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支定义与换算

合集下载

棉纱支数介绍

棉纱支数介绍

棉纱支数介绍棉纱是纺织业主要的中间产品,是印染、色织、针织、服饰等行业的上游原料,用途广泛,可以作为针织用纱、机织用纱、梭织用纱以及高速缝纫线和刺绣线等产品的制作原料。

一、支数简介纱就是由纤维织成具有一定强度细度,并且可以加工成任意长短的材料,它是组成面料的基本单位。

棉纱的粗细用支数表示,支数就是单位重量面纱的长度,具体表示方法是用S代表,有10S,18S,21S,32S,42S,支数越高面纱越细,支数越高用的棉花等级越高,就是纤维越长。

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S的前面的微博昵称棉纱姑娘数字越大表示纱越细,所织成的面料就越轻、越薄、越柔软。

数字越小就表示纱越粗,所织成的面料就越重、越厚、越粗糙。

二、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三、纱支计算方法1、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2、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四、进口棉纱支数含义棉纱的支数是指区分纱线粗细的标准,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基本单位,纱支的数字与纱支的粗细程度呈反比,数字越大,纱支越细,一般服饰、家纺、微博昵称棉纱姑娘床上用品等对纱支的要求相对较高,根据粗细一般分为21支、32支、40支以及较为罕见的60支和80支棉纱,如:21支:一两棉花可以做成21根1米的纱,那就是21s棉纱;32支:一两棉花可以做成32根1米的纱,那就是32s棉纱;40支:一两棉纱可以做成40根1米的纱,那就是40s棉纱;60支:一两棉纱可以做成60根1米的纱,那就是60s棉纱;意思就是说棉纱的支数越高,等于棉纱细度越细,棉纱越细微博昵称棉纱姑娘纺织出来的织物面料就越轻薄,越柔软,越舒适,对原棉质感、染织厂做纱技术水平的好坏、纺织厂制作面料的技术好坏等要求也就越高,所以纱支越细它的制作成本就越高。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及概念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及概念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及概念纺织业是指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纱、织造、印染等一系列工艺,制成各种纺织品的行业。

在纺织行业中,有许多与计算有关的公式和概念,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概念。

1.纱支计算公式纱支是指纱线的细粗程度。

常用的纱支计算公式有:纺纱法:纱支(Ne)=纱线长度(km)/ 重量(kg)计算给定纱线长度和重量,可以求得纱支。

织造法:纱支(Ne)=纱线长度(Tex)/ 纱线单根数计算给定纱线长度和单根数,可以求得纱支。

2.布匹密度计算公式布匹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纵横织物数量。

常用的布匹密度计算公式有:布匹密度(GSM)=纱线重量(g)/布长(m²)计算给定纱线重量和布长时,可以求得布匹密度。

3.织物强度计算公式织物强度是指织物在拉力作用下的抗弯曲、抗撕扯等能力。

常用的织物强度计算公式有:织物强度(N)=织物强度(g)/织物单重(g/m²)计算织物强度时,通常需将织物强度单位换算为标准的N。

4.颜色深浅计算公式颜色深浅是指织物在显微光下的亮度程度。

常用的颜色深浅计算公式有:颜色深浅(K/S)= -log10(透射光强度/反射光强度)计算颜色深浅时,透射光强度和反射光强度通常需通过实验测量获得。

5.织物缩水率计算公式织物缩水率是指织物在水中浸泡后所张力缩小的百分比。

常用的织物缩水率计算公式有:织物缩水率(%)=(织物长度(L1)-织物干燥后长度(L2))/织物长度(L1)*100%计算织物缩水率时,需测量织物在干燥前后的长度。

在纺织行业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计算公式和概念,例如纺纱效率、织物密度、色牢度等。

纺织行业的生产和管理都离不开这些计算公式和概念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方案、减少浪费和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总之,纺织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概念是纺织行业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纺织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和概念,可以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设计,并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纱支常识

纱支常识

1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纱支:指每克纱的长度,即支数越高纱线越细,均匀度越好,反之也就是支数越低纱线越粗。

纱支标记为" S "。

3 0S以上称为高支纱,(20S-30S)为中支纱,20S以下为低支纱。

专家介绍指出,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最基本单位,纱支的数字与其粗细成反比,数字越大越细,而相应的对原料(棉花)的品质要求也更高。

