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表面活性剂对改性脂肪酸捕收剂的增效作用_周凤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对农药的作用--表活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对农药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可将无法直接使用的农药原药制成可以使用的农药制剂。
它作为一种农药助剂应用在农药上,不但可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还可减小农药的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并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
但由于农药是一类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学品,其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和环境条件又十分复杂,农药中的表面活性剂除须按原药的性质、特点选择配制外,还需考虑表面活性剂本身对靶标生物产生的影响。
1、增溶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胶团作用,使用难溶性原药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这就是增溶作用。
HLB=15-18的表面活性剂可作增溶剂用,但只有当增溶剂的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才呈现增溶作用。
此时,难溶药物被增溶剂的亲油基包藏或吸附在胶不内部,增溶剂的亲水基在水中,于是非极性的药物可溶于水中。
2、分散剂分散剂能阻碍或防止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聚集,并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均匀分散。
分散剂吸附于油-水界面或固体粒子表面,在粒子周围形成电荷或空间位阻势垒,有助于防止农药粒子在调剂和储藏期间再度聚集。
用作分散剂的一般是具有多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盐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而高分子分散剂(如聚羧酸酯钠盐)在制备水悬剂时,因其具有吸附性能及使已分散的粒子带电荷并具有较大的空间势垒等特性而显得尤为重要。
3、润湿剂大多数有机合成原药是硫水性的,需兑水使用。
以水为基质的制剂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都需要加入润湿剂。
用作润湿剂的主要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等)和非离子型(如平平加、农乳100#、农乳600#、吐温、山梨醇聚氧乙醚等)。
某些天然产物如木质素磺酸盐、茶枯、搭皂角等也是较好的润湿剂。
由于润湿剂的作用,可使药物分散度增大,制剂稳定性增加,还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和增强药效。
4、乳化剂大多数农药原油或农药原药的有机溶液与水不相溶。
乳化剂是配制乳油、微乳剂、乳剂等剂型所不可缺少2的成分之一。
表面活性剂在配方中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配方中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在皮革化学品配方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组分之一,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如表面活性、表面吸附、胶体性质、乳化及分散等性质等,使有效制革组分能够在革中渗透、分散、吸附、扩散等,或者帮助高分子助剂分散均匀,使油溶性的高分子能够形成稳定的乳液或微乳液,进行填充复鞣或在革的表面成膜。
二是本身是制革助剂的主要成分,如作为bc%c1"脱脂剂、加脂剂、柔软剂、防绞褂、渗透剂、消泡剂、防水防油防污剂等。
皮革化学品很少是油溶性的,一般均为水分散体,如胶体、乳液、水溶液等。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分散、稳定和增溶在皮革化学品的配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许多助剂在水溶液中的良好分散性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这些作用来改善的。
1润湿和渗透将水滴于石蜡上,水呈球状,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则水滴趋于铺展。
这种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性能称为润湿;而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易于更快地浸透帆布或棉絮,这种液体对于多孔性固体的浸湿过程称为渗透。
提高润湿力的方式主要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体现在改善固体性能,如通过单层吸附使带相反电荷高能表面拒水、抗黏;通过多层吸附使高能表面更加亲水。
改善液体性能,在润湿剂与固体表面带同种电荷时,润湿性增大。
其次,可改变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加大接触面积,使液体易于填入空隙,趋于完全润湿。
在制革和毛皮加工的多道工序中,润湿和渗透是使皮革化学品与蛋白质纤维作用的前提条件,必须加入润湿剂或渗透剂。
