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吕不韦》
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①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
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
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
”文信侯去而不快。
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
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甘罗曰:“臣行之。
”文信侯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②?”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
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
”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
”“应侯③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
”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
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
”“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
”“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
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
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注】①文信侯:吕不韦。
②武安君:白起。
③应侯:范雎(j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B.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C.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D.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质”,人质,古时国家交往时派往对方国家留居,实现某种信诺或担保的世子或宗室子弟。
古诗濮阳人吕不韦翻译赏析

古诗濮阳人吕不韦翻译赏析文言文《濮阳人吕不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城。
故往说之曰:“子?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
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吾为子使,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
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
”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王一日山陵崩,子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
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
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阳泉君曰:“然。
”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
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
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
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
”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
”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
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
”王罢之。
乃留止。
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不少。
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
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使边境早闭晚开。
”王以为然,奇其材。
王后劝立之。
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
”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
刻舟求剑文言文阅读

刻舟求剑文言文阅读
原文: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人,他喜欢划船。
有一次,他在河边刻了一把剑在船上。
当他划船离开时,他发现水流很快,船不停地移动,而他的剑却一直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于是,他决定用刀将剑从船边刻下来,以便下次他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它。
当他把剑从船边取下后,他发现船已经漂走了很远,而他的剑也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
解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不能固守陈旧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不适应变化的环境,我们就会失去机会并陷入困境。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适应和改变,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文及翻译导语:《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文及翻译。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
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
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
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无子。
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
子楚为秦质子于赵。
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然。
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
”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
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夫人大喜。
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
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
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
”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有删减)译文: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伯牙绝弦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吕不韦_文言文大全翻译

复:再,又பைடு நூலகம்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朗读停顿
注:“/”为停顿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相关阅读返回顶部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必背文言文-掩耳盗铃-(先秦)吕不韦-撰

掩耳盗铃
先秦:吕不韦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注释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则:但是。
负:用背驮东西。
锤(chuí):槌子或棒子。
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遽(jù):立刻。
悖(bèi):荒谬。
恶(e):害怕。
引婴投江原文及翻译

引婴投江原文及翻译引婴投江原文及翻译《引婴投江》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作者为吕不韦和他的三千门客,寓意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讽刺那些强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的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引婴投江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引婴投江原文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引婴投江译文有一个渡江的人,看见有个人正在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进江里去。
小孩啼哭起来。
旁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
”即使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那他的孩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引婴投江哲理(1)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道理):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
决不能强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
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因人而异。
三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2)启示:说明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将要酿成大错。
引婴投江词解过:经过方:正在;正要引:牵;拉欲:想要婴儿:这里指小孩故:原因;缘故善:擅长、善于岂:难道遽:就,遂任:处理亦:加强语气必:一定悖:荒谬有...者:有....(什么样的)人虽:即使此:这见:看见之:代词,代“婴儿”以:用出处《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
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
吕不韦见子楚文言文翻译

吕不韦见子楚文言文翻译吕不韦见子楚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J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J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无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J子楚曰:“然。
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J子楚乃顿首日:“毕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J吕不韦见子楚【翻译】:子楚是秦王的庶孙,在国外作人质,车马及日常供给都不充盈,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阳翟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去邯郸,见到嬴子楚,说:“这是可以屯积起来卖好价钱的奇货呀!”于是前去拜见子楚,说:“我可以提高你的门第!”子楚笑着说:“你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你的门第来提高.”子楚心中知道他有所指,便邀他一起坐下深谈.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太子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你兄弟二十余人中,子是长子,有继承秦国的条件,又有土仓辅佐他.你排行居中,不太受重视,长久在外做人质.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你很难争得继承人的地位子楚说:“那怎么办呢?”吕不韦说:“能够确立嫡子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我吕不韦虽然不算富,也愿意拿出千金为你到西边去游说,让她立你为继承人子楚说:“如果能实现你说的计划,我愿意分割秦国与你共享吕不韦见子楚文言文翻译如下:子楚是秦王的庶孙,在国外作人质,车马及日常供给都不充盈,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
阳翟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去邯郸,见到嬴子楚,说:这是可以屯积起来卖好价钱的奇货呀!于是前去拜见子楚,说:我可以提高你的门第!子楚笑着说:你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你的门第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吕不韦》
吕不韦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然。
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
”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
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华阳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
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归。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
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
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取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注释:秦庶孽孙:秦国王室中不是正妻所生,而是姬妾所生的子孙。
邯郸:赵国都城。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于诸侯质:(到别国)作抵押
B.自奉而西游秦游:游玩
C.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行:做,此处为“使用”
D.延诸侯游士宾客延:邀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贫,客于此
当其欣于所遇
B.请以千金为子西游
洎牧以谗诛
C.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
信而见疑
D.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此亡秦之续耳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不韦善于投机的一组是
车乘进用不饶曰“此奇货可居”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
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不韦在邯郸一见到处境窘困的子楚就找准了投机的目标,他主动去拜见子楚,为他出谋划策。
B.吕不韦虽然贫困,但他竭力为子楚谋划,使他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宠信并最终成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
C.安国君在位时间极短,庄襄王(子楚)也只在位三年,客观上也使得吕不韦迅速成为秦国的显贵。
D.吕不韦曾效法魏楚赵齐四公子的做法招贤纳士,并主持门客著书立说,悬赏千金求增删一字,以此完善《吕氏春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3分)
(2)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
(3分)
(3)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4分)
9. B(游为“游说”的意思)
10.D(D.皆为结构助词“的”。
A第一个是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相当于“在”;第二个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B第一个“以”,动词,用;第二个“以”,因为。
C第一个“而”表递进;第二个“而”表转折,却。
)
11.A(表现子楚的生活状态,表现对编者的信任)
12.B(吕不韦并不贫困。
原文的“不韦虽贫”是吕不韦的谦辞)
13.(1)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看见子楚而怜惜他,说“这真是稀罕的宝货,可以存积着卖大价钱”。
(“贾”“怜”“居”各1分)
(2)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就备了厚礼送给子楚,同时请吕不韦辅助他。
(“厚馈”“遗”“傅”各1分)
(3) 吕不韦认为秦国强大,以(在这方面)不如他们而感到羞耻,所以也招徕士人,给予优厚待遇,门下食客达到三千人。
(“以”“招”“遇”“至”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