh( n, Ttq,be);hold on;mesh( n,Ttq,Pe);axis([1000,3000,100,600,0,500]);hold on;xlabel(' n(r/mi n)')ylabel('Ttq(N*m)')zlabel('Pe(KW) be(g/(KW*h))')title('等燃油消耗曲线和等功率曲线的三维拟合图')%绘制边界线(外特性曲线)subplot(1,2,2);plot( nO,Ttqw_N,'Li neWidth',2);axis([1400,2800,100,550]);xlabel(' n(r/mi n)');ylabel('Ttq(N*m)');title('万有特性曲线');hold on;%绘制等油耗率曲线的二维图B=contour(n,Ttq,be,11);%画等位线,并给出标识数据clabel(B);%把“等位值”沿等位线随机标识hold on;%绘制等功率曲线的二维图P=contour(n,Ttq,Pe,11);%画等位线,并给出标识数据clabel(P);%把“等位值”沿等位线随机标识lege nd('等油耗曲线','等功率曲线','外特性曲线')hold off。

5.86L发动机万有特性数据

5.86L发动机万有特性数据

1901 1900 1901 1900 1900
58.8 295.3 12.4 47.0 236.1 10.4 35.3 177.6 23.5 118.3 11.9 59.6 8.4 6.5 4.6
211.6 222.0 239.0 274.6 383.8 201.7 201.4 201.3 201.1 200.8 204.0 209.1 216.5 232.3 270.6 376.1 201.9 199.9 199.4 199.9 202.1 206.9 215.5 228.2 266.0 363.7 200.7 200.6 199.8 200.8 202.6 206.3 213.3 227.7 256.9 358.4 200.0 201.0 200.8
127.6 123.7 125.4 49.4 0.74 111.1 119.6 109.1 48.5 0.56 94.6 79.2 66.3 54.1 43.0 32.9 24.5 18.0 108.8 92.4 98.0 88.0 78.3 69.0 61.0 54.1 48.9 77.4 64.3 52.3 41.2 31.3 23.0 16.5 48.2 0.42 47.3 0.31 46.1 0.32 45.7 0.31 46.2 0.31 45.3 0.28 43.8 0.28 45.0 0.28
66.9 64.8 64.9 68.7 72.6 71.8 71.4 71.1 69.7 68.7 66.4 63.7 64.7 67.6 70.3 70.2 73.2 71.3 70.0 68.5 66.6 64.2 64.5 68.7 71.3 72.3 72.0 71.2 71.1 70.7 70.5 68.9 67.6 68.8 76.9 25.2 72.0 71.2 71.0

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特性

项目六发动机特性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发动机的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及柴油机调速特性的定义。

理解各个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各个曲线的正式成立和位置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柴油机安装调速器的原因。

了解柴油机和汽油机特性曲线的异同点及形成原因;万有特性的应用;两级式调速器和全程式调速器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各自的特点。

本项目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发动机经常在较大的负荷和转速范围内工作,仅了解某点或几点的性能指标和参数,往往是不够的,而需要了解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任务一发动机工况、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一、工况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简称工况。

工况以功率Pe和转速n来表示。

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其工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恒速工况 n=常数,如发电机组中的发动机,其转速基本保挂持不变,功率Pe随负荷而变化,称为线工况。

(2)螺旋桨工况作为船舶主机的柴油机按推进特性工作,柴油机功率与转速的立主成正比Pe=kn3,k为比例常数,见图中的曲线2。

(3)面工况汽车在运输作业时,发动机的功率Pe和转速n都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如图中阴影所示,曲线3中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4)点工况内燃机的转速n及功率P e均近似不变,如内燃机作为排灌动力。

二、发动机特性发动机性指标随着调整情况及运转工况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特性,特性用曲线表示称为特性曲线。

其中随着调整情况而变化又称为调整特性。

发动机的性能特性包括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空转特性等,速度特性又包括外特性和部分速度特性。

三、发动机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发动机的有效指标P me、T tq、Pe、be、B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如下列诸式:平均有效压力有效功率有效转矩燃油消耗率小时耗油量要了解上述指标随工况变化的情况,就必须分析ηv、ηi、ηm、α随工况的变化。

