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1.为了更好地保障道路养护作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公路法》以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2.规程适用于所有公路养护作业,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生事故或者遭受人身伤害、损坏公共设施等经济损失时,由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作业安全规程1.有养护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2. 作业前应检查设备,如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应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处理,以确保安全。
3.须遵守作业现场的交通管理规定,确保安全行车。
4.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按照标定的速度行驶,不得超速行驶。
5.驶人员必须要求佩戴安全帽,以保障个人安全。
6.现火源或者有燃烧危险时,必须立即撤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7.场使用的设备必须定期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8.出现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立即报告,横幅标示事故地点,现场处置不可治疗的伤亡,及时联络当地公安部门处理,并及时向上级申报,按照《安全生产法》中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三、养护安全措施1.守行车安全规定并保证设备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交通安全知识,对知识缺乏要及时补充。
2. 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实施养护操作。
在操作前,必须先了解现场情况和作业要求,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养护技术,并要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和判断。
3. 严禁在不卫生或者潮湿的地方作业,以防止电气感应。
4.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及劳动防护设备,以确保个人安全。
5.险预防很重要,要定期实施检查,以查找可能会导致事故的隐患。
6.备应保持完好,避免因磨损、运动磨损、电路问题或者其他原因而引发的损坏。
7.须要求操作人员及时量化作业安全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8.于作业期间发现的紧急隐患,必须要求操作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四、后期管理1.护完成后,必须办理手续,以保障安全管理了解养护情况。
2.护操作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必须立即上报,并由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一、总则。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是指在公路养护工程中,为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的一系列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
本规程旨在规范公路养护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作业人员安全责任。
1.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定,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
3.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和器材,严禁违章操作和违规行为。
三、作业准备。
1.在进行公路养护作业前,施工单位应当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清除隐患,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2.作业人员应当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必要的作业工具和器材,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3.作业人员应当熟悉作业区域的地形和环境,了解作业任务的具体要求,按照作业计划和安全规程进行作业。
四、作业流程。
1.公路养护作业应当按照统一的作业流程进行,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2.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作业,严禁擅自更改作业方案和操作程序,确保作业的规范和标准。
3.作业人员应当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做好各自的工作,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理。
1.在公路养护作业中,如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作业人员应当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撤离作业区域,保障自身安全。
2.作业人员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安全的恢复。
3.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六、安全检查。
1.施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2.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过程中,互相督促,相互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完整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完整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一、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一)基本要求:1.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维修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协调,起到引导车辆平稳变化的作用。
2.工作区应设置工程车辆专门的进口和出口,出入口应设在顺行车方向的下游过渡区内。
3.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相同车道同时维修作业,下游工作区距上游工作区1000米以上时,应在下游工作区前端设置施工标志。
4.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不同车道不宜同时维修作业;当必须同时维修作业时,其控制区布设间距,高速公路应不小于1000米,一级公路应不小于500米。
5.当单向三车道及以上公路的中间车道养护维修作业时,应与相邻一侧车道同时封闭。
6.应利用作业区上游的可变信息板显示“前方××公里封闭车道施工,请谨慎驾驶”的信息。
二)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1.在警告区内应设置施工标志、限制速度标示和可变标志牌或线形诱导标等;在上游过渡区起点至下游过渡区终点之间放置锥形交通路标;在缓冲区与工作区交界处应布设路栏。
控制区内其它安全设施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2.当需要布置改变交通流方向的作业控制区时,可与中央分隔带开口位置相结合,利用非作业控制区一侧的车道。
当警告区范围内有入口匝道时,应在匝道右侧路肩外设置施工标志。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图3至图8.3.立交区进出匝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应根据工作区在匝道上的具体位置和匝道的长度而定,当匝道长度表3.0.2中规定的警告区最小长度短时,作业控制区最前端的交通标志可设置于匝道的起点处,匝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9至图13.4.在同一位置的作业时间在半天以内时,可适当减少交通标志,但应设置施工标志及锥形交通路标,并应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移动式标志车或配备交通指挥人员。
临时定点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14至图15.5.当养护维修作业位置移动时,可按实际条件作适当变化,移动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图16.。
2023年度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2023年度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2023年度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公路交通运输安全,保护公路资产,维护公路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公路养护人员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安全措施公路养护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工作指导书操作,确定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
2.对于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具有相应的工作技能,才能上岗。
3.在工作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牌、标志和防护设施。
4.将机械设备放置于稳定、平坦的地面上,避免倾斜,加装防滑措施。
5.电源电压必须符合现行国家安全标准,电器设备必须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6.保持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完好、无缺陷,及时检修、更换。
7.清空建筑垃圾,无论是手工或机器施工,都必须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和瓦砾,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
8.加强现场管理,保障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统一的指挥部、值班室,设立保卫岗、警戒线等。
9.在施工区域范围内,应维持清洁、无障碍的通道,遵守消防相关规定。
10.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养护。
第三章安全应急措施在公路养护作业中,出现意外事故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应急措施,避免形成次生事故,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发现事故,第一时间汇报给指挥部,通过警报鸣笛或电话进行报警。
2. 停止危险作业,撤离人员,限制火源,采取措施防止靠近。
3. 组织力量进行抢救,组织物资设备战锤破碎、切割机等进行大型物品带走清理。
4. 对人员和财产进行清点,做好伤员的紧急救治,并通知相关单位协调救援。
第四章维护养护设施1. 维护养护设施是保障公路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护维修。
2. 对于养护设施,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维护养护设施的稳定和安全。
