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单元达标检测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单元达标检测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A.天人感应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C.三教合一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知,《唐律疏议》强调将道德与法律相互结合,故B项正确。

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

1373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

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

这说明朱元璋( )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推行法治代替人治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答案】A 【解析】材料中介绍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进行的一系列立法工作,说明朱元璋重视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B、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官员的贪污问题,排除D项。

3.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

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 )A.强调对物理的探究B.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C.重视人的内在完美D.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答案】C 【解析】“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是两个人外在的困顿,但是两个人“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是对其内心能在困境中“自得其乐”的一种肯定,反映了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美,故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均排除。

4.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人所制定的;其二,法的准则是要诚实地生活,不损害他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

”由此可知,罗马法(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C.立足解决现实问题D.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答案】D 【解析】罗马法中的体现出来的法律由人制定、法律不损害他人、应当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的特点,反映了罗马法对人的关照,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故D项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法律至上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通过罗马法解决现实问题,排除C项。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有 ( )①法律至上②议会主权③分权制衡④代议制民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3.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4.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5.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 ) A.总统制B.联邦制C.共和制D.邦联制6.以下是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对各国国情的描述,其中与史实有明显出入的是 ( )A.“英吉利即俗称红毛邦……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B.“日耳曼邦内分十余邦,不相统属……信奉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尤甚”C.“花旗邦即米利坚……邦长七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D.“佛兰西邦亦是信上帝、耶稣基督之邦,但其教多务异迹奇行,而少有别”7.2010年5月18日《新京报》报道:“英国没有成文宪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表格中)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7年5月初访问美国,白宫特意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

这是布什总统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上穿燕尾服。

布什总统之所以如此重视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 A.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B.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掌握国家实际权力C.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都是国家行政首脑D.英国女王是英国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2、“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呈现出创新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

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指()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3、下图为《新首相来了》的漫画。

下列关于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民直选B.行使行政权C.议会多数党领袖D.国王任命4、《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不能建立一个由统一中央政府代表的统一民族国家,而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建立美利坚合众国5、独立后,美国邦联制最根本的缺点在于不能()A.协调大小州之间的矛盾B.抵制欧洲列强的经济入侵C.维护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D.偿还巨额国家债务6、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你认为该说法()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7、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综合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689年英《权利法案》颁布,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据此回答1~5题。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的机构为( )A.英国国王 B.英国女王 C.英国议会 D.英国内阁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

”这些表明( )A.国王失去了一切权力 B.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确立C.英国成为制度完备的法制社会 D.建立起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C.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D.内阁制得以形成5.“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它说明当时( )A.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1787年公布了宪法,在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据此回答6~11题。

6.独立之后的美利坚合众国,在政权方面只设有国会,没有总统,没有最高法院,而国会本身也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力。

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

这部宪法( )A.规定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强化了联邦的权力C.使得地方权力完全集中于中央 D.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7.美国总统不具有( )A.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B.行政权C.立法权和司法权D.统率军队的权力8.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C.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是美国当时最进步的法律文献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制政体,它开始确立于( ) A.1787年 B.1783年 C.1789年 D.1790年10.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

(word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docx

(word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有()①法律至上② 会主③分制衡④代制民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 .①③④2.1830 年 7 月 27~ 29 日,法国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源自英国“光荣革命” ,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帝国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生大模流血冲突 D .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制3.英国人普遍沃波是一个大棍,但是,他却成了内大臣,常常主持内会,一史象最能明英国政治展的哪一特点?() A.英国君主立制下的政治十分腐B.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会成例 D .多数党袖担任首相并建内4. 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示,其异同分析最准确的是()A. 相同的是都属于三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了分,不同的是主的属C.相同的是都体了制集,不同的是力的分配D. 相同的是都体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力5. 密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 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段了⋯⋯我所的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小的缺点,而是来自个建筑物构上的基本,除了改建筑物的首要原和更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A.制B.邦制C.共和制 D .邦制6. 以下是洪仁玕在《政新篇》中各国国情的描述,其中与史有明出入的是()A.“英吉利即俗称毛邦⋯⋯于今称最之邦,由法善也”B.“日耳曼邦内分十余邦,不相属⋯⋯信奉天父上帝、耶基督尤甚”C.“花旗邦即米利⋯⋯邦七年一任,限以俸禄,任养尊,各省再”D.“佛西邦亦是信上帝、耶基督之邦,但其教多异迹奇行,而少有”7.2010 年 5 月 18 日《新京》道:“英国没有成文法。

按,然任期 5 年,但首相可以在任何他愿意的候去女王那里提出解散会申。

卡梅:‘我是英国史上第一名主提出放弃一力的首相,是首相力的妥,但我得是件好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

这反映了()A.议会进一步抑制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C.国王权力得到了加强 D.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2.批评家往往说他是独裁者,是个革命家,是会彻底推翻美国现行政治制度的。

这位被称为是“独裁者”的美国总统是()A.罗斯福 B.尼克松 C.里根 D.克林顿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他强调的是()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4.“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入侵的军队和骚动的伦敦人是合唱队。

”这一戏剧是指()A.苏格兰起义 B.处死查理一世C.光荣革命 D.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开始5.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5年12月3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枪击案,已有14人遇难。

美国公民持有枪械源于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因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人民有别于政府,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有别于政府军警持有和携带武器;保障自由州有别于保障联邦。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主要表明()A.美国宪法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理念B.美国宪法的人民民主原则C.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D.美国宪法政治妥协与权益平衡的理念6.俾斯麦1862年执政,宣布议会休会,开始了无议会统治时期。