四、发动机功率标定根据国家标准CB1105.1─1987《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内燃机标定功率依不同用途分类如下:(1)15min功率适用于汽车、军用车辆、摩托车的发动机功率的标定。

第三节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第三节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2.2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曲线分析

汽车工程系
从负荷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在接近全 负荷时,ge最低,因此,为了提高汽车 的燃料经济性,希望发动机经常处于ge 低,负荷又较大的经济负荷区运行。
汽、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的比较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汽车工程系
3、发动机万有特性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根据万有特性,可以看出发动机在任 何转速与负荷运行时的经济性。最内 层的等耗油率曲线相当于最经济的区 域,曲线越向外,经济性越差。等耗 油率曲线的形状及分布情况对发动机 的使用经济性有重要影响。若等耗油 率曲线在横坐标方向较大,则表明发 动机在转速变化较大而负荷变化较小 的情况下工作时,经济性好;若在纵 坐标方向较长,则表示发动机在负荷 变化较大而转速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 下工作时,燃油消耗率较小。
柴油机速度特性曲线

测定柴油机速度特性时, 除保持油量调节拉杆位置 不变外,供油提前角调整 到最佳状态,水温、油温、 油压等也应保持正常稳定 状态,如图所示为油量调 节拉杆在全、中、小3个 位置时的特性曲线,全位 置曲线即为外特性曲线。
汽车工程系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由曲线可知发动机转矩Me 随发动机转速n增加而缓慢 增加,在中等转速范围内, Me随n增加而降低,这样柴 油机的转矩曲线比较平缓, 这对柴油机运转的稳定性和 克服超载能力是不利的。为 此,柴油机必须通过调速器 中的油量校正装置来改造柴 油机外特性转矩曲线。
汽车工程系
第三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分析 测定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时,除了保持节气门开度 不变之外,化油器、点火提前角均需调整到最佳状 态,水温、油温、油压等也均应保持正常稳定的状 态。从速度特性曲线上可看到发动机有效功率Pe 、 有效转矩Me 、有效燃油消耗率 g e 等随转速变化 的规律,如下图所示,为某汽油机节气门开度在 全开、中等开度和小开度3中状况时的特性曲线。

发动机术语及特性曲线

发动机术语及特性曲线
发动机性能参数定义: 一.发动机性能参数定义: 发动机性能参数定义
1、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动力性能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 动力性能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 经济性能指标;燃油消耗率、润滑油消耗率; 经济性能指标;燃油消耗率、润滑油消耗率; 运转性能指标:寿命和可靠性、启动性能、 运转性能指标:寿命和可靠性、启动性能、噪声 和排气品质; 和排气品质; • (1)有效转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 )有效转矩: 称为有效转矩, Te表示 单位N.m, 表示, 称为有效转矩,以Te表示,单位N.m,有效转矩 与外界施加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阻力矩相平衡。 与外界施加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阻力矩相平衡。 • (2)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 )有效功率: 称为有效功率, 表示, 称为有效功率,用Pe表示,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 表示 轴角速度乘积。 轴角速度乘积。 • 发动机产品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转速,称为 发动机产品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转速, 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 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 • • • •
发动机性能参数定义
• (12)、 工况(指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一般用 ):一般用 )、 工况(指发动机的工作状况): 它的功率与曲轴转速来表征, 它的功率与曲轴转速来表征,有时也用负荷与曲 轴转速来表明 。 • 固定式内燃机工况:直线工况和点工况 固定式内燃机工况: • 直线工况:转速近似不变,但功率变化很大;如 直线工况:转速近似不变,但功率变化很大; 发电机、空压机和水泵等; 发电机、空压机和水泵等; • 点工况:转速和功率均恒定;如排灌内燃机; 点工况:转速和功率均恒定;如排灌内燃机; • 螺旋桨工况:功率与转速近似成三次方关系; 螺旋桨工况:功率与转速近似成三次方关系; • 车用(面)工况:功率和转速在大范围内独立变 车用( 工况: 无确定函数关系;陆地运输机械、 化,无确定函数关系;陆地运输机械、工程机械 等 • (13)、 升功率:最大功率与排气量的比值;表 )、 升功率:最大功率与排气量的比值; 示了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 示了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升功率越大表 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越大; 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越大;