床上用品布的纱支,根据粗细一般分为21支、30支、40支、60支、80支。

常见的床上用品都是40支。

而最适宜的床上用品纱支,应是夏天用细腻的40支斜纹布,冬天用厚实的21支平纹布。

密度:指织品的经纬密度总和,也可以分开表示,如:200根纱/1平方英寸,它的经向为110根纱,纬向为90根纱,也可以用110*90来表示。

如:"XX"CC产品的密度为144根纱/1平方英寸。

经纬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如通常见到的“40×40/128×6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0支,经纬密度为128×68,这也是床上用品选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同样支数的床品密度越高越好,高支才能高密。

羊毛衫之所以能够保暖就是因为每平方英寸排有250根纱,精细密度带来了高保暖性。

2.斜纹108X56 16X12 是坯布的密度,也就是坯布在用密度镜数的时候每一英寸经为108条,纬58条。

经纬度要用工具数出来的(密度镜、密度尺..),16X12 是经纱和纬纱的纱的型号,一般都是先经纱后纬纱(16S 是经纱,12S 纬纱)。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取10同长度的经纱或纬纱(根数越多越精确),用专用仪器称出10的纱的克重.经纱支=经纱长度(CM)*根数/100/克重*系数(0.5905)——其中除100是把CM换成M纬纱支数也是相应的计算方法.支数(S)和旦尼儿(D)的换算方法:旦尼儿(D)=590.5*9/支数(S)成分的计算方法:A=经纱密度/经纱纱支B=纬纱密度/纬纱纱支A的含量=A/(A+B)B的含量=B/(A+B)比如:120*60//N70D*C20首先把N70D换算成支数:N70D=590.5*9/70=75.92(S)N=120/75.92=1.58C=60/20=3N的成分=1.58/(1.58+3)*100%=34%C的成分=3/(1.58+3)*100%=66%缩水率最大的织物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

D是表示化纤的粗细的单位。

数值越大则表示纱越粗。

即70D要比50D的粗。

密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每英寸有多少根,一种每10厘米多少根,国际上通用后一种。

但对棉织物则前一种用的多。

这与英国的历史有关系。

Tencel纤维Tencel纤维Tencel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衍生物和化学作用,经除杂而直接纺丝,其分子结构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Tencel纤维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另外,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生产中原料浆粕所含的纤维素分子不起化学变化,无副产物,无废弃物排出厂外,是环保或绿色纤维。

该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且染色性好,加之又能与棉、毛、麻、腈、涤等混纺,可以环锭纺、气流纺、包芯纺,纺成各种棉型和毛型纱、包芯纱等。

天丝(Tencel)是一种溶剂型纤维素纤维,是英国Acordis公司通过十年开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完成商业应用,是最典型的绿色环保纤维。

棉纱支数换算D数的公式

棉纱支数换算D数的公式

棉纱支数换算D数的公式棉纱支数和D数是衡量棉纱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支数越高,纱线越细,织造出的面料手感更加柔软细腻;D数越低,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越好,面料的质量也更高。

因此,在棉纺织行业中,支数和D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也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换算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棉纱支数和D数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换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个指标。

一、棉纱支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棉纱支数是指每磅棉纱的长度,表示为“支”,单位为英里。

支数越高,表示每磅棉纱的长度越长,纱线越细。

棉纱支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支数= (840×L) ÷ W其中,L表示棉纱的长度(英尺),W表示棉纱的重量(磅)。

例如,一磅重的棉纱长度为840英尺,则其支数为1支;如果长度为1680英尺,则支数为2支,以此类推。

二、D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D数是指每公斤棉纱的重量,表示为“Dtex”,单位为克每万米。

D数越低,表示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越好。

D数的计算公式如下:D数= (W×1000) ÷ (L×9)其中,W表示棉纱的重量(克),L表示棉纱的长度(米)。

例如,如果1公斤的棉纱长度为9000米,则其D数为111.11Dtex。

三、棉纱支数和D数的换算在实际生产中,有时需要将棉纱支数和D数进行换算。

这时,可以根据两者的计算公式进行换算。

棉纱支数和D数的换算公式如下:D数 = (支数×5315) ÷ 纱线密度支数 = (D数×纱线密度) ÷ 5315其中,纱线密度是指每1000米棉纱的重量(克),可以通过称量1000米棉纱的重量来计算。

