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呼吸功能监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呼吸功能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分析正常人群和不同疾病状态下呼吸功能的差异。
4. 提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二、实验材料1.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肺功能仪、血气分析仪等)2. 受试者:正常健康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3. 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氧气瓶、呼吸机等三、实验方法1. 受试者准备:受试者需空腹、休息15分钟以上,保持平静状态。
2. 肺功能测试:- 潮气量(VT):受试者深吸气后,快速用力呼气,记录呼气过程中前1秒内呼出的气体量。
- 每分钟通气量(VE):受试者深吸气后,快速用力呼气,记录1分钟内呼出的气体量。
- 呼吸频率(f):受试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
- 最大吸气压(MIP):受试者尽力吸气后,保持1秒,记录此时肺内压力。
- 最大呼气压(MEP):受试者尽力呼气后,保持1秒,记录此时肺内压力。
3. 血气分析:- PaO2:动脉血氧分压。
-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4.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检查:- 患者病史询问。
- 体格检查:肺部听诊、呼吸音、咳嗽、痰液等。
-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人群呼吸功能测试结果:- VT:男性约为7.8ml/kg,女性约为6.6ml/kg。
- VE:约为5~7L/min。
- f:约为12~20次/分钟。
- MIP:约为70~120cmH2O。
- MEP:约为50~100cmH2O。
- PaO2:约为100mmHg。
- PaCO2:约为35~45mmHg。
- SaO2:约为95%~100%。
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功能测试结果:-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VT、VE降低,f升高,MIP、MEP降低,PaO2降低,PaCO2升高。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T、VE降低,f降低,MIP、MEP降低,PaO2降低,PaCO2升高。
德尔格空气呼吸压力表

德尔格空气呼吸压力表介绍德尔格空气呼吸压力表的作用和意义空气呼吸压力表(APRP)是德尔格公司所研发的一种专用仪器,用于监测人体呼吸时所受到的压力变化。
它在医疗、运动和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APRP主要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收集呼吸过程中的压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显示屏上。
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直观地获取呼吸压力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APRP还可以将数据存储和导出,为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更多有关呼吸系统的详细信息。
德尔格空气呼吸压力表的特点和优势1.高精度:德尔格空气呼吸压力表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精确测量呼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2.多功能:APRP不仅可以测量呼吸系统的压力变化,还可以分析呼气流量、氧气浓度等相关指标,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呼吸健康评估。
3.易用性:APRP操作简单,具备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和数据分析功能。
用户只需将面罩与仪器连接,然后按下启动按钮,即可获得即时的压力数据。
4.便携性:APRP体积小巧轻便,可以方便携带。
用户可以随身携带它,无论在家中、医院还是户外,都可以进行呼吸功能的监测和评估。
德尔格空气呼吸压力表的应用范围医学领域APRP在医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医生通过使用APRP可以了解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肺功能检测中,APRP可以监测患者肺部的压力变化,辅助医生进行肺功能评估和疾病诊断。
运动科学领域运动员的呼吸功能对其体能和表现有重要影响。
APRP可以帮助运动科学研究人员监测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呼吸情况,分析其呼吸节奏和呼吸肌肉力量,以此为训练计划和运动技术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呼吸研究领域呼吸系统的研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APRP可以提供呼吸系统的详细数据,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呼吸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并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
如何正确使用德尔格空气呼吸压力表1.选择合适的呼吸面罩,并确保其与APRP正确连接。
第三章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医学气体监测是采集患者气体,仪器分析 其中与患者病理和临床呼吸管理有关的气体含 量,指导医学干预的检测技术。呼气末氧气、 二氧化碳监测可以避免频繁动脉血气检查给患 者带来创伤;监测吸入麻醉气体浓度可以避免 深度麻醉危险,预防术中知晓;吸入气体氧浓 度监测可以提前发现氧气供应错误,避免恶性 事故发生。大量实践证明医学气体监测可以提 高临床麻醉管理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因此,一 些发达国家已将气体监测列为基本麻醉监测项 目。
第一节 概述
湍流与层流:造成湍流的因素公式 ρvr/η=Re 当
Re<1000时,流体作层流; Re>1500时,流体作湍流; 1000< Re <1500时,流体不稳定(可以由 层流变为湍流,或相反)。
第二节 通气频率监测
临床上通过观察 一定时间内胸腹起伏, 或鼻孔棉花毛摆动可 以计算出通气频率。 现代监测仪器常常利 用呼吸气CO2浓度、 O2浓度、气流、气道 压等曲线,根据曲线 峰值之间或谷值之间 的间期换算得到通气 频率:f=60/T
第五节 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
6、动态顺应性Cdyn、 静态顺应性Cstat:动、静态 顺应性受气道压力的影响, 静态顺应性降低则平台压上 升;呼吸道阻力增加则气道 峰压上升,动态顺应性降低。 同时测量气道压和潮气量, 可即时监测肺顺应性和通气 阻力。
第五节 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
7、容量—压力环 (PV环)又称动态顺应 性环,表示的是容量对 气道压所绘的环形图。 实线和虚线的斜率分别 代表Cdyn和Cstat。PV环每 次呼吸更新一次,实时 显示整个呼吸系统的顺 应性和气道阻力,通过 与标准曲线比较,可以 判断通气故障。
第三章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麻醉科
呼吸功能监测操作流程

