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合集下载

风疹爆发疫情论文:一起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风疹爆发疫情论文:一起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风疹爆发疫情论文:一起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关键词] 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各地学校陆续出现风疹群体发病的现象,大学生风疹爆发也常见有报道,为了探讨大学生风疹的特点,爆发的原因,以控制风疹疫情,笔者就2009年2月18日至2009年5月8日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发生一起累及17人的风疹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1 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年颁布的诊断标准判定,采用麻疹爆发的定义,21天内连续发生≥5例风疹或在集体单位中连续发生≥3例即视为爆发。

由金华市疾病控制中心负责风疹的鉴别诊断,采用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

2 一般情况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学科性综合性大学,18个学院,5个住宿点,50幢宿舍楼,,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276人,其中大学生23694人(一年级6205人、二年级6101人、三年级5931人、四年级5457人),研究生2582人,男生9631人,女生16645人。

从2009年2月18日至5月8日共有17例风疹病人,罹患率为0.065%。

3 流行病学特征3.1 时间分布:自2009年2月18日出现第一例风疹病人后,陆续有病人出现直至2009年5月8日最后一例病人,经过一个最长的潜伏期观察无病人出现止,历时长达80天,2月份共3例,3月份4例,4月份8例,5月份2例。

3.2 年级分布:17例风疹病人中,一年级6例,占病人总数的35.29%,罹患率为0.097%;二年级4例,占病人总数的23.53%,罹患率为0.066%;三年级4例,占病人总数的23.53%,罹患率为0.067%;四年级3例,占病人总数的17.65%,罹患率为0.055%;研究生0例。

3.3 性别分布:17例风疹病人中,男生12例,罹患率为0.125%,女生5例,罹患率为0.030%,男:女=2.4:1,年龄在19-25岁之间,平均21岁。

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基本资料例1:患者,男,回族,14岁,寄宿于学校,家庭住址新华镇大寨村,于3月16日出现发热,两颊发迹出现红色丘疹,至17日蔓延至前胸、后背,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眼结膜充血,无淋巴结肿大,随即到新华卫生院就诊,经门诊医师诊断,确诊为风疹,在隔离观察室接受治疗。

当天发病的还有2名学生,寄宿于学校,17日到新华卫生院就诊。

新华中学从3月16日首发病例开始,至4月6日共发生30例风疹,分布如下:①年龄分布:12岁2例,13岁8例,14岁8例,15岁8例,16岁4例。

②时间分布;3月16日3例,3月17日1例,3月27日3例,3月31日1例,4月2日6例,4月3日1例,4月4日2例,4月5日13例。

③性别分布;男19例,女11例。

牛场小学从3月27日首发病例开始至4月6日共报告发生风疹13例。

例2:患者,女,11岁,居住鸭暖乡古寨七社,于3月27日出现发热、头痛,从两颊发迹出现红色丘疹,继而蔓延至前胸、后背,随即到鸭暖乡小屯卫生院古寨卫生所就诊,诊断为风疹,据牛场小学教师反映,此前有移民点个别儿童出现疹子情况,但未去医院就诊治疗。

13例风疹,分布如下:①年龄分布:5岁1例,6岁1例,7岁1例,9岁2例,10岁1例,11岁3例,12岁4例。

②时间分布:3月27日1例,3月28日1例,3月31日5例,4月2日3例,4月4日2例,4月5日1例。

③性别分布:男8例,女5例。

实验室检验诊断采取中学血样5份,小学血样6份,送往张掖市疾控中心化验室,化验结果11份血样风疹抗体IgA均为阳性,实验室确诊为风疹。

疫情分析本次新华中学、牛场小学风疹疫情爆发流行,究其原因初步分析为:①目前正值春季气温回升,天气转暖,是各类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符合传染病流行的发病规律。

②从既往免疫史分析,近年来我县没有进行风疹疫苗的接种活动,所有青少年风疹免疫力空白,对风疹普遍易感。

③从性别、年龄、班级分析,相互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但从发病居住地分析,发病儿童90%以上为近10年以来从临夏东乡族自治县或其他县迁来的移民,近期没有外出史,以往免疫接种史不详。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基本情况,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抗体鉴定。

