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氧化碳捕获技术
海上二氧化碳高效碳捕集技术

海上二氧化碳高效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CO2)是人类活动的主要产物之一,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工业过程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这对于许多生物群落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
在这些措施中,碳捕集技术被认为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方式之一。
海洋是二氧化碳的重要存储库,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要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得多。
因此,发展海上二氧化碳高效碳捕集技术对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叙述一些现有的海上二氧化碳高效碳捕集技术。
1.海上藻类碳捕集技术海上藻类碳捕集技术利用海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种技术要求潮汐区较宽的海域,为种植、收获、转运和存储海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海藻种植通常采用浮子把大量的海藻固定在水面上,来自海流和海洋生物的营养物质使海藻生长得更快,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收获过程需要专门的船只,然后运输到附近的处理设施。
收获后的地应处理过程会产生一些污染和气味问题,因为湿海藻比较重。
2.海上草拟威微藻碳捕集技术海上草拟威微藻碳捕集技术是利用小型草拟和类似的微型藻类来吸收二氧化碳。
这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需要的海域较小,因为草拟和微型藻类的体积较小,且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较少。
从潮汐区的岩石或结构物上种植草拟和微型藻类,根据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草拟和微型藻类会对二氧化碳进行反应。
植物呼吸中产生的氧气被采集,排放的二氧化碳则被吸收。
该技术需要对草拟和微型藻类进行周期性的剪切和回收,以优化二氧化碳的捕集。
3.海上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海上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但需要较高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该技术通过在海域中放置一些化学吸收剂,来捕集二氧化碳。
该方法指定的吸收剂可以容易地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化学物质。
化学吸收剂经常被称为突变多孔材料(MOF),可以捕集超过99%的二氧化碳。
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副产品。
二氧化碳的捕获技术

二氧化碳的捕获技术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二氧化碳的捕获技术。
你说这二氧化碳啊,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空气中到处乱跑,给咱环境带来不少麻烦呢!
咱先想想,要是能有个神奇的大网,把这些小精灵都给抓住,那该多好呀!这其实就是二氧化碳捕获技术要干的事儿。
就好比咱抓迷藏,得找到它们藏在哪儿,然后一把抓住。
目前呢,有几种常见的办法。
比如说化学吸收法,就好像是给二氧化碳喂了一颗“魔法药丸”,让它乖乖地被留下来。
还有物理吸附法,这就像是有一块超级大磁铁,把二氧化碳给吸过来。
咱来打个比方哈,这二氧化碳就像是一群捣蛋的小猴子,在树林里上蹿下跳。
那化学吸收法就是用好吃的香蕉把它们引过来,然后困住它们;物理吸附法呢,就是用一个大网兜,直接把它们一网打尽。
这技术可重要了呀,为啥呢?你想想,如果任由这些二氧化碳乱跑,那咱的地球不就越来越热啦?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呀!所以说,这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就像是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呢!
而且啊,这技术还能变废为宝呢!把抓住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做成燃料,这多神奇呀!这就好比把调皮的孩子教育好了,还能让他们为社会做贡献呢!
咱国家在这方面可没少下功夫,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钻研,让这技术越来越厉害。
咱普通人也得重视起来呀,从自己的小事做起,少排放点二氧化碳,这也是给捕获技术帮忙呢!
