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 随堂测试卷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技艺的基本特点是()。
[单选题]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C.词语记忆占优势,形象记忆逐渐发展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正确答案)2.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分析和()。
[单选题] *A.抽象B.概括C.比较D.综合(正确答案)3.幼儿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湿了,就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单选题] *A.概括性B.间接性(正确答案)C.合理性D.整体性4.“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单选题] *A. 常规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5. 幼儿在生活中碰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会说“让我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指() [单选题] *A.想象活动B.知觉活动C.记忆活动D.思维活动(正确答案)6.把记忆材料保存在大脑中的环节是()。
[单选题] *A、再认B、再现C、保持(正确答案)D、识记7.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幼儿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单选题] *A.再认(正确答案)B.识记C.再现D.保持8.元旦庆祝会活动的欢乐情景一直在幼儿的脑海里回绕,这主要是()。
[单选题] *A.情绪记忆、形象记忆(正确答案)B.运动记忆、语词记忆C.形象记忆、运动记忆D.逻辑记忆、情绪记忆9.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是()。
[单选题] *A.有意识记B.无意识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正确答案)10.从记忆的提取方式说,幼儿最先出现的记忆是()。
[单选题] *A.感觉B.运动C.再认(正确答案)D.再现11.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幼儿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单选题]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语词记忆(正确答案)D.运动记忆12. 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
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怎样的?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遗忘D. 无规律遗忘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B. 存储C. 再现D. 遗忘答案:D3.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多少个信息单元?A. 3-5个B. 5-7个C. 7-9个D. 9-11个答案:B4. 长期记忆的存储时间通常是多久?A. 几分钟B. 几小时C. 几天D. 几个月到终身答案:D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解释遗忘的原因?A. 衰退理论B. 干扰理论C. 动机性遗忘理论D. 过度学习理论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特点。
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最初非常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
遗忘的内容在记忆后的最初几分钟内迅速减少,然后遗忘速度开始减缓,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2. 解释什么是前瞻性记忆。
答:前瞻性记忆是指个体对于将来某个特定时间或事件需要执行的任务或行为的记忆。
这种记忆要求个体在没有外部提示的情况下,主动回忆并执行计划中的行动。
三、论述题1. 论述记忆编码过程中的三种主要编码方式。
答:记忆编码过程中的三种主要编码方式包括:- 视觉编码:通过视觉感知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记忆的过程。
- 声音编码:通过听觉感知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记忆的过程。
- 语义编码:通过理解信息的意义并将其转化为记忆的过程,这种编码方式通常涉及对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加工。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经常遗忘所学内容,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改善建议。
答:学生经常遗忘所学内容可能的原因包括:- 编码不充分:学习时没有深入理解材料,导致信息编码不牢固。
- 存储干扰:新旧信息之间存在干扰,影响了记忆的存储。
- 缺乏有效的复习策略:没有定期复习,导致记忆逐渐衰退。
- 动机不足:学习动机不强,影响了学习效果。
改善建议:- 加强理解:深入理解学习材料,提高编码质量。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 章节练习(附答案)

第二章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
A.幼儿前期B.幼儿初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2.下列属于 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B.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3. 幼儿晚期是指( )A.0~2岁B.3~4岁C. 4~5岁D.5~6岁4. ( )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B.4~5岁C.3~4岁D.2~3岁5.( )岁幼儿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A.3~4岁B.4~5岁C.5~6岁D. 2~3岁6.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在( )表现最为明显A. 幼儿初期B.幼儿中期C.幼儿期D.幼儿晚期7. 幼儿初步掌握- -些数的概念是在( )岁。
A. 3~4岁B.4~5岁C. 5~6岁D. 5岁8.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
A.观察B.操作C.联系D.游戏9.( )是幼儿学习的突出特点。
A.直观形象性B.个别差异性C.学习积极性D.无意性和内隐性10.( ) 是幼儿探究世界的主要方式。
A.操作活动B.模仿学习C.语言学习D.观察活动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符合幼儿初期心理特点的有( )A.抽象思维开始萌芽B.爱模仿C.情绪作用大D.认识依靠活动2.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包括( )。
A.好学好问B.抽象能力开始萌芽C.个性初具雏形D.不断发展的社会性3.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
A.模仿学习B.操作尝试学习C.语言理解学习D.综合性学习4.操作尝试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又可分为( )。
A.手把手的操作B.模仿示范的操作C.尝试错误的操作D.反复练习的操作5.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等。
A.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B.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C.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D.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答案一、单选题1-5 BBDAC 6-10 BCAAA二、多选题1、BCD2、ABC3、ABCD4、ABCD5、ABCD。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1.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