对于低能表面的完全润湿,就要使润湿液的表面张力能降低到低能表面的临界值以下,以改进润湿。
不易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如二正辛基磺基琥珀酸钠,即属于良好的润湿剂。
亲水基在分子链中部并呈分支结构或者烃链较短的(如C5~C10链),其润湿性能也较好。
常用的渗透剂有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HLB为12)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如OP-7);带有支链和强极性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拉开粉BX-2(丁基萘磺酸钠)、环烷酸钠、烯基琥珀酸磺酸盐等。
表面活性剂的七大作用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表面活性剂的七大作用(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表面活性剂的七大作用!1润湿作用要求:HLB:7-9所谓润湿即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为液体所取代的现象, 能增强这一取代能力的物质称为润湿剂。
润湿一般分为三类∋接触润湿一沾湿( 浸入润湿一浸湿( 铺展润湿一铺展。
其中铺展是润湿的最高标准, 常以铺展系数) 作为体系之间润湿性能的指标。
此外, 接触角大小也是润湿好坏的判据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控制液、固之间的润湿程度。
农药行业中在粒剂及供喷粉用的粉剂中,有的也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药剂在受药表面的附着性和沉积量,提高有效成分在有水分条件下的释放速度和扩展面积,提高防病、治病效果。
在化妆品行业中,做为乳化剂是乳霜、乳液、洁面、卸妆等护肤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2胶束与增溶作用要求:C>CMC ( HLB13~18)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当其浓度高于CMC值时,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成球状、棒状、束状、层状/板状等结构。
增溶体系为热力学平衡体系;CMC越低、缔合数越大,增溶量(MAC)就越高;温度对增溶的影响:温度影响胶束的形成,影响增溶质的溶解,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Krafft点, Krafft点越高,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
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
在聚氧乙烯链相同时,碳氢链越长,浊点越低;在碳氢链相同时,聚氧乙烯链越长则浊点越高。
非极性有机物如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加入油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后, 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这称为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与普通的溶解概念是不同的, 增溶的苯不是均匀分散在水中, 而是分散在油酸根分子形成的胶束中。
经X射线衍射证实, 增溶后各种胶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而整个溶液的的依数性变化不大。
一种新型提高采收率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一种新型提高采收率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宋一帆【摘要】生物表活剂具有极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能够降低原油的粘度并且具有乳化作用,作为驱油剂使用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华北油田肃宁工区使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19【总页数】2页(P40-41)【关键词】生物表活剂;降粘;提高采收率【作者】宋一帆【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学院,上海 2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9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采油技术与其他化学合成表活剂相比具有许多优点[1],主要为分子量小,穿透能力强,不会堵塞地层,在微生物和其他大分子表活剂无法波及的低孔低渗储层,生物表活剂依然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耐盐性好,保护地层,不结垢;温度适应范围广,4℃~120℃温度范围内性质稳定。
生物表活剂在地层中通过与岩石、原油发生作用,可有效解决微孔隙的堵塞情况,在油层深部起到良好的疏通作用,可有效降低注水压力。
可应用于超低孔、超低渗在内的各种条件油藏,解决开采难度大,有效措施少,连通性差,常规注水见效差,含蜡量高,温度过低或过高等多种问题。
是一种无毒、安全环保的新型采油技术。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依据他们的化学组成可分为糖脂、脂肪、脂肪酸、磷脂、多糖-脂复合物、脂肽[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既有极性基团又有非极性基团,是一类中性两极分子。