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图程序

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图程序

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图的程序和方法:①采用MATLAB编M文件,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可以参照这个版本基础修改程序自己用。

②采用Origin软件来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图,有详细步骤clcclear all%不同转速下的燃油消耗率与扭矩的曲线拟合clear allbe1=[222.8,220.4,232.4,228.5,227.8,232.6,248.5,245.9,272.4,329.7];Ttq1=[399.8,354.1,318.5,278.1,236.2,203.6,185.3,157.2,117.2,80.8];T1=80:320/9:400;%转换矩阵格式Be1=interp1(Ttq1,be1,T1,'spline');%n=1400r/min时燃油消耗率与扭矩的曲线拟合be2=[222.0,221.7,235.4,226.5,230.5,236.8,249.1,276.1,407.9,487.0];Ttq2=[409.1,365.7,328.3,284.1,243.7,203.2,164.3,123.9,83.5,39.7];T2=39:371/9:410;Be2=interp1(Ttq2,be2,T2,'spline');be3=[226.0,225.3,226.4,233.9,242.1,283.3,253.9,271.4,323.5,468.6];Ttq3=[408.3,368.3,328.3,289.0,244.4,208.8,167.7,132.1,89.5,46.1];T3=46:363/9:409;Be3=interp1(Ttq3,be3,T3,'spline');be4=[206.5,231.1,231.1,233.0,242.0,244.9,265.0,299.8,398.0,596.8];Ttq4=[425.6,380.3,332.7,290.9,244.4,205.1,160.2,114.5,68.8,30.7];T4=30:396/9:426;Be4=interp1(Ttq4,be4,T4,'spline');be5=[234.7,259.8,235.5,237.6,242.8,292.3,277.9,308.7,396.2,605.9];Ttq5=[420.7,379.6,334.6,291.6,244.4,202.8,157.5,116.0,74.1,37.8];T5=37:384/9:421;Be5=interp1(Ttq5,be5,T5,'spline');be6=[174.2,242.2,252.1,287.4,253.6,263.6,290.6,316.8,378.0,518.8];Ttq6=[404.6,360.5,322.7,283.0,243.3,205.5,162.1,124.7,86.8,52.4];T6=52:353/9:405;Be6=interp1(Ttq6,be6,T6,'spline');be7=[256.9,253.7,253.5,260.0,303.8,280.7,300.6,346.6,435.6,812.9];Ttq7=[378.0,344.7,310.3,264.3,226.1,186.8,154.2,115.3,76.3,34.1];T7=34:344/9:378;Be7=interp1(Ttq7,be7,T7,'spline');be8=[257.9,295.3,282.4,288.7,301.9,329.7,357.0,475.4,580.3,1080.1];Ttq8=[315.6,275.5,242.5,210.3,178.5,145.6,118.6,72.6,52.8,22.4];T8=22:294/9:316;Be8=interp1(Ttq8,be8,T8,'spline');B=[Be1';Be2';Be3';Be4';Be5';Be6';Be7';Be8'];N=[1400*ones(10,1);1600*ones(10,1);1800*ones(10,1);2000*ones(10,1);2200*ones(10,1);2400*ones (10,1);2600*ones(10,1);2800*ones(10,1)];Ttqn=[T1';T2';T3';T4';T5';T6';T7';T8'];G=[ones(80,1),N,Ttqn,N.