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鑫博士主讲_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彭鑫博士主讲_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含备孕、0到12岁的养生智慧)主讲人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专家,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
视频里面有些传统的推拿方法,比如给小儿捏脊,我妈就会,正是祖祖辈辈古老的智慧流传!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2011年隆重推出了一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彭鑫博士主讲的《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的自然安全保健法)》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喜爱。
节目第一次将中医养生的概念引入了婴幼儿健康保健领域,以中国传统中医古法来调理婴幼儿健康,开创了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来传播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的先河;同时也是第一档运用中医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由育儿达妈全程参与现场交流的节目。
优酷第一集《中医古法婴幼养生》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二:备孕及孕中养生三: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四、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五、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六、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七、中医五官望诊八、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九、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十、小儿哮喘与呕吐十一|小儿腹痛与腹泻十二、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十三、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目录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3)part3:新生儿护理 (4)part4 新生儿体质特征 (5)第二集备孕及孕中养生 (6)part1 备孕及养胎 (6)part2 孕妇寒温调摄与防感外邪 (6)part3 孕期的精神调养及胎教方法 (7)part4 孕期适宜的运动和保健方法 (8)第三集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9)part1 胎毒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9)part2 早期开乳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10)part3婴儿期的母乳喂养 (11)part4 辅食添加与断奶 (12)第四集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12)part1 囟门和牙齿的发育特点及养生方法 (13)part2 动作、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13)part3 1-3岁幼儿期饮食、睡眠、寒温 (14)part4 变蒸与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16)第五集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 (17)part1 导致孩子生病的先天因素 (17)part2 导致孩子生病的后天因素 (18)part3 小儿生病的规律 (19)part4 小儿患病的内伤因素及应对措施 (20)第六集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3)part1 小儿生理的特点有哪些 (23)part2 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4)part3 察鼻与听声音(简单判断小儿疾病的方法) (25)part 4 察二便和闻气味 (27)第七集中医五官望诊 (28)part1 望神色,知健康 (28)part2 望形态和望面部 (29)part3 望五官 (30)part4 望诊五官之口与舌 (31)第八集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 (32)part1 小儿感冒的原因、症状及护理 (32)part2 小儿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33)part3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上)——食疗 (34)part4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下)——推拿按摩手法 (35)第九集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 (36)part1 小儿扁桃体炎的中医疗法 (36)part2 小儿肺炎的病因与治疗 (36)part3 小儿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37)part4 小儿口疮的中医疗法 (37)第十集小儿哮喘与呕吐 (38)part1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上) (39)part2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下) (39)part3 小儿呕吐的病因与食疗方法 (40)part4 小儿呕吐的按摩手法和预防调护 (41)第十一集小儿腹痛与腹泻 (41)part1 小儿腹痛的原因和表现 (41)part2 小儿腹痛的症治分类和食疗方法 (42)part3 小儿腹痛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2)part4 小儿腹泻的原因和食疗方法 (43)第12集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 (44)part1 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4)part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疗法 (45)part3 小儿积滞的中医疗法 (46)part4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48)第十三集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 (48)part1 小儿脑瘫的诊治 (49)part2 小儿脑瘫的中医推拿手法 (49)part3 小儿麻疹的防治 (50)part4 小儿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51)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精彩提示:治疗小儿受寒腹泻的外敷法;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婴幼儿各年龄阶段养生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
中医博士彭鑫-中华传统养生之道

古代医学发展
中医养生理论在古代医学著作中得 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阐述,如《黄帝 内经》、《千金方》等经典医籍。
现代应用与传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养生理 论逐渐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同时 也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02
饮食养生
食物的阴阳五行分类
阴阳分类
食物可以分为阴性食物和阳性食物,阴性食物如绿豆、小米、白菜等,有助于 清热解暑,而阳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辣椒等,有助于温阳散寒。
运动锻炼
中医博士彭鑫强调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提 倡适量摄入新鲜蔬果、五谷杂粮和优质蛋 白质,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他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和 新陈代谢,推荐如太极、八段锦等传统健 身方法,以及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精神调养
睡眠管理
彭鑫博士提倡修身养性,通过冥想、静坐 等方法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平和愉悦,以 维持身心健康。
04
精神养生
情志调理
情志调理是中医养生的核 心,包括调节情绪、心情 和心态,以达到身心健康 的目的。
中医认为,情绪的稳定和 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长期的情绪波动会导致 身体疾病的发生。
情志调理的方法包括情绪 调节、心理疏导、放松训 练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增 强免疫力等。
总结词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通过八种特定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
详细描述
八段锦包括托天举物、左右开弓、单举双抬、调理脾胃、左右旋转、舒缓肝气、摇头摆尾和背后搓揉 等八个动作。这些动作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和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 可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心理健康。
太极拳
总结词
【中医育儿】幼儿脑瘫的预防与调护|彭鑫博士中医育儿课堂

【中医育儿】幼儿脑瘫的预防与调护|彭鑫博士中医育儿课堂原创彭鑫医师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2022-07-28 09:00发表于北京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自:《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脑瘫是中枢神经引起的一种运动、乃至语言功能的障碍性疾病。
重点表现在运动功能方面。
典型表现就是多卧少动,经常安卧,但是动很少。
另外四肢的肌肉的张力增高,所谓肌肉张力增高,就是肌肉特别拘紧,然后随意性运动会少,有的时候是徐徐的抽动,痉挛型的。
再往下就是腱反射亢进,你轻轻一碰,他就反应很剧烈。
这些神经都会张力特别高,导致的这些肌肉长期处于一种痉挛和紧绷的状态,松驰不下来。
肌肉一旦紧张就会影响他走路。
两条腿只有交替地舒展、紧张才能往前走,要是一直紧张,走路步态就不是正常的步态了。
叫做剪子步,就是两条腿弯曲,向两边分,甚至是半蹲着的走路方式。
走起来好像老人一样,需要扶着,甚至有的脑瘫患儿没法正常走路,或者需要扶着旁边的扶手才能走路。
