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电磁兼容教学大纲

电磁兼容教学大纲电磁兼容教学大纲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一个涉及电磁场与电子设备相互作用的领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兼容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电磁兼容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制定一份全面的电磁兼容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言电磁兼容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电磁场理论、电路理论、电磁波传播、电磁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等多个领域。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电磁兼容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基础知识2.1 电磁场理论2.1.1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2.1.2 麦克斯韦方程组2.1.3 电磁场的辐射与辐射场特性2.2 电磁波传播2.2.1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2.2.2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2.2.3 电磁波的传输线理论2.3 电磁干扰与抗干扰技术2.3.1 电磁干扰的分类与特性2.3.2 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2.3.3 电磁屏蔽与抗干扰技术三、电磁兼容分析与设计方法3.1 电磁兼容分析3.1.1 电磁兼容测试与测量方法3.1.2 电磁兼容仿真与建模技术3.1.3 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与评估3.2 电磁兼容设计3.2.1 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原则3.2.2 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与技巧3.2.3 电磁兼容设计的实践案例四、电磁兼容标准与法规4.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磁兼容标准4.2 国家电磁兼容标准与规范4.3 电磁兼容法规与政策五、电磁兼容实验与实践5.1 电磁兼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5.2 电磁兼容测试与测量技术5.3 电磁兼容实践案例分析六、电磁兼容的前沿与发展趋势6.1 电磁兼容的新理论与新方法6.2 电磁兼容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6.3 电磁兼容的未来发展方向七、总结与展望电磁兼容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电磁兼容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为他们今后从事电磁兼容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电磁兼容理论基础-1

D
时变电场是有旋有散的,时变磁场是有旋无散的。
但是,时变电磁场中的电场与磁场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时变电磁场是有旋有散场。
在无源区中,时变电磁场是有旋无散的。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电场线与磁场线相互交链,自行闭合,从而在
空间形成电磁波。
时变电场与时变磁场处处相互垂直。
续周期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
周期序列在时域上也可以用复指数序列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来表示。
xn
X k0 e jk0n
k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பைடு நூலகம்
xn X k0 e jk0n k
x(n) x(n N)
0
0T
2 T0
T
2 NT
T
2 N
0是离散域的基本频率,k0是k次谐波的数字频率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从婴儿监控器到各种遥 控设备、从雷达到微波炉、从地面广播电视到太空 卫星广播电视、从地面移动通信到宇宙星际通信、 从室外无线局域网到室内蓝牙技术、以及全球卫星 定位导航系统等,无不利用电磁波作为信息载体。
无线信息高速公路使人们能在任何地点、任何 时间同任何人取得联系。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分析
周期趋于无限的连续时间 周期信号
2 T0
xt X n0 e jn0t n
T0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复 频域,表示的是每个谐波分 量(单一频率)的复振频
EM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
d
xt 1 X e jt d
电磁兼容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关于电磁兼容的研究关于电磁兼容的研究1.电磁兼容的含义电磁兼容,顾名思义是“兼容”即“兼顾”/“容忍”,但电磁兼容(E1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写为EMC)并不是指电与磁之间的兼容,电与磁是不可分割的,相互共存的一种物理现象、物理环境。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EMC的定义是:指在不损害信号所含信息的条件下,信号和干扰能够共存。
研究电磁兼容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器组件或装置在电磁环境中能够具有正常工作的能力,以及研究电磁波对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机理和预防措施。
它是与电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科学。
主要以电气、电子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并解决各类电磁污染问题。
其理论基础包括数学、电磁场微波理论、天线与电波传播、电路理论、信号分析、通讯理论、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电子对抗、通信地质工程等等,可以说电磁兼容技术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新型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工程性极强的应用技术。
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有两个特点:a.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自然界中各种电气电磁干扰,以及各种电器、电子设备的设计、安装和各系统之间的电磁干扰等;b.技术难度大,因为干扰源日益增多,传播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军工、电力、通讯、交通和工矿企业普遍存在电磁干扰问题。
电磁干扰对系统和设备是非常有害的,在电力系统供电网络中,用户的大功率电弧炉产生的冲击负荷,倘若在设计中没有考虑电磁兼容问题,将有可能给电网造成很大冲击,会增大电网电磁场对电力系统设备和用户电器设备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
2.电磁污染的主要来源电磁污染的来源包括:(1)雷电(包括核爆炸等强电磁脉冲);(2)静电及所有电气的动作(包括正常及非正常的)过程。
例如这几种情况:(1)卫星通信,飞机航行的智能化;(2)高层建筑、通信无线塔、超高压输电线路、油库群、港口建筑、森林、古迹的防雷;(3)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电气牵引馈电系统的谐波,大型医疗设备。
电磁兼容EMC设计与整改对策