亲水基团可以是离子或非离子形式的单糖、二糖、多糖、羧基、氨基或肽链;疏水基团则由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或带羟基的脂肪酸组成。
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在两相界面定向排列形成分子层,能降低界面的能量,即表面张力,多数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将表面张力减小至30mN/m。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热及化学稳定性。
脂酞类生物表活剂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提取有效成分主要为脂肽,分子式为C51H89O13N7,C52 H91O13N7和C53H93O13N7,分子量分别是1007,1021和1035,这三种占总脂肽含量95%以上。
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丁醇萃取发酵性能

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丁醇萃取发酵性能杨影;张龙云;史仲平【期刊名称】《生物加工过程》【年(卷),期】2008(6)4【摘要】研究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对丁醇萃取发酵的影响.丁醇发酵中有大量H2、CO2气体生成,生成的气泡携带发酵溶剂产物(丁醇、丙酮)进入萃取液相,促进了水相中发酵毒性产物向萃取液相的移动.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气-液膜的表面张力,促使大气泡破碎,从而使发酵产气以较小气泡的形式穿过萃取液相.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强化发酵溶剂产物从水相到萃取相的移除速度,缩短发酵产物在油水两相中达到平衡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发酵生产强度.以地沟生物柴油为萃取剂,吐温-80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140%时,与对照相比(无表面活性剂的萃取发酵),相同发酵时间内萃取相中丁醇体积分数提高了21.2%,总溶剂生产强度也提高了16.5%.【总页数】6页(P25-30)【作者】杨影;张龙云;史仲平【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3【相关文献】1.添加电子载体耦联原位液液萃取的高效丁醇发酵 [J], 牛晓乐;史仲平;张龙云2.水相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对TBP萃取低浓度金的影响 [J], 杨项军;陈景;吴瑾光;张欣;黄昆;赵家春;李奇伟;陈奕然3.鸡冠花正丁醇萃取物改善大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机制研究 [J], 顾媛媛;赵润琴;石朗;张允菲;冯程;方芳;张淑香;王连芝;陈大忠4.延龄草正丁醇萃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作用及对抗氧化酶活性和肝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J], 陈显兵;谭志鑫;覃芙蓉;朱晓静;李金涛;何巧媛5.丁酸胁迫耦联丙酮丁醇梭菌-酿酒酵母混合培养强化丁醇发酵性能 [J], 何珍妮;盖来兵;罗洪镇;张敬书;赵艳丽;段作营;史仲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剂型中的应用原理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剂型中的应用原理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的种类与农药剂型中的使用原理(上部)(一)表面活性剂对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1.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现象(一)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现象:湿展剂和乳化剂除本身作用之外,还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有表面活性作用,因而也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一类物质分子能在一种液体的表面进行定向排列,这类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请观察下列现象:一烧杯装满清水,水面上撒一层粉末,再加一滴肥皂水,漂在水面上的粉末立即向边缘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表面活性现象。
这是因为肥皂(高级脂肪酸钠盐),具有两亲性(R-COONa),即分子中有亲水的极性基(-COONa)和亲酯的非极性基(R-),当肥皂加入水中后,非极性基插入油酯中,无油就插入气界中,极性基立即插入水界中,因此在水面上形成定向排列的分子层,呈胶囊状存在,而把浮在水面上的粉末推向杯壁。
表面活性剂具备的条件:(1)分子具有两亲性,(2)亲水力与拒水力平衡。
二者缺一不可。
请看下列两种物质:(1)醋酸钠(CH3COONa),分子中有两亲性,但亲水力大于拒水力。
(2)硬酯酸钠(C18H35COONa),分子中有两亲性,但拒水力大于亲水力。
