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星级康居乡村对照表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汇报ppt课件

乡村振兴汇报ppt课件

汇报完毕

产业布局清晰,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雅鹿村在雅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整合盘活土地资源,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目前:
工业园区面积 100 亩,以服装、加弹、针织为主的民营企业 61 家, 累计为 全村创造稳定性收入 569万,占村产值 47.2%。
工业园区
加弹企业生产线

产品品牌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手段现代化
雅 鹿 村 2018 年 村级稳定性收入达
到 1396 万,名列 太仓市第 六 名。
乡村发展成果显著。

社区股份合作分红稳定
雅鹿村2017年固权固化 22.52 万,2018年固权固化 22.54 万(预算)

村民幸福感强
雅鹿村社会治安良好,无恶性案件、无黑恶势力、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 在村两委会的组织和开展下,居民生活幸福安康。

乡风文明 · 活动丰富

社会风气良好
乡 风 文 明 画 卷

乡风 文明
主题 公园
社会风气良好

群众文体活动丰富
我们的节日:丰富的群众文体活 动与慰问老人志愿活动相结合
包括:新春敬老慰问,元宵联欢 表演,趣味乒乓球赛等

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建设
家 庭 诚

试 点 启 动
写 收 集 积 分




产业兴旺 · 体系完善

产业布局清晰,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雅鹿村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整合改造土地资源,目前:
可耕地面积 4786 亩,农户流转 4296 亩,流转率 89.76%; 水稻面积 2652 亩,占比 55.4% 。
可耕地航拍
水稻种植

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吴中

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吴中

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吴中朱继伟;唐远花【期刊名称】《江苏农村经济》【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3页(P50-52)【作者】朱继伟;唐远花【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吴中区澄湖农业园水八仙文化园村庄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根基依托,是城乡产业融合的重要联结载体,具有互通要素、持续发展的潜力空间。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按照苏州“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工程要求,在2015年初便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即用6年时间完成全区109个特色村、408个重点村和421个无撤并计划一般村的整治任务,并在三年内全面完成540个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任务。

截至2017年底,已建设完成美丽村庄46个、康居村庄211个、二类康居(安居)村庄93个,区、镇两级总投资超过15.4亿元,打造出2个市级美丽村庄示范点、219个市级三星级康居乡村,示范效应显著。

彰显四大特色展示独特自然生态风貌做好“水“文章,打造“江南水乡型”村庄。

吴中地处太湖流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池塘成片,水网贯穿全境,多数村落依河而建,临水而居,两旁树木竹林郁郁葱葱,呈现出小桥流水的生态特色。

村庄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根据自身特色,通过清除河道淤泥,修建生态驳岸,拓展河旁绿化,打造了一批如胥口镇新峰村直津泾、临湖镇陆舍村南港等江南水乡型的自然村庄。

做好“田”文章,打造“田园风光型”村庄。

充分利用东中部拥有连片农田种植水稻、油菜和“水八仙”的农耕生态优势,重点优化村庄整体农耕轮廓,突出环境提升、功能配套、道路贯通,保持村庄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打造了一批如横泾街道上林村东林渡、新路村高宅、临湖镇界路村赵岸老、灵湖村黄墅等田园风光型自然村庄。

做好“山”文章,打造“生态自然型”村庄。

吴中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苏州市80%的山体在吴中区。

东山、金庭、光福等西部山陵地区坐落着大批小山村,依山傍水,茶果成林,山水特色鲜明。

村庄环境整治表态发言(多篇)

村庄环境整治表态发言(多篇)

村庄环境整治表态发言(多篇)篇:村庄环境整治表态发言稿村庄环境整治表态发言稿201X年至201X年,吴江将对全市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以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村庄环境整治表态发言。

这既是江苏盛苏州市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吴江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造福全市47万农村居民的实事工程。

昨天上午,我市召开大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市领导梁一波、沈金明、倪福明出席会议。

据了解,全市规划布点村庄环境整治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非规划布点村庄将结合实际,突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