例如,如果纱线密度为20克每1000米,支数为40支,则其D 数为44.74Dtex;如果D数为50Dtex,纱线密度为25克每1000米,则其支数为26.58支。

总结棉纱支数和D数是衡量棉纱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和换算方法在棉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

纱支的概念——精选推荐

纱支的概念——精选推荐

纱支的概念“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 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 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纱线纱支计算方法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关于大化纤、中化纤、小化纤大化纤:CHEMICA L FIBER用PET切片纺或者熔体直纺的短纤维,特点,色泽好,批号大,强力稳定,疵点少,可纺性好。

纱支基本知识

纱支基本知识

纱支"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如果一磅重的纱,长度为840码时,纱的细度便为1支。

如果一磅重的纱,长度为8400码时,纱的细度便为10支,依此类推。

#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记住:一磅(453.5克)棉花纺成一根840码长度的棉纱就是1支纱;纺成8400码就是10支纱,支数数多,纱就越细,棉纤维质量就越好,支数有21、32、38、42、46、60S/2等。

S/2是双股线的标记。

支数越多质量越好。

纺织面料的纱线:要认识服装面料,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纱,什么是线,因为任何纺织面料都是由纱线组成的。

所谓纱:既是将纺织纤维平行排列,并经加捻制而成的产品。

而将双根或多根纱并合加捻制而成的产则称之为线或股线。

(1)纱线分类纱线的分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一般的分类方法:A)按纺纱工艺方法分类可分为:精梳纱和普梳纱、半精梳纱B)按纱线的染整及后加工分类可分为:本白纱、漂白纱、染色纱、烧光纱、丝光纱等等。

C)按纱线的粗细(纱支)分类,如粗支纱,中支纱,细支纱和高支纱。

纺织面料的粗细、厚薄、轻重及档次,其中纱的粗细是决定因素之一面料面料的组织: *************************************************各种梭织织物都是由经纱与纬纱,按一定的规律浮沉交织而成,这一一浮沉交织的规律即称之为组织.经纱-----纵向(与布边平行)排列的纱线。

纬纱-----横向(与布边垂直)排列的纱线。

经、纬纱的支数可以用经纱×纬纱来表示,例如:某织物的经纱是20支,纬纱是16支,即可表示为:20S×16S。

面料的密度面料的密度是指织物在单位长度内所具有的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纱支换算

纱支换算

纱线粗细的单位特克斯、旦尼尔(D)、公支、英支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特克斯(TEX):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

特克斯越大,纱线越粗。

书写方法: 数字(加单位)X 股数如: 21texX22、旦尼尔:(Denier):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

坦尼尔简称坦(D),如9000米的纤维重1克为1坦,当纤维的密度一定时,旦数越大,纤维越粗。

3、公制支数(N):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克重纤维或纱线的长度米数。

公制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股数如:32/34、英制支数(S):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磅(0.4536kg)重的纤维或纱线长度为840码为一英支。

英支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S/股数如32S/3单位之间的计算公式:1分特= 1/10特克斯----------(1dtex=1/10tex )1丹尼尔= 1特克斯/0.111 --------- ( 1D=1tex/0.111 )1丹尼尔=1分特/1.111 ----------- ( 1D=1dtex/1.111 )1丹尼尔=5315/1英支--------- ( 1D=5315/1S )1丹尼尔=9000/1公支---------- ( 1D=9000/1N )举例:150丹尼尔=166.65分特(150D=166.65dtex)16英支=332.2丹尼尔(16S=332.2D)120公支=75丹尼尔=70.87英支(120N=75D=70.87S)来源/blog/msdlanger/article/b0-i4282225.html纺织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一、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二、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三、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来源/ribbonworld/blog/item/0bb70a23ff6e134493580743.html纤维和纱线的线密度线密度是纤维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和几何特征之一,它不仅影响纺织加工和产品质量,而且还与织物的服用性能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
1.单位
⑴、定长制: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
3、特数Ntex与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数Ntex与旦数Nden
Nden=9*Ntex
MM X 0.128 = OZ/YD2 X 33.906 = G/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