结果对前10 份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

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疫情,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风疹;暴发;流行病学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出疹和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2010 年3 月17日至4 月28 日,辽阳市某高级中学暴发了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一起风疹暴发流行。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报告,以风疹个案调查资料为依据。

1.2 暴发的判断在一个村、居民委或集体单位(1000 人左右),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病20 例。

1.3 实验室检查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风疹IgM 抗体。

2 结果2.1 基本情况2010 年3 月辽阳市某高级中学发生以发热、出疹为特征的出疹性疾病暴发。

该校有学生4497 人,男生2434 人,女生2063 人,分76 个教学班,住宿生2192 人,占学生总数48.74%,走读生2408 人(含租房)。

学生来自全市各个乡镇,年龄为16~20 岁。

从3 月17 日报告风疹疫情至4 月28 日最后1 例病人止共发生风疹病例239 人,全校罹患率531.46/万。

2.2 时间分布本次暴发发生于2010 年3 月13 日至4 月28 日,持续时间为47 天。

3 月21 日对学生免费应急接种风疹疫苗。

4 月9 日病例明显减少,最后一例病人发生于4 月28 日。

2.3 性别及年龄分布男性患者132 人,女性患者107 人,男、女性别比1.23:1。

男、女罹患率分别为293.53/万和237.94/万,二者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0.124,P>0.05)。

某中学一起风疹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某中学一起风疹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pr o v i d e e v i d e n c e f o r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ub r e l l a e p i d e mi c. M e t h o d s
Wi t h t h e d e s c ip r t i o n e p i d e mi o l o g y
A r u be l l a o u t b r e a k e pi de mi o l o g i c a l s ur v e y i n a mi d dl e s c h o o l
W U Ch i— y u n
i n a X i n g l o n g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H e b e i 0 6 7 3 0 0 , Ch
s c h o o l i n Ba n b i s h a n t o wn o f Xi n g l o n g c o u nt y, c o n s t i t u t e a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e me r g e n c y r e l a t e d i n f o r ma t i o n. Th e l O W v a c c i na t i o n r a t e,s c h o o l a c c o mmo d a t i o n,p o o r e nv i r o n me n t ,i nd o o r a i r c i r c u l a t i o n i s n o t s mo o t h,f i r s t c a s e n o t t i me l y f o u nd a n d d i s e a s e n o t t i me l y i s o l a t i o n a r e t h e ma i n r e a s o n s l e a d i n g t o t h e s p r e a d o f t h e e p i d e mi c .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44-01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两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本病多见于己于1~5岁儿童,它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预后佳,并发症少。

2008年春天,新疆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某学校发生了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现将此次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8年5月1日~5月21日,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某中学爆发风珍疫情。

博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对所有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

1.2诊断与分类标准:根据1990年8月卫生部颁布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中风疹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2结果2.1疫情概况阿热勒托海牧场某中学学生总数611人,5月1日~5月21日累计发病36例,无死亡病例,其中男生14例,女生22例,发病年龄12~19岁,12岁14例,13岁6例,14岁5例,15岁6 例,16岁2例,17岁2例,19岁1例。

36例患者中,既往接种过麻疹疫苗,均未接种过风疹疫苗。

2.2流行病学特征:①时间分布本次流行从5月1日出现首例患者到5月21日共发生36例风疹患者,高峰出现在5月产3日14例,占病例总数的38.9%。

5月4日由博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疫情,5月5日起进行风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14d后患者明显减少,5月21日出现最后一例病人。

②实验室检查结果:采集患者急性期12份血清标本,均为风疹IgM抗体阳性,可确定本次流行为风疹爆发。

3讨论次起风疹爆发的特点是:疫情发生在春季,首发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疫情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处理,并进行相应疫苗的应急接种,在未患病者中开展医学观察并加强主动监测,同时利用黑板报,广播及宣传数据向学校师生开展风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尽量减少集会等聚集性活动,学生宿舍开窗通风,消毒每日2~3次,对所有患者进行家庭隔离治疗,并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一周。

一起学生风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生风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生风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查明本地区风疹暴发流行的原因、传播特征,及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扑灭疫情。

