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食物链
五年级科学上册公开课教案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公开课教案——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目标:1. 知道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3. 理解食物网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食物链,能正确的书写食物链。
教学准备:收集动物和植物相互依存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吃的零食或水果是什么?(预设:肯德基炸鸡、薯片、牛肉干、苹果、香蕉……)师:同学们可真是美食家,喜欢的食物真是五花八门。
这么多美味的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呢?都和哪些生物有关系呢?(学生回答:和农民伯伯有关系,和养殖场工人有关系,和种地的农民有关系……)师:是的,它们都和农民伯伯、养殖场工人、种地的农民有关系,也和植物有关系。
那植物又和谁有关系呢?这些关系都是一些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生物和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5.食物链和食物网)二、初步感知食物链(5分钟)1.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生态系统图),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师:请同学们按照顺序说一说,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者,它们之间都有什么关系?(预设:植物是动物的食物、动物是人的食物、动物的排泄物和尸体是细菌、真菌的食物……)师:谁能用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出来呢?(学生可能会用线段图,可能会用文字,可能会用箭头表示……)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关系。
其实,在生物学上,人们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关系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食物链。
2. 出示食物链的定义: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 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和同桌说说,图中的食物链有几条?分别是什么?(预设:草→兔→人;草→兔→鹰;草→鼠→猫→人;草→鼠→鹰;……)4.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找的也非常准确。
食物链和食物网公开课PPT(北师版)

食物链通常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生产者主要指植物,消费者则是指动物。在食物链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生产有机物;消费者则通过捕食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来获取能量。食物链反映了生物 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食物网的定义
总结词
食物网是指生态系统中多种食物链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
动态平衡
食物网在不断变化中保持动态平衡,通过自然选 择和生物演替不断调整其结构。
抵御外界干扰能力
食物网具有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如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等,通过自我调节维持其稳定性。
04
CHAPTER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实例分析
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
海洋食物链实例
在大海中,浮游植物(如浮游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小鱼的食 物,小鱼又成为大鱼的食物,大鱼最终可能成为人类的食物。这个过程就是一 条完整的食物链。
食物网的连接方式和相互作用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食物网中的生物通过捕食 与被捕食关系相互连接, 形成食物链。
竞争关系
同一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可 能存在竞争关系,争夺食 物和生存空间。
互利共生关系
某些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 生关系,相互依存,共同 生存。
食物网的结构和稳定性
结构稳定性
食物网的结构稳定性取决于其组成生物的种类和 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公开课ppt(北 师版)
目录
CONTENTS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 • 食物链的构成和特点 • 食物网的构成和特点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实例分析 • 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 • 如何保护食物链和食物网
01
CHAPTER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
食物链和食物网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食物链和食物网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兴趣。
2. 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讨论食物的概念,让学生思考食物来源。
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定义。
展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示例图。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来源,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食物的理解。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示例。
3. 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第二章:食物链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食物链的定义和组成。
2. 学生能够识别食物链中的不同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介绍食物链的定义和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释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
1. 通过示例图和实物展示,讲解食物链的组成和能量传递。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来理解食物链的运作。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食物链,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第三章:食物网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食物网的定义和组成。
2. 学生能够识别食物网中的不同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介绍食物网的定义和组成: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
解释食物网中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图和实物展示,讲解食物网的组成和能量传递。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食物网中的不同食物链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食物网,包括多个食物链的交织。
第四章: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平衡和相互依赖关系。
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
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平衡和相互依赖关系。
教学活动:1. 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相互依赖关系。
食物链教案5篇

食物链教案5篇通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设计评估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教案的撰写过程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授知识给学生,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食物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食物链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动植物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了解食物链现象。
2.初步了解食物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动画片《狮子王》、教学课件《食物链》、操作卡片活动过程:一、通过讲故事、看动画,使幼儿初步知道生态平衡的浅显道理。
1.问:辛巴是谁?(狮子王国的大王)问:那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狮子王国有什么?(想)播放《狮子王》片段,感受狮子王国的美丽,引起幼儿的兴趣。
问:狮子王国美丽吗?狮子王国里都有什么?(请把你看到的说给身边的小朋友听)。
幼儿充分讨论回答(山、水、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2.问:发生了什么事?播放动画讲故事。
羊妈妈被狼杀死,狮子王发怒,狼全被杀光,羊不停生宝宝,吃光草原上所有的植物,草原不再美丽,羊全部饿死。
二、通过讨论,初步感受动植物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引导幼儿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讨论:1.问:教师的故事讲完了,小朋友想一想,草原上的草被谁吃光了?(羊)问:羊为什么会吃光草?(因为羊越来越多)(该部分幼儿边看片子边随机回答)2.问:羊是吃草的动物,那狼是吃什么的动物?(吃肉的动物)羊会老老实实等着狼来抓它吗?(不会)它会怎样?(会跑)那狼吃掉的是什么样的小动物?(老弱的、生病的、没有力气的)(该部分请幼儿随机回答)3.问:你认为狼该不该人杀光?为什么?(幼儿充分讨论)。
小结:狼是吃肉的动物,它吃的小动物,大多是老弱、有病的、没有力气的、如果狼全被杀光了,吃草的小动物们就会越来越多,植物被吃光了,环境被破坏了,大自然就不美丽了,所以狼是不能全杀光的。
公开课食物链课件

3、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发现了哪些共同特点?
