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体的基础知识
新闻学基础知识(精品)

新闻基础知识一、新闻的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
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二、新闻的分类新闻的分类标准有好多。
新闻种类较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真、实、强、短、快、活。
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评论消息。
2、以新闻发生地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3、以新闻的时间性分类: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时间的报道)。
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硬新闻(关系到国际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5、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6、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7、按照新闻的传播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
文字新闻。
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三、新闻的特点新闻要求及时性、真实性。
具体: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
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结构:1.标题2.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3.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4.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三、需要注意事项:①精心拟定标题。
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
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②导语明确。
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
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
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补:新闻消息简介(1)基本构成1) 标题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2) 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3) 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4) 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5) 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2)新闻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新闻文体知识(完整详细)

• 5、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 同: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 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价值,都必须真实, 不能进行艺术虚构。
• 异:①新闻报道内容的详细和概括程度不同,消 息概括,通讯详细。 ②新闻的时效性、文学性不 一样,在时效性上,消息强,而通讯较弱;在文 学性上,则通讯强,而消息较弱。 ③结构方式不 同,消息主要采用金字塔式结构,有导语和背景; 通讯则是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后者用于人物通 讯、工作通讯等。 ④表达手法不同,消息多用叙 述和描写,而通讯还可以抒情和议论,文学色彩 比较浓厚。
三、文体特点:
(一)、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
“五w”+“1H”,即:“何时”(when)、 “何地”(where)、“何人”(who)、 “何事”(what)、“何故”(why)、 “怎么发生的”(how)。
2、新闻的基本特点:
1)真实性(准确性)用事实说话最基本的特点
3、新闻的结构:
1)标题 2)导语
• ◆标题、导语和 主体缺一不可。
3)主体
4)结尾 5)背景
• ◆背景和结尾有 时蕴涵在主体里
面,有时省略。
6)电头
① 、新闻的标题:
标题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
极简短的文字,是文章的核心。 它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
主要内容,通常可以涵盖整篇消息, 能帮助读者理解所报道的事实。其字 号一般大于正文。要求准确、凝练、 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 标题。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引标题、主标 题、副标题
引标题: 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
标题。文字较短,不超过一行。常见的有 三种情况:
一、通过说明相关的形势、背景、意义、 目的、 原因、气氛、方法等引出主标题。
第5讲 微课4“新闻”文体知识及特色考法-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课堂(新高考卷版)

特色题型二 新闻的语言 [解题指导]
(一)熟记新闻语言的特色 新闻语言,有着表述事实、传播信息的品质和风格,并由此形成自己的 语言特色。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新闻的写作,特别是消息写作,一般多用中性词,少用
褒贬词,以求客观地叙述事实,并通过事实的报道去影响受众。
(2)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 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新闻导语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性导语,抓住事情的核心,直接写出事实 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一类是延缓性导语, 目的是吸引读者看下去,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 性、说明性的。
微课4 “新闻”文体知识及特色考法 一、文体知识系统建构
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结构,才能更迅速地读懂文本。因此本部分从了解 新闻的文体特点入手,点拨阅读技巧,教考生快速读文,准确做题。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 事实的及时报道。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 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高考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生活性 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等,侧重于具有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
新闻文体知识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 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 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品论、理 论文章等。 3.副刊体彩,有散文、杂文、小平、 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 忆录、曲艺等。