以上两种物质分子中虽有两亲性,但都不是表面活性,因为亲酯力与亲水力不平衡,CH3COONa极性基把分子拉入水中,C18H35COONa的亲酯基把分子拉入油中,两者均不能在油水界面上呈定向排列,没有表面活性作用。
2.表面活性剂对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的向心收缩力。
向心力可使液体的液滴缩小到最少的程度,向心力越大,液体形成的液滴就越少,喷雾就越不均匀。
表面张力的来源:处在液体内部分子从各方面受到相邻分子的吸引力而互成平衡,作用某分子的合力为零.所以液体内部均可任意移动。
而液体表面的某分子的吸引力是指向液体内部,并与液面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的即为表面张力。
四种表面活性剂对改性脂肪酸捕收剂的增效作用

Z H OU F e n g ,C t l E N T i n g 一, Y A N C h u n j i e , Z O U Y i k u n ,
Y A NG Xi an g .GE We n '
( J . F a c u l t y o fMa t e r i a l a n d C h e mi s t r y ,C h i n a U n i v e n i t y f o G e o s c i e n c e s ,Wu h a n 4 3 0 0 7 4, C h i n a ;
・
8 8・
有色 金属( 选矿部 分)
2 0 1 5年第 6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9 4 9 2 . 2 0 1 5 . 0 6 . 0 2 0
四种 表 面 活 性 剂对 改性 脂 肪 酸 捕 收 剂 的 增 效 作 用
f a t t y a c i d c o l l e c t o r Dd 一 2 1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l f o t a t i o n o f r h o d o c h r o s i t e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s e l e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c o l l e c t o r f o r r h o d o c h r o s i t e w a s i mp r o v e d b y a d d i n g s u r f a c t a n t ,a n d t h e mi n e r a l r e c o v e r y w a s e n h a n c e d f r o m 4 9 . 1 0 %
表面活性剂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近年来,社会经济市场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大型石油公司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使用表面活性剂,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采收率。
本文详细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乳化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标签:驱乳化;影响;表面活性剂;采收率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影响乳化作用的因素很多,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地层环境、原油组成和驱替条件等。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胶束溶解油水,形成乳液和微乳液。
一般认为,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是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油水界面张力能否降至超低是化学驱中选择表面活性剂的关键指标。
三元复合驱油的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乳化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但对表面活性剂驱很少研究乳化的油回收的影响,因此,在某些油田西区为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驱乳化影响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
研究区平均地层温度为85E,地下原油粘度为1。
25mPa·s,原始地层水总盐度为25.58×1 04mg/L。
其中Ca2+和M9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700和1000mg/L。
经过30多年的开发,研究区采收率已接近水驱标定采收率,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综合含水率已超过96%,但剩余储量仍高达600×10t。
一、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实验为了更好地了解表面活性剂乳化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对油气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使用的表面活性剂:YD-G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H-y-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所需油:大型油气田的脱水脱气原油,模拟原油以1:1的比例混合和混合,粘度约为0.9~1m Pa*S;(3)使用的岩心:长700米,宽23米,渗透率约0.4平方微米;(4)所需仪器:液滴界面旋转张力计、激光粒度分布器、多功能物理能量模拟装置和高速色散均质器。