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 其它环节
青草 青草 青草
兔 蚱蜢 鸡
鹰
鹰 蛇
大多肉食性 动物 (消费者)
蚱蜢
青蛙
鹰
绿色植物 大多植食性 动物 (生产者)(消费者)
食物链的特点:
绿色植物 1 .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______开始,是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 的_______。 植食性动物 2 .位于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____,是生态 消费者 系统中的_______。 3. 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 消费者 肉食性动物 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讨 论: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是什么?属于生 态系统的什么成分? 青草 生产者 2、每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什 么成分?根据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可 以将它们分成哪几类? 消费者
(注:动物食性可参照教材105页的信息库。)
动脑筋:
• 阅读P105,根据动物摄取的食物不同,可 以将动物分为以下类型。 食肉动物 肉食性动物 • 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如狮、 虎、豹等。 食草动物 • 植食性动物 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如马、牛、 羊等。 杂食性动物 • _____________,如猪、鸡等。
讨论
从食物链角度考虑,人会受到自然界 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吗?
人与动物之间有复杂的食物联系,人的食物种类很 多,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一环扣一环,相互 依赖生存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生物受到影响, 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因此,我们 应对它们加以保护。
活动三、天敌与农林害虫
1只啄木鸟1天消灭蛀干害虫300多条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链的奥妙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链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链及食物网的基本概念和形成。
2.掌握几个食物链的基本结构。
3.理解食物链的重要意义,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食物链的概念及结构。
2.了解食物网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1.纸板、鸟食、昆虫模型、教具等。
2.显示器、投影仪、PPT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通过向学生展现食物链图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链。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
2.探究环节
学生看一张图卡片,上面写有某些生物,然后问学生,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告诉学生食物链是一个稍微成熟的概念,并通过采取模型 + 食物+昆虫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食物链的基本结构。
3.演练环节
将食物链的模型分开,让学生自己组合,学生也会更好地理解。
再让他们通过大声喊出每个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再进一步探究食物网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多条食物链之间的关系,形成复杂的食物网、产生更为直观的理解。
4.总结环节
询问学生在这个课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大自然、动物、人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程,通过模型和实物加以简化和图式化,能够使学生更观地理解各种东西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尽被体现了潜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同时,同时也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以帮助加深学生的环保教育。
五年级科学上册公开课教案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公开课教案——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链的概念及书写方法。
2. 食物网的概念及特点。
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食物链的概念、书写方法及食物网的特点。
2. 难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食物链:3. 实践操作:教师发放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实物模型,学生分组进行拼接,体会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并写一篇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小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拼接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物模型时的操作准确性、合作效果以及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自然环境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邀请生态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开展班级辩论赛,让学生就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3. 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足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 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九、教学反馈:在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以便于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苏科版生物七上《第1节 食物链》公开课(教案) (3)

食物链一、教材分析:食物链是江苏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第6章的内容,在第5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人体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食物最终从何处而来?〞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问题,所以《食物链》这一课是顺利成章、一环扣一环的。
同时表达了“生物与环境密切关系〞的核心思想。
教材以“做中学〞→“学中用〞→“用中思〞为线索安排内容,注意到不仅仅是单个知识点的阐述,而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来综合考虑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在教学中给予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比拟简单的食物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理解食物链的特点四、课前准备游戏卡片、线、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1〕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视频〔2〕想一想: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生:〔1〕说出视频所描述的谚语。
〔2〕思考答复:吃与被吃。
〔二〕、分析农田中的生物师:〔1〕播放农田生态系统视频〔2〕组织学生分组活动:①将画面上出现的动植物名称写在卡片上。
②按照你发现的现象进行卡片“接龙〞。
〔3〕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写下来。
“→〞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
〔4〕引导学生分析问题:①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②你所连的食物链各有几个环节?③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④比拟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生:观看视频,思考画面出现了哪些动植物?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学生分组活动,比一比哪组进行的“接龙〞多。
记录本小组的卡片“接龙〞并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蝗虫→鸭
观看录像,谁吃谁? 请同学们将看到的生物间吃与被吃的 关系书写下来。
Food chain
螳 螂 捕 蝉
cicada yellow bird
黄 小 鱼 小 鱼 吃 虾 米
同学们知道这实际上 表达的是自然界各种生物 之间普遍存在的什么关系 吗?
吃与被吃的关系
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方法指导:
1.小组分工; 2.写卡片; 3.卡片接龙。
蝉
螳螂
黄雀
是否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若要完整,该怎样修补?