新闻六要素
• what、who、when、where、why、how译 新闻六要素 : 成汉语就是: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为 何、如何 ,总起来说就是六个“何”。 时间、 when (何时)
地点、where 人物、who 事件、what 原因、why 如何发生、how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今年(2006)可以说是多灾之年,人们刚刚从土 耳其、台湾大地震和美国飓风的恐惧中摆脱出来, 强烈的飓风又袭击了印度东海岸,造成了至少79 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在受灾地区, 建筑物、电线竿和通讯设施被一扫而光,供水和 供电完全中断。据统计,在本世纪至少有100万 人死于来自印度洋的强烈飓风。 • 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印度政府正在加强研 究,希望能够了解北印度洋地区飓风的形成,加 强预报工作,以减少损失。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
又称消息,通常分 为动态新闻、综合 新闻、典型报道和 新闻述评四类。其 中动态新闻是报纸、 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 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 就。
新闻的特点
公开性、真实性、针对 性、即时性、可读性、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 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语言 具体、详细、生动。
新闻的结构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 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 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 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 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使读者一目了然;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假如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能够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能够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是迅速即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即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表达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即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
它能够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能够是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领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局部,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
高考新闻文体知识点总结

高考新闻文体知识点总结新闻是人们获取与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形式,新闻的文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范。
在高考中,理解新闻文体的知识点对于新闻阅读理解题目的答题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考中常见的新闻文体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新闻类题目。
一、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最常见的新闻文体,其特点是简明扼要地呈现事实信息,逻辑严密,篇幅较短。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对新闻报导的语言风格、结构和表达方式有所了解。
1. 语言风格:新闻报道追求客观公正,使用简明扼要、准确明了的表达方式。
通常采用陈述句和直接引语,避免使用主观评价,力求用事实说话。
2. 结构组织: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先写重要信息,再写次要信息,以满足读者的浏览习惯。
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主要内容。
3. 表达方式:新闻报道注重客观事实的描述,使用简洁直接的语言表达。
常见句式包括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和简单复合句等。
二、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和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论的一种文体。
高考中的新闻评论一般要求考生全面了解事件背景和各方观点,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
1. 视角立意:新闻评论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常见的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考生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2. 论证逻辑:新闻评论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事实、数据和合理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论证过程中的结构和连贯性。
3. 表达技巧:新闻评论可以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如比喻、排比、反问等,但要把握好度,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而影响文章的清晰度。
三、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别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写作目的、表达方式和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考生需要在阅读中准确判断文章的文体类型,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和观点。
1. 写作目的:新闻报道追求客观事实的报道,旨在向读者传递信息;而新闻评论则更加注重对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旨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新闻文体是一种特殊的写作风格,它具有客观、准确、简洁、生动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下面将介绍新闻文体的重要特点和写作技巧。
一、新闻文体的特点1.客观性:新闻应该客观地报道事实,不带个人感情色彩,不进行主观评价。
2.准确性:新闻要求准确地传递信息,避免错误和歧义。
3.简洁性:新闻要求言简意赅,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
4.生动性:新闻要求生动地描绘事件和人物,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事实的真实性。
