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文体
广播新闻文体的分类

广播新闻文体的分类
广播新闻的文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录音讲话:包括录音座谈会,由某个人物通过广播直接向听众发表讲话,讲话者通常是具有权威性或代表性的人物。
2. 录音报道:包括文字解说、音响和配乐、人物谈话,采用现场音响报道新闻事件,比文字报道更真切、具体、生动,有立体感和感染力。
可以分为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广播特写等。
录音新闻用简洁的语言和现场音响反映新闻事件,多用于报道重要的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和事件性新闻。
录音通讯采用描述性语言和现场音响形象地反映实际情况。
广播特写又称录音特写,采用现场音响和记者的白描,报道新闻事件的特定场面或故事片断。
3.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接向听众报道新闻。
可以先录音后剪辑广播,也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直接广播。
4. 广播讲话:由播音员播送的新闻,比文字新闻更简洁明了。
5. 实况转播:又称实况广播,重要文艺、体育表演活动的实况转播。
6. 录音剪辑:将实况录音压缩、剪辑后播出的报道。
7. 配乐广播:配以音乐和音响效果的报道。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新闻文体常识

新闻文体知识《新闻两则》宇文皓月新闻的定义: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导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结构:1.题目2.导语(副题目):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3.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弥补4.布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三、需要注意事项:①精心拟定题目。
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导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
题目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②导语明确。
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克不及虚构或夸张。
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
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条理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布景或结语新闻消息简介(1)基本构成1) 题目消息的题目,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2) 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3) 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论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4) 布景布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布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5) 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
说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常用新闻体裁

通讯则有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 于文采。
精写细节展现性格 例《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中就有一个很生动的细节:
一天夜里,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庆芝,组织上 又安排我进藏了……,”话还没说完,王庆芝的眼泪 已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看着妻子难过的样子, 孔繁森的心里也一阵阵发酸,他动情地说:
消息的内容结构
标题
副正引 题题题 ::: 补概交 充括待
导语
导
诱
惑 力 的 消 息 的 开 头
闻
最
重 要 内 容 ,
具 有 启 发 性 或
语
是 以 简 练 而
生 动 的 文 字 表 述 新
主体
再详 次细 要内 。容
, 先 主 要 ,
背景材 料
消 闻息 背背 景景 。也
就 是 新
结尾
分小 析节 、、 展启 望发
……
消息、通讯和评论 对比
消息
评论 通讯
共同点:新闻性、现实性和时效性。 不同点:
总的说来,通讯有几个明显不同于消息的 特征: 一是能够报道某一新闻事实的全貌或过程。 二是它重视对细节和情节的展开。 三是它在文字上能够广泛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 通讯详细丰富
如:2000年3月8日《大河报》
消息《俯下身做农民的牛 站起来当农民的
(一)常用新闻体裁简介
(一)常用的新闻体裁
消息类
报告文学等 评论类
通讯类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 实的一种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用的新闻体 裁。
通讯:承担着对不同时期重大先进典型 的宣传,以及对重要事件、重要历史进程的 宏观的深入的报道。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 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 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 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 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新闻文体相关知识