总之,二氧化碳的捕获技术就是咱对抗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
咱可得好好利用它,让地球变得更美好呀!大家一起加油吧!。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研究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研究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二氧化碳(CO2)被排放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应对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研究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研究内容、现状和前景进行探讨。
一、二氧化碳捕获技术1. 吸收法吸收法通过溶剂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溶液中,然后通过热解或其他方法将二氧化碳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氨基酸盐溶液和酰胺等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吸收法。
吸收法的优点是技术成熟并且具备可拓展性,但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进行溶剂再生。
2. 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多孔材料,如活性炭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碳。
一旦吸附材料达到饱和,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力来释放二氧化碳。
吸附法具有高效、可循环使用和低能耗的优点。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利用选择性膜,如聚合物膜和陶瓷膜,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的优点,但是分离效率较低,易受杂质和湿度影响。
二、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二氧化碳封存技术是指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储存到地下或海底,远离大气层,以减少对大气的排放。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1. 煤层气封存(CBM-CO2)这种封存技术利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注入到煤层中使其与煤层内部的煤层气发生反应并形成陷闭。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影响,并将二氧化碳永久地储存起来。
2. 油气田封存(OGS)油气田封存技术是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注入到已经开采的油气田中,以增加油田的产能并将二氧化碳长期封存。
此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地质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以实现剩余油气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储层封存(AEC)储层封存技术是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封存到深层地层中,如盐穴和岩石孔隙中,通过地球自然封存过程实现储存。
这种技术具有长期、安全的特点,但需要考虑储层容量和地层结构稳定的问题。
三、研究现状和前景目前,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新型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技术

新型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技术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与之快速增长,而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当前,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其他一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如何捕获和利用二氧化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新型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
一、新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新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是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控制全球气候变化。
新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
其中,物理捕获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吸收材料或膜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压缩;化学捕获技术是通过反应和化学吸收去除二氧化碳;生物捕获技术是通过生物技术来移除二氧化碳,如通过吸附和生物反应等方式。
新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烟囱热力发电站、退役核电站和其他工业化学过程等。
同时也被应用到自然气收集,汽车废气净化和航空运输等领域。
二、新型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除了捕获二氧化碳,将它变成有用的物质也是环保领域的一项挑战。
新型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涵盖了从化学到能源的多种领域。
例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燃料、化学品和建筑原材料等。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排放量,而且还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二氧化碳捕获利用技术的应用前景新型二氧化碳捕获利用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包括能源、化工、农业和建筑等领域。
其中,二氧化碳利用可以转化成生物燃料和化学品,获得可再生的资源,可在提供能源运载系统上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在化工领域中,二氧化碳可作为化学原料进一步利用,提高化学品产业的绿色化程度。
在农业上,二氧化碳可作为一种优质肥料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建筑领域,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高强度、耐久的建筑材料,如聚合物材料和生物材料等。
总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新型二氧化碳捕获利用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环保领域中的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新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和利用技术的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够促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新方案

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新方案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新方案:前景光明的气候变化解决途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二氧化碳(CO2)的排放成为一项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一些技术方案,展示了它们的潜力和前景。
首先,介绍碳捕获技术的一种新方案——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
CCUS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的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二氧化碳的捕获、运输和封存。
捕获过程通常通过化学吸收、物理吸附或生物质吸收等方式进行,捕获的二氧化碳随后会被输送到地下储存地点,封存在地质层中,以防止其进入大气层。
这一技术方案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CCUS技术中的捕获过程正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近年来,通过研究和实践,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方法,例如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离子液体和生物催化剂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捕获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例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被广泛用于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其特殊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使其能够高效地吸附二氧化碳,并且可以进行循环再生,实现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其他用途的利用。
除了碳捕获技术的创新,封存过程也在不断改进中。
传统的二氧化碳封存方法主要包括地下封存、海底封存和矿井封存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考虑新的封存方法,例如利用矿物碳化、二氧化碳溶解和气候工程等。
矿物碳化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反应生成稳定碳酸盐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将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在地球表面的岩石中。