另外就是动作非常不协调,因为肌肉永远处于紧绷状态。
有一些脑瘫患儿伴随着智力低下,语言功能发生障碍,还有些孩子是智力方面都非常好,就是肌肉四肢的周围神经出了问题,另有些患儿甚至还伴随着癫痫,听觉、感觉障碍,学习困难等等。
脑瘫的病因1.胎盘异常,胎位不正,宫能窘迫,早产多胎,这都是属于出生之前的问题。
就是在怀孕的时候出现的。
2.出生的时候窒息,脑部缺氧,这些都是脑瘫的致病原因。
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也都容易引发脑瘫。
3.感染外伤,脑部畸形。
四种类型1.缺氧窒息型:缺氧窒息型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这种情况多见于脐带绕颈,或者是胎位不正,容易引起胎儿在内部窒息。
2.分娩的时候,新生儿窘迫性窒息,还有呼吸紧迫综合症,周身的循环衰竭等等,红细胞增多症等等这些都容易引起脑部的病变,进而引发脑瘫。
3.胎位不正,产钳夹伤。
胎位不正,正常的胎位是头朝骨盆的,可能有的孩子并不是头朝骨盆,然后妈妈又特别坚持要自己生,这种情况下要是剖腹产可能很顺利就出来了,他自己生可能就会造成生产时间过长,难产,导致孩子缺氧而引发脑瘫。
彭鑫博士:养生篇(三)补精的食品之一 黑芝麻

彭鑫博士:养生篇(三):补精的食品之一黑芝麻
来源:彭博士工作室| 作者:彭博士工作室| 日期:13-05-23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
元代的名医朱丹溪盛称之,原有功益也。
入心、肾二经。
补虚赢,耐饥渴寒暑,填坚髓骨,益气力,长肌肤,明目轻身,延年不老,益元阳,兴阴茎,尤生津液,入口即生,与人参相同。
其补益之功,不可思议。
黑芝麻最好的吃法就是把芝麻从超市买来,炒一炒,炒干后压成细末,混入少量的食盐,做成芝麻盐,每次吃饭的时候用撒到馒头上或放到粥里面一起吃,又好吃又补肾。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司机师傅,肾气极虚达到血精的程度,每天弯腰都很困难,用黑芝麻盐每天服用一两,当然还配合中药的调理,一个月之后面色恢复,腰不疼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发作血精。
因为黑芝麻算是平性的,所以黑芝麻盐可以作为补肾食品长期服用。
彭鑫博士《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800观后感

彭鑫博士《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800观后感以下是我对彭鑫博士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观后感,通过这次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
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养生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对我今后提高身体素质,健康长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先讲一个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吧。
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妊娠反应,在此期间,她只能吃稀饭。
当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别的食物补充营养。
因此,我出生以后经常感冒,并且经常感到头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时候四肢发凉。
有一次姑妈介绍了一个老中医,让我爸妈带我去看病。
那位老中医给我看过以后说我的病是由先天阳气不足引起的气钚足则血气不通,所以才会四肢发凉。
在天气转凉的时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而阳气不足导致晚上睡觉时头部成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邪气从肩部和颈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
找到病因之后,那位老中医为我开了多副中药。
接着,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
最后是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日常饮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体质好了许多,到现在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因时间较久,以上治疗方法不一定准确,全凭记忆)。
自此以后,中医在我心目中变得神奇而又神秘。
这次学习养生知识后,我终于初步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并且我也为今后的养生制作了一份简单的安排。
在今后,我会注重食疗,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的养生。
说起起居,就牵扯到我们这不正确的作息了。
现在的学生经常晚睡熬夜,这对胆、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应尽量顺应时辰,了解五脏六腑与各时辰的关系,才能比较健康的生活。
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只要看得开一点尽量放松就行了。
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学会忍耐。
最后我总结一下这次学到的养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有益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免费下载】彭鑫博士养生篇五揉腹保健法