新闻文体相关知识嘿,大家好啊!今天咱来聊聊那个有点神秘又挺好玩的“新闻文体相关知识”。
你们说,这新闻啊,那可真是无处不在。
早上起来,咱一边喝着豆浆吃着油条,一边翻开报纸或者打开手机新闻客户端,那一条条新闻就“唰”地蹦出来了。
有时候啊,那新闻能让咱吓一跳,哇,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稀奇古怪的事儿;有时候呢,又让咱心里暖暖的,比如谁谁谁做了好事啦。
这新闻文体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小盒子,把各种事儿给装进去。
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玩法呢。
先说这标题吧,那可真是得吸引人啊!就好像一个人的脸蛋儿,得让人看一眼就想继续了解下去。
要是标题起得平淡无奇,嘿,那谁还愿意点进去看呀!这就像是你走在大街上,遇到个平平无奇的脸孔,估计你也不会多瞅两眼吧。
所以啊,标题得够“刁钻”,够有趣,才能抓住咱这些读者的眼球。
再讲讲内容。
内容可不能瞎编乱造,那得讲究个实事求是。
你不能说为了博眼球,就瞎扯一通。
要是这样,那读者们可不干了,会指着鼻子骂呢!内容还得有条理,让人一读就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可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让人看得稀里糊涂。
说到这,我想起了有次看到一篇新闻,那标题起得可玄乎了,什么“震惊!这种东西居然能……”结果点进去一看,哎呀,就是普普通通的事儿嘛,感觉自己被标题给骗了。
所以啊,新闻写作者们可得长点心,别总想着糊弄咱读者。
还有啊,新闻得及时。
你说要是一件事儿都过去好多天了,你才慢悠悠地发出来,谁还关心啊!就像是饭菜,热乎的时候才好吃,等凉了,那味道可就大打折扣咯!总之呢,这新闻文体相关知识可不少,要想写出一篇好新闻,那可得下点功夫。
咱这些读者呢,也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新闻给骗了。
让我们一起在新闻的海洋里畅游,探寻那些有趣的、真实的故事吧!嘿嘿,这就是我对新闻文体相关知识的感受,你们觉得咋样呢?。
新闻文体推荐精选PPT

寻找报道破绽,追踪求证新闻的真正核心。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达斯科·多德尔从报道苏联 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推迟访问印度,安德罗波夫 之子伊戈尔·安德罗波夫出席欧洲裁军会议的苏 联代表团副团长突然离席回国的两则消息中,发 现了破绽,使他意识到苏联越是否定安德罗波夫 的健康问题,越是说明了他的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迅速得出结论:“安德罗波夫可能已经撒手 人寰。”
第一节 新闻概述
一、 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①尽可能增加信息量, ②致力于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
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多 种新闻文体。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二)时效性 (三)显要性 (四)奇异性
三、新闻的要素 (一)五W 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因其 英文单词开头都是“W”,故得名。
2、时新性
包括时间性与新颖性两层意思。
时间性:发生与被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差越小,时间 性越强。信息时代,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新闻 事业发展时间的易碎品。新闻价 值随着时间流逝而递减。
3、重要性
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产生较 大影响的特质。衡量的尺寸可以由影响的人数、面积、 烈度、持续度、范围等因素来决定。
(一)五W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因其英文单词开头都是“W”,故得名。
见即将对全局产生的影响; 她认为,交朋友,学习当地语言很要紧。
借助一定的“中介”拉近与被采访的距离。 几句亲切乡音,几句熟悉的老歌、几幅能勾起回忆的发黄的老照片……都能使记者与被采访者对象一下子拉近距离,感情上产生共鸣, 思想上消除隔阂。
新闻文体

2、事件报告文学
它又可以分为三种: (1)写重大事件的。 (2)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 (3)写社会上、自然界突发性事件的。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报告文学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入的进行采访是写好报告文学 的基础 (二)抓住具有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的 题材是写好报告文学的关键
主体展开的要求
(1)变换角度 (2)紧扣主题 (3)内容充实 (4)层次分明 (5)波澜起伏
5、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 原因。 它说明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 和意义,它是为充实新闻内容、烘托和 突出主题服务的。
背景材料的作用
(1)对比衬托,阐明意义 (2)解释说明,加深认识 (3)提供知识,增加趣味 (4)巧用背景,表明观点
动态消息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西方 新闻界称之为“纯新闻”。 二是处于变动中的具有连续性事件的报 道。
2、经验消息(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就是对人物、事件、经验或问 题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进行的报 道。 如果是对某地区、某部门在工作中取得 的新鲜经验的报道,就是经验消息。 如果是关于所存在的问题的报道,就是 问题新闻。
为便利
——关于老王做豆腐的事迹
本报讯 王李村村民王大明进县一中做豆腐,得 到深情欢迎。 王李村村民王大明年近七十,所做豆腐鲜嫩而优 美,今年元月,他到离县城十五里的一中开设了 一座小巧玲珑的豆腐房,制作洁白如冰、玲珑剔 透的豆腐。他每天产豆腐100斤,挣毛利120元。 仅2月份一月内30天就赚钱3600元。师生吃到 玉石般的豆腐,没有一个不为之赞不绝口。 老王从不居功自傲,而是企图再上一个台阶。他 说:“做豆腐,不为名,不为利,为便利。”
新闻写作文体分类

