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二)

合集下载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并提供健康的食品和可持续的农业产出。

以下是十种生态农业模式的简介: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农业模式,通过避免使用合成化学肥料和农药,以及推崇土壤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产出无化学残留的有机食品。

2. 生态园艺:生态园艺注重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有机肥料和自然农药,同时注重水资源管理和土壤保护,提供新鲜、健康的蔬菜和水果。

3. 农田生态系统恢复:这种模式通过恢复退化的农田生态系统,例如湿地和森林,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农业产出。

4. 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对土壤的破坏性耕作,保持植被覆盖和避免土壤侵蚀,以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模式。

5. 水稻-鱼共生系统:这是一种结合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稻田中种植的水稻提供了鱼类的栖息地和饵料,而鱼类提供了水稻田的肥料和害虫控制。

6. 生态林业:生态林业通过种植天然林或经营复合林,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护和可持续木材产出,同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碳汇功能。

7. 农田生态保护地:这是在农田中设立生态保护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增加农田的生产力。

8. 多元种植模式:多元种植模式是通过在同一农田中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害虫和病虫害的传播,并提供更丰富的农产品供应。

9. 养殖与种植结合:这种模式将养殖和种植相结合,例如将农田与养殖场结合,通过农田中产生的有机废料来提供养殖动物的饲料,同时使用养殖动物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来滋养农作物。

10. 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提供农场观光、农产品采摘和参与农业活动的体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民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

这些生态农业模式都致力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和提供健康的食品。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模式。

以下是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的续篇,继续介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1.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模式。

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注重土地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环保农业模式环保农业是一种重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农业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保农业可以减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并且节约能源。

此外,环保农业模式还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3.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是一种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土地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健康,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农产品的质量。

4.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一种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5.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模式是一种综合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和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等措施。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6.农产品品牌模式农产品品牌模式是一种通过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农业模式。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农产品品牌模式还可以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和农产品的市场定位。

7.生态旅游农业模式生态旅游农业模式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通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业景观,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

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涌现了多种典型模式,以推动可持续农业、生态环保和农村经济发展。

以下是一些中国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为原则的农业模式。

它强调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合成肥料,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倡循环农业和土壤保护。

有机农业在我国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推广,涉及蔬菜、水果、茶叶等多个领域。

2.生态种养模式:•这是一种将农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通过生态种植和养殖的方式,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例如,通过在农田中引入鸭子、鱼等生物,帮助农田清理害虫、杂草,提高土壤肥力,形成多种农业生产的综合模式。

3.农田生态工程:•通过在农田中引入湿地、树木、花草等植被,实施农田生态工程,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水质量,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4.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将农业和休闲旅游结合的模式,通过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进行休闲度假。

这一模式通过提供农业观光、农田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式,促进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5.水稻-鱼共生养殖:•这是一种集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于一体的农业模式。

通过在水稻田中养殖鱼类,使水稻和鱼类之间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

水稻为鱼类提供庇护,鱼类则帮助清理水中杂质,提高水稻田的生态系统效益。

这些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得到了应用,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些模式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7年第04期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1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图1)“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 ℃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2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图2)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3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整理)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整理)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工程技术:猪舍建造技术、沼气池工程建设技术、贮肥池建设技术、水利配套工程等。

基本要素:“户建一口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运作方式: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点灯,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果园可以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从而保证了育肥猪的饲料供给。

农户除养猪外,还包括养牛、养鸡等养殖业;果业也可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核心技术: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等。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1.“基塘”农业模式:珠江三角洲中部一些低洼地区,常年积水不退。

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2.“台田—鱼塘”模式: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糖、果、棉和饲料作物,饲养禽畜。

这种模式,使台田、鱼塘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3.“立体农业”模式: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地区,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浙江南部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果树、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的经营方式。

这种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农±,使山区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饲养,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者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5.“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

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

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留在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C、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

6.“水田农业”模式: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一萍一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立体农渔业生态结构。