他禁止自由派活动,封闭反对派刊物,其独断专行被指责违宪,酿成“宪法危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完成3.《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成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4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5.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6.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前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7.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B.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8.美国1787年宪法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9.下面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美国实行共和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B.使联邦政府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础上,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的稳定C.否定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与《独立宣言》的原则一致D.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统治10.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三权分立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C.允许奴隶存在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11.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12.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原则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C.使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D.规定了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13.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表述正确的是①行政权归总统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特赦权③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④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⑤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4.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于( )A.拿破仑统治的确立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5.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深远意义在于( )A.杜绝复辟势力B.推翻了帝制C.确立了民主政治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6.1875年以后,法国代议制的最高行政首脑是( )A.首相B.议会议长C.总统D.17.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试题:第三单元_检测试题_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试题:第三单元_检测试题_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

其“完美”体现在( )A.确立责任内阁制B.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C.实行了议会主权D.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解析:B 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是在18世纪,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以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的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正确;实行议会主权是光荣革命后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内容,故C项错误;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故D项错误。

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解析:C 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权利法案》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的最深远影响。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实现了由专制到民主的革命性转折,故选C。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A项不正确;B、D两项描述的是对英国的影响,排除。

3.为了研究英国的首相制度,南京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出示了与之相关的图示。

该图反映出近代英国( )A.内阁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B.国家机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C.英王受到内阁及首相的监督D.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解析:B 图示反映了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是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对掌握立法权的议会负责,二者分权制衡,故B项正确,A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图示内容并没有反映内阁制的演变历程,故D项错误。

4.2016年7月13日特蕾莎·梅接替卡梅伦出任保守党新党魁和英国新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选择题1.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近代法国政体多次变动所反映实质的问题是()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C.立宪与共和的较量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2.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产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3.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的结果和保障,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4.“(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

”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平息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政权5.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思想变成现实,最早体现在()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 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C.人民对于旧王朝的留恋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7.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8.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9.如果让你沿着右图中展示的内容续写历史,正确反映史实的应该包括()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出现了②资产阶级包揽了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诞生了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A.①②④⑤B.②③④C.③⑤D.④⑤10.《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1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①皇帝②联邦议会③帝国议会A.①B.①②C.③D.②③12.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在于剥夺了()①妇女的选举权②外来移民的选举权③黑人奴隶的选举权④印第安人的选举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14.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B.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C.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15.“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句话反映的是近代哪个国家政体变革的特点()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意志二、问答题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回答:(1)简要分析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2)独立之初,美国建立了什么样的国家?它存在哪些弊端?(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

17.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陈列着法国最珍贵的文件(下图),这份文件被史学家们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宣言诞生后,被印成许许多多的传单、小册子、书籍,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1)请说出这份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文件的名称。

依据其思想内容和它对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为什么它能够在欧洲迅速传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题目考查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法国政体的变化过程看其事物的本质。

A项“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应在工业革命以后,不能反映全过程;B和D不符合题目考查的要求。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所反映的是本质问题,故C正确。

2.C解析: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三项都不正确。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就是人类走向资本主义制度,选项中的“新社会制度”即指此。

3.A解析:题目考查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作用的认识。

1787年宪法确立的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历史史实;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基本概念不准确,故选A。

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邦联”“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等信息可知,材料显示了邦联制下美国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故选D项。

A、B、C三项都与材料无关。

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最早出现在英国,法国形成高潮,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共和制,1787年颁布的宪法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政治主张变为现实,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与此不符,排除。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对“一票共和”现象的分析,它反映出法国当时面临的复杂的政治局面,共和派在政府中不占优势,政府内还有君主派、立宪派等复辟势力的威胁,故选B项。

A项对共和政体没有实质性的危害,排除。

C、D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应排除。

7.C解析:从“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可以看出这种政治制度必须与工业化相适应,那么它就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这样可排除A、B两项。

D项与时间不符。

8.A解析:1787年宪法使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①④说法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故②③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基本历史概念,解题的关键是对“邦联”和“联邦”两个概念的理解,邦联是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联邦则一个独立国家,据此可以比较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

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分析能力。

通过图片内容再现历史情景,从中认识历史现象。

从图片的标题“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来看,历史的发展应是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

宪法规定了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体现了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性,但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①②③错误,④⑤正确,故选D项。

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根据材料皇帝具有决定和干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权力、人事任命的权力和监督权力。

议会只是一个摆设和“附属品”。

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

11.A解析:考查学生历史思维比较能力。

英国和德国的政治制度均为君主立宪制,但是又有着很大区别,如君主的权力,议会的权力,都有所不同,本题重点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是皇帝。

12.B解析:考查学生对美国宪法的正确认识,虽然是一部先进的资产阶级的宪法,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进步性,但是本质上仍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因此妇女的选举权、黑人奴隶的选举权、印第安人的选举权是没有的;外来移民并不是完全没有选举权。

1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比较的思维能力。

德国的议会不能完全行使立法权,排除A 项。

法国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排除C项。

法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但不能解散参议院,排除D项。

德国的皇帝和法国的总统都有权任命内阁成员,即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故选B项。

14.C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中可以分析推断人不是天使,所以要建立政府来管理人;政府不是天使,所以要对政府加以限制和制约,防止独裁。

故选C项。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1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要求对政治体制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题中信息反映的是议会对君主权力的限制,议会至上或法律至上,与此相适应的政体类型为A项。

二、问答题16.解析:本题以美国共和制度建立的过程和影响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第(1)题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即历史上共和制度建立在小国寡民基础上,而独立后的美国则是通过民族独立战争获得胜利的国家,共有13块殖民地,如何建立共和制度是摆在新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2)题实际考查邦联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