新闻写作文体分类你好,新闻各种文体主要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
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文体。
特点:新鲜性、真实性、时效性、用事实说话、简短性。
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新闻体裁。
它的特点是主题大的鲜明性、内容的阐发性、表述的灵活性。
其个性特点是叙述直接、描写直接、议论与抒情实在、选择富有表现的情节和细节。
新闻特写:是对被报道对喜爱那个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或瞬间动态,予以鲜明而突出、形象而生动再现的新闻报道体裁。
新闻专访:是就特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门访问的纪实性报道。
你可以参考下,希望对你有用!如果对你有用,请给予“好评”作为对我的鼓励,谢谢。
消息、通讯、评论、专访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假如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能够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能够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是迅速即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即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表达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即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
它能够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能够是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领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局部,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闻文体
(4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新闻文体的写作知识,掌握新闻文体的写作技能。
教学重点:消息、通讯。
教学难点:通讯。
新闻文体主要包括消息、新闻评论、通讯等新闻体裁。
三者既然同属新闻文体,那么就有着共同的特点。
了解这些共同特点,便于将它们与其它文体相区别。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文体的生命。
虚假的新闻文章,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对于消息和通讯来讲,真实性是指事件本身要确实存在,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等,记叙准确;所引资料,包括背景材料、数字、史实、引语,皆须核实无误。
对于新闻评论来讲,真实性主要是指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新闻事件平心而论,讲真话,容许有自己的观点,但不可歪曲事实、强词夺理。
二、典型性
生活在进行当中,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发生。
新闻文体不是生活的普通镜子,去搜罗世间万象照样反映出来,而是社会的聚焦镜,无论是客观报道还是主观评论,对象应是重大的、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人和事。
只有报道和评论这些具备典型性的人和事,才能发挥新闻文体启迪和教育民众的作用。
三、时效性
时效性是由新闻文体的特质决定的。
新闻报道(消息、通讯)若无时效性,新闻就变成“旧闻”了;新闻评论若不及时,待时过境迁,恐怕也少人问津。
以上是新闻文体写作的共通圭臬。
另一方面,既然新闻文体划分为消息、新闻评论、通讯等新闻体裁,那么,它们的写作方法当然会有各自的特性。
如果说了解新闻文体的上述共同特点,是为了便于将它们与其它文体相区别,那么,探索它们各自的写作特性,则是为了同中求异,将它们相互区别开来,这对于写好每一种新闻文体是有帮助的。
第一节消息写作要领
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常用的,迅速及时而又简要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社会价值的新鲜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的种类很多,根据报道对象可分为综合消息和专题消息等:根据题材性质可分为会议消息、成就消息、参观消息、新闻公报、座谈记录、答记者问等;根据发生的地区和范围可分为国际消息、国内消息、地方消息等;根据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则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等。
在格式上,消息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与其他新闻文体比较,消息的写作有它的特别之处,须引起注意:
一、拟题时须恰当选择
标题构成比较复杂,拟题时须恰当选择。
消息的标题多有正题、引题和副题三部分。
这在新闻评论和通讯中较为少见。
例如:
国务院召开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作出决定(引题)
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主题)
李鹏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副题)
正题又叫主题,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和内容的概括与说明;引题用来揭示意义、交代背景、烘托气氛;副题用来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正题的补充。
引题、正题和副题各占一行,故称多行标题。
有的标题只有两部分,或者只有引题和正题,或者只有正题和副题。
这种双行标题有时是虚实结合,有时则皆为实题。
