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消毒与灭菌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三章消毒与灭菌(共60张PPT)

微生物学第三章消毒与灭菌(共60张PPT)

介质的性质
细菌在非水介质中,比水作介质时对热 的抵抗力大
水分、2~4℃石炭酸、油类、干焦空气
不同介质对微生物抗热力的影响
2、低温抑菌法
低温可降低微生物代谢的速度。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 一般的:4-10℃ 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行感冒杆菌敏感,
伤寒杆菌、白喉杆菌耐低温 冷冻干燥:采用迅速冷冻和抽真空除水。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叫消毒。消毒只要求达到消灭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 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防腐(Antisepsis)或抑菌:指阻止或抑制物品上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不一定死亡。
无菌(asepsis):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夜培养,残余的芽孢发芽为繁殖体;
第三天:100℃-30分钟,杀死所有微生物。
巴氏消毒法
常用于牛乳及一些饮料
最大限度地消灭病原体,尽可 能少地损害食品的营养物质
•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 •63~65℃-30分钟; •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HTST):
•71~72℃-15秒, •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 •132℃-1~2秒
•巴氏消毒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
以火焰直接灼烧杀死物 体中的全部微生物的方 法。
灼烧 焚烧
酒精灯
热空气灭菌法
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 不变质的物品,需在 160℃维持1-2小时,才
能达到杀死所有微生物 及其芽孢、孢子的目的。
干烤箱
湿热灭菌法
煮沸灭菌
100℃,煮沸10~20分钟,可杀死所有细 菌繁殖体,芽孢常需煮沸1-2h才能杀死。
噬菌体(phage):是指寄生于微生物 (细菌、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以及 蓝细菌等)中的病毒。

消毒及灭菌区别总结-打印版.

消毒及灭菌区别总结-打印版.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_总结介绍几个根本概念1.灭菌: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以及芽胞和霉菌孢子的方法。

2.消毒: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芽胞,孢子不要求全部杀死。

3.防腐: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阻止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方法。

4.无菌操作法:防止或杜绝一切细菌进入动物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

5.滤过除菌:液体或气体通过滤过作用除去其中所存在的细菌。

一般用0.22微米滤膜,但不能除去病毒,霉形体及L 型细菌。

第一节物理因素⏹温度⏹ 枯燥⏹ 渗透压⏹ 辐射⏹ 过滤⏹其他物理因素一、温度〔一〕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高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其主要原因是高温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核酸构造遭到破坏等,从而导致其死亡。

⏹ 多数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营养细胞和病毒在50-65 ºC10 min可以致死。

⏹ 细菌芽孢,在121 ºC下5-20min 才能致死,⏹ 同种微生物老龄菌比幼菌耐热。

⏹ 干热灭菌(dry heat sterilization烘烤灭菌法;实验室用枯燥箱烘。

一般是160℃2小时即可到达灭菌目的。

⏹湿热灭菌(mosist heatsterilization在同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灭菌好;因为:a 比干热更易使菌体蛋白凝固。

b 湿热穿透力强;c 湿热可以释放大量潜热。

⏹ 湿热灭菌法 A. 高压蒸汽灭菌法 B. 煮沸消毒法C. 流通蒸汽消毒法D. 间歇蒸汽灭菌法E. 巴氏消毒法 A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湿热灭菌中最好的方法,通常1.05kg/cm2,的压力下面〔此时温度121ºC〕处理15-30min 。

