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中医博士彭鑫-中华传统养生之道

古代医学发展
中医养生理论在古代医学著作中得 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阐述,如《黄帝 内经》、《千金方》等经典医籍。
现代应用与传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养生理 论逐渐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同时 也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02
饮食养生
食物的阴阳五行分类
阴阳分类
食物可以分为阴性食物和阳性食物,阴性食物如绿豆、小米、白菜等,有助于 清热解暑,而阳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辣椒等,有助于温阳散寒。
运动锻炼
中医博士彭鑫强调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提 倡适量摄入新鲜蔬果、五谷杂粮和优质蛋 白质,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他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和 新陈代谢,推荐如太极、八段锦等传统健 身方法,以及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精神调养
睡眠管理
彭鑫博士提倡修身养性,通过冥想、静坐 等方法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平和愉悦,以 维持身心健康。
04
精神养生
情志调理
情志调理是中医养生的核 心,包括调节情绪、心情 和心态,以达到身心健康 的目的。
中医认为,情绪的稳定和 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长期的情绪波动会导致 身体疾病的发生。
情志调理的方法包括情绪 调节、心理疏导、放松训 练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增 强免疫力等。
总结词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通过八种特定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
详细描述
八段锦包括托天举物、左右开弓、单举双抬、调理脾胃、左右旋转、舒缓肝气、摇头摆尾和背后搓揉 等八个动作。这些动作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和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 可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心理健康。
太极拳
总结词
【中医育儿】幼儿脑瘫的预防与调护|彭鑫博士中医育儿课堂

【中医育儿】幼儿脑瘫的预防与调护|彭鑫博士中医育儿课堂原创彭鑫医师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2022-07-28 09:00发表于北京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自:《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脑瘫是中枢神经引起的一种运动、乃至语言功能的障碍性疾病。
重点表现在运动功能方面。
典型表现就是多卧少动,经常安卧,但是动很少。
另外四肢的肌肉的张力增高,所谓肌肉张力增高,就是肌肉特别拘紧,然后随意性运动会少,有的时候是徐徐的抽动,痉挛型的。
再往下就是腱反射亢进,你轻轻一碰,他就反应很剧烈。
这些神经都会张力特别高,导致的这些肌肉长期处于一种痉挛和紧绷的状态,松驰不下来。
肌肉一旦紧张就会影响他走路。
两条腿只有交替地舒展、紧张才能往前走,要是一直紧张,走路步态就不是正常的步态了。
叫做剪子步,就是两条腿弯曲,向两边分,甚至是半蹲着的走路方式。
走起来好像老人一样,需要扶着,甚至有的脑瘫患儿没法正常走路,或者需要扶着旁边的扶手才能走路。
另外就是动作非常不协调,因为肌肉永远处于紧绷状态。
有一些脑瘫患儿伴随着智力低下,语言功能发生障碍,还有些孩子是智力方面都非常好,就是肌肉四肢的周围神经出了问题,另有些患儿甚至还伴随着癫痫,听觉、感觉障碍,学习困难等等。
脑瘫的病因1.胎盘异常,胎位不正,宫能窘迫,早产多胎,这都是属于出生之前的问题。
就是在怀孕的时候出现的。
2.出生的时候窒息,脑部缺氧,这些都是脑瘫的致病原因。
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也都容易引发脑瘫。
3.感染外伤,脑部畸形。
四种类型1.缺氧窒息型:缺氧窒息型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这种情况多见于脐带绕颈,或者是胎位不正,容易引起胎儿在内部窒息。
2.分娩的时候,新生儿窘迫性窒息,还有呼吸紧迫综合症,周身的循环衰竭等等,红细胞增多症等等这些都容易引起脑部的病变,进而引发脑瘫。
3.胎位不正,产钳夹伤。
胎位不正,正常的胎位是头朝骨盆的,可能有的孩子并不是头朝骨盆,然后妈妈又特别坚持要自己生,这种情况下要是剖腹产可能很顺利就出来了,他自己生可能就会造成生产时间过长,难产,导致孩子缺氧而引发脑瘫。
彭鑫博士《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800观后感

彭鑫博士《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800观后感以下是我对彭鑫博士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观后感,通过这次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