此外,二氧化碳溶解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盐溶液,以达到长期封存的目的。
气候工程包括大规模人工封存和海洋营养盐增加等方法,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但是这些新方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除了CCUS技术,还有一些其他被称为负碳技术的方案也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二氧化碳(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随着人类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给地球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缓CO2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探索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技术进行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的分析。
一、二氧化碳捕获技术1.化学吸收法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工业气体净化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二氧化碳捕获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
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化合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在降低压力或加热等条件下,从该化合物中释放出CO2。
常见的化合物有胺类、碱金属盐类、碳酸盐和离子液体等。
化学吸收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造价低,且可连续产生CO2流。
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的清洗和循环水,并且存在一定的反应副产物和化学废物。
此外,该方法不适用于高温高压CO2流的处理。
2.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是通过固体吸附剂将CO2从混合气体中吸附分离出来。
该方法操作简单,造价低,可适用于各种气体混合物的分离。
常见的固体吸附剂有硅胶、沸石、活性炭等。
然而,物理吸附法的缺点是需要高温和/或低压释放CO2,所需能量较高,往往不能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此外,固体吸附剂的再生成本也很高,需要大量的清洗剂和热能。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半透膜技术,利用其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和不产生废物等优点。
常见的膜材料有聚酯膜、聚碳酸酯膜、聚苯乙烯膜和聚硫醚膜等。
不过,膜分离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开发阶段,其性能和成本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4.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利用金属或半导体材料还原CO2,将其转化为有用化学品的方法,如甲烷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产品化学活性高,协同效应明显,资源利用效率高。
然而,化学还原法的反应条件比较苛刻,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且反应后的产物分离、纯化和再利用等问题较为复杂。
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1.合成燃料二氧化碳合成燃料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核能源,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用的燃料,如甲烷、甲醇等。
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景

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景二氧化碳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气体,它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元凶之一。
随着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快速增加。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一、二氧化碳的捕获二氧化碳的捕获是指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将它从尾气或者大气中分离出来,从而减少它的排放。
目前比较成熟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等。
物理吸收法:物理吸收法是通过将二氧化碳在一定压力下溶解于溶液中来实现分离。
通常所用的溶液为胺溶液。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缺点是设备大、能耗高、操作复杂。
化学吸收法:化学吸收法是指利用一些化学反应来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
主要有氧化法和碳酸盐法两种。
氧化法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稳定的类似于碳酸的产物。
碳酸盐法则是利用化学反应使二氧化碳被固定在高效吸附材料中。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分离效率高,能够处理高浓度的气流,缺点是需要大量消耗能源。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了半透膜使其与空气分离。
半透膜根据不同的材料分为有机膜、无机膜和复合膜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维护和操作,缺点是分离效率相对较低。
二、二氧化碳的储存二氧化碳的储存是指将其从大气或者尾气中分离出来,采取合适的方法将其以稳定的形式长期保存。
目前较为成熟的二氧化碳储存技术有地下储存、海洋储存和矿化储存等。
地下储存:地下储存是将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深层岩石层中,通过地质封孔和监管保证二氧化碳不泄漏。
地下储存具有存储量大、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地质条件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海洋储存:海洋储存是将二氧化碳储存在海洋的深层底部,通过大气和海洋水的扩散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其长期封存。
海洋储存的优点是海洋面积广阔,容纳量大,但是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
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不断上升,这些排放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因此,减少和控制CO2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
作为一项可持续的技术措施,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一、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的种类及原理目前,有许多种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包括物理吸收、化学吸收、膜分离、气固反应等。
其中,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是常见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
1.物理吸收物理吸收采用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吸收CO2,吸收剂通常是基于酸酐、氨基甲酸酯和丙烯酰胺的氢氧化钠、乙二醇和甲胺水溶液。
物理吸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窄,并且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技术成本较高。
2.化学吸收化学吸收可以分为碱性和酸性两种类型。
碱性吸收是指采用碱性吸收剂捕获CO2,常用的碱性吸收剂是氨和氢氧化钠。
酸性吸收是指采用酸性吸收剂捕获CO2,常用的酸性吸收剂是甲酸、丙烯酰胺和酰胺等。
化学吸收的技术成本低,但吸收剂的再生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
二、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种类及原理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主要包括岩石封存、埋地封存、水下封存和植物封存。
1.岩石封存岩石封存通常是指将CO2封存在地下储层中。
选择适合的地层储层非常重要,需要考虑地质构造、地层厚度、渗透性、孔隙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岩石封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但能够实现长期二氧化碳的安全封存。
2.埋地封存埋地封存通常是指将CO2封存在埋地贮藏场中,垃圾填埋场是最常见的埋地封存方式。
埋地封存需要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二氧化碳泄露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水下封存水下封存通常是指将CO2封存在深海底部,需要大规模的工程投入和技术难度较高的海底施工。
在封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控二氧化碳的扩散,以保证封存的安全性。
4.植物封存植物封存是指使用植物来吸收CO2并将其封存在地下或周围的土地中,可以通过种植树木或草地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wt1025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09-7-3
近年来,一些气候科学家,特别是像美国航天局的詹姆斯·汉森说,这1百万分之385太高了,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减缓二氧化碳增长的速度,而且还要尽快收拾我们已造成的这个残局。这项工作就像是在每100万根麦秸堆成的草堆中寻找385根无形、无色的针。我们找到并取走它们的机会能有多少?