A.意识B.心理C.动机D.意志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3.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B.有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随意注意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A.31天B.6天D.20分钟6.( )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A.5~6.岁B.4~5岁C.3~4岁D.2~3岁7.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单词句B.电报句C.简单句D.复合句8.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 )的。
A.完全未分化B.高度分化C.相继分化D.基本分化9.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A.经验性想象B.情景性想象C.愿望性想象D.拟人化想象10.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A.桑代克B.皮亚杰D.杜威11.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
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D。
记忆的概括性12。
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
5分钟B。
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
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
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14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15.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A。
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试习题.doc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自我屮心性B.客体永久性C.守怛性D.可验证性2.()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向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
A.生理£1我B.社会&我C.心理£)我D. £1我意识4.已柯研究表明,儿童U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2岁B. 4岁C. 5岁以前D. 1〜3岁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足()。
A.皮亚杰B.柯尔扪格C.埃里克森D.华牛6.自我意识的成分不包拈()。
7.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8.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敁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冇稳定区别的()。
9.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10.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教养方式K成长起來的。
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11.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三种教养模式,以下哪个不是以上的教养模式()。
12.A.专制型B.开放型C.民主型D.放纵型13.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可能性B观察性C.目的性D.可控制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 ,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2、_____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3、_____ 是智慧的最菇表现,因而从逻辑学屮引进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4、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 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5、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耍是____ 和_____ 的分化。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典型真题评析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典型真题评析: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ll~16 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评析】答案为D。
此题旨在考查认知阶段理论的年龄阶段。
11~16岁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2.人格的核心是()。
A.性格B.气质C.风格D.理想【评析】答案为A。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此题旨在考查人格与性格的区别。
同步模拟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D.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2.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差异性B.顺序性和定向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3.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A.是稳定时期B.是最佳时期C.是较慢时期D.已开始有所下降4.关键期的存在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5.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认识6.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7.少年期指()。
A.3 岁~6、7 岁B.11、12 岁~14、15 岁C.6、7 岁~11、12 岁D.14、15 岁~25 岁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 年编制。
A.比纳一西孟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书克斯勒量表9.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试卷+答案

学校20 至20 学年第二学期《幼儿心理学》试卷(A)(闭卷)适用专业:幼儿教育考试时间:90分钟共4页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儿很喜欢做游戏B. 幼儿很喜欢提问题C. 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D. 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 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C. 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 普通心理学的基础3.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与B. 口腔与手的协调C. 手与脚的协调D. 眼手协调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级情感()。
A. 理智感B. 美感C. 道德感D. 归属感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B. 行动性C. 具体形象性D. 抽象逻辑性6.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
”这是属于()。
A. 想象B. 判断C. 直觉D. 下定义7.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 反复练习B. 回避说出某些词C. 放慢说话的速度D. 解除紧张8.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C. 自我调节化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9.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B. 注意C. 动作D. 口头言语10.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A. 关键期B. 原始期C. 最近发展区D. 最佳期11.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A. 游戏B. 模仿C. 逻辑推理D. 阅读识字12.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