^2,N.*Ttqn,Ttqn.^2];A=G\B;%A为6*1矩阵[n,Ttq]=meshgrid(1400:2800,100:600);%生成n-Ttq平面上的自变量“格点”矩阵be=A(1)+n.*A(2)++Ttq*A(3)+n.^2*A(4)+n.*Ttq*A(5)+Ttq.^2*A(6);Pe=Ttq.*n/9550;%外特性实验数据拟合Nw=[1403,1597,1797,1986,2102,2199,2303,2400,2507,2598,2700,2802]; Ttqw=[474,497,515,526,528.8,522.8,509.5,492.2,471.2,448.4,408.3,357.4]; n0=1400:2800;Ttqw_N=interp1(Nw,Ttqw,n0,'spline');h=repmat(Ttqw_N,501,1);ii=find(Ttq>h);%确定超出边界的“格点”下标be(ii)=NaN;%强制为非数Pe(ii)=NaN;%强制为非数%绘制等燃油消耗率曲线和等功率曲线三维拟合图subplot(1,2,1);mesh(n,Ttq,be);hold on;mesh(n,Ttq,Pe);axis([1000,3000,100,600,0,500]);hold on;xlabel('n(r/min)')ylabel('Ttq(N*m)')zlabel('Pe(KW) be(g/(KW*h))')title('等燃油消耗曲线和等功率曲线的三维拟合图')%绘制边界线(外特性曲线)subplot(1,2,2);plot(n0,Ttqw_N,'LineWidth',2);axis([1400,2800,100,550]);xlabel('n(r/min)');ylabel('Ttq(N*m)');title('万有特性曲线');hold on;%绘制等油耗率曲线的二维图B=contour(n,Ttq,be,11);%画等位线,并给出标识数据clabel(B);%把“等位值”沿等位线随机标识hold on;%绘制等功率曲线的二维图P=contour(n,Ttq,Pe,11);%画等位线,并给出标识数据clabel(P);%把“等位值”沿等位线随机标识legend('等油耗曲线','等功率曲线','外特性曲线')hold off用origin软件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方法一、万有特性数据输入在excel中整理好发动机万有特性数据,主要包括发动机转速、扭矩、燃油消耗率及功率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外特性曲线变化趋势
1.扭矩曲线变化趋
势 柴油机的扭矩曲线比 汽油机平坦。 柴油机扭矩曲线的变 化趋势,很大程度上决定 于每循环供油量随转速变 化的情况。
扭矩表达式可定性 地写成
Ttq K2imb
由式可见,柴油机 扭距随转速的变化趋势 决定于ηit、ηm、△b随 转速n变化的趋势。
校正方法: (1)出油阀式校正机构。 (2)附加在调速器上的弹簧校正机构。
第三节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负荷特性:转速不变,其经济性指标 随负荷(可用功率Pe、扭矩Ttq或平均有效 压力Pme表示)的变化关系。 当汽车以一定的速度沿阻力变化的道 路行驶时,就是这种情况。此时必须改变 发动机油门来调整有效扭矩,以适应外界 阻力矩的变化,以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
转速低
2.功率曲线 由于扭矩Ttq曲线 变化平坦,在一定n范 围 内 , 功 率 Pe 几 乎 与 转速n成正比增加。
3.燃油消耗率曲线 由于柴油机压缩比高,ηi较高,曲线比 汽油机的平坦,最低耗油率值比汽油机相应 值低。当 ηi 、 ηm 达到最大值时,出现 bmin 值 。
(二)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二)转速存储设备系数φn 转速存储设备系数是标定工况时的转速与 最大扭距转速的比值。
nB n ntq
式中 nB——标定工况转速; ntq——最大扭矩转速 最大扭矩转速ntq越低,φn越大,车辆在不 换挡的情况下,发动机克服阻力增加的潜力越 强。 一 般 , 汽 油 机 φn=1.15~2.0 , 柴 油 机 φn=1.5~2.0 。
式中 We——每循环有效功(kJ); ηe——有效热效率。
ev o h h i i pme m——机械效率。
功率
v Pe K1 im n
扭矩(汽油机)
燃油消耗率
be K3 1
(4)机械效率 ηm 转速增加,消 耗于机械损失功增 加。因此,随转速 升高,机械效率ηm 明显下降。