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养生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对我今后提高身体素质,健康长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先讲一个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吧。
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妊娠反应,在此期间,她只能吃稀饭。
当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别的食物补充营养。
因此,我出生以后经常感冒,并且经常感到头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时候四肢发凉。
有一次姑妈介绍了一个老中医,让我爸妈带我去看病。
那位老中医给我看过以后说我的病是由先天阳气不足引起的气钚足则血气不通,所以才会四肢发凉。
在天气转凉的时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而阳气不足导致晚上睡觉时头部成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邪气从肩部和颈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
找到病因之后,那位老中医为我开了多副中药。
接着,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
最后是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日常饮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体质好了许多,到现在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因时间较久,以上治疗方法不一定准确,全凭记忆)。
自此以后,中医在我心目中变得神奇而又神秘。
这次学习养生知识后,我终于初步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并且我也为今后的养生制作了一份简单的安排。
在今后,我会注重食疗,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的养生。
说起起居,就牵扯到我们这不正确的作息了。
现在的学生经常晚睡熬夜,这对胆、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应尽量顺应时辰,了解五脏六腑与各时辰的关系,才能比较健康的生活。
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只要看得开一点尽量放松就行了。
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学会忍耐。
最后我总结一下这次学到的养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有益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中医博士彭鑫再临芭东谈养生

龙源期刊网
中医博士彭鑫再临芭东谈养生
作者:
来源:《商周刊》2012年第19期
时值入秋,我们如何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身体体质的保健?如何顺应时节变化,适时调节饮食习惯?9月16日中医名家彭鑫博士再临芭东和园,以一场题为“中医五脏食疗保养法”的健康养生讲座,为秋日的芭东注入了温情和活力。
近百名芭东和园的新老业主、粉丝朋友纷纷出席讲座,一同感受和园浓厚的人文氛围,共同聆听健康的养生盛宴。
讲座现场,彭鑫博士以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仔细剖析了人体五脏随季节变化所呈现出的现象,并阐释了他对饮食养生的个人见解。
彭鑫博士认为,饮食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界里对应的规律。
中国文化和中医都非常重视“五”这个数字,任何生数加上五,就变为了成数。
天地间有阴阳五行,自然界有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而人体有五脏,其实它们之间都有内在的对应关系。
所以,饮食养生也是要顺应这种对应的规律,用食物来调理我们的五脏,使人体健康长寿。
此外,彭鑫博士还忠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滥用药物,对人体而言,是药三分毒,最好的方法是食疗,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良好的生活习性,来把我们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使我们的身体阴阳平衡,百病不侵。
饮食养生的实质,其实就是让身体的本能去顺应生命的节拍,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更好地享受人生、颐养天年。
芭东和园通过举办持续高端的养生文化讲座,为我们解释生活中朴素玄妙的养生之道,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和园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至善”的精神核心。
彭鑫谈内壮健康法

彭鑫谈内壮健康法少不勤行,壮不意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
——南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平常来找我看病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白领阶层。
他们平时久坐办公室,出门就坐车,几乎没有任何运动的机会和时间。
有一回,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来找我看病。