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将分两个阶段推进,共完成全市250个行政村约2611个自然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

“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是20XX年,主要是组建机构,1/ 16开展技术培训,重点整治重要窗口地带自然村庄,及该行政村所属的其他自然村庄,建成一批整治示范项目,完成116个行政村1374个自然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占全市村庄总量的%,其中规划布点村122个,所辖自然村庄276个,要求普遍达到省级“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并创建10个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

“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是20XX年,要求扩大整治项目示范效应,实现环境整治目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成134个行政村1237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全市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其中规划布点村99个,所辖自然村庄169个,要求普遍达到省级“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并创建10个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

根据进度安排,今年6月底前,我市将全面完成高速公路两侧以及城镇、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省级以上(含省级)风景名胜区周边和其他重要窗口地带村庄及该行政村所属的其他自然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年底前完成快速干线、一级公路两侧村庄及该行政村所属的其他自然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

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2篇)

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2篇)

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针对环保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以确保环境健康与人民安全。

二、目的和目标1. 目的:制定针对环保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确保环保措施的全面有效执行,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建立完善的排查制度与机制。

2. 目标:(1)全面检查各个环保领域,发现并排查出潜在安全隐患;(2)建立健全的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与机制;(3)落实相关措施,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三、工作内容1. 建立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制度:(1)制定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程序和要求;(2)明确环保安全隐患的分类、风险等级和整改时限;(3)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责任清单。

2. 制定排查计划:(1)制定全年环保安全隐患排查计划,确保全面覆盖;(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排查频次和排查区域。

3. 成立专门的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小组:(1)确保排查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率;(2)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与任务,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

4. 环保安全隐患排查具体工作:(1)根据排查计划,逐一排查各项环保安全隐患;(2)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记录,并按照风险等级分级整改;(3)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督察,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五、配套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横幅、组织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对环保安全隐患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安全意识。

2. 完善法规制度:加强与环保安全相关的法制建设,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责任主体,完善法规制度,为环保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提供法律保障。

3. 建立通报制度:建立环保安全隐患排查通报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通报,确保信息畅通和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4. 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环保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

吴江村庄变迁的调研报告

吴江村庄变迁的调研报告

吴江村庄变迁的调研报告吴江是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调查发源地,也是费老小城镇课题研究样板区。

2004年,吴江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现场教学点。

今年随苏州列入全国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

长期以来,吴江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统筹抓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着力探索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路径,村庄变迁呈现“集富美、一体化”的鲜明特点。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第1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为时间基点,对吴江村庄变迁情况作初浅分析研究。

一、现实水平2003年以来,吴江较早提出“三个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推动新农村建设,村庄形态面貌、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发生极大改善。

10年来,自然村庄减少三分之一,行政村减少二分之一,村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2番。

1、村庄形态之变——从“星罗棋布”到“城乡集居”。

吴江别称“鲈乡”、“笠泽”,是长三角唯一一个无山城市,六分地四分水,是经典的水乡泽国,江南水乡的代表,依水而居,沿河成村,古镇林立,村庄散布。

10年来,在动迁进城,搬迁集居引导下,推动自然村庄从3600个减少到2468个,行政村从555个减少到250个。

先后经过三轮村庄布局规划优化修编,农村集居点从2006年的375个减少到2010年的246个,再到目前的242个,保留699个自然村庄。

累计建成城镇安置公寓房450万平方米,2.8万农村居民入住城镇安置公寓房。

2、农业生产之变——从“家庭经营”到“规模经营”。

新世纪以来,吴江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步伐加快,逐渐改变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2003年组建规模化经营水平的合作组织只有22个,现在已有246个,十年增加了10倍。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土地规模流转进程加快。

2008年、2009年相继出台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的相关意见和优惠政策。

截止2013年底,吴江土地流转面积42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3%,入股土地总面积和整村型土地股份合作社数量均列苏州市第一,入股粮田的亩均收益从原先的400元提高至750元,农民不种田拿到比原先种田更多的持久收入。