2.实验法。
(1)耐高温、耐盐度分析:取一定量的水,注入区块试验现场,在表面活性剂溶液YD-G1与SH Y-1中制备,为0.3毫摩每升;在低于85℃、油水界面张力引起实验室在油田;、密封包装的油和适量水,保存在120℃的保温箱内30天后,其测试的界面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rhodochrosite; flotation; surfactant; synergistic effect
现代泡沫浮选过程中, 脂肪酸仍然是一类最基 本的氧化矿浮选捕收剂。为了赋予这类化合物以更
[13 ] , 好的浮选性能, 国内外都作过大量工作 向其中 “增效剂” 。近年来人们对使用表面活性 加入所谓的
3
3. 1
结果与讨论
浮选结果 21 作捕收剂, 采用 Dd对比了不加增效剂以及 使用不同的增效剂的粗选指标。 试验结果如图 1 。 21 中不添加增效剂 从图 1 可以看出, 在捕收剂 Dd时, 浮 选 回 收 率 只 有 49. 10% 左 右, 精矿的品位 ( 15. 28% ) 比原矿 ( 10. 40% ) 仅提高了 4. 78% , 添加 了增效剂后, 精矿的品位可以提高 4. 64% ~ 6. 26% , 回收率可以提高 6. 41% ~ 35. 07% 。 所用的增效剂不同, 增效作用 不 同。 使 用 TW
直接从仪器显示屏上读出来。测试对象为用 100 mL 含 2% 捕收剂的溶液。 2. 3 粒度测试 每次称 2 g 细粒级 ( 粒径在 200 nm 左右 ) 的锰 矿原矿样, 按照质量比 1∶ 400 加入去离子水, 随后加
入由捕收剂与增效剂按照质量比 3∶ 1 配成的乳浊液 并超声振荡 3 min, 之后进行测试。 2. 4 矿物表面动电位( Zeta 电位) 的测试 将原矿矿样用研钵磨至 - 2 μm, 称取 20 mg 锰 矿原矿样放入烧杯中, 并在烧杯中加入 35 mL 去离
比使 用 其 他 三 种 增 效 剂 的 精 矿 回 收 率 要 高, 达到 84. 17% 。与单纯使用捕收剂相比, 效应更加显著。 少量的增效剂既可以增加精矿中锰的品位, 而且还
· 90·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015 年第 6 期
极大地提高锰的回收率, 使捕收剂的捕收性能更好。
于是加入增效剂后的复配体系的 的疏水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优于单一捕收剂。 3. 2. 2 不同混合捕收剂对菱锰矿的疏水团聚作用 阴离子型捕收剂吸附在矿物表面后, 可与矿粒
2
2. 1
试验方法
浮选试验 用 0. 5 L 的单槽浮选机进行浮选试验, 设定转速
3 充气量为 0. 20 m / min, 浮选浓度为 为 2 000 r / min, 20% , 5 min ; pH , 搅拌 加入碳酸钠调节 在 pH 为 9 时
5 min 后加入捕收剂或混合 加入抑制剂水玻璃溶液, 捕收剂对 菱 锰 矿 进 行 捕 收; 然 后 矿 浆 充 气, 浮选 6 min, 使菱锰矿浮选到泡沫产品中。 泡沫产品和槽内 产品分别过滤, 并在 60 °C 时干燥至恒重, 根据以下 公式计算出选矿产品的锰回收率 : ( 1) 锰回收率 = C ·c / ( C + T) f·100 g; c 和 f 式中: C 和 T 分别为精矿和尾矿的质量, %。 分别为精矿和原矿锰品位, 2. 2 表面张力测定 采用白金板法进行溶液的表面张力测定, 具体 步骤如下: 当白金板接触到被测溶液后, 白金板就会 这种力来自于溶液的表面张 立即受到往下拉的力, 力。当这种向下拉的力及其他相关的力与平衡力达 到均衡时, 白金板就会立即停止向溶液内 部 浸 入。 , 因此 表面张力仪的平衡感应器能够测量出白金板 的浸入深度, 并将深度值转化为表面张力的值。 可
2015 年第 6 期 分析( XRF) 结果见表 1 。 表1 Table 1
成分 含量 MnO 13. 8
周
凤等: 四种表面活性剂对改性脂肪酸捕收剂的增效作用
· 89·
锰矿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Xray fluorescence chemical analysis of manganese ores
· 88·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015 年第 6 期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9492. 2015. 06. 020
四种表面活性剂对改性脂肪酸捕收剂的增效作用
周 凤
1, 2
, 陈
婷
1, 2
1, 2 1 , 严春杰 , 邹义坤 , 杨
1 祥 , 葛
文
1, 2
( 1. 中国地质大学 材料与化学学院, 武汉 430074 ; 2. 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武汉 430074 )
关键词: 菱锰矿; 浮选; 表面活性剂; 增效作用 中图分类号: TD 923 文献标志码: A
9492 ( 2015 ) 06008805 文章编号: 1671-
Synergistic Effect of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Surfactants on Modified Fatty Acid Collector
21 作为 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发的改性脂肪酸 Dd80 ( TW) 、 捕收剂, 吐温十二烷基磺酸钠( SBS) 、 十二 100 ( TX ) 作为增效 曲拉通 X烷基苯磺酸钠( SDBS) 、 剂。对湖南凤凰—花垣地区低品位难选碳酸锰矿进 行了浮选试验, 研究四种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酸类捕 21 的增效作用, 收剂 Dd通过表面张力、 矿物粒度、 Zeta 电位、 红外光谱, 探讨了增效剂的作用机理。