如:
优势互补实行双赢(引题)
浙江内蒙古共谋经济技术合作(正题)
这一引题讲的是消息的意义,为虚;正题具体到事,为实。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通车(正题)
吴邦国出席通车仪式(副题)
这篇消息的正题和副题都是实题。
还有的标题只有一行正题,多为实题。
如:
中共代表离京赴德国
二、致力于导语的设计
消息的结构多采用“倒金字塔式”,即按照材料重要性的程度依次递减安排顺序,将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消息的开端,而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是一则消息里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概述,是一则消息的“橱窗”。
因此,导语的设计和写作十分关键。
与消息“倒金字塔式”结构相对应,导语要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消息中最重要、最精粹的事实提炼、展示在消息的开端部分,以便先声夺人地引起读者的关注。
【例文5-1】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通车
吴邦国出席通车仪式
据新华社南京4月30日电(记者孙承斌郭奔胜)连接镇江、扬州两座古城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今天正式通车。
正在江苏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通车仪式。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投资58亿元,于200X年10月开工建设,是长江上唯一一座由斜拉桥和悬索桥合成的特大型桥梁。
大桥北起扬州市绕城公路,跨经长江世业洲,南迄沪宁高速公路,全长35.66公里。
其中,南汊桥主跨1490米,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跨径悬索桥。
(2005年5月1日《人民日报》)
例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这篇消息的导语,它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消息中最有价值最精彩的事件:一座举世瞩目的长江大桥通车;国家高层领导出席通车仪式,更见出该事件的重要性。
制作消息的导语,要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读者读完导语即略知全篇新闻的内容;二是引导读者继续读下去。
为此,在制作消息导语时,一方面要知道新闻事实的精华、核心所在,以便提纲挈领地突出消息的灵魂;另一方面要讲究可读性,句子尽可能短些,抽象术语和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语言尽可能少些,以免理解困难。
在此基础上,导语写得越新颖、越生动、越精彩越好。
要使消息导语精彩,可以根据报道的事件不同、角度不同而采取叙述式、描写式、结论式、根据式、引语式等各种表达方式。
叙述式,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导语,它是把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出来。
例5-1的导语就是叙述式,彰显了朴素、简洁的风格。
描写式,是对某一有特殊意义的消息事实或场面作简洁而又有特点的描写,然后才引出消息内容的写法。
如:“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八时,在胶济路北侧寿光县境内猕河上的张剑桥桥头,我寿光公安局盘查哨所扣留了一个穿着黑色旧棉袍,用毛巾蒙着脸,躺在一辆大车上呻吟的‘商人’。
这就是从济南逃出来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
”(《活捉王耀武》新华社华东1948年10月10日电)这种特写镜头般的描写易吸引读者。
有的描写式导语是为了显示场景或烘托气氛。
如:“今年国庆期间,北京大街上摆了近一百万盆鲜花,全城万紫千红,处处花团锦簇。
”(1984年10月19日《中国法制报》)
结论式,是将消息报道的事实的结论或意义写在开头,然后再写事实本身的一种导语写法。
这个结论类似论点,下面的事实类似论据,两者要有机结合。
结论要明确,要有新意,要能够吸引读者或观(听)众。
例如:“新的调查证明,万里长城在北京地区的失修状况十分严重。
”(1984年6月27日《北京晚报》)这是先把结果提前。
“临时立法会经推委会成功选举顺利产生后,香港舆论和各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样一个经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选举产生的临时立法会,有高度的公信力、广泛的代表性和良好的素质,一定能在筹建特区和特区成立之后,发挥重要作用,完成历史使命。
”(《临时立法会有广泛代表性》(《人民日报》香港1996年12月22日电))这里将事件的意义提前到导语阐述了。
根据式,是在报道消息事实之前,交待信息的来源,以显示消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引语式,是借人物的语言揭示新闻特点、进程或意义。
三、强化叙述技巧
消息篇幅通常比新闻评论和通讯短,必须提高叙述技巧,善于概括。
消息对事件的报道采取客观陈述式,只告诉人们新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哪些人物有什么活动等,给人以概要的情况,所以几百字甚至几十字,三言两语即成,点到为止。
从所引例文可以看出,消息偏重于介绍,一般不对所报道的事件进行过多的评价、评论,而注重交代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四、培养灵敏的新闻嗅觉
消息报道新闻的时间比通讯更快,必须培养灵敏的新闻嗅觉,强化捕捉新闻的能力。
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往往先发消息概括介绍一下,再发通讯详细描述传播。
如果在通讯发表之后写消息,又有什么必要呢?因此,人们眼中的记者个个都象军事侦察员,时时处在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中。
写作消息就是要象他们那样,练就灵敏的新闻嗅觉、捕捉新闻的能力和倚马可待的速写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