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纱支的单位及计算方法
纱支密度和支数换算

纱支密度和支数换算在纺织行业中,纱支密度和支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纱支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纺织密度,用于描述纱线的粗细程度;而支数则是表示纱线的粗细度量单位。
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我们来了解一下纱支密度的概念。
纱支密度,也称为纱线密度或纱线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内的纱线质量。
它的单位通常是克每公里(g/km),也可以是克每米(g/m)。
纱支密度越大,纱线越细;反之,纱支密度越小,纱线越粗。
纱支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纱支密度=纱线质量/纱线长度。
我们来了解一下支数的概念。
支数是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单位,用于描述纱线的粗细。
支数越大,纱线越细;反之,支数越小,纱线越粗。
支数的计算公式为:支数=纱线长度/纱线质量。
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
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纱支公式来实现。
纱支公式是一个常用的纺织行业计算工具,用于将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进行换算。
纱支公式的计算公式为:支数=5315/纱支密度。
举个例子来说明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假设某种纱线的纱支密度为20g/km,我们可以通过纱支公式将其换算为支数。
根据纱支公式,支数=5315/纱支密度=5315/20=265.75。
因此,该纱线的支数为265.75。
纱支密度和支数的换算关系对于纺织行业非常重要。
通过纱支密度和支数的换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纱线的粗细程度。
这对于纺织品的生产和加工具有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纱支密度和支数的换算经常用于纺纱厂、纺织厂以及纺织品检测实验室等场合。
通过对纱线的纺织密度和粗细程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换算,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符合标准要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总结起来,纱支密度和支数是纺织行业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纱支密度用于描述纱线的纺织密度,而支数则用于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
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纱支公式进行换算。
纱支原理及计算方法

纱支原理及计算方法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即特数越大,纱线越粗。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即旦数越大,纱线越粗。
公式: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即公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公式:Nm=L/G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即英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 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 den=9×Ntex二、捻度与捻系数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精纺毛纱线及化纤长丝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数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关系为:Ttex=3.937Te=Nm/10 T e=0.254 Ttex=0.0254Tm捻回分Z捻和S捻两种。
纱支的概念——精选推荐

纱支的概念“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纱支的表示方法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 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 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纱线纱支计算方法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关于大化纤、中化纤、小化纤大化纤:CHEMICA L FIBER用PET切片纺或者熔体直纺的短纤维,特点,色泽好,批号大,强力稳定,疵点少,可纺性好。
纱支换算

纱线粗细的单位特克斯、旦尼尔(D)、公支、英支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特克斯(TEX):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
特克斯越大,纱线越粗。
书写方法: 数字(加单位)X 股数如: 21texX22、旦尼尔:(Denier):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
坦尼尔简称坦(D),如9000米的纤维重1克为1坦,当纤维的密度一定时,旦数越大,纤维越粗。
3、公制支数(N):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克重纤维或纱线的长度米数。
公制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股数如:32/34、英制支数(S):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磅(0.4536kg)重的纤维或纱线长度为840码为一英支。
英支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S/股数如32S/3单位之间的计算公式:1分特= 1/10特克斯----------(1dtex=1/10tex )1丹尼尔= 1特克斯/0.111 --------- ( 1D=1tex/0.111 )1丹尼尔=1分特/1.111 ----------- ( 1D=1dtex/1.111 )1丹尼尔=5315/1英支--------- ( 1D=5315/1S )1丹尼尔=9000/1公支---------- ( 1D=9000/1N )举例:150丹尼尔=166.65分特(150D=166.65dtex)16英支=332.2丹尼尔(16S=332.2D)120公支=75丹尼尔=70.87英支(120N=75D=70.87S)来源/blog/msdlanger/article/b0-i4282225.html纺织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一、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二、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三、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来源/ribbonworld/blog/item/0bb70a23ff6e134493580743.html纤维和纱线的线密度线密度是纤维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和几何特征之一,它不仅影响纺织加工和产品质量,而且还与织物的服用性能密切相关。
纱线的细度指标及换算