方法采用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

结论调查证实该起疫情是以中、小学生受累为主的风疹暴发流行。

罹患率为4.05%;223例病例均无确切风疹疫苗接种史。

【关键词】风疹猩红热暴发流行2008年2月29-6月12日,塔河县塔河镇集中出现223例以发疹、发热等症状为主的病例。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证实是一起风疹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学校、教室环境情况,教师和学生数量,病例数量。

1.2 流行病学调查回顾性调查首发病例发病时间,流行过程,病例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分布,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风疹疫苗接种史等。

2 结果2.1 基本情况该镇共有学校11所,其中小学7所,初中3所,高中1所。

共有教师585名,校工65名。

学生总数6049名,其中小学生数2587名,初中学生数2017名,高中学生数1445名。

全镇共发生223例风疹病例,分布在九所学校。

2.2 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咽疼,颈下淋巴结肿大,100%患者有皮疹。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2.3 实验室检测122名风疹患者经实验室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风疹IgM。

其中阳性58例,阴性64例。

对具有临床表现明显血清学阴性结果19名风疹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中患者2天内采血3人,3天内采血5人,4天内采血3人,5天内采血7人,6天内采血1人。

可能与由于采样时间和机体免疫应答有关2.4 流行特征2.4.1 罹患率 2月29日—6月12日,共报告病例223例,罹患率为4.05%,男生罹患率为4.66%,女生罹患率为3.46%,共中三中、四中、一中罹患率高达11.99%,9.15%和6.84%。

2.4.2 发病时间 2月9日出现首发病例,患者为一中初二九班学生,末例发病在6月12日,发病高峰在4月24-5月8日,共发病176例,占总病例数的78.92%。

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风疹流行病学分析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4-2008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点, 为风疹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来自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 对风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04-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风疹病例84例,发病率1.47/10万,风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3、1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0~5岁、20~25岁年龄组较为集中,全区各街道都有病例报告,在学生、散居儿童和商业服务人员发病率较高。

结论实施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流行最有效的措施,应加强对漏种儿童和育龄妇女的补种工作,以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防止风疹的暴发流行和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的发生。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 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成人也可发病。

风疹临床症状轻微,但孕妇妊娠早期初次感染RV后,常可造成早产、死胎、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等。

因此,风疹的早期确诊及预防极为重要。

现将深圳市福田区2004-2008年风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监测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所报告所有深圳市福田区2004-2008年的风疹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福田区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按照GB17009-1997风疹的诊断标准。

部分典型病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做出临床诊断,不典型病例以血清学检测出风疹抗体或风疹病毒阳性作为确诊标准。

1.3 统计分析对风疹病例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时间、地区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统计分析用Excel和SPSS 13.0软件进行。

2 结果2.1 流行概况2004-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风疹病例84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为1.47/10万,发病呈现周期性的波动,2005年与2008年分别有1个小峰值,发病率分别为1.75/10万与2.42/10万。

(图2)。

2.2 时间分布2004-2008年风疹病例时间分布曲线呈现出春季和冬季双峰形态,发病高峰期集中在3、11月,高峰月份的病例构成分别占总数的16.67%、14.29%。

风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

风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

风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风疹传染性极强,人类为惟一自然宿主,风疹病人是本病的惟一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人类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风疹呈全球性传播,可呈现散发、暴发或流行的类型。

尚未进行风免疫接种地区,有周期性流行趋势。

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高于农村;从季节分布来看,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3-5月份为高峰。

儿童常见,成人也可发病。

风疹感染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后者症状轻微,而先天性感染则类型复杂。

风疹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妇女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后,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风疹的潜伏期为14-21天,症状多轻微,出现低热或中热、轻咳和流涕等。

耳后、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单个分散伴轻压痛。

口腔无黏膜斑。

一般发热「2日后出疹,呈红色斑丘疹。

皮疹先见于面部,1日内波及全身,面部及四肢较少,手足无疹,皮疹经2-3日消退,退后无色素沉着。

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查血清风疹IgM抗体。

疫情处理的主要措施:1.针对疑似病人和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采用日晒或石炭酸及来苏儿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对于病室要经常进行湿式清扫和通风,进行终末消毒。