要排冷空气,否那么会形成假压力,虽然压力到达要求,温度却达不到相应温度,而影响灭菌效果。

B 、煮沸消毒法物品在水中煮沸 15min ,可杀死所有营养细胞和一局部芽孢。

在水中参加1%的Na2CO3 或2-5%的石碳酸效果更好。

第3章 消毒与灭菌

第3章 消毒与灭菌

长。
37
3.温度
温度升高可增强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温度每增高
l0℃,重金属盐类的杀菌作用约增加2~5倍,石炭酸的杀
菌作用约增加5~8倍。
4.酸碱度
消毒剂杀菌作用受pH影响。如新洁尔灭pH 9时
杀菌作用强。同时pH也影响消毒剂的电离度,一般说,未 电离的分子,较易通过细胞壁,杀菌效果好。 5.有机物 6.药物颉抗 7.其他因素 环境中有机物,可降低消毒剂效果。 两种消毒剂合用时,有的能相互颉抗。如阴 湿度、穿透力、表面张力等。
800nm。可见光线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 2.阳光 直射日光有强烈杀菌作用,是天然杀菌因素,紫外线是日光
杀菌作用的主要因素。许多微生物在直射日光下,半小时到数小时即 可死亡。芽抱的抵抗力强,经20h才死亡。
22
3.紫外线 紫外线中波长200-300nm部分具有杀菌作用,其 中以265-266nm段的杀菌力最强,这与DNA吸收光谱范围一 致。常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波长为 253.7nm,杀菌力强而稳定。
14
(1)干热灭菌法 包括火焰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类。
火焰灭菌法是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物体中微生物的方 法。分为灼烧和焚烧两种。 热空气灭菌指利用干热灭菌器以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 方法。用于耐高温物品。灭菌条件:160℃维持 l-2h,才 能杀死所有微生物(芽孢、孢子)。
15
高压蒸汽灭菌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 ℃ 20~30分钟 煮沸消毒法 水煮100 ℃ 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 流通蒸汽消毒法 水蒸汽100 ℃ 15~30分钟(繁殖体) 巴氏消毒法 较低的温度(61 ℃ 30分钟)杀灭致病菌 间歇蒸汽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
17
巴氏消毒法具体方法有三种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锅构造
1、压力表 2、安全阀 3、放气阀 4、软管 5、紧固螺栓
6、灭菌桶
7、筛架
8、水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方法
1、加水至止水线;
2、灭菌物品包裹好;
3、开启放气阀; 4、加热排气; 5、达到预定表压,开始计时; 6、关闭热源,当压力降至 0.05MPa时,缓慢开启放气阀。
日光杀菌作用的原理 日光杀菌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紫外线,紫 外线波长为200~300nm,而以260~ 265nm杀菌力最强。

实验室使用的紫外灯,其波长通常为 253.7nm。 紫外线的穿透力不强,仅限于照射物的 表面。

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照射细菌时,能使同一股 DNA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通过共价键结 合成二聚体,以致影响DNA正常碱基的配 对,引起致死性突变而死亡。 还有人认为紫外线可使空气中的氧 分子转变为臭氧,臭氧再释放出氧化能 力强的原子氧而具有杀菌作用。
但也有些细菌对低温持别敏感,在冰箱内保 存比在室温下保存死亡更快。如禽多杀性巴 氏杆菌。
冷冻干燥法:将保存物置玻璃容器内,在
冷冻真空干燥器中迅速冷冻,然后抽去容器 内的空气,使冷冻物中的水分在真空下直接 升华而逐渐干燥,最后在真空下将玻璃容器 焊封严密。在这样的冻干状态下,细菌及生 物制剂可保存数月至数年而不丧失其活力。 冷冻干燥(冻干)法是保存菌种、疫苗等良 好方法。
3.流通蒸汽灭菌法 100℃的蒸汽维持30min (不能杀死芽胞) 4.高压蒸汽灭菌
在一个加有少量水的密闭的金属容器内,通
过加热来加大蒸汽压力,以提高温度,达到
在短时间内完全灭菌的效果。
①高压蒸汽灭菌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10磅(磅/平方英寸),115 ℃ , 15磅,121 ℃ , 20磅,126 ℃ 。

