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的区别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模式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农业模式对土地和环境资源的消耗逐渐凸显,因此,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
生态农业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作物、农业生产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倡导有机耕作、生物控制害虫以及循环利用资源的原则。
可持续农业模式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都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农业。
它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平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农业模式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农业模式,本身就是可持续农业的具体体现。
通过应用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技术,可以减少传统农业对土地、水资源和化学农药的过度利用,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田土壤质量和提高农作物的产出。
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中,有几个重要的实践和技术值得关注。
首先,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的核心。
有机农业通过使用有机肥料、有机农药以及合理的耕作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其次,生物技术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生态农业倡导使用自然的资源和过程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的能力。
利用生物控制方法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再次,循环农业是可持续农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循环耕作和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可以减少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循环农业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社区参与是实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关键的一环。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介绍:一、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核心部分,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合成化学肥料、农药和转基因技术。
有机农业通过土壤管理、种植旋转和天敌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从而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还注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和抗逆性,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保护地农业保护地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系统而保留的一片土地,其中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地、森林等各种自然环境。
农业保护地通过维持和优化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保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农业保护地的管理需要注意防止土壤侵蚀、水质污染、入侵物种等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四、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生态农业模式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生态农业通过减少水的使用量、改善灌溉系统、收集降雨水等方式,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生态农业还注重保护水源、避免水体污染,并采取措施减少农业农药、肥料和其他化学物质对水质的影响。
五、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循环农业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机废物、农业副产品和动物粪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建立农田和养殖场之间的有机废物交换系统,将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总的来说,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和技术,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改善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的农业模式相比,生态循环农业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使农业生产更加健康、绿色和高效。
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原则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传统农业模式中,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是常见的问题,例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造成了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严重问题。
而生态循环农业通过科学的生态系统设计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回收和循环利用。
生态循环农业还通过农作物的多样性和连作轮作制度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传统农业模式中,由于农作物的单一种植和过度施药,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往往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而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改变农田的生态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并通过连作轮作制度来减少土壤的病虫害和营养物质的丧失。
生态循环农业还倡导有机农业的发展。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优化土壤结构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高质量。
有机农业与生态循环农业有着共同的追求,即通过尽量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
有机农业的发展对于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生态循环农业还包括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农产品的包装和运输以及农田的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包装和运输的浪费以及优化水资源配置,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总的来说,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化、设 施化、自控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必由选择之一
分散经营 规模化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自然式农 业
设施化农 业
机械化农 业
电脑自控 化农业
生产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服务农
业
专业化农 业
农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包括大田种植区、蔬菜种植区、苗木花卉种植区、养殖区、休闲 旅游服务区等功能区。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蟹岛模式
蟹岛建立起的产业、物质、能源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大系统,强调系统组分之间的相 互作用
• 依托高科技、无污染的有机农业,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 蟹岛的支柱产业。
• 蟹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的农产品及时供应度假区 餐厅和各种娱乐场所,突出了产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的特点,保证了食物的新鲜,能有效满足游客对健康食 品的消费需求,并营造了一个田园风光式的绿色生态环 境,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度假。
业生产方式
特点: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循环农业在未来将朝着规模化、科技化、优质化、现代化和国家化的趋势发展,对农 业的生产方式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木特点:一是很少有 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 在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环农业,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蟹岛生态系统