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观 察
树
青草 青草
鸡 蚱蜢 青蛙
鹰 鸡 蛇
鹰
鹰
青草
蚱蜢
蝉
螳螂
老鼠
黄雀
猫头鹰
果实
分析食物链的特点:
同学们可以 从以下角度 观察分析。
(1)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它们分别在生 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2)从所连的这几条食物链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几个环节,不同环节的动 物食性有何不同?
4、生物富集
考一考
A 10分 D 40分 B 20分 E 60分 C 30分 F 80分
猜谜语写食物链
1、一片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
草莓
2、然后又来了一群狼(再打一水果)
杨梅
草
羊
狼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这句成语从生物学的角 A 度正确的理解是( ) A.蝉和螳螂是捕食关系 B.蝉是生产者 C.蝉、螳螂和黄雀构成食物链 D.黄雀是食物链的起点 2.“水稻→蝗虫→青蛙”表示 C ( )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食物网
归纳食物链的特点
绿色植物 开始,是 1.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__________ 生产者 。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植食性动物 , 2.位于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____ 消费者 。 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3.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 消费者 。 肉食性动物 ,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____________ 3—5 4.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__________ 环节。
1、图中有哪几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有 5 个 环节。
2、图中几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绿色植物 ,它在生态 系统中属于 生物 成分。
3、图中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 菜青虫 ,属于肉食性动物 的是 黄鼠狼、狐狸 ,鸡的食性是 杂食性 。
天敌与农林害虫
1只啄木鸟1天消灭蛀干害虫300多条
1只猫头鹰1年可捕食老鼠1000多只, 相当于保住了1000公斤粮食。
6.下列构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的是 (C ) A.荷叶和青蛙 B.蝗虫和麻雀 C.棉花和蚜虫 D.蚜虫和瓢虫 7.食物链通常开始于 ( D ) A.植食性动物 B.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D.绿色植物 8.下列属于肉食性动物的是 ( C ) A.猪 B.鸡 C.虎 D.马 9.下列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 ( A ) A.马 B.狮 C.虎 D.豹
什么是生物富集现象?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什么是生物富集现象?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
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 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化。
1、食物链的定义
2、食物链的特点
3、生物防治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B)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阳光→玉米→老鼠 4.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A.种子→麻雀→鹰 B.麻雀→鹰→种子 C.鹰→种子→麻雀 D.鹰→麻雀→种子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狐、青草、野兔,它们形成的食物链是 ( D) A.狐→青草→野兔 B.青草→狐→野兔 C.野兔→狐→青草 D.青草→野兔→狐
连线找天敌
狐狸 蚂蚁
瓢虫
穿山甲
螳螂
松毛虫
黄雀
灰喜鹊
松鼠
蚜虫
什么是生物防治?
科学家从生物的食物链中得到启发,想 出了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防治,即生 物防治法,大大减少了害虫的危害。
想一想: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有什么意义?
经济、安全 减少环境污染 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1. 明代有个叫陈经纶的人在教人种甘薯时,看到天边飞来了一群 蝗虫,把薯叶全部给吃光了,一会儿飞来了几十只鹭鸟,把蝗虫又给 吃掉了。他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鸭和鹭鸟的食性差不多,于是便养了 几只鸭子,放在鹭鸟活动的地方,结果发现,鸭子吃起蝗虫来,比鹭 鸟又多又快,于是就号召当地老百姓大量养鸭。每当春夏之间,便将 鸭子赶到田里去吃蝗虫。(明《《治蝗笔记》》)。 • (1)春夏季甘薯田里蝗虫的体色与薯叶相似,这种体色是一种 _________ 保护色 捕食 • (2)鹭鸟以蝗虫为食,鹭鸟与蝗虫之间是____________ 关系。 • (3)在“甘薯→蝗虫→鹭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_________, 。 甘薯 消费者是___________ 蝗虫和鹭鸟 • (4)除“甘薯→蝗虫→鹭鸟”这条食物链外,结合上文,请再 写出一条食物链。
注意: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 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 指向后面的动物。
卡片接龙模型展示
青草 青草 青草
鸡 蚱蜢
蚱蜢
鹰 鸡
青蛙
鹰
蛇 鹰
如果把以下三种生物放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果实
老鼠
猫头鹰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就像什么?
在一定区域内,各种 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 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4)在所连的食物链中,鸡可以分别位于哪个环节, 说明什么?
分析食物链的特点
第1环节 第2环节 其他环节
青草 青草
青草
鸡 蚱蜢 蚱蜢
大多植食性
鹰 鸡 青蛙 蛇 鹰
鹰
绿色植物 动 物 (生产者)(消费者)
大多肉食性 动 物 (消费者)
动物的食性:
◎有些动物只吃植物,如蝴蝶、长颈鹿 等,称为「植食性动物」 ◎有些动物只吃动物,如狮子、老虎 等, 称为「肉食性动物」 ◎有些动物吃植物也吃动物,如麻雀、 鸡等,称为「杂食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