呼吸功能监测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呼吸功能监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然后,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检查呼吸功能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如电源是否连接,是否校准等。
另外,需要确认被测者是否已经了解测试内容,并且没有不适或禁忌症状。
2.测试准备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需要对被测者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被测者应该坐直或卧平,舒适自然。
然后,确保呼吸道通畅,要求被测者没有堵塞鼻腔或喉咙的问题。
最后,让被测者松开身体上紧绷的衣物,尽量放松。
3.呼吸率测量呼吸频率是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使用胸带或呼吸带等传感装置来测量被测者的胸部运动。
被测者呼吸时,装置可以捕捉到胸部的变化并实时显示或记录。
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胸部运动次数,可以得出被测者的呼吸频率。
4.呼吸深度测量呼吸深度是指每次呼吸的气流量。
通常,使用呼吸流计测量被测者的呼气流速和吸气流速。
通过将呼吸流计与被测者的口腔或鼻腔连接,可以测量到被测者每次呼吸的气流量,并通过计算得到呼吸深度。
5.肺活量测量肺活量是指被测者在不同呼吸状态下的最大吸气量或最大呼气量。
常见的肺活量测量方法包括肺活量计法和气体置换法。
肺活量计法通过使用肺活量计呼吸装置,要求被测者进行最大力气的吸气或呼气,根据呼吸装置上的指示读取被测者的肺活量值。
气体置换法则通过让被测者吸入或呼出特定浓度的气体,然后测量残留气体的浓度变化,从而得到被测者的肺活量。
6.数据分析通过呼吸功能监测仪器,可以实时记录被测者的呼吸参数,并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被测者呼吸功能的评估结果。
根据不同的医学需求,可以对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软件进行设置,进行参数筛选、图形分析等。
7.结果解读和报告编写最后,根据呼吸功能监测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果解读和报告编写。
根据呼吸功能的评估结果,可以得出对于被测者呼吸功能的评估,进一步指导医疗决策或康复干预。
成人峰速仪标准值

成人峰速仪标准值成人峰速仪标准值是指在使用峰速仪(Peak Flow Meter)测量呼吸流量时,正常成人的参考值。
峰速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呼吸流量的仪器,常用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
了解成人峰速仪标准值对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峰速仪的工作原理峰速仪主要通过测量呼气和吸气时的气流速度来评估呼吸系统功能。
在峰速仪中,气流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当气体通过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通过测量这个压力的变化,可以确定呼气和吸气时的气流速度。
峰速仪的标准值是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流量参考值。
二、成人峰速仪标准值的影响因素成人峰速仪标准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位、活动状态等。
一般来说,男性的呼吸流量高于女性,年轻人的呼吸流量高于老年人,身高较高的人呼吸流量较低,而肥胖人群的呼吸流量相对较高。
此外,活动状态也会影响呼吸流量,休息时呼吸流量较低,运动时呼吸流量增加。
三、成人峰速仪标准值的参考范围根据不同的研究结果,成人峰速仪标准值的参考范围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正常成人的呼气峰流速值(PEF)应在200-300 L/min之间,而吸气峰流速值(PIF)应在200-400 L/min之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峰流速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分析。
四、成人峰速仪标准值的意义成人峰速仪标准值对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峰流速值,可以了解个体呼吸系统对于气流的调节能力,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哮喘患者的峰流速值通常会低于正常值,且变化幅度较大。
通过观察峰流速值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病情的进展,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峰速仪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前应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2.测量时应取坐位,保持身体直立;3.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4.注意保持呼气和吸气的均匀性,避免漏气或用力过度;5.如个体存在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测量。
呼吸机的检测和使用流程

呼吸机的检测和使用流程1. 检测呼吸机的基本功能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首先需要对呼吸机进行基本功能的检测,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项目:•电源和电源线检查:检查呼吸机是否连接到稳定的电源,并确保电源线没有损坏。
•气体输送管路检查:检查呼吸机与气体输送管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并确保没有气体泄漏。
•机械部件检查:检查呼吸机的机械部件,如管道、阀门、控制面板等,是否完整且无损坏。
•气道压力检查:在呼吸机上设置适当的气道压力,并确保呼吸机可以正常维持所设定的压力。
•监测仪器检查:检查呼吸机上的监测仪器,如氧气浓度、呼吸频率等是否准确。
•报警系统检查:测试呼吸机的报警系统,确保它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发出警报。
2. 检查患者适宜使用呼吸机的条件在使用呼吸机之前,必须确保患者符合使用呼吸机的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条件:•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应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征象,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可逆性病因:患者的呼吸功能衰竭应具有可逆性的病因,如肺炎、哮喘等。
•协助通气需要: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机器协助通气,而不是完全取代患者的呼吸功能。
•患者合作度:患者应有足够的合作度,能够配合使用呼吸机进行有效的通气。
•适当的呼吸机模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呼吸机模式,如辅助通气模式、支持通气模式等。
3. 正确使用呼吸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在使用呼吸机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般使用呼吸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确认呼吸机的正常工作状态,并检查气体输送管路的连接是否牢固。