3.保护易感者采取个人防护,如戴口罩、远离病人等方法。

尽可能早采取应急接种。

风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1.病例调查情况1.l报告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2调查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3病例姓名:1.4联系人姓名:性别1.6发病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 1.7居住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1.8是否流动人口(1)是(2)否(3)不详口如果是,来自哪个省: 口口口口口口如果接种过,贝!):L9出生日期:_________ 年—一月一—日(或年龄— —岁或_月龄) 口 口 口 口口 口 口 口1. 10出疹日期:_ ________ 年_ 一月一—日口 口口 口口 口 口 口Lll 发热日期:年 月 日口 口 口L 12咳嗽口L 13卡他症状口L 14眼结膜炎口L 15淋巴结肿大(1 ) 有 (2 ) 无 (3 )不详 (1 ) 有 (2 ) 无 (3 ) 不详 (1 ) 有 (2 ) 无(3 ) 不详(1)有(注明部位:耳后,枕后,颈部)( 2 ) 无口L 16是否死亡(3) 未 检 查(1)是 (2)否 (3)不详口1.17是否接种过风疹疫苗(1)是 (2)否 (3)不详口 口 口 口1.17.1免疫史来源(1)接种证(2)接种卡(3)家长回忆( 4 )其他口1.27.2接种剂次(1)1剂(2)2剂(3)2剂以上(4)不详口1.17.3最后一剂接种时间:年月0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18与确诊的风疹病人在14-21天接触史(1)有(2)无(3)不详口1.19是否暴发(1)是(2)否(3)不详口1.20验是室否检采标本(1)是(填写实验室检测部分)(2)否(转到分类部分口2.1采集血清标本(1)是(2)否口3.2实验室级别(1)省级(2)地市级口2.3收到标本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4标本状况(1)合格(2)不合格(3)不详口2.5实验室结果:风疹IgM(1)阳性(2)阴性(3)待定口2.6实验室结果:麻疹IgM(1)阳性(2)阴性(3)待定2.7实验室报告结果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3.分类3.1病例分类结果(1)确诊(2)排除(3)待定(4)不详口3.2如果是确诊病例,依据(1)实室确诊(2)临床确诊(3)临床诊断口3.3如果是排除病例,依据(1)风疹(2)其他(3)不详口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2011年晋江市风疹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1年晋江市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晋江市2011年共报告风疹病例103例,报告发病率为5.19/10万,同往年发病率平均水平(1.19/10万)相比上升了336.1% ;4~6月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数的73.8%;发病数各年龄组男性均多于女性,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主要集中在5~19岁人群(70.89%),以学生为主(58.3%);仅1.94%病例有明确风疹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轻微,23.3%病例除出疹外无其他伴发症状;1起学校暴发疫情。

结论2011年风疹报告发病率较往年明显上升,不排除2011年晋江市风疹流行可能,目前5-19岁人群应为风疹重点免疫人群,以防风疹向育龄年龄迁移,以降低在风疹流行周期内育龄妇女的易感性比率,预防风疹暴发,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可伴有淋巴结肿大、关节炎(痛)和呼吸道症状。

在应用疫苗前,风疹呈世界范围内的周期性流行,每5~9年流行1次,具有季节性(如温带地区冬春季高峰)。

感染风疹病毒后一般临床症状轻微,但近年来在风疹暴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道。

若妊娠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容易引起死胎、流产或胎儿畸形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1],2005-2010年晋江市风疹年报告发病率呈较平稳走势,但2011年风疹报告发病率较往年平均发病率明显升高,学校等机构风疹暴发时有发生。

现对2011年风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晋江市风疹疫情现状,为今后制定和调整晋江市风疹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风疹发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疑似麻疹个案调查。

晋江市人口数据来自晋江市统计局。

1.2 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 2003等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1 流行强度晋江市2011年共报告风疹病例103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80例,临床诊断病例23例。

报告发病率为5.19/10万,同2010年(1.47/10万)相比上升了25
3.1% ,同2005年-2010年发病率平均水平(1.19/10万)相比上升了336.1% ,无死亡病例报告。

2.2 时间分布2011年风疹发病与2005 -2010年发病时间大致相同,具有较明显季节性。

2011年风疹发病4月、5月为最高峰,4~6月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数的7
3.8%(图1)。