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认为,这几乎是零。他们说,要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这需要耗费太多的能源。但这并没有阻挡少数研究人员尝试的脚步。他们争辩说,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很快还会成为一个对付全球变暖的实用武器。总之,他们认为,不想法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这是人类至关重要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汉森是正确的,而且我们也无法再回到从前,再多的太阳能发电和再高的能源效率也救不了我们。我们需要将二氧化碳直接从大气中清除,而且要快。
这个全工滤清器也可装配在飞机机库,从一端用风扇鼓入空气穿过由天花板的喷嘴中喷出的氢氧化钠薄雾。地板上的水渠将收集碳酸钠溶液。
这个系统虽然能工作,但要耗费巨大的能源。在这个过程的最后,碳酸钠需被变回氢氧化钠,虽然氢氧化钠并不贵,但还没便宜到能承担得起只用一次就废弃。这需要一个加热到900°C的炉子。凯斯认为,他能将所需的能源减半,削减捕获并吸收二氧化碳的整体成本至每吨100美元左右。虽然这要比污染者根据欧盟排放控制计划支付的罚款高出很多,但一旦各国政府严肃对待气候变化,罚款也许就远远不是目前的数目了。
当然,拉克纳并不是唯一从事捕碳技术的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以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也都建造出了实验室规模的捕碳装置。
甩掉管道的羁绊
如果说人们对从空气中捕获碳的技术越来越关注,这全是因为其潜在优势是如此之大。一方面,空气滤清器可从任何地方捕获二氧化碳,不论规模大小,包括汽车、飞机和供暖系统。这些设备产生了超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但要完全在排气管或烟道中来进行捕获是不切实际的。更重要的是,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与空气快速混合,各个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几乎都是相同的,空气滤清器就可以直接放在需隔离的地点。与此相反,对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捕获往往要使用数百公里的管道。就像卡尔加里大学的大卫·凯斯所说的那样,空气捕碳技术和其他的能的概念是一个改良型的能源发电技术,称为集中太阳能发电,主要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漠地区。这样的发电站包含日光跟踪镜,这些镜子可将日光聚焦产生蒸汽来驱动发电机。施泰因菲尔德解释说:“我们将锅炉移走,然后将太阳能反应器放在那里,这样,我们就能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去除。”
施泰因菲尔德的反应器是一个装满氧化钙颗粒的透明管子。桌上型版本中的管子只有几厘米高,并用弧光灯代替日光。当管子被加热到400℃时,与少量蒸汽混合的空气被泵入,并由下而上地穿过这些颗粒。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施泰因菲尔德说:“当空气离开时,那里就没有二氧化碳了。我们可将1百万分之385的二氧化碳含量几乎变为零。”
当然,希望还在。如果我们能及时大规模转换到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那么避免气候危机还为时不晚。但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空气滤清器也许可以成为最后关头的生命线。不过,这也将是一件艰巨的任务。按照目前的排放量,我们将需要每天2000万吨吸收量的滤清器装置,才能吸收运输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
1百万分之385:这就是我们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这比人类将事情弄糟前只增加了1百万分之100,但极地的冰盖已开始融化,气候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植物和动物正在向两极迁徙以找到舒适的存活区域。如何处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了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3年前,凯斯和他的学生乔苏阿·斯托拉洛夫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捕碳原型装置,使用的是从燃煤电厂烟尘中去除二氧化硫的“喷雾塔”技术。像二氧化硫一样,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酸性气体,可被氢氧化钠碱性溶液吸收。
凯斯的装置原型是一个内衬聚氯乙烯的、高达4米的厚重卡板纸圆柱体。需要处理的空气从顶端吹入,在那里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空气进行喷淋,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后形成碳酸钠液滴。
捕获二氧化碳并不困难。事实上,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将发电厂和工厂烟囱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并深深地埋在地下。2005年,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得出结论,这一碳捕获和储存(CCS)战略很可能将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作用。由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大力支持的整个CCS产业,已经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使之成为了现实。
