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有 ( )①法律至上②议会主权③分权制衡④代议制民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3.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4.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5.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 ) A.总统制B.联邦制C.共和制D.邦联制6.以下是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对各国国情的描述,其中与史实有明显出入的是 ( )A.“英吉利即俗称红毛邦……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B.“日耳曼邦内分十余邦,不相统属……信奉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尤甚”C.“花旗邦即米利坚……邦长七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D.“佛兰西邦亦是信上帝、耶稣基督之邦,但其教多务异迹奇行,而少有别”7.2010年5月18日《新京报》报道:“英国没有成文宪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表格中)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7年5月初访问美国,白宫特意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

这是布什总统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上穿燕尾服。

布什总统之所以如此重视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 A.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B.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掌握国家实际权力C.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都是国家行政首脑D.英国女王是英国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2、“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呈现出创新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

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指()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3、下图为《新首相来了》的漫画。

下列关于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民直选B.行使行政权C.议会多数党领袖D.国王任命4、《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不能建立一个由统一中央政府代表的统一民族国家,而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建立美利坚合众国5、独立后,美国邦联制最根本的缺点在于不能()A.协调大小州之间的矛盾B.抵制欧洲列强的经济入侵C.维护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D.偿还巨额国家债务6、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你认为该说法()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7、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综合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689年英《权利法案》颁布,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据此回答1~5题。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的机构为( )A.英国国王 B.英国女王 C.英国议会 D.英国内阁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

”这些表明( )A.国王失去了一切权力 B.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确立C.英国成为制度完备的法制社会 D.建立起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C.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D.内阁制得以形成5.“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它说明当时( )A.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1787年公布了宪法,在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据此回答6~11题。

6.独立之后的美利坚合众国,在政权方面只设有国会,没有总统,没有最高法院,而国会本身也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力。

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

这部宪法( )A.规定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强化了联邦的权力C.使得地方权力完全集中于中央 D.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7.美国总统不具有( )A.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B.行政权C.立法权和司法权D.统率军队的权力8.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C.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是美国当时最进步的法律文献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制政体,它开始确立于( ) A.1787年 B.1783年 C.1789年 D.1790年10.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一、 ( 本大共25 小,每个小 2 分,共 50 分 )1.美国耶大学教授保·肯尼迪曾:“有一群社会族精英,他,改晚宴的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被掉了,但不是通流血的方式。

” 里的“不是通流血的方式”而了“ 掉了”目的的史事件是()A. 国王与会之爆内B.死国王成立共和国C. “光荣革命”D.承美利民族独立2.下是英国女王及丈夫菲利浦王在敦白金会奥巴夫的情景。

当今,英国女王已于“ 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史上“在政府方面,不管我的法在理上授予多利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践中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表明() A.国王无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英国国王可以任意成内C.英国史上出了任内D.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没有3.伏泰英国的政体:“一个受人尊敬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力做好事,却无力非作歹,⋯⋯一是族重臣,一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

” 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是()A.君主制B.共和制C.族制D.君主立制年,英国翰·威克斯主持的《格人》刊出政府外政策并攻国王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决剥其格。

英王的做法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背了《利法案》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力D.了英国政府的威5. 下英国政治制度机构示意,关于示意的解,不正确的是()A. 首相是政府首B. 国王是国家“ 而不治”的国家元首C. 国家的力中心是首相D. 内全体成会,与首相共退6.中国明朝的内与英国的任制内在性上的区是()A. 决策机构、咨机构B.C. 首有决策、内大臣有建咨机构、决策机构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7.( 2014 届海南海口凉山侨中月考)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 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凡是8.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完成3.《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成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4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5.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6.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前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7.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B.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8.美国1787年宪法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9.下面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美国实行共和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B.使联邦政府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础上,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的稳定C.否定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与《独立宣言》的原则一致D.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统治10.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三权分立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C.允许奴隶存在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11.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12.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原则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C.使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D.规定了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13.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表述正确的是①行政权归总统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特赦权③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④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⑤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4.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于( )A.拿破仑统治的确立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5.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深远意义在于( )A.杜绝复辟势力B.推翻了帝制C.确立了民主政治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6.1875年以后,法国代议制的最高行政首脑是( )A.首相B.议会议长C.总统D.17.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试题:第三单元_检测试题_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试题:第三单元_检测试题_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

其“完美”体现在( )A.确立责任内阁制B.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C.实行了议会主权D.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解析:B 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是在18世纪,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以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的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正确;实行议会主权是光荣革命后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内容,故C项错误;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故D项错误。