彭鑫博士:养生篇(五):揉腹保健法来源:彭博士工作室| 作者:彭博士工作室| 日期:13-05-24本文为笔者发表在2008年《糖尿病天地》杂志上的养生文章,兹丰富如下,供大家参考!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
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与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联通整个腹部的经络,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仙人揉腹又称“延年九转法”,据雍正年间长白人颜伟记载:“燕台(即黄金台,又称贤士台、招贤台,燕昭王为接待贤士而筑,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年纪,同他在一起的人们都说,这位道人与他们的祖父相识,大概是一百来岁的人了。
方道人力大无穷,说话声如洪钟。
他身高约有七尺,挺拔健壮,推他的身体就象推铁塔一样不可动摇。
有人玩笑地要试试他的力气,拿来一根长绳捆在他的手腕上。
然后让十多个人用力向后拽这根绳子,一拉手,那十多个人就都被拉向前来;他还能用两个手指钩住两个人,把他们钩起来,离开地面。
方道人健步如飞,没人能追得上。
他常常在转眼之间前去通州买饼,步行四十多里归来,饼仍然烫手,为此人们都称他为地仙。
我从小多病,以药物、食疗、练气功等各种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尽力拜访过,最后才认识了方道人。
人们用各种方法试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
因为我急于治病,便恳求方道人传授一二个健身的方法。
方道人说:“我的方法高妙之处在于治病不用药物,体察《易经》的道理,合乎运化的规律,自然界靠了这些而生机蓬勃,人靠了这些而益寿延年,哪里仅仅是治病呢!”我虔诚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诉了我。
这个方法之妙合于阴阳的道理而又极有分寸。
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渐渐痊愈。
以后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亲朋,好友中体弱多病的人,他们学做了之后也都有极好的疗效。
中医爸爸的育儿心得-彭鑫

中医爸爸的育儿心得-彭鑫编者按本文根据彭鑫在“2014新浪育儿”的演讲编辑整理。
因为每家每户都有孩子,我本身是一个中医,又有小孩。
孩子从生下来到现在五岁多了,五岁多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去过医院打过针,西药没怎么吃过,基本上很多问题都在家里边解决。
因为从中医眼光看来,厨房里边有很多都是药材,很多病用不着去医院,有一些家长孩子一生病、一发烧就去医院输液降温,其实这种做法,尤其是现在有些医院用药过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一些副作用。
所以在家里边就用一些中国古代中医最原始的方法来育儿,接下来我就讲一讲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中医爸爸彭鑫的育儿经验我们首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必须要了解儿童的体质是什么样的体质,我们观察小朋友的体质用中医话讲叫纯阳之体。
他的身体状态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是纯阳,特点是什么呢?身体原始的特点,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的。
第一,手足温暖。
手脚是热的,什么表现呢?到了冬天,小孩到外边玩一天,回到家手脚都热,尤其外边下了雪堆雪人、打雪仗,玩了很长时间,但是回家发现小朋友的手脚都是热的、红的,说明什么?阳气足。
第二,筋骨柔软。
小朋友压腿,做一些瑜伽的动作非常容易做到。
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难。
第三,精力充沛。
小朋友的精力一般来讲非常充沛,不累,不疲劳。
第四,很多小孩都是开心果。
什么叫开心果呢?西方的统计证明,一个三岁之前的儿童,脑电波里边出现笑、快乐的波动,一天平均出现170次,成人一天只出现7次,也就是说小朋友有的快乐细胞非常多,他开心,他喜欢笑。
第五,心无挂碍。
小孩的心里不装事,没有那么多牵挂的事情,就导致他的身体特点,一定是静脉通畅、气血充足。
中医爸爸彭鑫讲小孩得病的特点所有的病,成年人得的病跟小朋友得的病截然不同,小朋友得病,因为他有先天素质,所以说他得了病,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容易上火,容易化热,术语叫做化热,老百姓叫做上火。
上火是什么表现呢?很多小孩家长都给我反映,孩子早晨起来之后嘴里边味特别重,这就是上火的第一个表现,嘴里边有味,一伸出舌头来,舌苔是黄的、厚的,还发腻,这是肠胃中有火。
婴幼养生中医古法

编辑推荐让宝宝少生病,少吃药,少打针的自然安全保健法。
中国第一亲子频道“优优宝贝”,与200万新手父母的共同选择。
中医学博士讲给新手父母的好听故事。
想要宝宝少得病,身体好,这些最自然的疗法可以做到安全有效、绝无副作用。
简单常识?安全理疗?易于操作的调理方法。
根据北广传媒.优优宝贝电视频道2011年强档推、出的《中医古法.婴幼养生》栏目整理出版、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的自然安全保健法、在孩子12岁前用中医养生法为他的健康打下基础、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人生礼物。
内容推荐本书根据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2011年倾力打造的一档关于婴幼儿养生的节目《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编著而成。
节目主讲人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