一进门,我就看他面色苍白,四肢瘦弱,有点儿弱不禁风的样子。
他说:“我刚工作没多久,是一个编程员,每天从上班就要开始用电脑,一直到下班的那一刻,有时候还要加班,直到深夜才能回家稍作休息,第二天又开始周而复始的一天。
”说到这里,他眼神里突然有点儿绝望的意味,感觉到他小小年纪,却没有本来该有的朝气。
“也许是因为久用电脑的缘故,我两个肩膀特别容易紧张而不能放松。
现在已经影响到颈椎和整个后背,好像每时每刻都背着个大包袱一样的。
您看,我还能轻松得下来吗?”我让他坐下,安慰他:“小伙子你别着急。
从你刚才的叙述中我看你自己也找到了这个病的根源就是久坐不动,再加上用电脑。
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忙里偷闲放松,起来活动活动,对你身体的康复也是会非常有帮助的。
我再教你一个功法,帮助你缓解疼痛。
”从外表看来,这类人双肩习惯性上耸,即所谓的“架肩”,长此下去脾胃之气容易积滞,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明代李梴的《医学入门》内保养导引的方法中的“开关法”和“启脾法”均是用松肩的方法来调理脾胃之气。
一般人上肢用力往往力量锁在肩关节而透不到双手,但是传统锻炼方法则要求松肩,力量在肩关节不停留直接贯通到双手,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均有如此要求。
此套功法传到现在,被改良成一套完备的松肩操,通过锻炼双肩的方法,打通肩部的涩滞,恢复气血流通。
功法不难,但是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可见效果。
我指导小伙子练习:1∞”字摇肩:站立,双手交叉抱胸(练习的时候坐在椅子上或放松站立均可),左右转圈摇摆,肘尖的轨迹呈“∞”字形,大约摇了10次。
2回环转肩: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直,肩膀用力由后向前(即后→上→前→下→后的顺序)转圈10次;之后由前向后(即后→下→前→上→后的顺序)转圈10次。
彭鑫博士养生讲座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无论何时,细节总是具有魔力——这种魔力比你所认为的要大得多。
人在职场的49种细节节录:1、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
当面说和背后说是不同的,效果也不会一样。
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能极大地表现你的“胸怀”和“诚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在第三人面前赞美他人,被赞美的人必然认为那是认真的赞美,毫不虚伪,于是真诚地接受,对你感激不尽。
2、每天向你周围的人问声“早上好”。
问声“早上好”,就是打破从昨天下班后到今天早上一直处于停顿状态的同事关系,重新开始新的一天的人际关系。
“早安,朋友!”四个字一出口,奇迹出现了:彼此的界限消除了。
一句早安往往在向对方暗示你已经忘记了昨日的不愉快,期待着新的一天。
3、连续加班后,更要精神饱满。
老板不喜欢那些提不起精神的人,不管你是出于何种原因。
精神饱满是一个员工的金字招牌,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一个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没有哪一个老板愿意提拔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牢骚满腹的员工。
4、过去的事不要让人全知道。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要知道,秘密只能自己独享,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不相信任何人,无疑是自我封闭,永远得不到友谊和信任。
而相信任何人则属幼稚无知,终归会吃亏上当。
5、说话时尽量常用“我们”。
使用“我”字频率高的人,也是不受欢迎的人。
要善于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很多情况下,你可以用“我们”一词代替“我”,这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6、该问的与不该问的要掌握好。
有时该问的要明知故问,有些不该问的东西,即使你想问,也不要去问。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天然、本能的维护自己内心秘密的情绪,遇到别人不该问的提问,就可能自然地产生逆反心理。
在与别人交际中,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不快,一定要避免提问对方的隐私问题。
在彼此的交流中,要注意掌握问话的尺度和技巧,适而可止。
中医爸爸的育儿心得-彭鑫

中医爸爸的育儿心得-彭鑫编者按本文根据彭鑫在“2014新浪育儿”的演讲编辑整理。
因为每家每户都有孩子,我本身是一个中医,又有小孩。
孩子从生下来到现在五岁多了,五岁多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去过医院打过针,西药没怎么吃过,基本上很多问题都在家里边解决。
因为从中医眼光看来,厨房里边有很多都是药材,很多病用不着去医院,有一些家长孩子一生病、一发烧就去医院输液降温,其实这种做法,尤其是现在有些医院用药过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一些副作用。
所以在家里边就用一些中国古代中医最原始的方法来育儿,接下来我就讲一讲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中医爸爸彭鑫的育儿经验我们首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必须要了解儿童的体质是什么样的体质,我们观察小朋友的体质用中医话讲叫纯阳之体。
