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原地区河南的人口资源优势
简析河南各方面之重要性

简析河南各方面之重要性纵观我国三十多个省或直辖市,各个行政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其所在位置的重要性,他们不单单组成了我国几百万平方千米国土的大体轮廓,各在其位,而且发挥着整个国家给予其的职权和相应的功能。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每一个地域的自然地和社会的条件不同,其现今在整个国家中的政治或经济地位差次不同,一样其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各不相同。
首先从河南的地理位置来看,其位于我国的中纬度地域,居中而接四方,就亚欧大陆的西半部而言,德国恰恰位于欧洲大陆西半部的中央,是西欧陆地的十字路口,在欧洲历史发展和德国的经济崛起进程中起了未知的潜在作用。
把视角拉回来,河南恰恰位于我国广袤陆地的中央,以史为例,河南也称得上是我国的十字路口。
其在连接我国东部地域和西部地域,南方和北方地域上起着壮大的纽带作用。
一个地域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不单单体此刻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所需各方面资料的蕴藏和供给能力上,还很大受到该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等软实力上。
河南地处中原地域,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硕得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内涵,其不可轻忽的作用潜在的为该地域的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助推。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河南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展地域,北方旱作农业的重要播种区,为我国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存空间和物资资料,我国用百分之几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这五分之一中,河南的耕地数则占一大部份,知足了人口生存的最最大体的需求——粮食。
从几个简单的方面来看,河南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口方面,河南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人口大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硕得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之一,中流砥柱的一个部份。
土地方面,河南作为黄淮河流域的一大平原地域,有着广漠的且平坦肥沃的土地,是我国有限土地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每一年这里为整个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粮食,农业是增进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产业,离开农业,国家将陷入饥荒或经济的滞待。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河南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河南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古称“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多样,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本文旨在对高二地理课程中与河南地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河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部,东邻山东、安徽,南接湖北,西靠陕西,北濒河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河南的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其中黄淮海平原占据了大部分地区,豫西山区则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河南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二、河南的自然资源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中,煤炭、铁矿、铝土矿等储量丰富,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资源方面,黄河、淮河等河流贯穿全省,为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保障。
同时,河南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尤其是小麦的产量居全国前列。
三、河南的人口与城市河南省是中国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人口分布以汉族为主,同时也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
河南的城市化进程较快,省会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其他如洛阳、开封等城市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河南的经济发展河南省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和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
农业方面,河南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尤其是小麦和棉花的生产。
工业方面,河南的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较为发达。
服务业方面,旅游业尤其突出,河南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等。
五、河南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河南省面临的重要问题。
河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水资源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等,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同时,河南也在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战略。
六、河南的地理教育意义河南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了解,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中原崛起中的人才资源要素分析

济 。” 人才是知识经济活的载体 , 是知 望在 于 人类 自身 发展 能力 的 持续 发
河南在有限资源越来越少 、 识的生产 、 传播和应用的关键力量。 科 展 。所 以, 从 区域 发展的角度 出发 ,党的十 学 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在现代经济 环境破坏加剧的情 况下 ,最重要的是 六大以后 ,党 中央把 中部崛起作为一 发展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才 要利用人才资源这一能动的 、可再生 项战略措施提 了出来 ,十届全国人大 资源是生产力的主体 ,它能使科学技 的资源 , 以人才求发展 , 以人类 自身的 二次会议 明确提 出 :支持 中部地区发 术真正的转化为生产力 。 因此, 任何 区 持续 发展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挥优势 , 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 河南作为 域经济要 实现高质量 、 高效 益的增长 , 中部最具代表性的省份 ,更是超前谋 必须拥有大量 的高质量 的人才。河南
优势 , 把人 口大省建成人 才资源强省。
9 万人 ,达到 占社会总人 13人才资源有利于 区域优势产 才数量达 3 7 .
业 的 发展
1人才资源促进中原●起
在知 识 经济 和 经济 全球 化 条件
但和其他 发达地区相对 比, 河南 根据林 毅夫等 人的研 究表 明 , 发 提高 。
下 ,人才 已成为世界各 国和地区竞相 展 中国家和地 区的现代化发展 ,主要 人才资源人均数量还很低 ,人才的整 争夺的战略资源。 谁拥有 了人才 , 谁就 有两种战略类型选择 :一种是超前战 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 主要表现在 :
能在激 烈的市场竞 争 中赢得 主动 , 人 略 , 就是不顾资源的约束 , 推行超前重
中原之州——河南省

