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研活动工作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制定一份教研活动方案(3篇)

制定一份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专题讲座等形式,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 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活动主题“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四、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五、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二下午2. 地点:各年级备课室3. 内容:围绕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点,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二)教学观摩1. 时间:每月第二周周三上午2. 地点:各年级教室3. 内容:由各年级推荐一位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课后进行评课交流。

(三)经验分享1. 时间:每月第三周周四下午2. 地点:会议室3. 内容:邀请校内优秀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包括教学心得、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

(四)专题讲座1. 时间:每月第四周周五下午2. 地点:会议室3. 内容: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课程改革、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等。

(五)教学研讨1. 时间: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2. 地点:各年级备课室3. 内容:针对本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六、活动组织1. 成立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各年级备课组长为活动负责人,负责本年级教研活动的具体实施。

3. 邀请校内优秀教师和校外专家参与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教师教研活动设计方案(3篇)

教师教研活动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成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主题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研讨和交流,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研活动,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3. 加强教师团队协作:通过集体教研,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激发教师教学热情:通过研讨和实践,激发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三、活动主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四、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3月17日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全校教师七、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 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教育改革趋势、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等。

- 邀请校内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2. 分组研讨:- 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等。

- 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研讨、记录研讨成果。

3. 教学观摩:-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 观摩结束后,进行点评和交流,共同探讨改进措施。

4. 教学实践:- 教师根据研讨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实践。

- 定期组织教学反思,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提升。

5. 经验分享:- 邀请部分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八、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 拟定活动方案,报请学校领导审批。

教研活动设计模板(3篇)

教研活动设计模板(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1. 依据: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2. 目的: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三、活动时间1. 线上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星期X)上午9:00-11:002. 线下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星期X)下午2:00-4:00四、活动地点1. 线上活动地点:XX学校网络会议室2. 线下活动地点:XX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1. 线上活动对象:全校教师2. 线下活动对象:全校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学校领导致辞,强调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对参与活动的教师提出要求和期望。

2.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围绕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3.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分析课堂教学亮点,探讨改进策略。

4. 互动研讨:分组进行互动研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教学设计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设计经验,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6. 优秀课例评选:评选出本次教研活动的优秀课例,进行表彰和推广。

7. 总结发言:学校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七、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10分钟)2. 专题讲座(60分钟)3. 教学观摩(30分钟)4. 互动研讨(60分钟)5. 教学设计分享(30分钟)6. 优秀课例评选(30分钟)7. 总结发言(10分钟)八、活动准备1. 线上活动准备:(1)提前调试网络会议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制作PPT。

(3)邀请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分享。

2. 线下活动准备:(1)布置多功能厅,确保场地整洁、宽敞。

(2)制作活动流程表,张贴于醒目位置。

(3)准备教学观摩所需课例资料。

学科教研专题活动方案(3篇)

学科教研专题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决定开展学科教研专题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主题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三、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明确学科教学目标。

2. 培养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至11月30日五、活动对象我校全体教师六、活动内容(一)专题讲座1.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解读学科核心素养,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

2. 邀请优秀教师在讲座中分享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借鉴。

(二)教学观摩1.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 对观摩课进行点评,总结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三)经验交流1. 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分享教学心得,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2. 邀请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传授教学技巧。

(四)教学设计比赛1. 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2. 对优秀教学设计进行评选,推广优秀教学设计成果。

(五)课题研究1. 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七、活动安排(一)准备阶段(10月15日前)1.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

2. 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确定讲座主题和观摩课内容。

3. 组织教师报名参加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实施阶段(10月15日至11月30日)1. 专题讲座:每周举行一次,每次讲座2小时。

2. 教学观摩:每月举行一次,每次观摩2节课。

3. 经验交流:每月举行一次,每次交流2小时。

教研会主题活动设计思路(3篇)

教研会主题活动设计思路(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教研会主题活动应运而生。

本次教研会主题活动旨在为教师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增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3. 激发教师创新思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4.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活动主题“聚焦核心素养,共筑教育梦想”四、活动时间为期一天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全校教师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2)学校领导致辞,对本次活动表示支持与期望;(3)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专家讲座(1)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就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2)讲座内容丰富,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3. 教学展示(1)选派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成果;(2)展示课后反思,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3)教师们观摩、交流,共同提高。

4. 教学研讨(1)分组进行教学研讨,针对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2)各组代表分享研讨成果,互相学习、借鉴;(3)专家对研讨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教师心理辅导(1)邀请心理专家为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2)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6. 教师才艺展示(1)教师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如书法、绘画、歌唱等,丰富活动内容,活跃气氛;(2)评选出优秀才艺展示者,给予表彰。

7. 闭幕式(1)主持人总结活动成果,对参与活动的教师表示感谢;(2)学校领导为优秀教师、优秀才艺展示者颁奖;(3)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教研活动的设计方案(3篇)

教研活动的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2. 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教师团队建设。

3. 通过教学观摩和经验分享,使教师能够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围绕某一学科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备课形式: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备课,每组选派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记录。

2. 教学观摩(1)观摩内容: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包括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环节。

(2)观摩形式:全体教师参加,分组进行观摩,每组选派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观摩情况。

3. 经验分享(1)分享内容: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

(2)分享形式:教师个人或教研组进行分享,其他教师提问交流。

4. 教学研讨(1)研讨内容:针对观摩课和经验分享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2)研讨形式:分组进行研讨,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2:00-4:00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活动流程:(1)2:00-2:10 开场致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2)2:10-3:10 集体备课,分组进行。

(3)3:10-3:40 教学观摩,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4)3:40-4:10 经验分享,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分享。

(5)4:10-4:30 教学研讨,分组进行。

主题活动教研流程设计方案(3篇)

