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文体特点

合集下载

新闻类文体的相关知识及试题

新闻类文体的相关知识及试题

新闻类文体的相关知识及试题单父语文组李军2012-12-12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三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一、新闻(消息)文体特点: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题特点: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标题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作用: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通讯的体裁特点:通讯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典型人物、有意义的事件和新鲜经验等进行具体形象地报道,及时反映现实生活风貌的新闻体裁。

三、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通讯和消息相比,它们同属于新闻体裁,内容真实、准确,反映及时、迅速,具有现实意义。

其区别在于:• 从内容上看,消息对事物只作概括地报道;通讯则是对事物作具体形象的反映,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写人状物,使读者能够多侧面地进行观察,从事物的表象追溯到事物的背景,从人物的行动深入到人物的内心。

• 从形式上看,消息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式”;而通讯却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比较灵活自由。

新闻文体特点

新闻文体特点

新闻文体特点
1. 新闻注重真实性,就像医生看病讲究对症下药一样!你看那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哪一个不是基于事实的?比如关于疫情的新闻,那都是准确真实的信息啊。

2. 新闻要有时效性,这可太重要了啊!就好比你饿了要马上吃饭一样,事情一发生就要赶紧报道出来呀。

像地震的消息,不及时报道怎么行呢?
3. 新闻的客观性就如同公正的法官,不能有偏颇啊!不能带着主观情感去报道,得如实呈现事实,像选举结果的新闻不就得客观么?
4. 新闻的简洁性很关键呀,可不是啰嗦一堆没完没了!要直击重点,就跟跑步冲线一样直接干脆。

如一个简短的突发事故报道。

5. 新闻的广泛性也不能忽视,那真是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啊!啥都能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种领域都有。

比如各种综合性的新闻频道。

6. 新闻还有公开性呢,就像广场上的演讲一样谁都能听!所有人都有权利知道新闻,像一些公共政策的发布就是这样。

7. 准确性对于新闻更是如同生命一般啊!一个字都不能错,一旦错了那影响可大了。

比如关于航天发射的数据报道,能错吗?
8. 新闻的连续性也很有意思,像一部连续剧似的!一个事件会持续追踪报道,就像一个大案子的进展一样吸引着大家。

结论:新闻文体的这些特点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获取信息,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新闻世界!。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新闻的文体特点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形象相似。

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

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6.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把握新闻结构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新闻文体的特点

新闻文体的特点

新闻文体的特点
1基本特点:
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较主要的特点:
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较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推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范文范文

新闻的特点范文范文

新闻的特点范文1、新闻特征: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普遍性和变异性。

2、新闻是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是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

3、新闻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上:除了报纸、广播、网络、电视上发表的评论和专题文章外,常用的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新闻、传播、特写、小品(有的特写中包含小品)等;4、狭义的新闻,是指以一般的叙述方式,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最近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些人能够理解。

新闻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标题、引言、主题、背景和结论。

前三个是主要部分,后两个是辅助部分。

5、写作方法以叙事为主,可能会有讨论、描述、评论。

新闻是一个包含大量信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任何时候的重要事件。

延伸阅读娱乐圈新闻为何被称为八卦1.粤语中“八卦”的本义是到处说是非,说唱。

娱乐新闻和狗仔队为了吸引读者,把明星的隐私挖出来广为宣传,所以这样挖出来的新闻叫“八卦新闻”。

2.本来香港专门刺探或讨论别人隐私或内幕的杂志都是八页大小,而粤语的八页则接近八卦,所以被称为“八卦杂志”。

自然,关于明星的八卦被称为“八卦新闻”。

3.香港的黄色期刊早年出版的时候,封面上极其酷炫醒目的照片都会在关键敏感部位贴八卦图,类似于今天的马赛克效果。

所以这种报道明星私生活的杂志就叫《八卦周刊》。

而“八卦”这个词就是这样传播的,尤其是娱乐圈的新闻。

而且从那以后,“八卦”一词甚至从名词衍生出形容词和动词。

比如过多的描述你,就叫“太八卦”。

说你去哪里分辨是非,说“你去哪里八卦?”央视新闻11直播时间1.上午9点到下午5点有现场直播。

2.《新闻直播间》是由央视-13网于2023年8月17日推出的一档时长8小时的新闻直播节目,主持人有耿飒、内森、顾3.焦点新闻联播为主,新闻评论和娱乐新闻为辅。

什么叫新闻1、新闻,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经常使用的一种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文体,是一种反映时代的文体。

各类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

各类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

各类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作者:————————————————————————————————日期:各类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消息消息的定义: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或者狭义的新闻。

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的具体特点不一,因此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