(
1)图示各省市中,A是被称为“乌金之乡”的 省。 (2)黄河的“地上河”景观在图中的 省(填字母)最为典型。 (3)山东旅游资源丰富。请你列举山东两处著 名的旅游景点。
、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
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 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 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 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 “神都”的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 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 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 ,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 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洛阳的牡丹和龙门石窟也闻名于世
祭祖大典
盖 世 功 夫 少 林 僧
中 岳 嵩 山
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
清 明 上 河 园
清明上河园
小结:
印 象 河 南
历史悠久
人 口 大 省
农业大省
小结
• 位置: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南部。邻省 有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山西。 • “地上河”:黄河自孟津以下成为“地上河”。 •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 历史悠久:三大著名古都是洛阳、开封、安阳。 • 交通发达:铁路干线有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焦 柳线,重要交通枢纽为郑州。 • 农业大省:河南省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 • 人口大省:河南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 工业发展迅速 • 土地盐碱化严重
洛阳
河南的历史名人: 1、一代名相姜子牙 、诸葛亮 2、唐代诗人刘禹锡 3、治水神工大禹 4、哲学大师老子 5、医圣张仲景 6、百代文宗韩愈 7、唐代高僧玄奘 8、诗圣杜甫 9、抗金英雄岳飞 “南阳四圣”:智圣诸葛亮 医圣张仲景 科圣张衡 商圣 范 蠡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五集 河南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五
集河南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下面是一些河南省的地理知识要点。
位置和边界
- 河南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东临山东、安徽,南接湖北,西靠陕西,北界河北。
- 面积和人口:河南省的总面积约为16.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自然地理
- 地势地貌:河南省地势相对平坦,主要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和太行山区组成。
- 气候特点:河南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 主要河流:黄河是河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省境并形成了豫
北平原。
行政区划
- 地级市: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
- 县级行政区:河南省下辖160个县级行政区。
经济发展
- 主要产业:河南省的主要产业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其中,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工业以煤炭、冶金、电力
等为支柱,服务业快速发展。
- 经济特色: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煤炭资源,是中国
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煤炭生产基地。
以上是对河南省的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河南省作为中
国的中部省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分析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分析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市为核心的河南省中部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新乡等城市。
这些城市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构成了中原城市群。
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提升方向。
一、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分析1. 地理位置优势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国的中心区域,紧邻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
其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中国东部和西部的重要节点。
通过中原城市群,可以连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经济发展潜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华中崛起”等重大战略的背景下,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地区之一。
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重要地位,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3. 文化传承和产业特色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原城市群的文化传承非常丰富,其历史和文化遗产对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特色也非常明显,如郑州的航空、洛阳的冶金等产业优势。
二、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优势1. 区位优势中原城市群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其连接了河南、华中、华南等多个地区,可以为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 经济发展优势中原城市群具有发展潜力和基础雄厚的经济发展优势。
中原地区的工业基础非常强大,如钢铁、有色金属、机电等重点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中原城市群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产业链完整。
3. 人才优势中原城市群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是人口密集的区域之一。
其中的一些城市,如郑州,可以为城市群提供高素质人才,推动城市群的发展。
此外,中原城市群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吸引和孕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创新人才。
三、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提升方向1. 发展制造业中原城市群应当围绕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深耕实体经济,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并且要通过开发新的科技型产业和综合性服务产业增加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浅议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与挑战

浅议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张国富张米米来源:《中国学术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科学发展观中要求统筹区域发展,中原经济区应用而生,并上升到国家级战略高度。
中原经济区发展将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需要面对许多新的挑战。
文章对发展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统筹;人口;中原经济区;机遇;挑战中原经济区就是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为依托,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省份地区的经济区域,它所涉及的范围加起来大概30个地级市,就河南的18个加上周边的20多个,人口大概1.7亿左右。
大中原经济区起草于2010年,是在现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起草下,规划设立的综合性经济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成为国家级战略区。
改革开放的前30年,借助于海外市场,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增长极发展迅速,占据全国经济总量比重较大;但沿海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面临转型,要保持全国整体经济发展不能单靠沿海地区,需要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前30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向型,靠外需支撑,此发展模式沿海有优势,沿海依靠内地的资源、人力等要素支撑其发展;后30年不是只依靠外需,而是内需和外需相结合。
在强化内需的条件下,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国内最大的市场,也距离其他国内市场很近,有自己的市场和地理优势,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腹地,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中枢。
如果这一地区发展部起来,其他地区的发展就无法联系成一个整体,永远都是分割的。
构建中原经济区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
一、中原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交界,也处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向内陆推进的要冲,交通优势突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都通贯其中,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枢纽作用。
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布局的“两横两纵”经济带中,就有“一纵两横”即陇海经济带、京广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位于这一区域。
中原崛起河南发展前景