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解析:C 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权利法案》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的最深远影响。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实现了由专制到民主的革命性转折,故选C。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A项不正确;B、D两项描述的是对英国的影响,排除。

3.为了研究英国的首相制度,南京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出示了与之相关的图示。

该图反映出近代英国( )A.内阁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B.国家机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C.英王受到内阁及首相的监督D.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解析:B 图示反映了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是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对掌握立法权的议会负责,二者分权制衡,故B项正确,A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图示内容并没有反映内阁制的演变历程,故D项错误。

4.2016年7月13日特蕾莎·梅接替卡梅伦出任保守党新党魁和英国新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三单元.doc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三单元.doc

第三单元(1)一、选择题1.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各国采取的共同举措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各国的相同于段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D.工业资产阶级最终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对这份文件解读不正确的是()A.该文件是《权利法案》B.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利C.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D.有利于议会主权的确立3.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

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英国女王由英国内阁选举产生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③英国女王在礼仪、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④英国女王掌握行政权,但要对议会负责A.①②④B.③④C.②③D.③4.有学者评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国王詹姆士一世与议会的冲突时说,"双方同样地相信各自所主张的权利是合法的,彼此都决计毅然加以坚持。

”当时议会一方认为自己权利合法的依据是()A.《权利法案》B.中世纪以来的议会传统C.《大抗议书》D.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5.1688年的革命之所以“光荣”,在于它没有流血;1688年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完成了 1640 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

这场“光荣革命”发生在()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2012年6月5丨丨,美国总统奥巴马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祝贺:“总统和首相们来来去去,但您仍在位。

愿您皇冠的光芒继续闪耀。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皇冠的光芒”是因为英国女王拥有最高行政权B.“总统和首相们来来去去”是因为都由选举产生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D.“光芒继续闪耀”表明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积极作用7.《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单元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

”这表明光荣革命( )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议会的政治格局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光荣革命“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和所学史实说明光荣革命使英国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

B项和C项是到19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才确立的,故应排除;D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也应排除。

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 )A.实行责任内阁制B.确立君主立宪制C.颁布《权利法案》D.实行共和制度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汤因比把英国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比喻为新酒,而保留英王比喻为旧瓶子,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妥协性。

3.18世纪上半期,英王乔治一世因不懂英语和对英国政务不熟而不出席内阁会议。

这一现象有利于( )A.责任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B.政治清明局面的渐趋出现C.改善英国政府的对外关系D.确立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答案 A解析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后,内阁会议改由下院多数党领袖(当时是沃波尔)主持,这就形成了一种政治惯例,英国内阁制逐渐形成。

B、C两项和材料无关;D项早在17世纪末已经确立。

4.“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B.国王“统而不治”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D.三权分立制确立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掌握及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重要成果,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B.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表明国家主权在民
C.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D.考核任命制是它的基础
2.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3.汤因比曾评价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是在评价()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
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中华民国的建立
4.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此材料说明()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在英国拥有实权的是上下两院
D.在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5.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
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②党内竞选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6.“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8.在美国联邦制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为联邦组成部分的各个“邦国”变成了“州”
B.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C.州政府也能行使国防和战争权
D.在不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各州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9.经过激烈角逐,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

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后,其权力不包括()
A.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B.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C.将自己的救市方案直接付诸实施
D.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段话主
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
A.君主立宪制B.责任内阁制
C.两党制D.代议制民主
11.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这个“怪物”是指()
A.中国晚清政府
B.美国邦联政府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
D.德国联邦政府
12.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

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

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这说明了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13.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度,这说明了()
①法国保皇派力量十分强大②共和制并未真正确立
③保皇派与共和派斗争远未结束④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这只能说明()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B.法国的政体的民主化程度比英国高的多
C.法国民众的思想解放程度比英国的深刻
D.法国的国情跟英国的不—样
15.“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此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6.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这两件事的实质是()
A.建立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B.为近代化扫清障碍
C.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17.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

下列关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8.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9.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B.德意志帝国
C.美利坚合众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26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的政体是什么?该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该材料突出体现宪法的哪一原则?(6分)
材料二: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定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

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协调。

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张起风帆的桅杆。

(2)材料二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2分)该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4分)
材料三: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
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这里的“笼子”指白宫)
请回答: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元首的权力及其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两个角度概括指出英美两国政体的主要差别?(8分)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职。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

总统在参议院的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第15条: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试归纳两则材料中国家元首职权的不同之处。

(4分)
(2)材料二中德国确立的是什么政体?(2分)有何局限性?(2分)产生这种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两国虽有不同,但都共同反映了近代哪一种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