《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第一次将中医养生的概念引入了婴幼儿健康保健领域,以中国传统中医古法来调理婴幼儿健康,同时介绍了中医知识全面、系统为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内容深入浅出,让父母很容易就能了解到中医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
目录第一章孩子的保健从怀孕开始第一节中医强调的养胎最佳的生育年龄从孕前半年开始养生养胎是孩子健康的根基养胎到底是养的什么?中医的胎教第二节中医的孕期保健孕妇进补有哪些误区?孕期如何避免药物伤害孕期的疾病预防第二章中医养生从0岁开始第一节中国儿科史中医儿科分“家”史中国最早的儿科医生第一章孩子的保健从怀孕开始第一节中医强调的养胎最佳的生育年龄从孕前半年开始养生养胎是孩子健康的根基养胎到底是养的什么?中医的胎教第二节中医的孕期保健孕妇进补有哪些误区?孕期如何避免药物伤害孕期的疾病预防第二章中医养生从0岁开始第一节中国儿科史中医儿科分“家”史中国最早的儿科医生秦汉和两晋时代的中医史中国最早的儿科著作《颅囟经》中医养生最核心的内容和原理第二节婴幼儿时期中医养生的规律健康问题在12岁前解决掉中医自然疗法第三节预防接种最早源于中医天花的故事种痘术流传到国外第四节古代中医看孩子生长发育小儿身高增长有何特点?小儿身高与体重有何关系?关于囟门、换牙等方面的发育“头”等大事小儿萌牙与换牙婴幼儿有血压吗婴幼儿动作发育有何规律婴幼儿、语言、认知发育等规律婴幼儿是怎样认识外部环境的?第五节古代医学的“变蒸”与现代医学的发热何谓“变蒸”?小儿“变蒸”会出现哪些表现?怎么应对关于“变蒸”的规律孩子变蒸时如何调理第三章小儿形与神的同步成长第一节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第二节中医认识的小儿生理特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朱充都有哪些表现何谓“纯阳之体”第二节中医是怎样认识小儿发生疾病的病理特点什么是小儿“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何谓小儿“肝常有余”第三节导致小儿生病的先天因素有哪些?胎毒的产生及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去胎毒,打口药怎么吃小儿外感病邪有哪些?小儿患病的内伤因素有哪些第四章怎样判断与简单处理孩子疾病第一节小儿精神状态与疾病面色白就是受寒吗?画色黄代表什么?热证的特征——面色红值得注意的青与黑第二节小儿形态特征与疾病形体望诊察目最容易忽视的耳朵疾病时的嘴唇色泽变化齿龈变化预兆疾病小儿的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第三节二阴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大小便有病早知道第四节通过观察小儿指纹看健康察指纹怎样识别小儿斑与疹第五节从孩子的声音判断有无病变闻咳声、嗅气味判断小儿疾病第六节带孩子看中医小儿问诊歌诀小儿可以切脉吗?新生儿服用中药注意事项第七节中医儿科内外治方法小儿中医的主要内治法小儿中医主要的外治法第五章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及家庭疗法第一节经常光顾的小小感冒为什么小孩子爱感冒感冒之后的食疗方法感冒伴随的三种夹症多种类型的咳嗽小孩子为什么爱咳嗽咳嗽与百日咳、肺炎结核咳嗽的区别反反复复的扁桃体炎扁桃体的作用扁桃体炎的症状及食疗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肺炎肺炎与感冒的区别风寒风热闭肺型肺炎及食疗第五节防不胜防的哮喘咳嗽有没有可能变成哮喘如何辨别哮喘和肺炎及冷哮和热哮哮喘的食疗及护理第六章小儿口腔皮肤病及家庭护理第一节由内而外说口疮孩子经常患口疮的原因口疮疾病及食疗方法孩子口疮预防及调护第二节不是皮肤病的水痘水痘的症状水痘食疗及养护第三节传染性很强的麻疹第七章影响孩子健康的其他病症第一节家有夜哭郎夜啼可能合并其他病如何看护夜哭宝宝第二节太爱出汗的宝宝健康吗自汗与盗汗汗症的食疗方及养护第三节10岁以前的多发病癫痫癫痫的症状中医分析癫痫的病因及食疗方法尿床宝宝遗尿病因外治贴肚脐的治疗方法脑瘫的预防与调护脑瘫的病因及类型脑瘫早期症状脑瘫的按摩疗法传染性很强的腮腺炎第八章伴随孩子成长的消化道问题第一节引发呕吐的原因及食疗第二节寒热性腹痛及食疗第三节腹泻的中医疗法及食疗第四节宝宝厌食的原因及食疗法第五节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食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含备孕、0到12岁的养生智慧)主讲人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专家,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
视频里面有些传统的推拿方法,比如给小儿捏脊,我妈就会,正是祖祖辈辈古老的智慧流传!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2011年隆重推出了一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彭鑫博士主讲的《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的自然安全保健法)》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喜爱。
节目第一次将中医养生的概念引入了婴幼儿健康保健领域,以中国传统中医古法来调理婴幼儿健康,开创了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来传播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的先河;同时也是第一档运用中医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由育儿达妈全程参与现场交流的节目。