2.3 地区分布2011年晋江市镇/街道报告发病覆盖率89.47%(17/19),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镇/街道分别是陈埭镇(28例)、永和镇(12例)、池店镇(10例)、金井镇(9例)、东石镇(6例),5个镇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
3.1%;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镇/街道分别是紫帽镇(12.56/10万)、永和镇(11.38/10万)、金井镇(10.76/10万)、陈埭镇(7.56/10万)、英林镇(6.67/10万)。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别、年龄分布103例风疹病例中,男性为63人,女性为40人,男女比例为1.58:1。

各年龄组男性发病数均多于女性。

年龄最小为出生后4天,最大为40岁。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19岁,占总病例数的70.89%,该年龄范围内非晋江籍(40例)与晋江籍(33例)发病比例为1.21:1,见表1。

2.4.2 职业分布发病以学生为主,共60例,占总数的58.3%;其次是散居儿童12例(11.7%),幼托儿童10例(9.7%)。

2.4.3 免疫史所有病例中仅有2例(1.94%)有明确风疹疫苗接种史。

2.5 临床表现因患者淋巴结肿大情况未经现场检查,仅3例有医院证明淋巴结肿大,其余无法判断。

风疹发病症状较轻微:除出疹外无其他伴发症状24例(2
3.3%),述发热55例(53.4%),结膜炎41(39.8%),关节疼痛4例(3.9%)。

3 讨论
因临近2012年我国消除麻疹目标,为提高麻疹监测敏感性,风疹病例以疑似麻疹诊断被纳入专病系统管理,按要求,需对报告疑似麻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这大大增加了风疹发现率与报告率,也成为2011年风疹报告发病率较2010年呈2倍增长的主要原因。

另外,2011年风疹发病率较2005 -2010年平均发病率明显增加,根据我国风疹的流行特点,即每5-7年1个发病高峰[2],因此亦不排除2011年晋江市风疹流行可能。

由发病时间看,4~6个月为晋江市风疹发病高峰期,符合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

流动人口较多,人口居住密集的乡镇发病数较多。

高发年龄集中在5~19岁,主要为集体单位中的幼托儿童以及中、小学生,一是因为这部分人群活动较集中,一旦感染源出现,极可能引起暴发流行;二是因为5岁以上人群为2006年以前出生,而晋江市乃至全国范围内2008年以前含风疹类疫苗均作为二类疫苗自愿接种,各地各家庭经济水平不同导致人群对接种风疹疫苗的接受程度有差别,且各地区不统一的风疹疫苗免疫程序和目标人群,导致这部分人群含风疹类疫苗接种率偏低,亦导致风疹传播的动力学发生改变,向大年龄人群转移,增加CRS发生的可能[3]。

另外由于我国的教育政策影响,外来子女适龄来晋享受同等基础教育,
而初中后返户口所在地就学(高等招生配额以户口所在地为单位分配)[4],进而导致了5~19岁发病人群非晋江籍与晋江籍人口年龄分布差异。

由临床症状来看,风疹症状与轻型麻疹症状极为相似,50%以上的病例可以是亚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明显,临床上较难判断,据资料,淋巴结肿大为获得性风疹较典型特征,而风疹流行中并发关节痛的发生率约为40%,关节痛和关节炎在成人发生率较高,也常伴发咳嗽、结膜炎等症状[2]。

据估算我国CRS的发生率约为2‰~3‰活产儿,每年约发生4万例CRS[2]。

2011年晋江风疹病例中出现3例新生儿风疹(1月龄内),均风疹IgM抗体阳性,查体发育正常,有研究显示,风疹感染发生在怀孕头3个月,85%的婴儿在出生后发现有影响,妊娠20周后,先天缺陷很罕见[5],因此该3例新生儿风疹病例为孕后期感染垂直传播可能性大但不排除出生后院内感染。

综上所述,为切实控制我市的风疹疫情,需重点从预防接种和疫情防控着手,加强常规免疫管理以提高适龄儿童接种率,做好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工作,并认真开展对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及补种工作,适时可申请针对在校学生开展麻风联合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结合当地风疹流行特点,做好疫情的处置工作。

风疹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类似,所以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有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后在怀孕早期如出现风疹再感染,并不会诱发对胚胎的危害[2],因此对育龄妇女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CRS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