A. 以直接判断为主B. 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C. 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D. 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13.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的方式是()。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幼儿心理学》试卷 (记忆与想象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起来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冬冬跟妈妈逛商店,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高兴地说:“妈、这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3、儿童最早出现的是 ,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 ) A情绪记忆B 语词记忆C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4、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5、形象与的结合,使得幼儿记忆的效果更好。
( ) A动作 B语词C表象 D情绪6、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 A意义记忆 B 逻辑记忆C机械记忆 D 理解记忆7、.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8、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A再认 B 再现C保持D识记9、幼儿看见白云,会认为那是小兔子、棉花,这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10、幼儿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种做法属于()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11、若问幼儿:什么是冬天?幼儿会说:有大雪、路滑、天冷。
这种想象是()A.经验性想象B.情境性想象C.愿望性想象D.拟人性想象12、作家创作新小说,科学家提出新构想等活动,所进行的想象都属于()A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13、有个孩子喜欢画画,但他画的长颈鹿脖子特别长,这说明幼儿想象的()A独特性 B夸张性 C 情绪性 D 情境性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看,遗忘并非全是坏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测验
第二章幼儿记忆的发展
姓名____ 班级_____
第一题填空
一、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_保存__、_加工_和__提取_的
心理过程。
二、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再认能力__的提高。
三、两个关于__延迟模仿__和__客观永久性__的研究实验证明了婴
儿具有回忆能力。
四、婴儿的记忆能力不仅表现在__识记__和__再认__中,还表现在
更复杂的__分类编码__活动中。
五、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__识记目的__、不需特定的__识记方法
__、不需特殊的__意识努力__的识记。
第二题名词解释
1.内隐记忆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无意识影响。
2.自传体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3.记忆恢复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
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
4.模糊跟踪理论大脑在组织和编码信息时,产生一个概要的模糊
版本。
5.记忆策略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取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
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第三题单项选择
1.(B)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
A、情绪记忆
B、自传体记忆
C、长时记忆
D、有意识记
2.在记忆中,后来回忆的内容比即时回忆要多,这种现象称为(C)
A、有意识记
B、长时记忆
C、记忆恢复
D、瞬间识记
3.(A)有助于儿童利用已有经验预测将来的事件,也有助于儿童的自我认识的发展。
A、自传体记忆
B、感觉记忆
C、形象记忆 D机械识记
4.在整个幼儿期,(D)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记忆恢复
D、动作识记
5.与遗忘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是(C)
A、复习
B、背诵
C、及时复习
D、及时背诵
第四题多项选择
1.从记忆的态度方面可分为(A、C、D、E)
A、无意识记 B形象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识识记
E、有意识记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分别有感觉记忆(B)暂时记忆(D)长时记忆(E)
A、0~0.25秒
B、0.25~2秒
C、2~5秒
D、60秒以内
E、60秒以上至终生
3.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D、E)
A、幼儿以无意识记为主
B、幼儿有意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C、幼儿有意识记的发生标志着无意识记的结束
D、学前儿童无意识记的效果好于有意识记
E、幼儿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的发展除了与年龄、活动的性质有关外,也与材料的难度有关。
4.下列哪些是影响自传体记忆的主要因素(B、C、E)
A、年龄
B、语言
C、经验
D、材料
E、记忆缺失
5.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重要因素有( A、C、D)
A、材料
B、年龄
C、情绪
D、智力
E、时间
第五题判断对错
1.在幼儿期无意识记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无意识记的效果要好于有意识记。
(√)
2.记忆恢复现象的出现标志着遗忘规律的结束。
(×)
3.幼儿记忆策略的运用,与他们年龄的增长有关,也与成人对他们的
指导有关。
(√)4.首因效应是指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
显低于中间部位的信息。
(×)5.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
(√)第六题简答
一、幼儿有哪些记忆策略?
答:1.视觉复述策略 2.特征定位策略 3.复述策略
4.组织性策略
5.提取策略
二、遗忘规律是由谁提出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答:艾宾浩斯。
人的遗忘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
三、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答: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因素是指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动;内部因素是指与幼儿的兴趣、情绪状态、态度有关,也与幼儿的智力水平和活动方式有关。
四、什么是机械识记,什么是意义识记?
答:机械识记是指在不理解材料的内容的条件下利用复述完成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材料内容后,依靠已有的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
五、成人在与幼儿交谈是往往采用哪两种方式?
答:一是向幼儿提出许多详细的、变化的问题,为幼儿的陈述提供信息提示;二是作启示性的提问,让儿童做详细描述。
第七题实例分析
小明是一名小班的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
为此小明的奶奶经常向小明的班主任抱怨,同样的故事反复讲了很多遍,但小明还是不厌其烦的喜欢听。
“说了这一段,下面一句话他都知道,可还是要我将给他听!”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告诉小明的奶奶这其中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