“损害有用信号接收的信号”。
比较以上两条术语可见,差别仅在于无用信号是“可能损害…”, 而干扰信号是“损害…”。表明无用信号在某些条件下还是有用 的无害的;而干扰信号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害的。
抗扰度裕量 immunity margin
“装置、设备或系统的抗扰度限值与电磁兼容电平之间的差值。”
“一种明显不传送信息的时变电磁现象,它可能与有用信号叠加或 组合。”
一般认为无线电频率从10kHz开始向上。而“电磁”现象则包括所 有的频率,除无线电频率外,还包括所有的低频(包括直流)电 磁现象。
无用信号 unwanted signal, undesired signal
“可能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3.电磁兼容测量 4 .关键元器件的选用 5 . 電路設計 6.接地和搭接设计 7 .滤波技术应用 8 .导线的分类和敷设 9 常见的电磁兼容整改措施
1.电磁兼容概述 1.1 电磁兼容的定义
国家标准 GB/T4365-20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 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我们国家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也制订了一系列强制性或推荐性 标准,并通过市场监督抽查和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 等措施来保证市场销售的产品的电磁兼容符合性。
因此,产品的电磁兼容符合性是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要求。
2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2 .1電磁兼容的常用朮語
电磁噪声 electromagnetic noise
系统)的工作失控。 ⑥ 导航系统的工作失常。 ⑦ 起爆装置的无意爆炸。 ⑧ 工业过程控制功能(例如:石油或化工)的失效。
除此之外,强电场还会对生物体造成影响。 由此可见,电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多方面的后果。 开展电磁兼容研究,加强电磁兼容管理,降低电磁骚扰,避免电磁 干扰,是当务之急。
EMC基础知识讲解

系统安装的EMC要求(2)
机柜安装注意事项:
机柜所有螺钉要紧固适当
机柜门等活动部分与机柜接触良好,没有 缝隙
并柜机柜在关门后,中间不留下缝隙 并柜互连线分布均匀,搭接良好,构成一 个等势体
系统安装的EMC要求(3)
单板安装注意事项:
手抓单板前戴好带防静电手套,避免直接抓单板 戴好防静电手腕,防静电手腕要接地 取下的单板不要直接放在地上,桌子上等,要套上防
电缆布置(2)
机柜内部的电缆敷设一般要求(1):
按类敷设,每类电缆敷设在一起,与其它类电缆
按最小间距敷设。同类电缆中若传输信号电平差 大于 40dB( 即相差大于 100 倍 ) 应再进行分组,直 至每组传输信号电平差小于40dB
电缆尽量靠近机柜屏蔽体、金属构架敷设,充分
利用现存金属结构进行隔离,但一定要避免靠近
系统安装的EMC要求(1)
系统电磁环境要求:
在 10KHz ~ 10GHz 范围内,环境电磁场强度不超过 130dBuv/m(见通信机房环境条件GF014-95)
安装位置远离大型电机、UPS电源、逆变器10m以上
远离变电站20m以上
电信中心环境:环境静电强度小于 200V (见 YD/T 754-95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 主要制订民用标准,关于电磁兼容的标准主要 包括在FCC Part15和FCC Part18中
MIL-STD是美国军用标准 德国的VDE(电气工程师协会)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电磁兼容标准的组织之 一
电磁兼容标准体系(2)
product standard
按层次分
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