3. 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4. 在养护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指导书中的规定,确保养护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公路养护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公路养护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安全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参与公路养护工作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内容。
二、安全防护设施1. 在工作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保证其清晰可见,并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直观识别警示标志的意义。
2. 工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手套、工装鞋等,并确保其佩戴正确、完好无损。
3. 工作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线,确保非工作人员不得靠近施工区域,以防意外伤害发生。
4. 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性,并及时报告任何损坏或破损情况。
三、作业车辆操作规范1. 作业车辆在行驶时必须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则,严禁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等违规行为。
2. 在作业车辆启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刹车、转向系统等,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3. 作业车辆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车辆操作驾驶证,并熟悉车辆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
4. 作业车辆在靠边停车或停留时,必须遵守相关停车规定,防止堵塞交通或引发其他交通事故。
四、作业工具使用规范1. 所有作业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其功能完好、安全可靠。
2. 在使用切割工具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防止金属碎片或火花击中工作人员的眼睛或手部。
3. 使用液压工具时,必须检查其液压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并确保工作人员安全距离内,以防意外压力释放。
五、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无杂物,以防绊倒或掉落导致的事故。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易于辨识的紧急疏散标志,并明确安全疏散通道。
3. 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4.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确保火源不会引发爆炸或火灾。
六、紧急情况处置1.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工作人员应迅速向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2.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立即报警,并区分人员伤亡情况,及时进行急救。
公路养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三篇)

公路养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养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路养护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养护工作人员在执行养护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做到规范操作,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证工作安全。
第四条养护工作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养护工作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第五条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通知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六条在进行养护工作前,养护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养护工作任务,了解工作区域的土质、施工条件和环境特点;2. 检查和配备必要的工具、设备和材料;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风防寒服、耐磨手套、防护鞋等;4. 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如有存在危险的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5. 与相关部门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工作进展。
第三章具体作业规范第七条在进行道路养护作业时,养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以下要求:1. 在进行机械作业时,必须熟悉并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试验;2. 在进行人力作业时,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员和工具,确保作业安全;3. 禁止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调整或修改设备;4. 禁止未掌握技术要求的情况下擅自进行作业;5. 在进行修复作业时,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6. 确保作业现场的明确标识,防止外人闯入或误入危险区域;7.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饮酒和吸烟;8.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采取措施防止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9.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必须妥善处理,保障环境卫生。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八条在进行养护作业时,养护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1. 为防止机械作业时发生事故,必须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人员靠近;2. 对存在坑洞、塌方等作业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3.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绳索、安全帽等防护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防护网;4. 在进行施工期间,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以备突发情况;5. 公路养护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放和滑倒的情况发生;6. 在夜间施工时,必须进行良好的照明,保证作业现场的可见度。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1. 引言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公路安全和良好的使用状况对于保障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是指在公路养护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施工和维护工作,为确保公路养护安全,制定本规程。
2. 安全责任2.1 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对公路维护安全负有主体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养护安全作业。
2.2 养护作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应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制定并落实安全工作方针和目标。
2.3 养护作业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3. 作业准备3.1 养护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确保作业安全。
3.2 对于复杂或危险的作业任务,养护作业单位应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3.3 确保作业所需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和适用,并制定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规定。
3.4 养护作业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掌握作业安全知识和技巧。
4. 养护作业安全防护4.1 养护作业现场应按照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标志,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4.2 针对不同类型的养护作业,应配置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等。
4.3 对于需要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作业的情况,应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4.4 在养护作业现场应设立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相应的急救设备,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
5. 施工操作规范5.1 养护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施工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更改。
5.2 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程序和注意事项。
5.3 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作业区域的交通状况,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5.4 养护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要求进行操作,不得违反施工规定和标准。
6. 事故应急处理6.1 发生事故时,养护作业人员应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并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6.2 出现人员受伤或重大事故时,应立即拨打应急电话并通知相关部门。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电子版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电子版1. 引言公路养护是确保公路长期保持良好状态的关键工作之一。
而在进行养护作业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公路养护作业人员提供一份电子版的安全作业规程,以确保他们在养护作业过程中安全可靠地完成任务。