纱线的细度指标及换算关于纱线的细度指标用于表示纱线细度的指标主要有: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特数、旦数1、英制支数(Ne)——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纱线长度的840码的倍数,也就是说1磅重纱线正好840码长,为1支纱,1磅重纱线长度为21×840码长,纱线的细度为21支,写为21s 。
英制支数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英制支数不是我国当今法定的纱线细度指标,但在企业中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尤其是棉型纺织行业。
2、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纱线长度的米倍数,也就是说1克重纱线正好1米长,为1(公)支纱,1克重纱线长度为200米长,纱线的细度为200支。
公制支数也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棉纺织毛纺织行业都有使用。
3、特克斯(Tex)数——又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它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越粗,常用来表示毛纱。
4、纤度(D)——又称“旦数”或(旦尼尔:denier),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它同样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或纤维越粗,常用来表示化纤长丝、真丝等。
由于纤维长丝与纱线形状不规则,且纱线表面有毛羽(伸出的纤维短毛),因此我们不能够用直径表示其细度,所以纺织工作者使用上述指标表示。
纱线细度指标计算公式与换算关系Ne=纱线长度码数/(840*纱线重量磅数)Nm=纤维或纱线长度米数/重量克数Ntex=(1000*纤维或纱线重量克数)/长度米数 Nden=(9000*纤维或纱线重量克数)/长度米数换算关系:Nm=9000/Nden Ntex=1000/NmNtex=Nden/9 Ntex=583/Ne(棉型材料);Ntex=590.5/Ne(化纤)纱线介绍既是将纺织纤维平行排列,并经加捻制而成的产品。
而将双根或多根纱并合加捻制而成的产品则称之为线或股线。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纱线的细度指标及换算

纱线的细度指标及换算关于纱线的细度指标用于表示纱线细度的指标主要有: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特数、旦数1、英制支数(Ne)——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纱线长度的840码的倍数,也就是说1磅重纱线正好840码长,为1支纱,1磅重纱线长度为21×840码长,纱线的细度为21支,写为21s 。
英制支数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英制支数不是我国当今法定的纱线细度指标,但在企业中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尤其是棉型纺织行业。
2、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纱线长度的米倍数,也就是说1克重纱线正好1米长,为1(公)支纱,1克重纱线长度为200米长,纱线的细度为200支。
公制支数也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棉纺织毛纺织行业都有使用。
3、特克斯(Tex)数——又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它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越粗,常用来表示毛纱。
4、纤度(D)——又称“旦数”或(旦尼尔:denier),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它同样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或纤维越粗,常用来表示化纤长丝、真丝等。
由于纤维长丝与纱线形状不规则,且纱线表面有毛羽(伸出的纤维短毛),因此我们不能够用直径表示其细度,所以纺织工作者使用上述指标表示。
纱线细度指标计算公式与换算关系Ne=纱线长度码数/(840*纱线重量磅数)Nm=纤维或纱线长度米数/重量克数Ntex=(1000*纤维或纱线重量克数)/长度米数 Nden=(9000*纤维或纱线重量克数)/长度米数换算关系:Nm=9000/Nden Ntex=1000/NmNtex=Nden/9 Ntex=583/Ne(棉型材料);Ntex=590.5/Ne(化纤)纱线介绍既是将纺织纤维平行排列,并经加捻制而成的产品。
而将双根或多根纱并合加捻制而成的产品则称之为线或股线。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这只是一些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NM代表公支;NE代表英支;TEX是特克斯DTEX是分特(克斯)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DEN代表旦数纱线基础知识时间:2007-09-01 07:00文字选择:大中小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4 紗的粗度與表示方法紗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紡製成各種粗細、大小。
當有人問及『紗的粗細大小大概是什麼程度』時,不知如何表達是好,可真傷腦筋。
紗是由一束束的纖維集合而成的,其間的密合度與集合狀態很複雜,且纖維的側面及橫面的形態也各式各樣,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測試其直徑是很牽強。
纱线纱支的单位及计算方法

纱线纱支的单位及计算方法
1. 单位
⑴、定长制:
A. 特克斯:1000 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 (G/L )X1000
式中:G 为纱的重量(克),L 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 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二(G/L )X9000
式中:G 为丝的重量(克),L 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 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式中:1 为纱(丝)的长度(米),G 为纱(丝)的重量(克)
B. 英支数(英支):1 磅纱线所具有的840 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二(L/G )X840
式中:L 为纱(丝)的长度(码),G 为纱(丝)的重量(磅)。
2 、单位换算
A .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 (C 为常数,化纤为590.5 、棉纤为583 ,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 ( 65/35 ) 45S 纱线
C=590.5*65%+583*35%=588 ,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 .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 ( 65/35 ) 45S Ne= ( 0.5905*65%+0.583*35% )Nm
3、特数Ntex 与公制Nm
Ntex xNm=1000
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
Nden=9*Nte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纱支的单位及计算方法
1.单位
⑴、定长制: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
3、特数Ntex 与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
Nden=9*N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