他的身体状态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是纯阳,特点是什么呢?身体原始的特点,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的。
第一,手足温暖。
手脚是热的,什么表现呢?到了冬天,小孩到外边玩一天,回到家手脚都热,尤其外边下了雪堆雪人、打雪仗,玩了很长时间,但是回家发现小朋友的手脚都是热的、红的,说明什么?阳气足。
第二,筋骨柔软。
小朋友压腿,做一些瑜伽的动作非常容易做到。
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难。
第三,精力充沛。
小朋友的精力一般来讲非常充沛,不累,不疲劳。
第四,很多小孩都是开心果。
什么叫开心果呢?西方的统计证明,一个三岁之前的儿童,脑电波里边出现笑、快乐的波动,一天平均出现170次,成人一天只出现7次,也就是说小朋友有的快乐细胞非常多,他开心,他喜欢笑。
第五,心无挂碍。
小孩的心里不装事,没有那么多牵挂的事情,就导致他的身体特点,一定是静脉通畅、气血充足。
中医爸爸彭鑫讲小孩得病的特点所有的病,成年人得的病跟小朋友得的病截然不同,小朋友得病,因为他有先天素质,所以说他得了病,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容易上火,容易化热,术语叫做化热,老百姓叫做上火。
上火是什么表现呢?很多小孩家长都给我反映,孩子早晨起来之后嘴里边味特别重,这就是上火的第一个表现,嘴里边有味,一伸出舌头来,舌苔是黄的、厚的,还发腻,这是肠胃中有火。
彭鑫博士养生篇(五)揉腹保健法-推荐下载

彭鑫博士:养生篇(五):揉腹保健法来源:彭博士工作室| 作者:彭博士工作室| 日期:13-05-24本文为笔者发表在2008年《糖尿病天地》杂志上的养生文章,兹丰富如下,供大家参考!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
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与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联通整个腹部的经络,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仙人揉腹又称“延年九转法”,据雍正年间长白人颜伟记载:“燕台(即黄金台,又称贤士台、招贤台,燕昭王为接待贤士而筑,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年纪,同他在一起的人们都说,这位道人与他们的祖父相识,大概是一百来岁的人了。
方道人力大无穷,说话声如洪钟。
他身高约有七尺,挺拔健壮,推他的身体就象推铁塔一样不可动摇。
有人玩笑地要试试他的力气,拿来一根长绳捆在他的手腕上。
然后让十多个人用力向后拽这根绳子,一拉手,那十多个人就都被拉向前来;他还能用两个手指钩住两个人,把他们钩起来,离开地面。
方道人健步如飞,没人能追得上。
他常常在转眼之间前去通州买饼,步行四十多里归来,饼仍然烫手,为此人们都称他为地仙。
我从小多病,以药物、食疗、练气功等各种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尽力拜访过,最后才认识了方道人。
人们用各种方法试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
因为我急于治病,便恳求方道人传授一二个健身的方法。
方道人说:“我的方法高妙之处在于治病不用药物,体察《易经》的道理,合乎运化的规律,自然界靠了这些而生机蓬勃,人靠了这些而益寿延年,哪里仅仅是治病呢!”我虔诚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诉了我。
这个方法之妙合于阴阳的道理而又极有分寸。
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渐渐痊愈。
以后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亲朋,好友中体弱多病的人,他们学做了之后也都有极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含备孕、0到12岁的养生智慧)主讲人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专家,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
视频里面有些传统的推拿方法,比如给小儿捏脊,我妈就会,正是祖祖辈辈古老的智慧流传!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2011年隆重推出了一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彭鑫博士主讲的《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的自然安全保健法)》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喜爱。
节目第一次将中医养生的概念引入了婴幼儿健康保健领域,以中国传统中医古法来调理婴幼儿健康,开创了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来传播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的先河;同时也是第一档运用中医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由育儿达妈全程参与现场交流的节目。