2018年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8年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8年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实
施意见
关于2018年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以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收入倍增为主要任务,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致力打造农村生态文明,促进我区农业经济不断壮大、民生不断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文明不断提升,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全区新建扩建规模农业项目120个以上,实现新增投入量16亿元以上,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新增绿化造林面积3万亩,村营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

三、主要措施(一)强化城乡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1.大力推进市级中心镇建设。

大力度推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总量。

支持和鼓励中心镇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优先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高起点推进镇区建设,着力改善中心镇生产生活条件。

全方位推进集聚发展,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居住向集镇和集居区集中。

对市级年度考。

2023年海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海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543.1亿元,增长40.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增长13.3%,增幅全市第 一。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0.6%,占比五县市第一。“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招引 各类区域代理、厂家直销622家,新开辟物流专线104条。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5家,增量全市第一。甘肃金川、 酒钢、白银三大集团在海设立区域性总部贸易公司。天赋力、亚太亿发物流信息平台上线运行。东部家具全球采 购中心、天赋力现代综合物流园被列为省服务业“十百千”重点项目,正元物流、腾龙物流被列为省重点物流企 业。“河豚之乡、休闲海安”影响力继续放大,全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2亿元,新增国家 3A级景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省级自驾游基地、市级旅游度假区各1家。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新增软件和 服务外包企业33家。
曲塘、李堡、白甸、墩头4镇被列为首批市级中心镇,全市中心镇建设座谈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南莫等6镇被 评为江苏省文明镇,曲塘镇成为全市唯一的全省小城镇综合规划示范镇。各区镇基础设施投入43亿元,新开工安 置房228.2万平方米,在建545.5万平方米。建立省级、甲级资质以上规划设计单位数据库,安置房规划设计品质 得到保证。
二、着力转型发展,竞争优势加速凸显
实施项目预审,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快项目集聚。继续开展“月月看、家家到”项目集中观摩活动,聚焦有 效投入。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38个,其中工业项目81个、服务业项目44个、农业类项目13个。新竣 工亿元以上项目58个,其中工业项目43个、服务业项目15个。新开工工业厂房面积190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 78.3万平方米。预计完成工业投入245.7亿元,增长14.5%。完成增值税抵扣设备投入29亿元,增长31.8%,增幅 全市第一。

城建档案馆工作总结(四篇)

城建档案馆工作总结(四篇)

城建档案馆工作总结我馆在市建设局的领导下,在省城乡建设信息学会和市____局的业务指导下,以____为指导,以城建档案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工作为中心,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加强对《____档案法》、《____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的宣传工作。

利用咨询服务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档案法》和《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发放档案目录指南资料,营造宣传声势,形成大家共同关心、支持城建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馆利用馆藏图片资料及通过社会征集获取图片创办《城建档案·品德》杂志和“中国意志,____汇报”图片展等形式,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生动形象地宣传了我建设系统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加强业务工作1、丰富馆藏。

及时掌握城建档案接收动态。

同时在全馆职工努力下,加大了对市政、道路等城市重点工程档案和局重点科室档案的接收力度。

对整理后的案卷及时地进行微机输入、打印封皮、装订入库,确保档案不积压。

同时对库房的案卷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保管,排架整齐。

2、做好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整理工作。

一年来我馆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整理各类档案2186卷,著录档案____卷,审核入库档案____卷。

3、抓好建设工程档案的业务指导。

一是与建设单位签订“____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移交承诺书”,发放竣工档案移交目录,从工程办证开始就介入工程档案指导,为工程档案的及时收集提供保证。

二是开阔业务指导渠道,采用电话咨询、网上指导和现场指导等形式,确保业务指导工作到位。

今年共签订移交承诺书____份。

4、认真做好各竣工工程档案验收工作。

一是对报送的工程档案及时审核,不堆积;二是审核过程中做到认真、仔细,并经二次____;三是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工程档案资料及时验收。