病原微生物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选择题【A型题】1.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2.判断彻底灭菌的依据是: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细菌菌毛蛋白变性D.鞭毛蛋白被破坏E.细菌的荚膜被破坏3.热力灭菌的方法中,效力最强的是:A.煮沸法B.干烤C.巴氏消毒法D.使用流通蒸气E.使用103.4kPa高压蒸气4.去除血清标本中污染的细菌常用:A.巴氏消毒法B.紫外线照射法C.煮沸法D.滤过除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5.外科手术敷料使用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干烤B.巴氏消毒法C.紫外线照射法D.流动蒸气消毒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6.将牛乳加热71.7℃经15-30s的目的是:A.消毒B.灭菌C.防腐D.灭活病毒E.保鲜7.细胞培养用24孔塑料板适用下列哪种杀菌法?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法C.红外线照射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8.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A.破坏细菌DNA构型B.破坏酶系统C.破坏菌体蛋白D.干扰蛋白质合成E.破坏RNA9.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A.200nmB.265nmC.300nmD.560nmE.650nm10.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来苏C.甲醛D.0.05%~0.1%杜灭芬E.龙胆紫11.漂白粉属于:A.酚类消毒剂B.醇类消毒剂C.氧化剂消毒剂D.表面活性剂E.酸碱类12.用于除菌的薄膜滤菌器,其滤膜孔径应为:A.O.12~0.25μmB.O.22~0.45μmC.O.52~0.65μmD.0.72~0.85μmE.O.95~1.0μm 【X型题】1.可以杀灭芽胞的方法是:A.煮沸法2小时B.巴氏消毒法C.流动蒸气消毒法15~30分钟D.间歇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2.关于紫外线杀菌,正确的叙述是:A.其杀菌与波长有关B.可直接破坏细菌的DNA构型C.穿透力弱,故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 D.可杀死细菌的芽胞 E.波长265~266m杀菌作用最强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促使菌体蛋白变性B.破坏细菌DNA构型C.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D.损伤菌细胞膜 F.使菌体蛋白凝固4.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有:A.消毒剂浓度、性质与作用时间B.温度C.酸碱度D.菌种与生长期E.环境中有机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湿热杀菌效力比干热杀菌效力大的原因是:A.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B.湿热灭菌能够杀死细菌芽胞C.湿热蒸气的穿透力比干热强D.湿热灭菌对细菌DNA损害较大E.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二、填空题1.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消毒与灭菌技术PPT课件