2. 养护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养护作业开始之前,必须对各项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养护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的要点:•安全检查:在开始养护作业之前,必须对所需的工具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确保所使用的设备正常工作,并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作业的时间安排、作业人员的分工和任务分配等。
所有人员必须清楚知晓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交通管理:进行养护作业时,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有效的交通管理,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流畅和安全。
•防护措施:根据养护作业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
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装备,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 养护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公路养护作业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危险,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养护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的要点:•清晰标识: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以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施工。
特别是在夜间养护作业时,必须设置明亮的警示灯光。
•人员间距离:在进行养护作业时,必须保持适当的人员间距离。
避免人员过于靠近作业设备和施工区域,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设备操作: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所使用的设备的操作方法。
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紧急救援:在养护作业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
为每个施工区域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知晓应急救援的流程和方法。
•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等方面。
4. 事故处理及报告即使在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的情况下,事故仍然有可能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 养护安全设施
5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5.1 基本要求 5.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1 基本要求 6.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在布置
7 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1 基本要求 7.2 特大桥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3 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4)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5)应加强养护安全作业的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职责: 公路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公路管理机
构——监督、检查; 6)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
成养护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 扩大或缩小养护作业控制区的范围,以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 控制的有效性。
封闭车道宽度(m)
限制车速(km/h)
3.0
3.5
3.75
60
70
40
30
20
路肩封闭宽度(m) 1.5
限制车速(km/h)
60
20
40 20
1.75 20
90 40 10
2.5
30 20 10
90 40
3.0 3.5
40
50
③ 缓冲区
定义:是上游过渡区到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目的:防止驾驶员判断失误,从上游过渡区闯入工 作区,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60
40
40
600
450
300
40
50
30
30
警告区
上游过渡区 缓冲区
作业区
下游过 渡区
终止区
① 警告区
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 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 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
警告区最小长度
位置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警告区最小长度(m)
路段
规程基本要求
1)在进行养护作业前,应进行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制定安全和通 畅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 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安全设施布设必须合理、前后协调, 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3)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 人员,实施对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GB5768—2009; 行业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术规范
按效力等级:
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 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 的标准。
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2004。
图例
二 养护维修作业设施图例
三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图
四 养护维修作业交通标志设置图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养护安全作业控制区规定
养护安全作业规定
目的: ⑴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⑵车辆的安全运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术规范
标准的分类
按适用范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举例: 国家标准,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附录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条文说明 1 总则 3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 养护安全设施 5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 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8 平面交叉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 收费广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10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8 平面交叉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 收费广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10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1 公路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2 桥梁、隧道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3 冬季除雪安全作业 10.4 雨季安全作业 10.5 雾天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6 山区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7 清扫、绿化养护及道路检测安全作业 10.8 养护维修机具安全操作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主要内容
1. 《规程》概况说明 2. 养护作业控制区 3. 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4. 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5.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规定 6. 养护作业工作流程 7. 新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修订内容
一、规程概况说明
规程基本内容 规程基本要求
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风险
公路路面养护施工作业通常是在不封闭交通的情 况下进行
高速的交通流和复杂的现场作业环境容易造成公 路养护作业的高风险性
同时由于养护作业必须占用部分车道,容易形成 道路瓶颈,造成交通不畅和堵塞,
一旦养护作业安全管理不力,交通标志、安全设 施摆放不完善,或驾驶、施工人员稍有疏忽,极 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二、公路养护作业控 制区
1. 作业控制区定义作用 2. 作业控制区设置规定
二、养护作业控制区
养护作业区共分为6个区域组成: 1. 警告区S 2. 上游过渡区Ls 3. 缓冲区H 4. 工作区G 5. 下游过渡区LX 6. 终止区Z
公路养护作业施工控制区布置
超车道
中间带
行车道
施工作业区
100
80
3. 分类:包括车道封闭和路肩封闭两种情况;在 隧道内时,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Ls的最小长度 为正常路段的1.5倍。
4. 上游过渡区长度设置的是否合理:可以在现场 观察出来。若车辆在通过过渡区时经常经济刹 车或过渡区附近拥挤严重,则有可能前方的交 通标志设置不当或过渡区长度过短。
车道、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s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二、三级公路
各类平面交叉口 --
120,100 80,60 80 60 40 30
1600 1000 1000 800 600 400 200
② 上游过渡区
1. 目的:是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 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
2. 作用:要通过设置于警告区内的交通标志告诉 车辆驾驶员前方将要发生什么,行车状态按照 沿路所设的交通标志牌的指示而随时改变。
长度:缓冲区H的最小长度宜取50m。对交通量特 别大的路段 H≥100m,弯道陡坡路段视情况加长, 最大限度的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缓冲区域只留一 个车道供车辆通行。
设置:在缓冲区不准养护维修人员在其内活动,不 准堆放东西;缓冲区可设置防冲撞装置,以加强防 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