7.“庭院经济”模式:利用庭院零星土地、阳台、屋顶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综合经营。

2024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2024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2024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2024年,农业部重点推广了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旨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这些生态农业模式包括有机农业、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食品生产、农业节水技术、农田大田面积坡备的构建、粮食秸秆资源化、优质高效畜禽养殖、农庄风景区示范、生态林果养殖和土壤有机质管理。

这些模式在不同地区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农业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

首先是有机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是以生物学(生物学肥料、有机农药等)和机械化生产为基础,采用自然循环原理进行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安全、绿色、高品质,对环境友好,有益于农民增收和农作物品质提高。

农业部在2024年大力推广了有机农业模式,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农产品,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第二是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模式。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是指通过地理标志法规定的认证制度,对特定地域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认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024年,农业部重点推广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模式,鼓励农民生产符合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第三是绿色食品生产模式。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激素等化学物质,保持农产品的原生态品质。

绿色食品具有安全、健康、营养丰富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农业部在2024年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模式,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生产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是农业节水技术模式。

农业节水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管理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农业节水和增产。

农业节水技术可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减轻农民的灌溉负担,保护水资源环境。

农业部在2024年推广了农业节水技术模式,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减少用水量,提高农田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二)2011-02-12 信息来源: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一、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概述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以户为单元,以山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并围绕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

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是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串联种、养、加工等产业,广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按模式化、标准化运作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猪粪和农村秸秆等废弃物下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后供农户烧饭点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利用沼肥浸种、施肥、喂猪、养鱼,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池—农业生产这种往复循环的生产模式,其中沼气是核心环节,其本质是强化农业生态体系中微生物还原功能,成为农业各产业之间、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链条,在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和土壤形成四个方面均比以往生态农业有着新和更广泛的意义。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的技术要点“猪-沼-果(鱼、菜)”生态模式技术是以农户为生产主体,通过发展养殖业,将畜禽粪便直接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利用发酵残余物种果(或养鱼、或种菜),来提高产量和品质,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的;利用沼液喂猪,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猪的育肥周期,降低成本。

该模式操作简单,投资少,生产出的农产品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可减少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模式建设内容:建一“三结合”沼气池、养一栏猪、种一园果(或养一塘鱼、或种一园菜)。

技术要点及操作方法:1.沼气池:做好沼气池的规划,将沼气池与猪栏、厕所连通修建,粪便自流入池,最好将沼气池建在猪栏下面。

沼气池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造和试压验收。

2.猪栏、果园(鱼塘、菜园)建设: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建设。

南方“猪-沼-果”工程技术体系是沼气技术和其他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有机装配而成的技术组合,主要技术包括五个方面:(1)南方模式户“猪-沼-果”工程规划与设计;(2)沼气技术;(3)猪舍建设与沼液喂猪技术;(4)果园规划设计与沼肥施果技术;(5)其他模式技术,例如,“猪-沼-稻(蔗、烟、鱼、花、桑、菜)”。

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根据农民朋友家里的人口、土地资源和产业结构等情况,因地制宜地作好一个“南方模式”的总体规划,其基本的原则是:(1)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纽带,利用山地、庭院、大田或水面等场地统一规划和建造。

(2)“南方模式”的种植业面积、畜禽养殖规模必须与沼气池容积合理组合。

以果园、生猪为例,一般按4口之家建一个6~8立方米沼气池,1.5平方米厕所和6~10平方米猪舍,常年饲养4~6头生猪,种植果园4亩进行组合。

其次,要确定好沼气池型,一定要选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池型,也可采用江西赣南推广的强回流沼气池,并做到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

沼气池离厨房距离不超过30米,建池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沼液喂猪的注意事项:首先,喂猪的沼液要在正常产气的沼气池的出肥间提取。