主题活动教研流程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主题活动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主题活动教研流程,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指导。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的认识,明确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

2. 培养教师独立设计、实施和评价主题活动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4. 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三、活动流程1. 准备阶段(1)确定教研主题: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教师需求,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2)成立教研小组:由学校教研部门牵头,组织教师成立教研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3)收集资料:小组成员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源、案例、理论等资料。

(4)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

2. 实施阶段(1)主题活动设计: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根据活动计划,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

(2)教学活动实施:教师按照活动设计,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

(3)课堂观察与记录:教研小组成员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4)课后反思与交流: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 评价阶段(1)评价标准制定:根据教研主题和活动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2)评价实施:小组成员对活动进行评价,包括活动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

(3)评价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4. 总结阶段(1)总结经验:教研小组成员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撰写教研报告:根据活动总结,撰写教研报告,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3)推广与应用: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其他教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主题性教研活动方案设计(3篇)

主题性教研活动方案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成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主题,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就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分享优秀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教学研讨: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6. 教学资源分享: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六上午9:00-12:00。

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五、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学校教务处2. 承办单位:学校教研组3. 参与人员:全校教师4. 活动安排:(1)第一周: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第二周: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分享教学经验。

(3)第三周:教学研讨,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4)第四周: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比赛。

六、活动评价1. 参与度:统计教师参与活动的出勤率,对积极参与的教师给予表彰。

2. 活动效果:对活动过程中的优秀表现进行评价,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教研活动工作方案
根据德惠市教育局、德惠市进修学校的期初会议精神,我校的主题教研工作,坚持以主题教研活动为手段,以创建高效课堂位目标,全面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切实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带动全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主题教研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探索高校课堂教学途径”为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有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二、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

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新的有效学习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教学能力。

4、组织机制。

构建教研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教研制度,使日常教学工作和主题研究,教师专业(梯级教师队伍建设)成长融为一体,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
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

5、总结成果,创生方法。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高效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锻造一批名师,培养一批优生。

三、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学年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1、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德庆;副组长:李春峰;组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2、成立主题教研组
高年级组(语文组):组长:郭春光组员:王亚丽樊立侠刘会萍
刘波焦会
第年级组(数学组):组长:宫庆梅组员:王亮黄立英邢德娟
马庆双殷显杰马维艳李秀颖张殿翠英语组:组长:张连福组员:王阳李亚凤
科任组:孙继华:组员:田金枝蔡艳刘语潘广敏慕景闯王艳李立志王秀环王晓梅马洪侠
3、具体分工。

组长:负责全乡的主题教研工作。

李春峰:负责中心校主题教研的具体工作
主题教研组组长:负责本组的主题教研具体工作。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认真制定可行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方案和个人方案。

教导处要组织学科教研组及教师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或称手册”。

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建章立制,严控过程。

在主题教研工作中,教研组负责人及参研教师必须在主题教研过程中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主题选题和主题填表。

(2)、严格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过程手册。

(3)、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

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实施步骤
(一)、确定主题和主题填表阶段,2013年9月13日——2013年9月26日
1、确立主题
学校主题: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高年级组(语文组):读写结合,创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低年级组(数学组):践行尝试教学法,创建低年级数学高校课堂
英语组: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途径,创建英语高效课堂
科任组: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2、围绕“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方向,教研组长组织第一次活动(见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手册第5页,请认真填写),确定主分题。

3、教研组长填写“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手册”1—4页;教研组成员填写“教师主题教研活动过程手册”1—4页。

4、表皮日期为:2013年9月——2013年12月。

5、完成工作:教研组完成主题研究计划,个人完成主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总结。

(纸质稿)
(二)、专题学习,课堂印证阶段,2013年10月7日——2013年11月30日
1、教师完成六次自主探索和二次合作,并认真填写“教师主题教研活动过程手册”5—45页。

(1)专题学习:
○1集中学习:以主题教研组为单位,间周的周二下午放学后,以教研组为单位,组长为主讲人,进行集中性学习,学习内容班主任以学校订阅的《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为主。

科任及英语教师学习内容由组长搜集资料对组内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把学习内容记录在业务学习笔记上。

○2教师自学:教师根据自己所确立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学习内容教师自由选择,自学内容记录在教师个人的自学笔记上,每学期在一万字以上。

○3观看关于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录像,间周的每周四放学后,听课教师记好听课记录。

(2)、集体备课:
每个教研组成员本学期要做一次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确定主讲人,主讲人针对所教学内容进行说课,组内成员根据主讲人的说课,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做好集体备课记录,主讲人上交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

组内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核心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教案三篇,上交教导处。

(3)课堂教学活动
○1利用主题教研四次活动(“手册”13—44页),由学校组织“每人一节课活动”,讲课活动结束后,按组为单位召开研讨活动,组内教师每人要上交研讨稿。

○2教研组自由组织余下三次活动,并填好教研组和个人的主题教研过程手册。

(三)、阶段总结,成果展示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15日
1、组织”优质课观摩”。

2、教研组长、教师填写“手册”期中和期末总结,教研组长和组内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说课稿、优秀课例、优秀总结材料、优秀读书感想。

3、阶段总结,成果汇报阶段,2013年12月16日——2013年12月20日
(1)、认真总结,组织成果汇报。

(2)、继续开展主题研究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过程手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到位。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2、资金保障到位。

学校为主题教研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订购主题教研相关书籍及
教育理论刊物(注意落实)。

3、过程管理到位。

学校设计“主题教研管理手册”对教研组和教师“主题教研工作”全程跟踪,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4、奖惩措施到位。

(1)学校按每人50元配备主题教研奖金,实行多劳多得方式,教研组长另加每人100元。

(2)按照主题教研评分细则,给予业绩加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