THANKS
“三步走”战略
生态循环农业案例——绿岛模式
“绿岛模式”循环系统:构建多个生产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作多种循回运动,以“减量化、 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方 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模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综合管理农田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依赖,并通过有机肥料和天然措施来增强土壤肥力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有机农业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通过在农田中轮流种植不同作物来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病虫害问题的模式。
当一种作物种植结束后,农田会暂时休耕一段时间,以让土壤恢复营养和有机物。
此外,轮作休耕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传播,因为不同作物有不同的虫害偏好。
3.生态循环畜牧:生态循环畜牧模式强调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通过使畜禽与农田有机物循环利用,实现畜禽粪便和农田秸秆等农副产品的相互补充和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畜禽粪便用作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同时,农田秸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或垫料。
4.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是指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所有副产品充分利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比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农田秸秆可以用于制作纸张和建筑材料,果皮和谷壳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等。
通过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5.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是通过改变农田和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例如,通过建立生态堤坝、湿地和人工湖泊等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此外,农村植树造林、构筑沼气池和建设绿色屋顶等措施也可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以上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通过实施这些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农民收入。
循环农业相关概念与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废 R原 则 与循 环 经 济 的思 想 通 过 尽 管对循环经济 的概念有 不同的表述 ,但关于循环经济 现 “ 物 ”资 源化 ,利用 3 的特 点表述 却是 完全一 致的 。即减量 化 、再利用 、资源 化 。 “ 废弃物——资源 ”对接 的方式将不同的农业生产环节组成一 减量化 ,是指在生产 、流通和 消费等过程 中减少资源消耗和 个物资能量 回流 环 ,以达到 资源多次利 用和 减量化 。在 循环 自然资源一产 品和用品一再 生资 废物 产生 ;再利 用 ,是指 将废 物直接 作为 产品或 者经 修复 、 农业把经济 活动组织成为 “
当前 ,关于循环农 业的概念 有不 同表述 :
的多级循环 利用 ,严格控 制外部有 害物质的投入 和农业废弃 危及了生态环境 的安全和人们 的健 康 。特别是 由于化学肥料 物的产生 ,最大限度 地减轻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以节约农 的投入 ,使动植物 副产品 由宝 贵资源变成了 废弃 物 。这 时的 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环境为核心 目的 ,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 、 农业 ,物资能量 流动是单 向的 ,农业系统从 系统外获得物 资 和能量 ,进入农 业系统的物资和 能量通过系统 内的生物作 用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 良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 ”
二、 循环农 业 与 其他农 业 发展 方式 的 比较
生态经 济学和系统学 等学科的理念 ,优化组织农业 生产 ,使
农 业生产的外部负效 应最小化 ,对 环境的损害最小 化 。循环 1 . 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 的关 系 3 ”原则 ,以资源循环 利用为核心 ,合 理组织农 中国的传统 农业经历 了漫长的发展 时期 ,各 阶段的农业 农业 围绕 “R 业生产 的各个环节 ,减少农药 、化 肥 、农膜 、地 下水等的投 生产方式也有所 不同 。在 工业化社会 前 ,完全没有现 代投入 的前提下 ,主要 依靠人力 、畜 力和 当地 自然资源的农业 。在 入 ,实现 动植物生产 的副产品 、生 活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 ,倡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传统农业的区别.pptx

4.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生活垃圾到处堆弃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畜禽粪便污染突出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
生活垃圾到处堆弃
全国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有100万吨,基本没有收集和处理, 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而且由于无人管理,风吹 雨淋,成为蚊蝇孳生的污染源。
农村污水随意排放
畜禽粪便污染突出
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 约为20多亿吨。畜禽 粪便中含有的氮、磷 量分别为1597万吨和 363万吨,相当于我国 同期化肥使用量的 78.9%和57.4%。
• 静宁县在做大果产业同时,强力推进畜牧 产业开发,“果农可以从养殖场买来猪牛羊 粪便,通过沼气发酵来发展有机苹果”,房
间里的炉灶、供暖,以及照明都是以沼气 作为能源。
谢谢欣赏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10.2 420.10.24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4:40:3714:40:3714:4010/24/2020 2:40:37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10.2414:40:3714:40Oct-2024-Oct-20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4:40:3714:40:3714:40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10.2420.10.2414:40:3714:40:37October 24, 2020
。2020年10月24日星期六下午2时40分37秒14:40:3720.10.24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0月下午2时40分20.10.2414:40October 24,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10月24日星期六2时40分37秒14:40:3724 October 2020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2时40分37秒下午2时40分14:40:3720.10.24
农业生态学-第10章-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1965-1990年,我国的化 肥用量增加了12.3倍,各类 能耗均增加10余倍,而粮食 总产量只增加1.3倍,单产 也仅增加1.4倍。
粮食生产与化肥的使用
年度 1950 1960 单位面积肥料 每kg肥料谷物 使用量(kg/ha) 产量(kg) n.a. 45 22 33
少人为对自然的干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作
用和过程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不翻耕土地,依靠生物活动自然疏松 不施化肥,靠秸秆、绿肥及粪肥等维持土壤肥力 不除草,通过秸秆覆盖和作物生长抑制杂草 不用化学农药,靠自然平衡机制控制病虫害
(三)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是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
(一)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
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农
业生产体系。
利用农牧结合、轮作、堆肥等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用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 通过土壤耕作调节其结构性能 降低成本与能耗 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自然农业
自然农业主张农业生产应该顺应自然,尽可能减
●基本内容
1、有机农业 2、自然农业
3、国外生态农业
4、中国生态农业
5、循环农业
●重要问题
1、常规农业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哪 些方面? 2、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 原理与技术上的区别是什么? 3、循环农业的主要原理和技术有哪 些?