喂食前,取出适量的沼液,盛放在容器中(塑料桶、木桶都可)静置10分钟左右,然后与饲料拌均后就可喂猪了。

饲喂沼液量要根据猪的体重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猪体重25公斤左右,可以开始喂养,事先按常规方法进行防疫驱虫后,饿l~2餐,开始添加少量沼液进行适口训练3~5天,然后,每次喂沼液量0.3~0.5公斤,每天3~4次,以后逐步加大用量到餐饲料量的20%。

体重50~100公斤猪,每次饲喂量为0.6~l公斤,饲料和沼液量比可达4:1~3:1。

体重20公斤以下幼猪,不宜使用。

要注意的问题呢?一是如果出现了拉稀现象,这是正常的,这时可减少用量或者停用2~3天即可;二是不产气或者投入了有毒物质沼气池中的沼液,不能用来喂猪,否则会引起中毒或者疾病。

沼肥施果的注意事项首先搞好规划,要掌握四个原则:第一,选择优良品质,营造防护林,修好灌溉设施,建立生态果园。

第二,在山体上建园的时候,应选择坡度25°一下的缓坡山地。

在坡度15°以上的坡地,要采用等高梯田的形势,缓坡建园;在河滩地平地建园,应选择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地方。

第三,根据果树品质习性、果园地势、土壤土质和管理水平,确定苗木栽植密度,栽培方式和栽培时期。

第四,果园的水保措施,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防止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再次发生。

核心技术: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等。

三、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的效益分析首先,是经济效益方面,这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

一是可以大大促进生猪生产。

通过兴办沼气,农民认识到只有多养猪,沼气池才能多产气,多产气就能节约大量的薪柴和煤炭,因此砍柴买煤不如多养猪。

同时,沼肥又是一种优质饲料,用来喂猪,提前15~30天出栏,尤其是与低成本养猪技术配套,效果更为显著,一头猪可节约饲料50公斤。

据调查和验收,建池户一般比没有建沼气池的农户,户平要多养3~5头猪,每猪纯利都在80元以上。

与此同时,还大大增加了财税的收入,按每头生猪两税40元计算,每户每年多提供财税120元~200元。

二是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沼气肥,推动了果业和其他农业的发展。

沼肥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改良土壤,而且可以增强农作物和果树的抗旱、抗冻和抗病虫能力,赣南农民称为魔水魔肥,用在脐橙和甜柚上,与施化肥相比每亩减少投入200元,增产幅度在25%以上。

沼肥水稻育秧单产比常规育秧高出17.5~24.3%,江西兴国县高兴镇农民欧阳重淮开展“猪-沼-蔗”经营模式,每亩甘蔗产量达9吨,单产高出3.2吨。

“猪-沼-果”模式经营户沼气节能及其综合利用方面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户均5280元,人均1040元。

其次,在社会效益方面大大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一是彻底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民和城市用液化气一样,用上了电子沼气灶,结束了烟薰火燎的历史。

尤其是实行了沼气池、猪舍、厕所的三结合布局,人畜粪便进入了沼气池,消灭了蚊蝇孽生场所,一些寄生虫和病菌在沼气池内得到杀灭,减少了疾病传染,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二是进一步解放了妇女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

赣州市推广的是强回流式沼气池,可以常年产气,全年使用,一年可节约砍柴劳力120个以上。

同时,开展“猪-沼-果”工程建设,是按照生态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的新技术,通过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懂得了农业生产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采用先进技术,讲究标准管理,规模经营,增强了持续发展意识。

再次,实施“猪-沼-果”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一是兴办沼气,开发再生能源,大大减少对森林资源消耗,农户建上一个6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可节约柴草2.5吨,相当于0.35公顷林木年生长量。

赣州市从80年开始兴办沼气,到目前为止,已兴建沼气池45万个,相当年封山育林200万亩,在综合措施治理下,森林覆盖率从82年的43.6%上升到目前的65.9%,荒山栽植率达97.2%。

二是沼气肥是一种优质农家肥,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及耕作性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据调查分析,施用沼气肥的水稻田,三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微生物十分活跃。

