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测验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测验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50分)1.下列词语在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累赘.(áo) 商酌.(zhuó) 豁.达(huò) 悲天悯.人(mǐn)B 驿.路(yì) 修葺.(róng) 陡峭.(qiào) 不耻.下问(chǐ)C 竹篾.(miè) 别.扭(bié) 妥帖.(tiē) 以身作则.(zé)D 譬.如(pì) 拖沓.(tà) 菌.子(jùn) 深恶.痛绝(wù)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打拱草率颠肺流离躬行君子B. 繁琐朦笼任重道远如释重负C. 契约监督香远益清悔人不倦D. 招揽撵走大相径庭锲而不舍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A. 期中考试结束了,全班同学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 身为一位班长,他处处能以身作则....,所以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C. 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D. 男孩子应该要有海阔天空....的胸襟,不要老在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广州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威海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5.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恰当的是()。

(3分)爱心是(),使饥寒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受到情感的滋润。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竹篾(miè) 简陋(lòu) 迷茫(máng) 菌子(jūn)B.冗长(chén)慎重(shèn)妥帖(tiē)拖沓(tà)C.累赘(zuì)悔恨(huǐ)鞠躬(gōng)生疏(shū)D.驿路(yì)晶莹(yíng)陡峭(qiào)溢出(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葺折损陡峭以身作责B.监督失意排解如释重负C.商酌别扭修润悔人不倦D.悠闲达观循环悲天闵人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无丝竹之乱耳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D.濯清涟而不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B.《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2021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1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拼音。

(2分)戏曲yuán( )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它会让我们赏心悦目。

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是我们的国cuì( ),是我们的国剧。

当我们细心地欣赏戏曲时,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 )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 )不已。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他穿上鞋子,大口喝了一口浓茶,于是大彻大悟....地自言自语起来。

B.三年来,民间投资政策落实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参差不齐....,重点领域政策执行困难。

C.2013年10月21日,2013—2014赛季CBA体测在四川金强篮球训练基地开始,尽管球员使出浑身解数....,但众多名将还是倒在两分钟强度投篮的测试中。

D.十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3.(2013·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D.《观舞记》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繁星》《春水》是她的代表作。

5.(2013·德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咄咄逼人拈轻怕重神彩奕奕截然不同B.小心翼翼迫不急待怪诞不经花团锦簇C.家喻户晓大相径庭刨根问底见异思迁D.惊慌失错骇人听闻杞人忧天花枝招展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C.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的消息传到祖国各地时,人们都喜出望外....。

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5、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商酌.(zhuó) 喷.香(pèn) 契.约(qiè) 淤.泥(yū)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i)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儒(hónɡ) 恍.惚(huǎnɡ)【解析】A项,“契”应读“qì”;B项,“亵”应读“xiè”;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生疏陡峭颠沛流离以身作则B.简陋拖沓如失重负不耻下问C.朦胧晶莹悲天悯人鞠躬尽瘁D.妥帖循环诲人不倦自作自受【解析】“如失重负”应写为“如释重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解析】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用来形容学生不合适。

4.(青岛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解析】B项中,句子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中,句子动宾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D项中,“防止”已包含“不再”的意思,再用“不再”属于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四)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 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项中“莹”应读yíng;C项中“沛”应读pèi;D项中“契”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项中“陡帩”应为“陡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自受.,得到制裁。

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与语境不符。

)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主题。

(1)①处用词不当,应将“开阔”改为“便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清脆.cuìB.黄晕.yùn 宛.转wán 散.步sǎnC.嫩.叶nèn 应和.hè安巢.cháoD.披蓑.shuāi 抚.摸fǔ薄.烟báo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懒惰怂恿人声鼎沸B.竦峙绵延禁锢见异思迁C.褴褛热忱贮蓄神采奕奕D.滑稽决别帐篷骇人听闻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左右的花粉。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对偶,突出战事紧急)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卷班别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语言积累与运用(3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 分) 归省()踱步()戛然而止() 亢奋()行辈()粗犷()冗杂( )叱咤风云()参差不齐()2、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f ()hu ( )暗撺水du ( ) 1( )绊h密( )视p in u ( ) 烧zhu 6( ) cn ( )然qi e()意下面每组里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加以改正( 4 分) 3、A.抑扬顿措左右逢鸦雀无声()B.变换多姿千回百折高视阔步().屏气凝神大切大悟叹为观止()D.百变不穷奇伟磅礴低回宛转()4.辨别词语,选择正确的填空。

(4分)(1)月色便 _______ (笼罩朦胧)在这水气里。

(2)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____________ (吸引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粮食的供养。

(3)中国画不 _________ (注意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4)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迎面扑面)的吹。

5、选出说法无误的一项()(2分)A、《口技》一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展现了口技人高潮的技艺。

B、《竹影》的作者是枫之恺,是现代著名的漫画家,学家。

、《安塞腰鼓》一是高原生命火烈的颂歌,民族魂魄的礼赞。

D、《社戏》是一篇回忆性散,表现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回忆。

6、下面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2分)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D.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7、为了使上下句子语气连贯,下一面段话中空缺处的语句应是(3分)()有一件事是许多人都知道,____________ ,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交响乐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39分)1、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就是( )(3分)A、行.辈(háng) 不惮.(dàn) 亢.奋(kēng ) 参差.不齐(cī)B、潺潺..(chán) 凫.水(fú) 旺相.(xiàng) 晦.暗(huì)C、羁.绊(jì) 归省.(xǐng) 蓦.然(mù) 嗔.视(chēn)D、冗.杂(rǒng) 撺.掇(cuàn) 粲然(càn) 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就是( )(3分)A.飞溅.静穆博击烧灼B.鱼火惬意疏密包罗C.颦蹙必竟惊鸿嗔视D.宛转弥散高梁飞溅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就是( )(3分)①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的嘱咐我,万不能装模装样。