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转速由低开始上 升时,η v,ηit同时增加的影响大于ηm下降的 影响,使Ttq增加,对应于某一转速时,Ttq达 到最大值。转速继续增加,由于η v、ηit、ηm 均下降,因此Ttq随转速升高而较快的下降, 即Ttq曲线变化较陡。
3.燃油消耗率变化趋势 b=k3/ηitηm b在某一中间转速当ηitηm达到最大值时出现 最低值。当转速较此转速低时,由于ηm上升弥 补不了 ηit 的下降,使 b 增加。转速较此转速高 时ηit、ηm均较低,b也增加。
(二)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随着节气门的关小, 节流损失增大,充气效率 减小,使部分负荷速度特 性的 Pe 、 Ttq 低于外特性 值。且转速越高,充气效 率减小的越多,因此,节 气门开度越小,随转速增 加,扭距、功率曲线下降 得越快,并使最大扭矩及 最大功率点向低速方向移 动。
三、发动机扭矩特性 要求发动机的扭矩随转速的降低而增
加。
如当汽车上坡时,若油量调节拉杆已 达最大位置,但所发出的扭矩仍感不足, 车速就要降低,此时需要发动机随车速降 低而发出更大扭矩,以克服爬坡阻力。因 此,为表明发动机的性能,引入扭距储备 系数和转速储备系数的概念。
1.扭距储备系数 要充分表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除给出标定功 率及其相应的转速外,还要同时考虑发动机的扭矩 特性,从而引入扭距储备系数μ 和适应性系数K的 概念。 Ttq max
充油
测量
燃油消耗量按下式计算
m B 3 .6 t
B be 1000 Pe
式中 t——消耗m(g)燃油所需时间(s);
Pe——消耗m(g)燃油时测量的有效功率(kW);
B——小时耗油量(kg/h);
be——有效燃油消耗率[g/(kW· h)]。
第 二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 系称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若驾驶员 将油门踏板位置保持一定,由于道路 阻力不同,汽车行驶速度也会改变, 上坡时汽车速度逐渐降低,下坡时速 度增加,这时发动机即沿速度特性工 作。
im
v Ttq K 2 i m
扭矩(柴油机)
小时耗油量
Ttq K2imb
v B K4 n
第二节 发动机台架试验
一、试验台装置 基本组成、装配关系、固定、支承
二、制动测功装置—测功器
1.水力测功器
2.平衡式电力测功器
3.电涡流测功器
三、耗油率的测量
1.容积法
(三)柴油机扭矩特性的改善 柴油机扭矩储备系数小的根本原因 是由喷油泵速度特性决定的。因此, 柴油机中都采用油量校正装置来改造 外特性扭矩曲线。 油量校正装置的作用是:当发动机 在标定工况下工作时,如果转速因外 界阻力矩不断增加而下降,则喷油泵 能自动增加循环供油量,以增大低速 时的扭矩,提高扭矩储备系数。
2.功率变化趋势 Pe=Ttq·n/9550 当转速由低逐渐升高 时,由于 Ttq 、 n 同时增加 Pe 增加很快。在达到最大 扭距转速ntq后,再提高转 速,由于Ttq有所下降,使 Pe 上升缓慢。某一转速时 Ttq·n 达最大值。此后,再 增加转速,由于扭距下降 超过转速上升的影响, Pe 反而下降。
(一)外特性曲 线
1.扭矩曲线变 化趋势 随着转速 n 的增 加 , 扭 距 Ttq 逐 渐 增 大,出现最大扭距 Ttqmax 后 逐 渐 下 降 , 且下降程度越来越大 。曲线呈上凸形状。
根据公式
v Ttq K 2 i m
可见, Ttq 随 n 的变化取 决于指示热效率 ηi 、机 械 效 率 ηm 、 充 气 效 率 η v与过量空气系数α 随n的变化。
充油
测量
测量消耗容积v的燃油所用时间t
燃油消耗量按下式计算 小时耗油量 耗油率 B v f be 1000 B 3.6 Pe t 式中 V—球泡容积(mL); Pe —发动机有效功率(kW);
ρ f —燃油密度(g/mL);
t—消耗容积V的燃油所用时间(s)。
2.质量法
油 箱 供 油
( 1 )在节气门 开度一定时,过量 空 气 系 数 φat 可 视 为 常数。 (2)充气效率 η v在某一中间转速 时最大。因为一定的 配气相位仅对一种转 速最适合,此转速下 能最好地利用气流惯 性。其余转速时η v 均降低,曲线为上凸 形。
(3)指示热效率ηit 转速低,进气流速 低,紊流减弱,使雾化、 混合状态较差,火焰传 播速度降低,散热及漏 气损失增加,ηit较低,转 速高时,燃烧过程所占 曲轴转角较大,燃烧在 较大容积下进行,ηit也较 低。但变化比较平坦, 对Ttq影响较小。