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电磁兼容性的定义是什么?A.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B.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不会产生干扰的能力。
C.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和不会产生干扰的能力。
D.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不会受到干扰的能力。
2. 电磁兼容性中的“兼容”是指什么?A. 电子设备可以在同一环境中工作。
B. 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同环境中工作。
C. 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D. 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干扰。
3.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产生干扰。
B. 确保设备在异常工作条件下不会产生干扰。
C. 确保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D. 确保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干扰。
4. 电磁兼容性中的“EMI”代表什么?A. 电磁干扰B. 电磁辐射C. 电磁感应D. 电磁兼容5. 电磁兼容性中的“EMC”代表什么?A. 电磁干扰B. 电磁辐射C. 电磁感应D. 电磁兼容6.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的“三大抗扰度测试”?A.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测试。
B. 电磁场抗扰度测试、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测试。
C.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电源电压暂降抗扰度测试。
D. 电磁场抗扰度测试、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电源电压暂降抗扰度测试。
7.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的“标准”?A. 一组规定的性能指标和要求。
B. 一组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结果。
C. 一组规定的产品规格和技术要求。
D. 一组规定的测试标准和规范。
8. 电磁兼容性中的“频率范围”是指什么?A. 电子设备使用的特定频率范围。
B. 电磁波的传播范围。
C. 电磁干扰的传播范围。
D.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频率范围。
电磁兼容培训课件(2024)

屏蔽措施
采用金属屏蔽体、吸波材料等,实现对电磁波的 有效屏蔽。
滤波技术
运用滤波器等手段,滤除设备间不必要的电磁干 扰信号。
2024/1/28
17
系统整体性能优化策略
2024/1/28
兼容性设计
01
在系统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要求,从源头减少潜在干扰。
协同优化
02
综合考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电磁特性,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最
2024/1/28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27
航空航天器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运行,对电 磁兼容性能要求极高,以确保通信和导航 系统的可靠性。
轨道交通
智能家居
轨道交通系统涉及大量电气设备和信号传 输,电磁兼容性能对于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和乘客舒适度至关重要。
2024/1/28
智能家居设备种类繁多,电磁兼容问题直接 影响家居环境的舒适度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
2024/1/28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电磁兼容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适应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将面临更 高的性能要求和更复杂的电磁环境挑战。
挑战应对
为应对未来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需要加强电磁兼容技术的基础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 时,还需要加强行业合作和标准制定,共同推动电磁兼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指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 作用的电磁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的关系电磁干扰是导致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原因,而电磁兼容性则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的关键。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可以减少电磁干扰对设备性能的影响,确保设备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
EMC基础知识