②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的扬尘就是杭州空气的污染物。

③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长江巨龙将被彻底。

A.努力重要折服B.用力监测降服C.竭力主要降服 D、奋力重要折服4.根据提供在括号内的词义,在句子后面括号内填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⑴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人不早定,(翻来覆去地说)起来。

( )⑵当它(声音突然中止)的时候, 世界出奇的寂静。

( )⑶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地一举手一投足,就是怎样地“(做本行的事情,成绩十分显著)”。

( )⑷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赞美瞧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8分)⑴她们的身后就是一片高粱地。

她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⑵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 )⑶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 )⑷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不?(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A、“请客?——这就是应该的。

”于就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B.就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C.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D.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A、《社戏》就是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名篇,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留恋的心情。

B.现代散文家丰子恺的《竹影》,写了几个少年画画的游戏,引出了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C.《观舞记》的作者就是冰心,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她的作品《纸船——寄母亲》。

D.《口技》选自清代林嗣环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作者就是张潮。

8.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4分)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她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不?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不?”(1)老师话中的意思就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就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您按她的句式续写下去。

(3分)微笑,就是一缕与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就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默写下列古诗。

(5分)⑴鸟向檐上飞, ________ _____。

⑵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⑶正就是江南好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引起思乡之情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诗句: ,青山独归远。

三、阅读。

(61分)(一)(25分)(甲)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就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就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与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就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她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就是戏台,但或者也许就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就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与她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乙) 月还没有落,仿佛瞧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 )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有缥缈的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就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瞧。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

但周围的黑暗只就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她们一面议论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鱼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瞧着喝彩起来。

11、给甲乙两个选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2分)甲: 乙:12、第①段中的“轻松”与“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3分)13、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至少4个),它们对于刻画这群少年朋友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14、第②段中的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句话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就是什么? (4分)15、下列对“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就是渔火”“那声音大概就是横笛”三个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 )A、“似乎”“也许”表示猜测,“大概”表示基本肯定。

B、“似乎”表示猜测,“也许”“大概”均表示肯定。

C、“似乎”表示猜测,“也许”表示猜测的另一种可能性,“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D、“似乎”“也许”“大概”都表示猜测。

16、甲乙两段都对“戏台”与“横笛”的描写。

表现了(3分)( )A、对优美迷人的夜景的赞美B、瞧戏后的兴奋心情C、离开赵庄后对我的留恋D、对我的无限向往17、“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个比喻好在(3分)( )A、生动形象,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表现小伙伴们有丰富的想象力B、有童话色彩,写出了小伙伴们欢快的心情与她们高超的驾船本领C、想象丰富,有童话色彩,表现“我”欣喜、兴奋的心情D、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对当时的夜景作了生动传神的描写18、本来写夜间行船,为什么写老渔父喝彩,这种写法称之为(2分)( )A、反衬B、对比C、烘托D、渲染19、第甲乙段文字分别表现了“我”瞧戏前后怎样的的心情?(2分)(二)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12分) 朱光潜①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她的画品,必先了解她的人品。

一个人须先就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

子恺从顶至踵就是一个艺术家,她的胸襟,她的言动笑貌,全都就是艺术的。

她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在她有至性深情的流露。

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她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她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

但就是这些只就是浮面的形相,她的基本精神还就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

我知道她尝玩味前人诗词,但就是我不尝瞧见她临摹中国旧画。

她的底本大半就是实际人生一片段,她瞧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

她的题材变化极多,可就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

我二十年前瞧过她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花生米不满足》,《病车》之类,至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而我素来就是一个健忘的人。

她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您悠然物外,有时使您置身市尘,也有时使您啼笑皆非,肃然起敬。

她的人物装饰都就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就是她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

她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她的画就像她的人。

②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

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工夫。

她近来告诉我,她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她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之后,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

讲书法的人都知道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沉着稳重,墨才能入纸,字挂起来瞧时才显得生动而坚实,虽像就是龙飞凤舞,却仍能站得稳。

画也就是如此。

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瞧时,好像就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她们自以为超逸生灵,其实就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就是生命力微弱的症候。

我们常感觉近代画的意味太薄,这也就是一个原因。

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

她用笔尽管疾如飘风,但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

在这方面,我想她得力于她的性格,她的木刻训练与她在书法上所下功夫。

(《中学生》复刊后第六六期,1943年8月)20、读第①节,思考:丰子恺的画大半取材于什么?她的画有有哪些特点?(3分)21. “它有时使您悠然物外,有时使您置身市尘,也有时使您啼笑皆非,肃然起敬。

”这一句话就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丰子恺的绘画的?(2分)22.读第②段划线句,作者认为当时一般画家的“败笔”就是什么?作者写这点用意就是什么?(4分)23、丰子恺的画为什么能“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三)(24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就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4、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6分)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会宾客大宴( ) 妇抚儿乳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妇抚儿乳( ) 满坐寂然( )25、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她三项不同的一项就是(3分)( )A、于厅事之东北角B、邑人奇之C、学而时习之D、下车引之26、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就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