当节 气 门 开 度 的 75% 左右时,耗油率曲线位置 最低。超过 75% 开度,混 合气较浓,存在燃烧不完 全现象,耗油率曲线位置 较高,低于 75% 开度时, 残余废气相对增多,燃烧 速率下降,使 ηit 降低,耗 油率曲线位置也高,且开 度越小,耗油率曲线位置 越高。
二、柴油机速度特性 速度特性: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位置 固定不动,柴油机性能指标(主要是功率 Pe 、扭距 Ttq 、燃油消耗率 b 、每小时耗油 量B)随转速n变化的关系。 外特性: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标定循 环供油量位置时速度特性称为柴油机标定 功率速度特性。 部分负荷速度特性:当油量调节机构 固定在小于标定循环供油量各个位置时, 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为柴油机。
随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向 减小供油量方向移动时,循 环供油量减小,使部分负荷 速度特性的 Pe 、 Ttq 值低于外 特性。但随着负荷减小,循 环供油量随转速的变化趋势 基本不变,使部分负荷速度 特性的变化趋势同外特性相 似,所以柴油机的部分负荷 速度性的 Pe 、 Ttq 曲线是随负 荷的减小,大致平行下降。 耗油率曲线的变化趋势 基本同外特性。当负荷为75% 左右时,曲线位置最低。
(2)ηm ηm 随负荷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原因是 转速一定而负荷增加时,机械损失功率 Pm 变 化 不 大 , 指 示 功 率 Pi 成 正 比 增 加 , 使 ηm=1—(Pm /Pi)增加。
( 1 )△ b— 随转速 n的提高,每循环供油 量△b增加。 ( 2 ) η v 也是在某 一中间转速n出现最高 值。
(3)ηi—指示热效率 ηi某一中间n稍高
η v 、△b ,使α , 不完全燃烧严重 η 转速高 i 燃烧占曲轴转角 , 燃烧容积
空气涡流减 弱,燃烧不 η 良及散热漏 i 气损失增加
一、汽油机的速度特性
(1)速度特性:汽油机节气门开度 固定不动,其有效功率Pe、扭矩Ttq、、燃 油消耗率b、每小时消耗油量B等随转速n 变化的关系。 (2)测取: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取 前,应将点火提前角及化油器调整完好; 测取时,应按规定保持冷却水温度、润滑 油温度在最佳状态。
节气门全开时速度特 性称为外特性。节气门部分 打开时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 负荷速度特性。由于节气门 的开启可以无限变化,所以 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曲线有无 数条,而外特性曲线只能有 一条。
发动机的特性
汽车行驶时,由于车速与行驶阻 力不断变化,则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 亦相应变化,以适应汽车的需要。随 着转速和负荷的改变,发动机工作过 程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发动机在不 同使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动力性与经 济性。
第一节 发动机工况
一、工况 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简称工况。工况以 功率Pe和转速n来表示,此功率、转速应该与 发动机所带动的工作机械要求的功率、转速 相适应。 只有当发动机发出的扭矩与工作机械消 耗的扭矩相等时,两者才能在一定转速下按 一定功率稳定工作。

K T T 100% Ttq T
tq max tq tq
K
Ttq max Ttq Ttq
100%
式中 Ttqmax—外特性曲线上的最大扭矩(N·m); Ttq—标定工况下的扭矩(N·m)。
μ 或K值大,表明两扭矩之差 (Ttqmax - Ttq)值大,即随转速的降低, 扭矩 Ttq 增大越快,从而在不换档的情况 下,爬坡能力、克服短期超负荷的能力越 强。 汽油机: μ 值在 10%~30% 范围, K 值 在1.2~1.4。 柴油机:若不予以校正,则μ 值只有 5%~10% 范围, K 值只有 1.05 左右,难以满 足车辆使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