油气公司也常成吨地购买二氧化碳来冲刷废弃油田中的石油。拉克纳估计,滤清器每天捕获的二氧化碳达到1吨之时,也就是他的滤清器在油气和园艺市场大展宏图之时。但他此刻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等待风险资本来建立一个日产1吨二氧化碳的原型装置。由于缺乏投资,一家准备将其成果进行商业化的小公司最近终于关张了。
使用空气捕获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只有等到政府为碳投资设置一个合理的价格,该项技术才能起飞。如果这样的情况一旦成为现实,就可能开辟出一个新的潜力巨大的市场:从稀薄的空气中合成燃料。凯斯说,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和氢混合就可以制作出燃料。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制作的燃料不会导致净排放量,因为他们释放的二氧化碳本身就来自空气。
但他认为,该项技术将廉价到足以适于商业化应用。水果和蔬菜种植者经常在温室中利用大量的二氧化碳来使空气富营养化,生产每吨产品需要额外支付300美元的成本。拉克纳认为,将其空气滤清器直接连到温室就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微型温室
拉克纳的示范装置其实就是一个大约1米长的微型温室。一端附有装满离子交换树脂的塑料管,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大部分氢氧化钠树脂转换成碳酸氢钠时,拉克纳就排空管子,将管子插入温室中的潮湿空气中,此时二氧化碳可快速释放到温室中。该装置每天可产生1公斤左右的二氧化碳,这将转化为温室中番茄植株的生物量。
但是,二氧化碳一旦泄露到露天,捕获起来就要复杂一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概是烟道中的百分之一,对此IPCC的结论是,就所耗费的能源而言,从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克劳斯·拉克纳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也是IPCC的成员之一,作为一名粒子物理学家,他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推动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技术。他制定了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所需的最低能源的理论值,并认为IPCC的数字是错误的。他说,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确实要比从烟道中需要更多的能源,但两者的差异并不大。
这个计算结果使拉克纳深信,空气滤清器是一个较实用的建议,但他并没能说服IPCC里的同行。为此,他意识到,他必须亲手做一个出来。
拉克纳也确实这样做了。2008年年中,他和他的同事阿伦·莱特用塑料制成了一个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滤清器,并获得了专利。该设备每天能从穿过垂直塑料片间的空气中搜集几十公斤的二氧化碳。拉克纳说,如果给他两年时间,加上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然现在并不容易得到,他就能建造出一个模型,每天可消除1吨的二氧化碳,正好装满一个标准的集装箱。拉克纳认为,这样的设备很快将会引起那些不得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公司的兴趣,数以百万计的这样的设备最终将会部署以从大气中吸走二氧化碳,这有助于将我们从全球气候变暖中拯救出来。
这种树脂还有第二个主要优势:潮湿时会变形,降低了其与二氧化碳的亲和力。拉克纳说:“这样,我们只需加些水,就可以推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卡尔加里大学和瑞士理工学院的空气滤清器需要900℃的温度才能再生其二氧化碳吸收材料,但拉克纳的设计在40℃的条件下就能做到这一点。拉克纳正在对极少量的能源进行处理,不过处理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到底有多少,他还没有作出详尽的分析。
凯斯承认,空气滤清器永远不可能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最经济方式,但他认为我们也许不管怎样都得使用他们。
在凯斯忙于调整其现有技术的同时,其他研究人员也在寻求更创新的技术。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专长研究太阳能技术的艾尔多·施泰因菲尔德,在参观了拉克纳的研究所后,对空气滤清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说:“我们决定,将用太阳能技术来做到这一点。”
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里,颗粒大多转化为碳酸钙。此时,施泰因菲尔德关闭进气阀,加强了光度,将反应器中的温度提高到800℃。这可将二氧化碳作为一股纯气流分离出来,并被送去隔离,用以把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研究人员已将他们的反应器运行了5个吸收和释放的循环,而性能并无下降。施泰因菲尔德认为他的装置可按比例放大,从大气中去除大量的二氧化碳,但他尚不清除去除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是多少。
利用日光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去除,明显要比凯斯的炉子具有优势。但是,拉克纳认为,如果你打算要将沙漠充满太阳能聚光器,这可能要比只是将日光变为电力更具环境意义。
拉克纳的策略是要降低从空气中带走二氧化碳所需的能源使用量。他和他的同事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的核心是离子交换树脂,这是一种可浸渍在氢氧化钠中的聚合物。钠离子紧密附着于聚合物,但氢氧化物是松散的,很容易被二氧化碳取代,二氧化碳跟钠结合就会形成碳酸氢钠。拉克纳说,卡尔加里的装置基本上也是基于同样的化学原理,但由于树脂片的表面积要大得多,因此反应也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