2 2 2 ZHOU Feng1, ,CHEN Ting1, ,YAN Chunjie1, ,ZOU Yikun1 , 2 YANG Xiang1 ,GE Wen1,
( 1. Faculty of Material and Chemistr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 ,China; 2.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NanoGeomaterial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430074 ,China)
摘
21 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要: 考察了四种表面活性剂在菱锰矿浮选中对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 Dd表面活性剂的添 80 时, 可以提高捕收剂对菱锰矿的选择性 。当添加表面活性剂为吐温回收率从 49. 10% 提高到 84. 17% 。 通过液体表面 加, 张力测试、 粒度分析、 动电位测试及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揭示了表面活性剂的增效机理 。 该机理表现为增效剂物理吸附于矿物 表面,有效促进了捕收剂的化学吸附作用, 且增效剂的加入会与捕收剂在菱锰矿表面产生共吸附。
使矿粒凝聚在一起。 图 3 是细粒级 发生缔合作用, 菱锰矿与单一捕收剂或者经过表面活性剂增效后的 捕收剂作用前后粒度的变化。 由图 3 可知, 当捕收剂中加入增效剂后, 矿物颗 粒粒径明显增大。 当增效剂为 TW 时, 菱锰矿粒径 图 1 不同增效剂对锰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type of synergists on grade and recovery of manganese 3. 2 3. 2. 1 增效剂机理探讨 不同增效剂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SDBS、 SBS 属于阴 离 子 型 表 面 活 性 剂, TX、 TW 进一步增大, 达到 2 000 nm。可见, 增效剂可以增加 而在本文讨论的四 细粒级菱锰矿的疏水团聚作用, TW 能最大的促进这一作用的进行。 种增效剂中,
剂作为脂肪酸的增效剂做了许多研究。 谢恒星、 李 东莲等 等
[5 ]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具有增强脂肪酸类的捕 收剂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和水溶性的特性。 罗 惠 华 研究了常温下不同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酸类捕收
[4 ]
剂的增效作用以及这五种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酸类捕 2 的增效作用, 收剂 H同样介绍了非离子型和阴离 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较好地改善羧酸类捕收剂的捕 收性能。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少量加入能明显提 高浮选指标( 品位与回收率) 。但是关于表面活性剂 对锰矿浮选的增效作用, 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
用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矿浆 pH。 充分搅拌 2 子水, min 后加入由捕收剂与增效剂按照质量比 3∶ 1 配成 的乳浊液, 超声振荡 3 min 使矿浆充分分散, 然后用 医用注射器吸取矿浆悬浮液注入到测试电泳管, 进 行矿物表面动电位测试, 共测量三次, 取其平均值。 2. 5 红外光谱分析 为了比较药剂在矿物 表 面 作 用 前 后 的 光 谱 变 化, 对矿物以及矿物与捕收剂作用的样品进行红外 光谱测试。压片法测试红外光谱的具体流程为: 先 将锰矿原矿在 105 °C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部分矿 样在研钵中磨至 - 2 μm。 取出另一部分锰矿矿样, 加入由捕收剂与增效剂按照质量比 3∶ 1 配成的乳浊 液, 超声 5 min。然后过滤, 所得固体真空烘干, 得到 四个矿物与捕收剂作用的样品, 并按照上述步骤进 行红外光谱测试。
1. 3
试验药剂 碳酸钠: 工业级, 配制 10% 水溶液。 水玻璃: 工业级, 高模数, 配制 10% 水溶液。 80 ( TW ) 、 增效剂: 分析纯, 吐温十二烷基磺酸
100 钠( SDS)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SDBS ) 、 曲拉通 X( TX) 。 21 : 工业级, 捕收剂 Dd自行研发的改性脂肪酸, 配制 2% 水溶液。 21 与四种增效剂按照质量比 混合捕收剂: Dd3∶ 1 配成的混合溶液。
1
1.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矿样
试验样品来自湖南凤凰—花垣矿区, 是典型的 低品 位 难 选 碳 酸 锰 矿。 根 据 X 射 线 衍 射 分 析 ( XRD) , 确定了主要矿物为菱锰矿、 石英、 伊利石、 钠 长石、 黄铁矿、 石膏、 软锰矿。 原矿 X 射线荧光光谱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 12120113087100 ) 0220 0710 投稿日期: 2014修回日期: 2015作者简介: 周 凤( 1992- ) , 女, 博士研究生, 从事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