第一节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常规农业的负效应 二、国外“替代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生态农业
三、中国生态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农业的特点及特征
特点: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 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比较落后,抗御自 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 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
特征: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向农民世代使用的那 种类型农业要素投资的低收益率,此外,为了改 造这种类型的农业,就要发展并供给一套比较有 利可图的要素。发展和供给这种要素,并学会有 效地使用这些要素,是投资向人力和物质资本的 投资的事。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五、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
传统农业是采用传统的耕作模式,吸取长久 传下来的耕作经验,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 平衡来实现产品的增产。如:农业技术措施是利 用无机肥增产,用污染环境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开荒毁林(毁坏植被等)来增加土地面积,从而 实现产量的增加。
生态农业是一种结构功能更为优化、能更为 充分的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从而使较少的 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农业配置模式和农业再生产 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经济效率相对 较低的农业生产过程。如:农业生态系统装备的 是保护环境的技术,采用设施技术设备,利用优 质高产品种,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作物、建 立沼气生产肥料、生产生物肥等)和运用物理方 法和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不适用或少使用 无机物如农药、化肥。
循环农业主张在尽可能低地投入不可再生资源 的前提下,挖掘自然能量和自然辅助能的利用率, 用可再生资源来替代现代常规农业中那些外部能量 高投入的生产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系统 内部的种植结构、引入高新技术等途径使进入农业 生态系统的能量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提高农业生 产系统物质的利用率和能量的转化率,实现资源节 约化和有害物质(废弃物质、有害气体等)的产生,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传统农业
循环农业
六、传统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区别
1、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物质能量的流动方式不同 在传统农业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农 业系统从外界获得能量和物质,一部分用于物质的生 产(获得农副产品),一方面农业系统向外排放废弃 物质。物质的利用率和能量的利用率都非常的低。而 循环农业则通过对物质和能量的合理规划,实现“废 物”资源化,利用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 基本原则与循环经济的思想通过“废弃物→资源”的 方式,实现废物的再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减少到做小的程度。
2、两者的相互地位不同 生态农业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 物质尤其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 。生态农业为低层次 的物质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 循环农业为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循环农业包含生态 农业所表述的内容。
3、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模式上有交集 生态农业是以营利为主,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模式,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也会注重环境 的保护,生产资料一般仅限于某一个农业生态系统, 不会涉及到其他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模式在循环农业 中也存在,只是循环农业拓宽了生态农业的范畴,把 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涉及到多个农业产业链,增加 了物质的有效利用,增加了能量转化率。以最小的投 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八、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是自古一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占据着 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农业 在我国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我国农业从传统农 业再到生态农业的发展正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是把 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体现
3、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环境保护手段不同 传统农业由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而缺乏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最终往往在面临环境问题时,束 手无策,所以在传统农业中,要保护环境就不能得到 很好生产。循环农业则是在吸取了传统农业的经验后 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模式,该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多级 利用,一方面保护了环境,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 了物质的利用率和能量的转化率。另一方面是减少了 物质的投入,从而减少了污染的来源,所以循环农业 达到了物质的输入最小化和农业生产系统污染排放的 最小化。
循环农业基本特征
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 相互交换而互相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 比较完善和闭合的产业网络,从而使其资 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的利 用,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水平。
循环农业模式
1、区域循环模式 2、能源综合利用模式(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立 体种植、以沼气为纽带的综合利用模式) 3、生态养殖模式(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 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 4、农业废弃物总结利用模式(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 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