优酷第一集《中医古法婴幼养生》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二:备孕及孕中养生三: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四、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五、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六、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七、中医五官望诊八、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九、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十、小儿哮喘与呕吐十一|小儿腹痛与腹泻十二、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十三、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目录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3)part3:新生儿护理 (4)part4 新生儿体质特征 (5)第二集备孕及孕中养生 (6)part1 备孕及养胎 (6)part2 孕妇寒温调摄与防感外邪 (6)part3 孕期的精神调养及胎教方法 (7)part4 孕期适宜的运动和保健方法 (8)第三集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9)part1 胎毒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9)part2 早期开乳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10)part3婴儿期的母乳喂养 (11)part4 辅食添加与断奶 (12)第四集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12)part1 囟门和牙齿的发育特点及养生方法 (13)part2 动作、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13)part3 1-3岁幼儿期饮食、睡眠、寒温 (14)part4 变蒸与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16)第五集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 (17)part1 导致孩子生病的先天因素 (17)part2 导致孩子生病的后天因素 (18)part3 小儿生病的规律 (19)part4 小儿患病的内伤因素及应对措施 (20)第六集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3)part1 小儿生理的特点有哪些 (23)part2 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4)part3 察鼻与听声音(简单判断小儿疾病的方法) (25)part 4 察二便和闻气味 (27)第七集中医五官望诊 (28)part1 望神色,知健康 (28)part2 望形态和望面部 (29)part3 望五官 (30)part4 望诊五官之口与舌 (31)第八集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 (32)part1 小儿感冒的原因、症状及护理 (32)part2 小儿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33)part3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上)——食疗 (34)part4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下)——推拿按摩手法 (35)第九集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 (36)part1 小儿扁桃体炎的中医疗法 (36)part2 小儿肺炎的病因与治疗 (37)part3 小儿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37)part4 小儿口疮的中医疗法 (38)第十集小儿哮喘与呕吐 (39)part1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上) (39)part2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下) (40)part3 小儿呕吐的病因与食疗方法 (40)part4 小儿呕吐的按摩手法和预防调护 (41)第十一集小儿腹痛与腹泻 (42)part1 小儿腹痛的原因和表现 (42)part2 小儿腹痛的症治分类和食疗方法 (42)part3 小儿腹痛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3)part4 小儿腹泻的原因和食疗方法 (44)第12集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 (44)part1 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4)part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疗法 (46)part3 小儿积滞的中医疗法 (47)part4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48)第十三集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 (49)part1 小儿脑瘫的诊治 (49)part2 小儿脑瘫的中医推拿手法 (49)part3 小儿麻疹的防治 (50)part4 小儿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51)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精彩提示:治疗小儿受寒腹泻的外敷法;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婴幼儿各年龄阶段养生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
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1.中医治疗疾病的副作用小,非常适合婴幼儿(常用食疗、保健和按摩)2.通过”捏脊”可以解决孩子的发热咳嗽等常见问题(视频讲解捏脊的手法),每天捏脊10分钟左右。