5.时效性:新闻要迅速报道事件,及时反映社会动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二、新闻文体的写作技巧1.标题要简明扼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Lead要具有吸引力,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注意,概括新闻的要点。
3.新闻要遵循倒金字塔原则,即先写重要信息,再写次要信息,最后写次次要信息。
4.新闻要使用客观的语言,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
5.新闻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歧义的信息。
6.新闻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7.新闻要生动有趣,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事件和人物。
8.新闻要注重时效性,及时报道事件,反映社会动态。
9.新闻要注意素材的选择,选择具有新闻价值和公众关注度的事件进行报道。
10.新闻要注重呈现方式,可以通过引用专家观点、统计数据等方式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新闻文体是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它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掌握新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时效性:指新闻事实发生到公开报道 的时间距离。
新闻界常言: “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明天的 新闻是银子,后天的新闻就是一块石子。”
怎样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复活报道
美国报界不成文的规定:除了凌晨版外,导 语中不得出现“昨天”这两个字。如果超过时限, 便采用“复活”手法对时间概念加以调整。具体 做法是:找一个即时发生的新闻时间为由头,将 已经过时的事件带出来,报道的重心恰恰在于后 者。
结论
应该坚持信息定位,把新闻视为 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手段。
(一)新闻的概念
*新闻最早出自《新唐书》,孙处玄云:“恨天下无书 以广新闻。”。
*德语意为“在时间上绝对新颖的事物”。
*英语的新闻(News)构词法有两说: --由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 四个方位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意为“来自四面八方的” 。 --由New(新的)和复数后缀(s)组成,意为
3.接近性
距离,周围的事物比遥远的事情对人的影响更 大,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总是从近处着手。物 理距离,心理距离。
4.趣味性
普遍趣味,多元性,多层次 A.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 B.非常态的事实 C.有人情味 D.情趣性
5.时效性
双重主体:传者、受者 双重客体:事实、文本
传统新闻价值理论主要指“事实成为新闻”的标 准,没有涉及作品的新闻价值问题。 A.客观事实发生的新近性; B.事实内容的新鲜性。
〔案例〕 萨达姆被抓住了 〔西方新闻理论的公式〕
名人+寻常事=新闻 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 名人+不寻常事=大新闻 普通人+寻常事≠新闻
(四) 新闻的特点
1、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基础。
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原因: 其一,新闻的商品化 其二,新闻工作者缺乏经验或职业道德 其三,出于某种政治目的
“许多新东西”。
新闻的定义
A “新奇论”解释:认为新闻是新奇的事物。 B“人性论”解释:认为有人情味的东西就是
新闻 。 C“ 历 史 性 ” 解 释 : 认 为 新 闻 是 “ 变 迁 的 记
录”。 D“商业性”解释:认为新闻也是一种商品。 E“谣言论”解释: 认为新闻是电视台以及专门从事新闻评论的刊 物所发表的消息、通讯、新闻述评 等文章样式。
• 背离。
• (2)为达到宣传的目的,加深受众的印象,必然 长年累月反复灌输(政治宣传或广告宣传),而没 有时效性。
• (3) 为了让受众完全接受自己观点,最佳状态必 然是封杀异端宣传,而丧失民主性。
• (4) 为了强化宣传效果,可以不惜重金,加大投 入,而导致商业性。
2、 信息定位的特点
(1)信息传播的对象是事实,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一切 让事实去说话,传播者只提供事实,对事实的观点留给读者自 己去判断。
【案例一】
卡尔·托马斯正在大西洋上空飘游
〔新泽西州克莱赫恩特电〕卡尔·托 马斯今天正在大西洋上空飘游。他试 图使自己成为第一个乘气球从美国到 达欧洲的人。
由于天气不佳而推迟了几天之后, 这位来自密执安州的特路依市的27 岁的驾驶员于星期五上午9时趁一股 强劲的西风启程飞去。
• 【案例二】
• 今天,尼克松先生已经不是美 国总统了。
(2)信息传播讲求快捷、新颖,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取信 息,第二次听到的传闻已失去价值,具有时效性和一次性
(3)信息无禁区亦无专断,任何人都有传播和获取信息的 权利,具有民主性和自由性。
(4)信息传播者提供的是读者生活中必须的信息,这种信 息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信息价值, 所以信息获取者乐意主动花钱买信息,同样具有商业性(但是 与政治宣传、广告宣传完全相反)。
• 昨天晚些时候,尼克松总统向 国会提出辞呈。
3 可读性
其一,新闻的内容必须是广大读者关 心和感兴趣的(新闻热点)
其二,形式必须是广大读者喜闻乐 见的,包括标题、语言、文风等 (吸引眼球)
1.重要性
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 A.事实在客观上对受众的影响程度,受影响的受 众的数量多少 B.事实对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事实影响空间的大 小
2.显著性
考察事实本身的要素的知名度: A.人的显著性:领袖、权威、精英、恶棍 B.事情本身的显著性: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C.时空:时空的不均衡性,时空已经被人意义化
实用文写作
—— 新闻写作
学习目标
• 1. 学习消息的基本特点。 • 2. 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 3. 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消息写作。
一、新闻概说 (一) 新闻的定位
宣传定位? 信息定位?
• 1. 宣传定位的特点
• (1)根据事前既定的主观意图进行宣传,不宣传 与自己不利的事实与观点,甚至,导致与客观性相
奇特的征婚启事
寄语老山前线战士
戍边御敌保国家 愿做织女伴君郎
江西省新余纺织厂110 未婚姑娘 7月12日
为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新闻六要素”必须俱全 (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即 “五个W,一个H”)。
第二 新闻稿件引用的数据、史料和背景 材料必须真实。
第三 细节、心理活动都必须真实,不能 以“合理想象”为借口任意编造。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取得广泛共 识的定义为陆定一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
(时效性) (客观性)(形态)
[案例]
美国总统布什吃饼干被噎晕倒
修改后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影响的事实的报 道。
狗咬人 不是新闻
人咬狗 才是新闻
人吃狗 狗吃人
不是新闻 才是新闻
(一)新闻的价值
1.重要性 2.显著性 3.接近性 4.趣味性 5.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