消毒与灭菌技术PPT课件

煮沸消毒法(boiling sterilization)
要求 适用 方法 注意
❖殖❖配可强防❖物❖橡▪▪▪▪经应 有 空 物煮将 的体成提杀锈取 将适如❖浸沸❖❖第品胶轴将腔品消间从间后轴碗应 置5前将消如出,1高菌。▪, , 当碳用金没二根玻橡~节物导不类及冷为放节、毒用 于%物毒中海 水 延水据璃胶达沸作酸的管品宜于属在次消水入1或盆1时等无 无~0器制物拔 长0器须刷放的品时途毒或,盖不到点用氢~的耐、水水间菌 菌分2皿品品械洗先置高时温时沸打能1刷间加沸消达,钠煮%湿搪;中沸器 容5应用性钟或在干过间水间开重的点m点洗从入毒还1海加时的用纱质、瓷械 器,后带腔净多中为叠再i可地n受0也纱布决干水物拔内盖,将 内效可入浓放5,放耐 、5然重区杀气~低布 包定℃灌的大每入要入物净沸品果去水度高玻后新气1压灭包 好放水容小,,保水,增0品,后,。污中时温璃m压加计裹 ,入影煮器相繁需消证中高增及i全计则n好 待水、低,,应同响的和热时毒物后适时后 水的部算在时煮, 沸时
特点:紫外线穿透力较弱
紫外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杆菌、 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等。杀灭繁殖 体需3~5s;杀灭芽孢需10min以上。
杀菌机制
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 变性; 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丧失; 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 氧。
第三章 清洁、消毒与灭菌技术
一、基本概念 二、物品清洁法 三、物理方法 四、化学方法
一 基本概念
洁清消 毒灭菌防 腐
是切清 上清上污抑 与清除 的除的迹制 繁除或 一脂物病,微 殖如或杀 切品等原生尘杀灭 微上微物埃灭物生的生的,物品物油一物生品, 长 以杀灭芽孢为准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一、单5选1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3.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无菌D.防腐E.无菌操作4.消毒的含义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5.灭菌的概念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D.杀死细菌繁殖体E.使物体不含活菌6.防腐的概念是: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7.无菌是指: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8.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A.牛奶B.空气C.手术器械D.基础培养基E.物体表面9.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A.100℃ 10分钟B.121℃ 15分钟C.80℃ 10分钟D.62℃ 30分钟E.71.7℃ 30分钟10.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A.100℃10~20分钟B.121.3℃15~20分钟C.80 ℃ 5~10分钟D.62℃30分钟E.71.7℃15~30分钟11.正常微生物群是指:A.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B.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C.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D.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E.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12.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A.寄居部位的改变 B.免疫功能降低 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D.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E.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13.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 C.抗炎症作用D.免疫作用 E.抗衰老作用14.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A.皮肤 B.口腔 C.外耳道 D.肠道 E.尿道15.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A.胃 B.口腔 C.皮肤 D.外耳道 E.尿道1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A.外源性感染 B.微生物失调 C.交叉感染D.环境污染感染 E.潜伏感染17.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类毒素 E.微生物制剂18.*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A.双岐杆菌 B.乳酸杆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19.关于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为外源性感染B.均为医院内感染 C.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D.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 E.均为菌群失调所致20.水源被细菌污染后,常可引起: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 C.伤口化脓性感染D.泌尿道感染 E.厌氧菌感染21.正常人体有正常菌群分布的部位是:A.脑组织B.胃内 C.血液D.心脏 E.体表及外界相通的腔道22.土壤的芽胞菌感染人体的常见途径为:A.消化道B.呼吸道 C.血液D.伤口E.接触23.下列何种不是湿热灭菌法:A.巴氏消毒法 B. 滤过除菌法 C. 煮沸法D. 高压蒸气灭菌法 E.间歇蒸气灭菌法24.火焰灼烧灭菌法适合的对象是:A.培养基B. 接种环C.手术器械D. 敷料E. 一次性注射用具25.下列消毒灭菌法正确的是:A. 接种环——干烤B. 手术器械——漂白粉C. 饮水——过滤除菌D.体温表——煮沸E.敷料包——离压蒸汽灭菌法26.下列有关紫外线描述,哪项不正确:A.穿透力强 B.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C.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D.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失作用E.能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27.利用紫外线灯杀菌时,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A. 5minB. 30minC. 60minD.10minE.15min28. 紫外线最强的杀菌波长应为:A.265-266nmB.200-300nmC.136-390nmD.136-260nmE.236-300nm29.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大量消毒可采用:A.煮沸 B.巴氏消毒法 C.电离辐射D.干热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30.不属重金属盐类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 氯化汞C. 汞溴红D.硝酸银E. 蛋白银31.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A.100% B.95% C.75% D.50% E.30%32.乙醇的消毒机制是:A. 干扰染色体的复制和转录B.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 蛋白质凝固、变形 D .干扰代谢 E.破坏细胞壁33.新生儿预防淋病奈瑟菌性结膜炎可用哪种化学消毒剂:A.0.1%硝酸银B. 1%硝酸银C. 3%过氧化氢D.75%乙醇E.以上不是34.地面、排泄物消毒可采用的是:A. 0.1%高锰酸钾B. 1%硝酸银C. 3%过氧化氢D .75%乙醇 E.生石灰35.含糖类、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 间歇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干烤法36.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机体免疫力下降B.寄居部位改变C. 机体外伤D.饮食不洁E.大剂量使用抗生素37.常用于手术器械灭菌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巴氏消毒法D.滤过除菌法E.干烤法38.影响消毒剂效果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A. 消毒剂的使用浓度B.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C.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D. 湿度E.温度39.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埃博拉病毒属于:A. 第一类微生物B. 第二类微生物C.第三类微生物D.第四类微生物E.第五类微生物4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中安全防护级别最高的是:A. BSL-1B. BSL-2C. BSL-3D. BSL-4E. BSL-5答案:1.B2.A3.E4.B5.A6.E7.C8.A9.D 10.B 11.E 12.E 13.C 14.D 15.A 16.B 17.E 18.A 19.D 20.B 21.E 22.D 23.B 24.B 25.E 26.A 27.C 28.A 29.C 30.A31.C 32.C 33.B 34.E 35.C 36.D 37.A 38.D 39.D 40.D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制有、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等类型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游泳池水消毒的消毒剂是和。