中原崛起河南发展前景中原崛起是指中国的中原经济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河南作为中国中原地区的核心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下面将从河南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来分析河南的发展前景。
首先,河南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区的交通枢纽,具备了辐射周边地区和连接全国的地理优势。
随着交通的发展,河南的地理位置优势将更加凸显,有利于河南成为物流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其次,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业基础。
农业是河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潜力。
随着农业的发展,河南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推动农产品的国内外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再次,河南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口规模大、教育水平高、劳动力充足。
河南的人力资源是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河南吸引了许多人才的流入,不仅有本地的优秀人才,还有外来的高端人才。
随着人才的流入,河南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大大提高,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最后,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对于推动中原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河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河南的旅游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河南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中原崛起河南发展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河南作为中国的中原地区核心省份,具备了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随着河南的发展,河南将成为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之一,为中国的中原地区的崛起做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原地区河南的人口资源优势
摘要:人口资源是其主体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基础,与一般意义的自然资源相同,也面临着合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的问题。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人口资源中部崛起
一 . 河南地区的人口现状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河南全省、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
具体包括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安徽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的菏泽、聊城,河北的邯郸、邢台,以及山西的晋城、长治、运城,共29个省辖市,土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近1.58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83%,占全国的1/10以上。
河南作为中原地区的主要省份,亦是全国的第一人口大省。
外出务工成为广大人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达到1.2亿,据河南统计局统计,2005年河南非农业劳动力已经达到1519.79千万人,河南成为劳动力的输出大省。
河南人口问题一直是困扰河南经济发展壁垒,唯有突破,才能有新河南。
人口破亿已成为历史,河南人力资源丰厚那是不争得事实,但要如何解决好过剩的人力资源问题就是当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开发人力资源
1.吸引外资入驻河南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给河南经济带来的新的发展形势
和突破口,河南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加大高科技产业的研发投资力度,让经济全面发展。
官方统计显示,2011年河南省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5个。
其中,富士康、百威英博、香港和记黄埔、日本NTN等全球500强企业的基地项目落户河南,截至目前,来河南投资的全球500强企业达到72家,中国500强企业达到140余家,2011年全省实际引进省外资金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
2.增加半加工产业聚集
目前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均是夫妻二人双双外出打工,从而造成孩子有老人代养,以至于形成所谓的空巢,留守儿童与老人成为一群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
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再教育问题,应从根源得以解决。
对于产品的再加工,在许多地区都有类似的加工企业,但都是小型的作坊式私人加工点,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其实是杯水车薪,所以这需要政府加强与南方地区企业的有关合作,促进半加工产业在本地区的发展。
从而将欲外出的年轻人留在本地,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问题,更是解决了祖国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3.发挥地区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大地,承东启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在交通运输上,三横五纵的铁路网络在这里交汇,不仅公路交通发达,民航事业、通信网络也正在迅速崛起。
河南这几年经济发展也比较迅速,在经济发展中,河南是中国经济大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位
列全国第5位;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1/9,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工业发展迅速,部门齐全、种类繁多,又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在文化方面,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许多优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这些都彰显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催化剂。
4. 提高人口素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能动的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我省的人口质量现状:全省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248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928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3646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307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根据我省的人口现状,增强自身的技能,也是提高我省待业青年再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提高人口质量似乎呈现刻不容缓的趋势。
三.人口优势下,河南的发展趋势
人口问题是河南发展的瓶颈又是优势,合理解决此问题对河南经济是重中之重。
道路很艰辛,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坚信努力借助国家政策、地方特色,突出重点,弥补不足,离振兴中原经济不会远。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焦国标说,发展中原经济区应以河南的省情为前提和基础,体现中原地区的特点和优势。
以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为
前提,立足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郑州、洛阳及周边地区,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豫北地区可以发展煤化工产业,黄淮四市可以发展现代农业等产业。
通过准确的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中原经济区相互分工协作的格局。
建设中原经济区就是要把河南“经济洼地”填补起来,使其成为全国“整体效应”的一部分。
随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快速铺开,未来之河南注定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版图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政治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注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浅析中原地区河南的人口资源优势
系别: 电子通信工程系
班级: 通技102
姓名: 邵琼
学号: 1004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