全年共接收和____工程竣工档案____宗2186卷,出具工程竣工档案验收证明____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0.公共活动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设施配套。
2
2
5.村民自来水入户率达98%以上。
2
6.村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2
6.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
2
7.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
2
7.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通村入户。
1
8.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通村入户。
1
8.村级公共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公共活动和健身运动场地基本配套。
7
9.村级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功能完善、规模适度。
4
6.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
4
5.在村庄适宜位置至少配建1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
2
7.在村庄适宜位置至少配建1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
2
6.对现有工业污染源依法进行整治,村内无新增工业污染企业。
3
8.对现有工业污染源依法进行整治,村内无新增工业污染企业。
2
7.无露天焚烧秸杆,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2.村内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在一侧合理设置路灯照明,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尽可能采用乡土生态材料铺设。
3
3.新建村内道路走向与村庄形态、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宽度适宜。
2
3.结合村庄实际,建有满足需求的停车场地。
1
4.结合村庄实际,建有满足停车需求的公共停车场地。
1
4.饮用水水质、水压、水量满足需求。
2
5.饮用水水质、水压、水量满足需求。
3
9.无露天焚烧秸杆,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100%;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
3
10.农业废弃物利用设施与村庄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1
8.制定了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并有效执行。
2
11.编制切实可行的村庄环境整治方案,并在村内显著位置公布。
2
12.制定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并有效执行。
10.河道、沟塘淤积得到疏浚,水体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
4
12.河道、沟塘水体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河塘坡岸自然、生态。
3
2
环境
卫生
30分
1.生活垃圾及时清扫保洁、收集、转运,无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
8
1.采用上门收集或配置密封垃圾箱(桶)等方式,使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扫、收集。
2
9.有明确的卫生保洁、垃圾收运人员负责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
2
13.有明确的卫生保洁、垃圾收运、绿化养护人员负责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
2
3
配套
设施
20分
1.公路达村。
2
1.通村道路满足客运公交要求。
2
2.村内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在一侧合理设置路灯照明;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尽可能采用乡土生态材料铺设。
3
4
7.无露天粪坑,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和乱贴乱画。
8
9.无露天粪坑、乱堆乱放和乱搭乱建,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架设有序。
5
8.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架设有序。
2
10.户外广告、招贴设置规范,尺寸、色彩与周边环境协调。
2
9.无污水塘、臭水沟。
2
11.无污水塘、臭水沟,河道、沟塘淤积得到疏浚。
3
2
2.合理布置垃圾箱(桶),并与村庄风貌协调。
2
3.配备转运车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
4
2.雨水排放通畅,雨后路面无明பைடு நூலகம்积水。
2
4.有完善的雨水排放明沟暗渠体系,雨水排放通畅,路面无明显积水。
2
3.卫生户厕无害化达标率达95%以上。
4
5.卫生户厕无害化达标率达98%以上。
2
4.生活污水实行有组织收集,无乱排现象。
2
6.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等进行绿化和美化;因地制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
3
5.因地制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
2
7.绿化品种乡土、适宜,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乡土自然的绿化景观。
2
6.苏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苏中、苏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4
8.苏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苏中、苏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2
2.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
4
3.太阳能利用和建筑有机协调,屋面设施安装整齐,不影响观瞻。
2
4.结合村庄形态和自然条件,在村口适宜位置设置村庄标识。
2
3.无乱砍乱伐,对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
2
5.无乱砍乱伐,对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
2
4.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等进行了绿化。
江苏省村庄环境考核标准(二、三星级康居乡村对照表)
序号
项目
二星级康居乡村
三星级康居乡村
达标要求

达标要求

1
村庄
风貌
50分
1.实施建筑物出新,建筑外观整洁、协调;有条件村庄对建筑及环境实施风貌整治。
20
1.实施建筑物出新或建筑与环境风貌整治,建筑风貌体现地域及传统文化特色。
20
2.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得到合理整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