《医学微生物学》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消毒、灭菌、清洁、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

(2)消毒灭菌的运用(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2.熟悉: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等热力杀菌法日光与紫外线杀菌机理及其应用;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

3.了解: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作用的因素。

【课程内容】第一节消毒灭菌常用术语第二节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与灭菌(一)热力灭菌法(二)辐射杀菌法(三)滤过除菌法(四)超声波消毒法(五)干燥与低温抑菌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一)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二)消毒剂的主要种类第三节消毒灭菌的运用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二、室内空气消毒灭菌三、手和皮肤的消毒四、黏膜消毒五、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六、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七、饮水的消毒八、环境的消毒第四节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一、微生物的种类二、微生物的物理状态三、微生物的数量四、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五、温度六、酸碱度七、有机物第五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防腐2.高压蒸气灭菌法3.灭菌4.无菌5.消毒6.抑菌7.巴氏消毒法8. 清洁二、填空题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和。

2.高压蒸气灭菌法的蒸气压力为_______kg/C㎡,温度达_______℃,维持时间是_______min。

3.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_______,常用于无菌室的_______消毒。

4.预防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的滴眼剂是_______。

5.消毒手术包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维持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去除细菌及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氮罐
液氮(-195.8 ºC) 常用来保存菌种、 细胞等。
2. 高温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作用,常用于 消毒和灭菌。高温对菌体蛋白质、核酸、酶系 统等产生破坏作用。导致菌体死亡。
高温灭菌法 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类, 湿热传导性好、穿透力强灭菌效力大。
(1)干热灭菌法 包括火焰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类。 火焰灭菌法是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物体中微生
消毒 指杀灭物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 的化学药品叫消毒剂或杀菌剂。
防腐 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 于防腐的化学药品叫防腐剂或抑菌剂。
无菌 指在一定空间内没有活微生物的状态。防 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叫无菌 法。以无菌法进行的操作称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煮沸灭菌器
巴氏消毒法 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病原菌或特定 微生物,尽量保持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方法。主 要用于葡萄酒、啤酒、果酒及牛乳等食品的消毒。
巴氏消毒法具体方法有三种 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 63-65℃ 30min; 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HTST) 71-72℃ 15s; 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 132℃ 1-2s。 消毒后均须迅速冷却至10℃以下,促进细菌死亡,
本章着重介绍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对微生物 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以及消毒灭菌方法。介绍几个基 本概念。
杀菌作用 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的杀死微生物 的作用。