2、农业生产的目标不同 传统农业的生产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投入物质 和能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农产 品),而未能转化为农产品的部分物质(粪便、 食物残渣、动植物残体等)则为丢弃物,所以要 扩大规模就必然引起物质和能量的更大投入,浪 费更多的物质和能源,引起更大的污染。循环农 业的目标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要获得农产品,另 一方面则是要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 环境与农产品之间的协调。就最后又保护了环境 有获得了经济效益。
三、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营利目标的生产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能 兼顾环境保护或不对环境施加负面影响的生产活动,但是生态 农业不会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更不会把 环境效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生态农业只有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才会考虑到环境 兼顾或不对环境施加负面影响的问题上来。总之生态农业是一 种以营利为主,保护环境为铺的农业经济模式。生态农业还着 眼于系统内各部分的相互协调和系统水平在最优化,着眼于系 统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 社会效益。
横向共生、纵向闭合和系统耦合
四、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领域中 的运用,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持 生态平衡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秉承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 的物质流程和产业体现出“横向共生、纵向闭合 和系统耦合”,各要素按照物质流动的方向组成 一个个产业链条。物质和能量在这些链条上或产 业链间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价值增值”。
3、生态农业强调系统生产力的提高 因为生产力水平是判断一个系统成功与否的关 键因素,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通过在时间与空间 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增加系统的养分循环和强化 对系统的管理来实现,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对系 统的投入。 4、生态农业通过多种物质产品的提供来满足管理者 的经济需求 它努力克服或转移单一种植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特别是因为降水异常、市场风波、病虫害、杂草 以及肥料成本较高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生态农 业比一般的农业生产类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 为它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或引进更高经济 价值的物种,为农民提供一些额外的收入。
二、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 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 平等均较原始农业大有提高。
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 美国农业土壤学家F.H.King在《四千年的农民》和 W.C.Lowdermilkd在《征服土地的七千年》中,向世人介绍了 传统农业用地养地的大量实例。并且非常明确的指出,中国传 统农业在没有外来现代投入条件下,能够持续数千年而地力不 衰竭,其秘诀在于实施了“无废弃物的农业”。
5、生态农业还可以通过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产生 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 (或副产品),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人们使用更多的是可更新能 源,加上节能技术的采用,可以弥补传统能源上 的不足。另外,生态农业多使用有机肥料,采用 生物控制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可以大大改善 农田生态环境。 6、生态农业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水平上实现 目前,中国的生态农业系统既有农户、农田水 平上的,也有流域、区域水平上的。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
七、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区别
1、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侧重点不同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农业发展模式,侧重于 利益方面,是一种以营利为主,保护环境为辅的农业,总 之,传统农业侧重于营利,把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放 在次要的地位。循环农业则是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和实现农业生产经济的目标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发 展模式。
生态农业的特点
1、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多种生产功能的复合系统 它强调系统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它们以 一种较为和谐的方式联系起来,也可以说它是以 生物组分为核心的生物—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 而并不是某一单一组分的效益。 2、生态农业突破了单一狭隘的产业限制 在可能的情况下,它努力将农业、林业、园 艺、畜牧业、水产业以及其他生物生产整合为一 个相互的复合系统。
循环农业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的区别
学院:--------------
姓名:-----学号:============
XXXX年X月XX日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1、采集渔猎经济(采集和渔猎) 2、耕耘式原始农业 中国原始农业开始于距今1万年前后旧石器晚期的渔猎采 集活动。(农具一般采用石(最多)、木、骨等制作) 意义:使人类从单纯依赖自然界的恩赐,发展到自觉和 更主动地去创造物质财富。 3、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4、近代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1、农田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 2、农林复合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3、畜禽养殖生态农业模式 4、湿地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5、淡水湖泊系统生态农业 6、草地生态农业 7、一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8、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中国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基础尚不完备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需求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6、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7、推广力度不够
4、生产的“量”不同 由于传统农业的发展受到物质来源的影响,没 有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所以最终会导致环境负 荷的超重。所以面对生产,传统农业的生产是 “有限的”。面对于循环农业,他实现了物质和 能量的友好利用,提高了利用率,更能利用有限 的资源,尽可能的生产更多的产品,所以,从以 上我们可以知道,发展循环农业势必比传统农业 更好,但是也不能忘记传统农业发展所留下的经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