EMC基础知识目录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1)培训目标 (1)参考资料 (1)1序论 (2)1.1电磁兼容概述 (2)1.2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 (2)1.2.1电磁骚扰与电磁干扰 (2)1.2.2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2)1.2.3电磁兼容常用名词术语 (3)1.3电磁干扰 (3)1.3.1电磁干扰三要素 (3)1.3.2电磁兼容研究的主要内容 (4)1.4基本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4)1.5电磁兼容标准 (4)1.5.1电磁兼容标准的制订 (4)1.5.2EMC标准拟订的理论基础 (5)1.5.3电磁兼容标准的分类 (6)1.5.4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遵循原则 (7)1.6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简介 (7)1.6.1概述 (7)1.6.2EMC测试项目 (7)1.6.3电磁发射 (7)1.6.4抗扰性EMS (7)1.7EMC测试结果的评价 (8)1.8产品EMC设计的重要性 (8)1.9产品的认证 (9)小结: (9)思考题: (9)2EMC基础理论 (10)2.1电磁骚扰的耦合机理 (10)2.1.1引言 (10)2.1.2电磁骚扰的常用单位 (10)2.1.3传导干扰 (11)2.1.4辐射干扰 (12)2.2电磁干扰的模式 (13)2.2.1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 (13)2.2.2PCB的辐射与线缆的辐射 (14)2.3电磁屏蔽理论 (15)2.3.1屏蔽效能的感念 (15)2.3.2屏蔽体上孔缝的影响 (16)2.4电缆的屏蔽设计 (16)2.5接地设计 (17)2.5.1接地的概念 (17)2.5.2接地的种类 (17)2.6滤波设计 (18)2.6.1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 (18)2.6.2电源EMI滤波器 (18)小结: (18)思考题: (18)3系统安装和维护 (19)3.1系统安装的EMC要求 (19)3.1.1概述 (19)3.1.2系统环境要求 (19)3.1.3防整机安装 (19)3.1.4电缆布线要求 (20)3.2系统维护 (21)3.2.1防静电要求 (21)3.2.2系统检视 (22)3.2.3系统干扰问题的处理 (22)小结: (22)思考题: (22)课程说明课程介绍本课程分三个章节,分别从概念,基本理论和系统方面简单介绍了EMC的基本概念、标准、测试内容,产品认证和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最后介绍了系统安装和维护中的EMC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019年5月23日
eE
|
E E(r,t) |
E E
ex
Ex (r ,t) E
ey
Ey (r,t) E
ez
Ez (r ,t) E
ex cos ey cos ez cos
三、矢量运算 1、标量积(或点积)
A B AB cos AB
ex ex ?
W F S FS cosFS
1
E E(r ,t) | E(r ,t) | eE
E
eE | E(r ,t) | 单位矢量
2 E exEx (r,t) eyEy (r,t) ezEz (r,t)
E
Ex2
E
2 y
Ez2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dz
dy P
o A(x,y,z) dx
y
x
dV dxdydz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电流强度
i dq dt
电流密度
| J (r ') | lim i di
S Sn 0
n
dSn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i S J dS
6
2019年5月23日
2、 场量
电场强度
F(r)
E(r) lim
ex ey ?
A B
ex Ax ex Bx
ey Ay ey By
ez Az ez Bz
A
B
Ax Bx
Ay By
Az Bz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11
2019年5月23日
2、矢量积(或叉积) A B C ABsinABeC
(u1, u2 , u3, t) 简记为 (r ,t)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9
2019年5月23日
二、矢量和矢量场 矢量:不仅具有大小而且具有方向的特征量 矢量场:矢量在空间中的分布 表示方法: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1]
刘洋 应用物理教研室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1
2019年5月23日
1.1电磁场物理模型构成 一、电磁场的分析方法
宏观电磁理论是对宏观电磁现象和电磁过 程基本规律与基本分析计算方法的研究
电路分析过程 首先是理想化的电路模型
电导率γ 磁导率 μ 介电常数ε 真空中光速:
J E
HB
D E
c 1
0 0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8
2019年5月23日
1.2矢量分析 1.2.1矢量代数 一、标量和标量场 标量:仅具有大小特征的量 标量场:标量在空间中的分布 标量场的表示方法:
然后基于电路模型,求给宏观电磁现象和电磁过 程的基本规律性的数学描述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2
2019年5月23日
电路模型:
电路元件(R,L,
C)
电压源(e)和
以u,i为基本物理量
电流源(i)
给定激励( e, i)求响应(u, i)
电导率γ :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磁导率 μ :反映了材料宏观磁化性能 介电常数ε :反映了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性能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4
2019年5月23日
二、电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在电磁场物理模型构造中,与电路模型中的激 励和响应相对应,其基本物理量总体上可归类 为源量和场量 1、源量
5
2019年5月23日
电荷面密度 电荷线密度
(r ') lim q(r ') dq(r ')
S '0 S '
dS '
q (r ')dS ' S'
(r ') lim q(r ') dq(r ')
l '0 l '
dl '
q (r ')dl ' l'
大小为以两个矢量为 边所形成的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
方向判断:右手法则
M rF
AB
C
B
AB
A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12
2019年5月23日
1.2.2、坐标系统 一、直角坐标系 单位矢量 ex , ey , ez
q qt 0
t磁Leabharlann 应强度 dF dq(v B)电流元受力
B (dF )max dqv
vdq dl dq Idl dt
dF I (dl B)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7
2019年5月23日
3、电磁场中的媒质及其电磁性能参数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3
2019年5月23日
电磁场分析
电磁场物理模型:
连续媒质电磁参
数(ε,μ,γ)和 媒质几何结构
以E,B,D,H为基
本物理量
理想化的场源(q,
i)
给定源量( q, i)
求场分布(E,B, D,H)
点电荷分布 q(x ', y ', z '), q(r ')
电荷体密度
(r ') lim q(r ') dq(r ')
V '0 V '
dV '
工程电磁场原理
q (r ')dV ' V'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三个坐标轴之间的关系 ez ex ey
A ex Ax ey Ay ez Az
工程电磁场原理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13
2019年5月23日
z
dl AP exdx eydy ezdz
dS exdydz eydzdx ezdx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