• 2. 调整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
• 3. 安装面罩或插管:根据患者的需要,安装适当的面罩或插管,确保气道通畅。
• 4. 开始通气:打开呼吸机的电源开关,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呼气末正压。
• 5. 监测和调整: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和氧气饱和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教案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功能的监测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学会正确解读呼吸功能监测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呼吸功能的监测意义和重要性2. 常见呼吸功能监测仪器介绍a) 肺功能仪b) 血气分析仪c)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d) 呼吸频率监测仪3. 呼吸功能监测数据的解读和临床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呼吸功能监测的意义、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实际操作和数据记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呼吸功能监测数据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或实验室,配备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2. 教学材料:呼吸功能监测仪器、操作手册、教学PPT。
3. 学生分组: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呼吸功能监测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演示操作:现场演示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让学生直观了解整个监测过程。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数据解读:讲解如何正确解读呼吸功能监测数据,并进行临床应用举例。
6.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呼吸功能监测数据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
7.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估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呼吸功能监测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操作技能: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呼吸功能监测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3. 数据分析:评估学生是否能正确解读呼吸功能监测数据,并应用于临床情境。
七、教学延伸1. 邀请临床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呼吸功能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呼吸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注意事项

呼吸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注意事项呼吸机是一种可以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功能的医疗设备。
为了确保呼吸机使用的安全和有效,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呼吸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一些注意事项:1.定期校准:呼吸机上的二氧化碳监测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测量二氧化碳浓度。
校准频率应根据设备厂家的建议进行,一般为每周或每月一次。
2.检查传感器:在使用呼吸机前,应当检查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松动等情况。
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
3.清洁维护: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呼吸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需要经常进行清洁维护。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擦拭传感器表面,并确保彻底清洁干燥,避免残留物影响传感器的正常运行。
4.避免阻塞:呼吸机上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应放置在不会被阻塞或遮挡的位置,以便能够准确测量患者的呼气二氧化碳浓度。
在使用呼吸机时,应确保传感器周围没有物体阻挡或遮挡。
5.注意警报:当呼吸机上的二氧化碳监测仪器显示异常的浓度时,应及时关注和处理。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能表示患者的通气不畅或存在呼吸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6.聆听呼吸音:呼吸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器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医务人员的观察和判断。
在使用呼吸机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呼吸音等,及时评估患者的呼吸状态。
7.定期检查:除了定期校准外,呼吸机的二氧化碳监测仪器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定期检查可能包括仪器的内部清洁、电缆是否磨损、连接接头是否松动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8.培训人员:使用呼吸机的医务人员应受到相关的培训,了解呼吸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确保呼吸机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呼吸机是重要的医疗设备,呼吸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守上述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呼吸机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概述
不可压缩流体作稳定流动时,同一 流管内各横截面的流量都相等。 S1V1=S2V2------S1/S2=V1/V2
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小,截面积小的地方流 速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体概述
实际流体在流速不大时,是分 层流动的,各层之间不相混杂。当流 体在管道里的流速超过一定数值时, 流体将不再保持分层流动,流体各部 分互相混杂,形成漩涡,流线变得极 不规则,形成湍流.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一)目的要求:
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通气频率和气道压监测方法; 了解通气量监测的的内容与方法; 熟悉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的监测项目; 掌握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的呼吸系统组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
录
第一部分 通气频率监测 第二部分 气道压监测
速度通气量计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叶轮式、 压差式、热传导式、电磁针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叶轮式通气量计
气体经导流器经切 线方向吹动叶轮旋 转,将气体的流速 转换成叶轮的转速。 在一定范围内,叶 轮的转速与气体流 速成正比。目前一 般采用光电进行脉 冲计数测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叶轮式通气量计
在较高的潮气量 下,读数偏大, 而在较低的潮气 量下,读数又偏 小。 呼吸气流湿度对 测量有影响。
第三部分 通气容量监测
第四部分 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
第五部分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呼吸功能状态监测目的:通过观察患者呼吸功能的变化,来 指导临床救治的实施。
呼吸功能仪器的监测项目:通气力学监测、生物学监测 通气力学监测项目:通气频率、气道压、通气量等,主要反
映肺通气机制和储备能力。
呼吸运动过程中,人体组织的容积发生变化时,其 电阻也将相应改变。因此通过检测人体阻抗变化就可以间 接测量相应的容积变化,继而反映呼吸运动。该测量方法 称为电阻抗容积描记法。阻抗式通气频率监测借用心电胸 部电极,同时进行呼吸和心电测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电阻抗容积描记法(electrical impedance plethysmography)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分 气道压监测
气道压是机械通气时,推动一定容量气体进入肺时所产生的压力, 反映通气时所遇到的阻力。
气道压峰值正常值:15~20cmH2O, 临床上气道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有特殊临床问题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分 气道压监测
在一般情况下,必须进行气道压监测。 过高的气道压容易造成肺泡损伤和心 输出量的降低。 一、U形管水柱 二、压力表 三、压力传感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内源性呼吸末正压监测
1.内源性性呼吸末正压(PEEPi)指在没有通气机预设呼气末正压的情况下 ,肺泡压力在呼气末从而也在整个呼吸过程保持正压
2.正常呼吸状态下,PEEPi为零 3. PEEPi的存在可增加患者呼吸肌负荷,降低呼吸肌耐力,影响静脉回
心血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分 通气容量监测
一、肺活量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肺活量计
钟罩式肺活量计 (spirometer) 优点: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读数 直观。
缺点:体积笨重、 不能自动记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速度通气量计
速度通气量计是先测量通过某一管道固定 截面积的气体流速,然后乘上横截面积, 得到流量,对流量进一步积分,即可得到 吸入、呼出量。
旁流式通气仪监测技术适用于气管插 管的病人。
可连续监测气道压、潮气量、速率、 顺应性和阻力等多种指标。以图线的形式 显示顺应性环和阻力环,对判断通气回路 故障、肺部疾病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气道压、呼吸频率、呼气末CO2、潮气量、FiO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部分 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
旁流式通气仪监测技术适用于气管插 管的病人。
可连续监测气道压、潮气量、速率、 顺应性和阻力等多种指标。以图线的形式 显示顺应性环和阻力环,对判断通气回路 故障、肺部疾病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部分 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
生物学监测项目:呼吸气体监测、血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监 测。主要反映肺换气功能效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体概述
1.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1)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在力的作用下,其中一
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容易发生运动,该性质称为流体的流 体性。
(2)即使在运动流体内部,流体质点也是连续充满所占据 的空间,彼此间没有空隙。流体的这种特质称为流体的连 续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U
麻
形
醉 机
管
气
道
水
压
柱
力 表
压 力 传 感 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压力传感器
1.优点:体积小、精度高、惯性小。 能够监测气道压力的连续变化,并
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电子处 理后以数字或波形的形式显示。
持续监测气道压是了解肺、气道情 况和管道有无异常的最简便方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分 通气频率监测
临床上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胸廓起伏或鼻孔棉花摆动可以 算出通气频率。
现代监测仪常常利用呼吸气CO2浓度、O2浓度、气流、气 道压等曲线,根据峰值之间或谷值之间的间期换算通气频 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 压监测
上一 下一页
涡漩流量计
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流 过阻碍物时产生稳定的 漩涡,通过测量漩涡产 生频率实现流量测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热线式流量计
当气流流经加热 的金属丝、金属 薄膜或热敏电阻 时,将会带走一 部分热量,流量 越大,带走的热 量越多。在一定 范围内,其热量 变化与流量成一 定函数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压差式流量计
压差式流量计即 在流道上安装一 个节流元件,节 流元件增加气流 的流阻,当气体 流经节流元件时, 其上、下游两侧 就会产生压力差, 此压差与流量有 固定的数值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压差式流量计
使用时,应根据 流量大小不同, 选择不同口径的 节流件。节流件 内应装有恒温加 热装置。差压式 流量计使用方便, 频响和灵敏度较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