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

新华社的每天发稿中也绝大多数都是消息。

消息种类常见分类(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

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

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其他分类1.简讯(包括一句话新闻、要闻、快讯)。

即用三言两语,简要地报道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比如一些报纸上辟有“简明新闻”、“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各地零讯”等栏目,刊登的消息都属于这一类。

对这些栏目报道的内容要求单一,一般不分段落。

既没有导语,又不必交代背景,只要求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某地某时发生了某个事。

2.短消息。

即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

新闻阅读之文体特征

新闻阅读之文体特征

2017全国卷一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
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
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 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 作基地; 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 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2017全国卷二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
广义上: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 狭义上:消息。
新闻六要素
(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 都包含这6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 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 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 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以记叙为主,十分讲究真实 性。
馆舍严重毁坏。
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 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 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 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五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 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 落。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
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
研成果; 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 科研团队。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
• 题目:试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① 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② “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 “粗暴”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 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 且形象生动。
知识呈现:▲新闻的文体特点

新闻的文体特点

新闻的文体特点

新闻的阅读新闻的文体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形象相似。

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

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6.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1把握新闻结构 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 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 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 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的阅读
新闻的文体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形象相似。

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

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6.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
1
把握新闻结构
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
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
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
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试析本文标题发妙处。

参考答案:这一标题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粗暴”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

方法小结
标题的好处: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5.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导语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例: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4分)(《梦碎雅典》)
答:属于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点1分)
方法小结
导语主要作用有:
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点1分)
(3)主体
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
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
例1:文章从写“大眼睛”苏明娟开头,主要哪些方面的作用?(4分)(《民间助学成长与尴尬同行》)
答:①说明民问助学早已有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发展的必要;②提高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关注民问助学这一热门话题。

(4分,每答对1点2分)
例2:这篇通讯以“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

答:①这句话中的“震动”一语双关,把5月的汶川大地震和8月的北京奥运会从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了;②为下文写奥运会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寄托和鼓舞作了铺垫。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未写出“双关”,“铺垫”,不扣分。


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

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方法小结
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
1、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
2、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

3、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4)背景
例: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007年高考山东卷《梦碎雅典》)
【答案】:①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②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③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点3分,3点4分)
2
分析新闻语言特色
(1)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
分析:新闻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

例1: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

请举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
样写。

(4分)(《擦鞋者说》)
参考答案:①本文使用许多数字,如“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毛收入10万元”“7平方米的门面,月租800元”“经过近百次试验”,(仅举一例即可)使事件表述十分具体,事实显得确凿可信,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这个答案还可用于这篇文章怎么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征)
②用数字表现人物非常形象,如“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具体的时间、酒量,凸现了郭兆松兴奋的心情,以及研制成功鞋蜡对他的重要意义。

(这个答案也可以考察新闻细节的描写的作用)
应对:关注语境,明确目的;刻画人物,再现事件;服务主题,分点作答
例2:新“哥德堡”与“哥德堡”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同,但新“哥德堡”的内脏却设置有高科技设备,它完全具备了现代远洋航海安全的要求。

瑞典“哥德堡”号官方网站充满了对“哥德堡”号的溢美之辞:“这一工程是传统造船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继承了18世纪的高超手工工艺。

任何人在海上见到了升起全帆航行的‘哥德堡’号,都看不出她和历史上的古帆船有任何区别。

”2005年10月,一艘18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

──《复活的“歌德堡”号到了广州》节选题目:作者称新“歌德堡”号为“复活的歌德堡”号,是否准确?
参考答案:非常贴切。

“复活”两字使历史与现实、沉船与新船很自然的勾连起来了;同时也是对文中“形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的应证,很好的表现了瑞典人的航海梦想与行动激情。

(2)语言的形象生动
分析: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

应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

题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例1: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分析。

(5分)(《一切归功于人民──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答案:(5分)①情真意切,又不失理智。

如“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让人们领略他的赤子情怀,面对成绩又不失理智“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
②生动形象,幽默含蓄。

如“去问开花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引用艾青的诗句默含蓄地(生动形象)表达了“快乐”的深刻内涵;③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如“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

”这句话不仅简洁明了,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1点给2分,2点给5分,只答特点不分析,一点给1分)
例2.这篇评论的语言热情洋溢,很有震撼力。

请以第④、⑤段为例,从修辞运用和表达效果上作简要分析。

(6分)(《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
答案:运用反复,例“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引起注意,强调汶川救灾的开放性是史无前例的(3分);运用排比,如“趟开了……,趟开…….趟开……”,增强说理的气势,强有力地论证了汶川救灾是一次全面的开放(3分)。

(答对一种修辞手法1分,举例1分,说出表达效果1分;共6分)
3.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六要素要完全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真实
题型: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
例1: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

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

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

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

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

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