土壤已不再是赖以化肥为代换物的简单介质了,农民施用化肥、农药量大为减少,不仅减少了农业投入,而且又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的污染,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为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这样周而复始,使自然界(水、肥、气、热、土壤)和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处以一个共生和谐和良性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实施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富县富民的好路子,是贯彻我国提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好模式。

四、几种常见的“猪-沼-果”模式及其技术(一)如何利用沼肥种果?①沼液(渣)作基肥。

在11月上旬将沼肥与秸杆、土混合堆沤腐熟后,分层埋入树冠滴水线外施肥沟内。

沼肥用量为:落叶果树每株4-8公斤,常绿果树每株4-6公斤。

②沼液用作追肥。

在果园施用沼液时,要用清水稀释2-3倍后使用,以防浓度过高,烧伤根系。

催梢时,在果树萌芽抽梢前10天,用60%沼液参水浇肥,每株2公斤,新梢抽生后15天,每株施60%的沼液3公斤。

为加速新植幼株生长,可在生长期间(3-8月),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浇施一次沼液肥。

施肥方法是在树冠滴水线外侧挖3-5寸浅沟浇施。

用作保果肥时,柑桔、脐橙在5月上旬生理落叶前施用,落叶果树在果径1厘米左右时施用,每株施80%沼液2-3公斤。

③沼液用作叶面肥。

在果树每个生长期前后,都可用沼液喷施果树作叶面施肥。

具体方法是从出料间或贮粪池取出的沼液,停放过滤后,在早晨、傍晚或阴天喷施。

中午气温高、蒸发快,效果差,还易灼伤叶片,不宜进行。

喷施沼液时要注重叶背面,如果树虫害严重要加适量农药进行喷施。

对于幼树或挂果少的果树,在沼液中加入0.2-0.5%的磷、钾肥,以促进下年花芽的形成。

对于挂果很多的果树可以在沼液中加入0.05-0.1%的尿素喷施。

果实膨大期,每亩用沼液100公斤加0.15%的尿毒和0.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以叶面布满水珠不滴水为宜。

④用沼液防治病虫害。

在每年的3月或5至7月虫害较多时期,选择气温较高的下午,将沼气池中的沼液取出后立即用纱布过滤(取出的沼液停放时间不宜超过1个小时),用喷雾器喷施叶面,防治害虫,如果在沼液中加适量的洗衣粉效果更好。

用这种方法防治果树的蚜虫和红蜘蛛等,在48小时内就可使害虫减少50%以上。

(二)如何利用沼肥种冰糖橙?①幼果树:定值1-2年的幼树,每株每施沼液100千克或沼渣根部沟施50千克。

也可采用沼液、沼渣,沼液、化肥,沼渣、化肥合施。

春、夏、秋三梢肥应重施,每株施沼渣10千克,另辅以适量磷、钾肥。

②3-5年试果和初挂果树,每年重点施好3次肥;花前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25%,每株施沼渣25千克或沼液50千克。

并适当补施氮、磷、钾肥。

壮果促梢肥:8月底至9月初,施肥量占全年总量的50%,每株施沼渣50千克或施沼液100千克。

树势弱且沼肥不足时,应补施化肥。

采后肥:在果色转黄或采果后施,用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25%,每株施沼渣25千克或施沼液50千克。

③6年以上成年果树:沼肥与化肥同时施用,以春梢肥和采后肥为重点,每株每次施沼渣25千克或施沼液50千克,适当辅施化肥。

④施用方法:沼液采用根部挖沟浅施,沼渣采用根部开沟深施,即沿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或从基部朝外挖2-3条放射状沟至滴水线止,宽深各30厘米,然后用土覆盖。

(三)如何利用沼肥种烟?①底肥。

用沼渣、草木灰、过磷酸钙按10:(1-1.5):(0.25-0.3)比例混合拌匀,用于穴施、沟施,也可结合冬耕或起垄撒施,每亩施用量为沼渣100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施肥深度为10-13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