抑菌作用 指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抑制微生 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抗菌作用 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 的作用。
灭菌 指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的方法。
物的方法。分为灼烧和焚烧两种。
热空气灭菌指利用干热灭菌器以干热空气进行灭 菌的方法。用于耐高温物品。灭菌条件:160℃维持 l-2h,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芽孢、孢子)。
(2)湿热灭菌法 有煮沸灭菌、巴氏消毒、流通蒸 汽灭菌、高压有细菌繁殖体, 芽抱常需煮沸1-2h才被杀死。手术器械、注射器、 针头及食具等可用此法。
为了减少细菌在冷冻时的死亡,可于菌液内加入10 %左右甘油、蔗糖、脱脂乳或5%二甲基亚砜作为保 护剂。
冷冻真空干燥(冻干)法 是保存菌毒种、疫 苗、补体、血清等的良好方法,可保存微生物及生 物制剂数月至数年不失活。其原理是迅速冷冻,不 形成冰晶,同时抽真空让固体冰中的水分子升华除 去,封闭瓶口保存。
常用于如培养基、溶液、器皿、器械、敷料、橡皮手套、 工作服和小实验动物尸体等的灭菌。
灭菌注意 须充分排除灭菌器内原有的冷空气。
高压蒸汽灭菌器
二、辐 射 包括电磁波辐射和粒子辐射,对微生物作用为:电
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α β γ)和X射
线等可使被照射物质发生电离。 杀菌作用 X射线(波长0.06-13.6nm)、γ射线
对微生物影响较大的物理因素包括:温度、 辐射、干燥、声波、微波、滤过等。 一、温 度
适当的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温 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 生长发育,甚至使之死亡。
各类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
微生物 类型
高温型
最低温度 oC
30
最适温度 oC
45~55
最高温度 oC
60~75
中温型
2.阳光 直射日光有强烈杀菌作用,是天然杀菌因素, 紫外线是日光杀菌作用的主要因素。许多微生物在 直射日光下,半小时到数小时即可死亡。芽抱的抵 抗力强,经20h才死亡。
3.紫外线 紫外线中波长200-300nm部分具有杀菌作 用,其中以265-266nm段的杀菌力最强,这与DNA吸 收光谱范围一致。常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波长为 253. 7nm,杀菌力强而稳定。
称为冷击法。超高温巴氏消毒的鲜乳在常温下,保存 期可达6个月。
流通蒸汽灭菌法 是利用蒸汽在流通蒸汽灭菌器 内进行灭菌的方法,100℃维持30min。
间歇灭菌法:100℃ 维持30min,37℃温箱过夜, 连续进行3次灭菌和2次保温,达到完全灭菌目的。 用于不耐高温的培养基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即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方法。 是应用最广、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兽 医 微 生 物 学
第三章 消毒、灭菌及兽医微生物实验 室的生物安全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抗生素和细菌素的杀菌作用
第四节 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极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了 解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以便控制外界因 素,达到利用或消灭微生物的目的。
原理 紫外线照射后,DNA分子吸收约260nm紫外线, 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胸腺嘧啶产生共价结合成二聚 体,影响DNA复制与转录,引起致死性突变而死亡。 此外,紫外线可使空气中分子氧变为臭氧,臭氧放 出氧化能力强的原子氧,呈现杀菌作用。
原理 给高压蒸汽灭菌器加水、放入被灭菌物品、密闭、 加热,蒸汽产生压力,随压力的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温度也 升至100℃以上,以提高灭菌的效果,缩短灭菌时间。
灭菌条件 常用1.02kg/cm2 (每平方英寸15磅)的压力, 在12l.3℃温度下,维持15-20min,即可杀死所有微生物,达 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波长0.00l-0.4nm) 的电离辐射微弱。α与β射线 的电离辐射作用较强,有抑杀菌作用。
用途 β与γ射线穿透力强。主要是X 、γ和β射 线,用于消毒、食品保藏和育种等方面。
非电离辐射包括可见光、阳光、紫外线。
1.可见光 指在红外线和紫外线之间,肉眼可见的光 线,波长400-800nm。可见光线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
5
25~37
45~50
低温型
0
10~15
20~30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速率影响的规律
1.低温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 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处于最低 生长温度以下时,其代谢活动降低 到最低水平,生长繁殖停止,但仍 可长时间保持活力。常在低温下保 存微生物种
冷冻保存 冻存微生物种时,必须迅速降低温度, 起用时也应迅速融化。防止胞浆水分形成冰晶,破 坏胞浆胶体、胞浆膜和细胞壁。反复冷冻与融化对 微生物具有很大伤害,应尽力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