优酷第一集《中医古法婴幼养生》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二:备孕及孕中养生三: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四、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五、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六、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七、中医五官望诊八、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九、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十、小儿哮喘与呕吐十一|小儿腹痛与腹泻十二、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十三、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目录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3)part3:新生儿护理 (4)part4 新生儿体质特征 (5)第二集备孕及孕中养生 (6)part1 备孕及养胎 (6)part2 孕妇寒温调摄与防感外邪 (6)part3 孕期的精神调养及胎教方法 (7)part4 孕期适宜的运动和保健方法 (8)第三集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9)part1 胎毒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9)part2 早期开乳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10)part3婴儿期的母乳喂养 (11)part4 辅食添加与断奶 (12)第四集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13)part1 囟门和牙齿的发育特点及养生方法 (13)part2 动作、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14)part3 1-3岁幼儿期饮食、睡眠、寒温 (15)part4 变蒸与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16)第五集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 (17)part1 导致孩子生病的先天因素 (17)part2 导致孩子生病的后天因素 (18)part3 小儿生病的规律 (19)part4 小儿患病的内伤因素及应对措施 (20)第六集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3)part1 小儿生理的特点有哪些 (23)part2 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4)part3 察鼻与听声音(简单判断小儿疾病的方法) (25)part 4 察二便和闻气味 (27)第七集中医五官望诊 (28)part1 望神色,知健康 (29)part2 望形态和望面部 (30)part3 望五官 (30)part4 望诊五官之口与舌 (31)第八集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 (32)part1 小儿感冒的原因、症状及护理 (33)part2 小儿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33)part3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上)——食疗 (34)part4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下)——推拿按摩手法 (35)第九集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 (36)part1 小儿扁桃体炎的中医疗法 (36)part2 小儿肺炎的病因与治疗 (37)part3 小儿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37)part4 小儿口疮的中医疗法 (38)第十集小儿哮喘与呕吐 (39)part1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上) (39)part2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下) (40)part3 小儿呕吐的病因与食疗方法 (41)part4 小儿呕吐的按摩手法和预防调护 (41)第十一集小儿腹痛与腹泻 (42)part1 小儿腹痛的原因和表现 (42)part2 小儿腹痛的症治分类和食疗方法 (42)part3 小儿腹痛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3)part4 小儿腹泻的原因和食疗方法 (44)第12集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 (45)part1 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5)part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疗法 (46)part3 小儿积滞的中医疗法 (47)part4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48)第十三集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 (49)part1 小儿脑瘫的诊治 (49)part2 小儿脑瘫的中医推拿手法 (50)part3 小儿麻疹的防治 (51)part4 小儿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52)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精彩提示:治疗小儿受寒腹泻的外敷法;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婴幼儿各年龄阶段养生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