促进消化,手法可以轻柔一些;发热感冒,手法可以重一些。
疼不疼,取决于手法轻重。
3.儿童(12岁之前)不太适宜做足底按摩。
因为儿童经脉畅通,身体柔软,体温较高,脚底红扑扑的;人老先老腿,经脉不畅,身体僵硬,脚底容易受寒。
4.儿童一定要忌生冷。
小儿年幼胃里面热气比较多,想吃凉东西,小的时候没事,但这种习惯一旦保持下去,小时候就会伤胃,脸色发黄,鼻子中间叫气池的地方(详见视频描述)发青,代表肠胃有寒,这种脸色会持续到青春期以后,这种女孩胃寒导致子宫寒,引起痛经。
5.治疗儿童(肚子受寒)腹泻的热敷法:炒热的粗盐粒,用布包好,熥在肚脐上农贸市场买特别大个的粗海盐粒,用铁锅炒热,用布包好,敷到肚脐上可以焖胃,治受寒腹泻,暖肠胃,拔湿气。
6.中医古法中的“拔罐和刮痧”也适用于儿童。
(风寒感冒,用刮法效果非常快,5岁之后适用)7.孩子在四岁之前,不宜用“针法”保健,易破气。
(小孩吹空调受寒,面瘫,用针效果好)8.中医古法中的“灸法”适用于婴幼儿保健。
(艾条,烧着后,在特定穴位熏,效果好)9.“导引”类似于气功,有推经导络的意思。
“导引”通过打通孩子的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导引的动作,配合呼吸,肢体病就能痊愈。
少儿武术班的基本功,就是导引的动作。
一,压腿,打开足三阴经,脾经、肝经和肾经,此三经一打开,全身的能量就起来了;二,站桩,把全身的浊气站下去,清气上升。
经脉通畅,胃口就好,容易长高。
)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小儿发育,是形体和精神,同步发育,中医认为,形神要合一。
2.什么叫生长发育?生长是形的量的变化,发育是功能性的变化。
3.胎儿在后期的体重增长,主要是脂肪的累积。
胎儿发育前期,是骨骼和内脏的发育。
孕妈妈要根据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4.婴幼儿体重变化规律:足月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公斤;婴儿期体重增长最快,以后逐渐减缓;小儿体重存在个体差异,波动范围为±10%以内。
5.新生儿出生3天左右,有正常的生理性体重减轻现象。
吮吸,正确含着乳头下边特别是乳晕部分,小儿多吸就可以多分泌乳汁。
有母乳后,就母乳喂养。
6.新生儿出生后要清理胎毒,也就是羊水,从嘴里掏出来。
(羊水吞咽下,对内脏不好,甚至影响到成年后;吞多,会造成窒息)7.新生儿可服用打口药,帮助排尽体内的胎毒。
(新生儿,头要侧放不用平躺,免得呕吐物呛着,出生前3天,小儿要排泄很多胎粪和呕吐胎毒,体重下降很正常;美国的做法是,让小儿趴着,嘴里吐干净。
)8.体重超出一般规律,多见于一些肥胖儿童,还有巨人症,这些都是病态;体重不足,疳积的情况比较多。
(“疳”是代表孩子的肠胃消化,运化不了,导致身体发育不好,小儿长时间身体瘦弱多归属于此类,脸色发黄,毛发枯黄,嘴唇发白,肚子比较鼓胀,四肢比较瘦弱,就叫“疳症”;积)9.肥胖儿童,有糖尿病的倾向;瘦弱儿童,多属于消化不良。
10.身高规律:新生儿身高,男50.6cm、女50cm;0-3个月,每月增长3-5cm;3-6个月,每月增长2cm;6-12个月,每月增1-1.5cm;出生第一年,增长25cm左右,约75cm;出生第二年,达到85cm。
两岁后,每年约5cm;青春期,身高再次进入发育高峰。
11.养孩子不要像催苗一样,长得快的东西,往往寿命会比较短。
(07年统计北京女孩平均来例假的年龄是9.2岁,20年前是12岁)12.孩子的生长发育过快,容易埋下健康的隐患。
现在又很多初中高中生,肥肥胖胖,走路也不灵活,实际上是催熟,吃各种营养品,导致骨密度低,容易骨折,身体也容易出问题,北京东城区1.5%的中学生,有糖尿病的倾向,这与家长喂养小孩的理念有关,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建立正常的饮食习惯,往往认为多吃肉多喝牛奶身体就会长得强壮,实际上不见得是这样,会导致以后的疾病。
13.婴儿期养生重点:饮食和睡眠。
(饮食,配合母乳按照添加辅食的规律进行。
1岁左右断奶,以辅食为主。
)14。
辅食添加的内容:五谷杂粮、粥、蔬菜泥等。
15.幼儿期(1-6岁)养生注意事项:一、不要吃过凉的食物;中国人的脾胃适合吃五谷杂粮(小麦面粉、小米、大米、高粱、豆类等),养生要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吃牛奶,营养吸收率低,西方人祖先为游牧民族,体质不同,能吃冷饮,吃牛奶吸收率高);产妇红糖小米粥养脾胃,.小米粥上面的那层油,最能滋养孩子的肠胃;二、要吃当季当令本地的水果,不要吃反季节水果。
不同季节的水果,与人体的“气”是相对应的。
(根据24节气,不同的时令,不同的水果成熟,代表不同的气,夏天吃西瓜清热,冬天吃橙子柚子,橙子是热性,补充维生素,帮助建立体内酸碱平衡)。
16.夏天天热人体毛孔张开,吹空调,易受寒;冬天用暖气,人体毛孔闭塞,又食用高能量食物,有内热,易上火,上火容易伤肺,还得清肺热。
17.幼童期(7-12岁)养生注意事项:一、饮食要注意温暖;二、不要太热了。
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儿着热比着凉更麻烦。
小儿着凉往往是,先“捂”,捂热了,就开始脱,脱了一吹风就受寒,开始咳;小儿吃东西没有节制,遇见喜欢吃的就多吃,吃多了就撑,一撑脾胃给弄坏。
多食则雍,整个消化没法建运。
往往吃撑一次,他会拉肚子,还会腹泻,甚至便秘。
小孩吃多了,会产生内热往上一熏,形成肺气,然后咳嗽不愈。
part3: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脏腑娇嫩,气血虚弱,需要非常细心的护理。
2.孩子出生后最基本活动:睡觉、哭。
小孩刚生下来,速包裹,令其安睡,睡醒了就哭,哭完了又睡,听其自然,不要动他,对其身体发育有利。
哭则清气升,哭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锻炼肺活量,同时按摩脏腑。
睡是浊气下降,让胸腹之间气血贯通。
小孩不爱哭,只有不是萎靡不振,吃饭睡觉都好,就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