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1.中医治疗疾病的副作用小,非常适合婴幼儿(常用食疗、保健和按摩)2.通过”捏脊”可以解决孩子的发热咳嗽等常见问题(视频讲解捏脊的手法),每天捏脊10分钟左右。
促进消化,手法可以轻柔一些;发热感冒,手法可以重一些。
疼不疼,取决于手法轻重。
3.儿童(12岁之前)不太适宜做足底按摩。
因为儿童经脉畅通,身体柔软,体温较高,脚底红扑扑的;人老先老腿,经脉不畅,身体僵硬,脚底容易受寒。
4.儿童一定要忌生冷。
小儿年幼胃里面热气比较多,想吃凉东西,小的时候没事,但这种习惯一旦保持下去,小时候就会伤胃,脸色发黄,鼻子中间叫气池的地方(详见视频描述)发青,代表肠胃有寒,这种脸色会持续到青春期以后,这种女孩胃寒导致子宫寒,引起痛经。
5.治疗儿童(肚子受寒)腹泻的热敷法:炒热的粗盐粒,用布包好,熥在肚脐上农贸市场买特别大个的粗海盐粒,用铁锅炒热,用布包好,敷到肚脐上可以焖胃,治受寒腹泻,暖肠胃,拔湿气。
6.中医古法中的“拔罐和刮痧”也适用于儿童。
(风寒感冒,用刮法效果非常快,5岁之后适用)7.孩子在四岁之前,不宜用“针法”保健,易破气。
(小孩吹空调受寒,面瘫,用针效果好)8.中医古法中的“灸法”适用于婴幼儿保健。
(艾条,烧着后,在特定穴位熏,效果好)9.“导引”类似于气功,有推经导络的意思。
“导引”通过打通孩子的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导引的动作,配合呼吸,肢体病就能痊愈。
少儿武术班的基本功,就是导引的动作。
一,压腿,打开足三阴经,脾经、肝经和肾经,此三经一打开,全身的能量就起来了;二,站桩,把全身的浊气站下去,清气上升。
经脉通畅,胃口就好,容易长高。
)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小儿发育,是形体和精神,同步发育,中医认为,形神要合一。
2.什么叫生长发育?生长是形的量的变化,发育是功能性的变化。
3.胎儿在后期的体重增长,主要是脂肪的累积。
胎儿发育前期,是骨骼和内脏的发育。
孕妈妈要根据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4.婴幼儿体重变化规律:足月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公斤;婴儿期体重增长最快,以后逐渐减缓;小儿体重存在个体差异,波动范围为±10%以内。
5.新生儿出生3天左右,有正常的生理性体重减轻现象。
吮吸,正确含着乳头下边特别是乳晕部分,小儿多吸就可以多分泌乳汁。
有母乳后,就母乳喂养。
6.新生儿出生后要清理胎毒,也就是羊水,从嘴里掏出来。
(羊水吞咽下,对内脏不好,甚至影响到成年后;吞多,会造成窒息)7.新生儿可服用打口药,帮助排尽体内的胎毒。
(新生儿,头要侧放不用平躺,免得呕吐物呛着,出生前3天,小儿要排泄很多胎粪和呕吐胎毒,体重下降很正常;美国的做法是,让小儿趴着,嘴里吐干净。
)8.体重超出一般规律,多见于一些肥胖儿童,还有巨人症,这些都是病态;体重不足,疳积的情况比较多。
(“疳”是代表孩子的肠胃消化,运化不了,导致身体发育不好,小儿长时间身体瘦弱多归属于此类,脸色发黄,毛发枯黄,嘴唇发白,肚子比较鼓胀,四肢比较瘦弱,就叫“疳症”;积)9.肥胖儿童,有糖尿病的倾向;瘦弱儿童,多属于消化不良。
10.身高规律:新生儿身高,男50.6cm、女50cm;0-3个月,每月增长3-5cm;3-6个月,每月增长2cm;6-12个月,每月增1-1.5cm;出生第一年,增长25cm左右,约75cm;出生第二年,达到85cm。
两岁后,每年约5cm;青春期,身高再次进入发育高峰。
11.养孩子不要像催苗一样,长得快的东西,往往寿命会比较短。
(07年统计北京女孩平均来例假的年龄是9.2岁,20年前是12岁)12.孩子的生长发育过快,容易埋下健康的隐患。
现在又很多初中高中生,肥肥胖胖,走路也不灵活,实际上是催熟,吃各种营养品,导致骨密度低,容易骨折,身体也容易出问题,北京东城区1.5%的中学生,有糖尿病的倾向,这与家长喂养小孩的理念有关,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建立正常的饮食习惯,往往认为多吃肉多喝牛奶身体就会长得强壮,实际上不见得是这样,会导致以后的疾病。
13.婴儿期养生重点:饮食和睡眠。
(饮食,配合母乳按照添加辅食的规律进行。
1岁左右断奶,以辅食为主。
)14。
辅食添加的内容:五谷杂粮、粥、蔬菜泥等。
15.幼儿期(1-6岁)养生注意事项:一、不要吃过凉的食物;中国人的脾胃适合吃五谷杂粮(小麦面粉、小米、大米、高粱、豆类等),养生要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吃牛奶,营养吸收率低,西方人祖先为游牧民族,体质不同,能吃冷饮,吃牛奶吸收率高);产妇红糖小米粥养脾胃,.小米粥上面的那层油,最能滋养孩子的肠胃;二、要吃当季当令本地的水果,不要吃反季节水果。
不同季节的水果,与人体的“气”是相对应的。
(根据24节气,不同的时令,不同的水果成熟,代表不同的气,夏天吃西瓜清热,冬天吃橙子柚子,橙子是热性,补充维生素,帮助建立体内酸碱平衡)。
16.夏天天热人体毛孔张开,吹空调,易受寒;冬天用暖气,人体毛孔闭塞,又食用高能量食物,有内热,易上火,上火容易伤肺,还得清肺热。
17.幼童期(7-12岁)养生注意事项:一、饮食要注意温暖;二、不要太热了。
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儿着热比着凉更麻烦。
小儿着凉往往是,先“捂”,捂热了,就开始脱,脱了一吹风就受寒,开始咳;小儿吃东西没有节制,遇见喜欢吃的就多吃,吃多了就撑,一撑脾胃给弄坏。
多食则雍,整个消化没法建运。
往往吃撑一次,他会拉肚子,还会腹泻,甚至便秘。
小孩吃多了,会产生内热往上一熏,形成肺气,然后咳嗽不愈。
part3: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脏腑娇嫩,气血虚弱,需要非常细心的护理。
2.孩子出生后最基本活动:睡觉、哭。
小孩刚生下来,速包裹,令其安睡,睡醒了就哭,哭完了又睡,听其自然,不要动他,对其身体发育有利。
哭则清气升,哭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锻炼肺活量,同时按摩脏腑。
睡是浊气下降,让胸腹之间气血贯通。
小孩不爱哭,只有不是萎靡不振,吃饭睡觉都好,就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